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新地主-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集海藻,割茅草等各种建筑材料,都需要大量人力。

    一千多人,青壮很少,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

    能适合沈越招兵条件的青壮,只有不到两百人,而这两百人被沈九重新打乱编入民壮之中。

    每一队中都有沈家民壮,徐家家丁,以及这些新编入的人。

    那些王家的女人,依然在船,没有准她们下船跟岛的人接触。

    加入民壮,不是强制规定。

    沈家民壮的待遇,可比其他的工作好多了,管吃管住,每天三十文工钱的基本饷银,初夏秋冬各有衣服。饮食也比普通人好很多。

    在海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们,踊跃报名,就连五六十的老者,都要求加入队伍,被沈九毫不留情地拒绝。

    沈越在船考虑着这座海岛的定位,以前的岱山岛,并不属于贸易发达的港口城市,主要以渔业为经济支柱,目前显然不行,捕鱼这事情,根本就不靠谱。

    究竟是建设成一座屯兵的岛屿,还是建设成一座进军深海的桥头堡,他一直都无法拿定主意。

    建成桥头堡,孤悬海外,很容易就受到攻击,特别是现在实力不够强大,郑芝龙的官匪随时可能进攻,就连荷兰人也随时可能登陆海岛,并不合适。

    仅仅作为一座屯兵用的岛屿,就得把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吴家湾,那一区域适合发展,可土地是王家的。

    正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难道是民壮跟岛的原住民们发生了冲突?

    担心出事,沈越急忙下了船,到了码头前面,只见百青壮男子正在跟民壮对峙,正在吵着什么。

    沈越不由皱起眉头,走了过去。

    见到沈越到来,所有人都住口不说话了。

    沈越对沈九问道,“怎么回事?康太平呢?”

    如果这些人不服管教,沈越还真不知道是否要杀一儆百。

    “少爷,这些都是之前各家藏匿的人口,他们在距离海边较远的山林里,平日有船到来就躲到山林中,指挥衙门的人走了就回来干活……昨天我们提出了各种政策,不再晒盐,有人给他们报信,出来了……”沈九急忙解释着。

    沈越一听,顿时大喜。

    他现在就缺人口,有大量人口,是好事啊。

    “少爷,他们全部要求加入民壮,很多人年龄跟身体条件并不合适……”沈九说道,“就为这事情吵了起来。”

    沈越看着眼前的神色不善的青壮,不由皱眉。

    “你们想要加入我的队伍?”沈越走前去,对着他们问道。

    “大人,我们现在正值壮年……”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我们原本就是岛军户,大人开恩,重新入籍为大人效力,本就是理所当然。”

    他聪明地没有说为朝廷效力。

    在这岛,谁给他们吃饭,谁给他们衣服穿,他们就给谁效力。

    之前的指挥衙门,对他们剥削得太过厉害。

    “你们都是如此想法?”沈越问道,所有人尽皆点头,沈越正要开口,满头是汗的康太平跑了过来。

    这老头是岛众人推选出来的最高负责人,倒也没仗着自己身份地位不干活,不仅在亲自指挥协调岛的人分工,自己也是撸起袖子在干活。

    “大人,这些都是岛子弟,他们不懂事,若有冲撞,望大人海涵。”康太平见着沈越就作揖,一脸慌张地解释。

    他怕冲撞了沈越,丢下他们不管,到时候他们还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座海岛,没有种子,没有房屋,靠着在海里捕捞海鱼,根本就无法生存。

    沈越看着他,再看着桀骜不驯的青壮们,并未说话,猜测着这老头的心思。

    老头之前不过来,自己出来倒过来了。

    “大人,之前指挥衙门是按照人头征收盐,青壮需要交纳的盐更多,所以……”康太平解释着。

    “我不管你们之前什么身份,要想加入我手下队伍,就必须得按照要求来!不符合条件的人,都不能加入民壮!”沈越听完后,懒得理会定海卫如何剥削他们的事情。

    钱龙锡看来也是沿用之前的老方法。

    “不符合条件的,都不能加入,同时,必须按照军官给你们分配的队伍报道!”沈越冷冷地说道。

    他的队伍人员混杂,从一开始,就必须得打乱编制,否则以后形成各个山头,很难控制。

    就如同当年的国民党一样,表面统一了,世界内部确实一个烂摊子。

    “大人,三十多岁正值壮年,为何不让他们入伍?这些子弟不少都进行过操练……”康太平询问着沈越。

    “我需要向你解释吗?”沈越质问着康太平,“如果都当了兵,岛的生产谁来负责?如同这情况,遭了灾,就靠一帮老人跟妇孺来解决?”

    “大人仁慈!”一开始听到沈越冰冷的话语,康太平还在愣神,听到沈越后面的话,当即就跪下,给沈越磕头。

    其他那些民壮,同样也是跟着下跪磕头。

    这让沈越诧异不已,他们之前是被剥削得多厉害?

    起来之后,康太平见沈越丝毫不容说情,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站在了一边。

    “大人!”这时候,云广飞到了沈越面前,小声地汇报,“在后面树林里,还有好几百人,大多是青壮……”

    “这么多?”沈越大喜,“人口多是好事情啊!岛的建设也就能够快速起来,先修建好房屋,然后开垦土地,建造工坊……”

    这也算是海岛的意外惊喜了。

174 粮食危机() 
人口,是沈越现在最需要的。

    定海县里面的人,他不能打主意;龙山所所有的军户,都跟着他混饭吃了。

    其他的地盘,他可不敢轻易去招兵买马,沈大去山东募集流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以前的指挥衙门为了私盐,不停把一些受排挤的军户弄到岛上,产盐量不断提高,上面的军户又不能反抗,就连粮食种子也没有,军户大量逃到山里,后来慢慢地大家就上报人口失踪……指挥衙门也没有进入山里搜寻……如果小老二没记错,整个岛上藏匿的人口超过三千之数,很多是举家逃匿,前几日遭灾,估计会向这边赶来……”康太平的话,让沈越跳了起来。

    “三千?”

    他被这个数给吓到了。

    如此庞大的人口,需要的粮食将会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自己昨晚没有考虑到这方面就让沈七回去迁移忠诚的军户过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旦控制不住,将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徐家的家丁加上自己一半的民壮队伍,也只有两百多人。一旦这些人作乱……

    “大人,我们船上的粮食,按照目前的消耗,最多维持五天。”秦远汇报到。

    “不是说有大量粮食?海匪在海上足够维持数月?”沈越问着沈九。

    自己这刚有了地盘有了人口,马上就出现了粮食危机?

    “他们在逃跑的时候,丢了不少。我就只清点了那些箱子……”沈九尴尬地解释着。

    沈九欲哭无泪,他就盯着了银子,哪里去考虑粮食什么的?

    大明什么地方都缺粮食,唯独江南这边不缺。

    就连海匪,也可以在台湾岛上面得到补充,怎么可能在逃亡的时候带着大量的银子走?

    “大人,他们愿意听从安排!”这时候,康太平也过来了,还带着两名中年人。

    其中一人,正是之前跟沈越对话的。

    “大人,此乃老朽犬子康弘,之前不理解大人维护我等之意,顶撞了大人。”康太平的话,证实了沈越之前的猜测。

    不过他倒也理解,任谁都愿意获得更好的生活。

    “以后就让他跟着你帮忙,组织岛上的生产活动吧!”沈越点了点头,心中有着心事,并未多说什么。

    另外一人同样也是队伍中的领头的,平日里大家都轮流来晒盐。

    岛上的人,在这一方面还是非常团结的。

    这一次遭灾,使得所有人都饿着肚子,钱龙锡如果不解决,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符合条件的进入民壮预备队,不符合的,编入队伍。康老,麻烦你带人,重新统计户籍。”沈越对康太平说道,目前多出这么多人口,钱龙锡交给他的户籍,根本就没用了。

    康太平脸色一暗,对沈越问道,“大人,这些都编入守御千户所军籍吗?”

    “不,另行登记造册,守御千户所将不会再有军籍,以后以全部由募兵代替。岛上开垦出来的土地,跟房屋一样,之前归属我,以后允许大家买回,交租四成,余下尽皆归由种地之人。”沈越的话,让康太平又向他跪下叩头谢恩。

    搞得沈越无语至极。

    这老头好像喜欢下跪?

    反正这岛上根本就没有纳入朝廷的纳税摊派之中,本来就应该归属这些岛上的人,沈越因为把这岛划归到了千户所的地盘,一下子就变成了自己的私人地盘。

    或许钱龙锡等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上面的富庶,也或许他们觉得海岛孤悬海外。

    “沈九,进行民壮挑选,不听话的,都不要。”人多了,沈少爷的队伍自然只要最好的。

    “少爷,不好了。”中午时分,沈七的船回来了,一见到沈越,就哭喊着。

    “啥不好了?难道海匪上岸了?”沈越恨不得一脚把这狗腿子踢到海里。“有啥事情不能好好说?”

    “少爷,龙山所跟吴家湾码头,都有大量灾民拖家带口前来投靠……”沈七哭丧着脸说道。

    “那不是好事儿吗?”沈越问道。

    “少爷,这些人都得养活,得多少的粮食?之前杨福管家让人到处放话,我们的工坊需要招人,少爷的民壮队伍需要招人……之前没人愿意来,现如今遭了灾,定海县衙没有赈灾,灾民都来找咱们了。尤其是听了在咱们家工坊做工每日有三十文工钱;咱们的民壮没有饷银高之后,死乞白赖不走了,围在咱们家外求收留……”沈七急得要哭了。

    沈越也是要哭了。

    这事情怎么解决?

    “徐大人对此事怎么说?”龙山所可是徐耀宗的地盘。

    “大人让您自己解决,灾民不能一直聚集在龙山所,否则很容易造成叛乱。老夫人带着月儿姐姐施粥,家中粮食快要用完了。老夫人让您回去解决呢!”

    “这究竟来了多少的灾民?”沈家可是储备了不少粮食。

    这都快要用完了?

    “起码有数千之多……”沈七哭丧着脸。

    沈越觉得,自己要崩溃了。

    自己得担负进万人的粮食?如果全部收纳,怎么养活他们?

    “沈九,你在这边选人,选好之后,让秦远带着去吴家湾码头,那边适合操练,打乱编组……”沈越再也无法在岛上待下去了。

    随后找到康太平父子,让他们募集人手,先行在靠近盐场北面的地方平整一块土地,建造校场军营,而军营需要靠近海边港口,适合大船停靠。

    随后也不管康家父子说他们根本就不懂得这个,直接上了沈七的船回龙山所。

    到了龙山所,当他看到就这样坐在地上,黑压压的灾民,不由头都大了。

    “你自己说,这是怎么处理?一旦激起民变,后果谁来承担?”徐耀宗正在沈家,原本是跟秦玉莲商量这些灾民的事情,见到沈越回来,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少爷,这事情是小人办得不周到!”杨福也是哭丧着脸。

    “家里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沈越清楚,现在不能急,必须弄清楚家中粮食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家中粮食不足二百石,灾民有四千余人,每人每天半斤粮,一日也得耗米二十余石,加上府中开支,赶来的灾民越来越多,最多支撑五日!”杨福作为管家,对于家中钱粮自然清楚无比。

175 被趁火打劫了() 
“现在新米不是即将上市?定海县城能买不到粮食?”沈越不相信杨福没去买粮食。

    如果杨福在遇到这样的事情还不知道该大量买入粮食,这个管家就得换人了。

    “少爷,按理现在正是粮商处理陈米的时候。这次遭灾范围广,周边很多地方不种粮食而种桑树跟黄麻,尤其北边的绍兴府,苏州府等地……定海县城几家粮店都挂出无粮的牌子。”杨福苦着脸说道。

    沈越清楚,粮商这是看到新米未上市,遇到灾难,自然得趁着机会狠狠地捞一笔。

    毕竟距离新米上市还有十多天时间。

    普通人家,家中能有几日的粮食?

    以前新米上市,陈米自然得降价处理,灾难对于普通民众是灾难,对于粮商来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