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匡九合-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正黄、镶黄两面大旗前,一匹覆盖着黄色铁甲的战马上高高的坐着身穿黄金甲胄,头戴黄金战盔的“大金国汗”黄台吉。他的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壮硕威猛,全身的金甲闪闪发光,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宛如一尊自天而降的战神,普通人即使只看一眼,都会畏惧得战栗起来。

    与此同时,披一身金甲的黄台吉此刻正汗下如雨,整个人都快要昏厥了过去。奴儿哈赤死后,他已经有好些年没有这样一身重甲立于阵前了。

    可是这次却不一样,毕竟是敌国的京城嘛……黄台吉死死咬着嘴唇,心里开始咒骂着范文程出的这个鬼主意,为了这什么劳什子“亮相”,自己的腰都快要断了!

    当然,范先生计算得很精准。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是二里以内,大汗黄台吉出现的地方距离北京的城墙是三里地……

    不过由于北京城城墙很高,加之地势开阔,三里地也不过大约一千五百米,自然那也是一目了然滴。

    黄台吉身旁。围绕着二十名侍卫,其中一个手持着一支大木杆,木杆上挂满了人头,全都是明国已阵亡的将官。最上面的几颗赫然是宣府、大同的好几位总兵官!

    仅仅是这样的情景,就已经使得站在城头观看的京城守军心惊肉跳,全身无法动弹,连想动一下都迈不动步伐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鼓声如雷鸣般的响起。几乎震破了所有人的耳膜。鼓声一停,黄台吉立即抽出了佩戴的腰刀,“唰”地一声向前一挥,大量盾车密密麻麻地往城墙跟前行进而来。

    这些盾车有着巨大的木板作为屏蔽,木板上还蒙着熟牛皮,显然是为了防御明国守军的火炮。

    红夷大炮并不能如后世的“喀秋莎”一样,轰轰轰射个不停,即使从西洋进口的大炮,也只能齐射三轮便需要很长时间冷却。而西洋大炮尽数都在辽东,京师的红夷大炮。都是“国产货”,能打出两轮都算不错了,有些大炮甚至一炮也打不响,纯属摆设而已……

    这些情况建奴还不曾知晓,他们以为京师的火炮肯定比宁远和锦州还要厉害,故而也生出了许多顾虑。

    可是新上任的“勤王兵马大都督”洪承畴却心知肚明,若是建奴知道京师红夷大炮的虚实,那京城也不用守了!

    所以,洪承畴决定背靠城池列阵而战,哪怕战事稍有不谐。也决不能让女真人奇怪为什么明军不**。

    很快德胜门的城门打开了,宣府、大同的四万人马出城列阵!

    双方的距离已经很近,而女真人一方面有些钦佩明军的勇气,竟敢出城作战?另一方面。黄台吉也没有看出端倪,只当是明军在崇祯皇帝面前,自然是要死战一番的。

    此刻,张力带着三千火枪队员也在德胜门上协防。

    虽说先前洪都督想要撸掉张力,然则他见到张力带来的三万兵卒,立刻改变了主意……尼玛。正愁兵力不够,要撸张力也得等鞑子退兵再说!

    不得不承认洪都督还是“知兵”之人,团山军的精锐程度他是相当清楚的,前几日洪承畴竟然亲自送了百余车粮草到卢沟桥犒军。

    张力心知肚明,眼下洪某人还需要借重团山军呢!反正不要白不要,洪都督如此“示好”,张力也乐得糊涂。

    一时间蓟辽军那是铁板一块,俨然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既然团山军属于蓟辽军,那可就是洪都督的嫡系了……虽然只是洪承畴自己这么认为,所以,眼下出城作战的炮灰是宣大军,蓟辽军一律都在城墙之上防守。

    洪承畴的策略稳固住无定河防线,所以蓟辽军还是以防住无定河为主,守城的以宣大军以及京师的三大营为主,这也就是张力为什么只带了三千人来协防的原因。团山军的主力,依然还是在卢沟桥附近驻防。

    张力看着城下的战局,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战争,兵力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兵力是万万不能。若是现在三万团山军前来独立对抗建奴十余万大军,恐怕也不行……

    张力身旁站着木头,高元良坐镇卢沟桥,而木头则是领着三千火枪兵跟着张力前来协防。

    张力微微皱眉,对木头道:“鞑子要出手了……”

    木头心里一惊,连忙往战场看去!

    城下双方兵士的距离已经很近了,刹那间,约摸万余女真弓箭手有条不紊地从盾车后面跳了出来,分两列向前跑出十几步,“啪”地一声巨响,第一排的鞑子单膝下跪,第二排的鞑子则在五步之后立定。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而且非常迅速,看得城墙上的明军目瞪口呆。

    紧接着,黄台吉左边的第一名侍卫发出了一声大喝。城下列阵的明军不懂女真语,听起来有些不明所以,要应变也来不及了……

    喝声未歇,万余名鞑子射手已经开始了发射!

    刹那间,鞑子激射而出的羽箭有如飞沙走石般地向宣大军的阵地射了过来,既多得如黑云般的遮蔽了天空,劲道又奇大,宣大军中立刻发出了悲惨的嚎叫,顿时乱作一团……(未完待续。)

第380章 扬威城下(二)() 
箭雨过后,宣大军阵中也稀稀拉拉地响起了火铳声。这与刚才建奴的的万箭齐射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根本就不在火铳的距离,也只能是放鞭炮一般壮壮胆而已。

    鞑子阵型拉得很散,并且还有大盾车定在第一线,显然对明军城头的红夷大炮颇有些忌惮。

    有大炮就不攻城了?

    怎么可能!

    黄台吉可是跟随奴儿哈赤打过宁锦之战的,而且这些年鞑子在辽东没少跟红夷大炮打交道,他们知道应对之策。

    眼下这种稀疏的阵型,便是最好的防御。红夷大炮不能持久发射,只要将每一炮的伤亡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就足够了。

    北京城很大,单单是这德胜门便有是十数里长的城墙,红夷大炮又怎么可能全数覆盖?

    张力对局势有着很清醒的认识,他转过头来,淡淡地对木头道:“鞑子压根也打不进来!”

    木头微微点头,小声地道:“大人,可是城上火炮犀利?”

    张力摇了摇头,沉声道:“除非再多五倍的红夷大炮,才能制约住鞑子。现在他们打不进来,并不是因为火炮,而是城墙。”

    木头恍然大悟,瞥了一眼墙垛,点头道:“京师的城墙太高太厚,鞑子确实没有什么办法。”

    正说话间,城下战局又发生了变化。

    黄台吉从侍卫手中接过了八面小旗子,并且取出了一面白底镶着红边的旗子,向着德胜门的方向一挥。顷刻间,一万名穿戴白盔甲的骑兵在一面大白旗的前导下冲向了宣大军,其他鞑子则是发出了一阵地动山摇的呐喊,伴随着马蹄所掀起的尘土,形成了一股几欲令人窒息的杀气。

    显然,对于明军竟敢出城野战,黄台吉相当自信地派出了他的骑兵部队。

    这一仗,必须由女真八旗来打。打出气势!

    镶白旗的旗主多铎是多尔衮的弟弟,哥俩都是奴儿哈赤大福晋阿巴亥的儿子。眼下多尔衮执掌正白旗,多铎便是执掌镶白旗!

    终于,城墙上的红夷大炮开始发威。一阵轰隆声过后,鞑子骑兵也折损了少许……但是,这不够!

    多铎显然也知道明军城墙很长,火力自然不可能如锦州和宁远城那般密集,故而并不担心。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万骑兵被大炮打中了的,也只寥寥百余骑而已!

    女真骑兵见明军火炮也不过如此,登时气势如虹,个个奋勇争先,往宣大军的左翼冲杀而来。

    宣大军的左翼是宣府总兵侯世禄,侯世禄从宣府一路败退而来,原本三万大军只剩下一万多人。现在他也知道情势危急,除了拼命以外别无选择的余地。

    而左翼还有一支部队,乃是山西镇总兵官王朴,他的部队是主力。约有三万之数。

    两位总兵联合迎击,一时间杀得昏天黑地。城头的红夷大炮失去了作用,毕竟是混战,也不可能乱**……

    张力死死盯住战局,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感!

    团山军,人数还是太少了……

    这种大兵团会战,几万人扔进去连泡都不会鼓一个……

    若是阵地战还可以打,守北京城这种任务,按团山军现在这种兵员素质,没有个十余万人。也是不可能守住的。

    除非有后世那种近代步兵,那么只需要几千人,冷兵器兵种来多少都是送死……譬如八里桥之战的英法联军吊打螨清。可是近现代军人的训练程度要求很高,没有三年以上的训练想都不要去想。

    也只短短一瞬。张力便想明白了,继而苦笑了一声……后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像是……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眼下团山军的基地说白了就一个半的地级市,金州卫算一个,宁远卫只能算半个。却想着吊打后金国,又怎么可能?

    得加大扩充实力的步伐呀,光靠一刀一枪地在辽东打基地可不行,那样太慢了!

    “大人,王总兵,跑了……”

    张力正在琢磨着自己的扩充实力的计划,突然耳边传来木头略带焦急的声音,立刻将思绪收了回来,赶忙往城外看去。

    果不其然,那一万宣府总兵侯世禄的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他本人虽被部下拼死救了回来,却伤重得只剩下了一口气。

    而王朴的山西军,三万人也只余了半数,此刻正撒丫子往德胜门前狂奔呢!

    张力眉头紧皱,若是不采取行动,建奴可就要尾随进城了!

    然则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洪承畴既然“知兵”,当然也是第一时间下了决断!

    现在建奴的骑兵追着王朴的山西镇溃兵往德胜门掩杀而来,城墙上终于响起了地动山摇的火炮声!

    正是千斤弗朗机炮!

    红夷大炮射程二里地,千斤弗朗机炮的射程只有一里,但是数量众多呀!

    百余门千斤弗朗机炮齐射之下,不管是王朴,还是多铎,被炸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鞑子阵后响起了尖锐的金属声,这便是所谓的“鸣金收兵”了!

    就这样,宣大军终于是堪堪撤回了城中,而鞑子也在二里地外虎视眈眈。

    ……

    晓月山庄军议大厅,张力召集了众将议事,所有团山军的高级将领尽数到场。

    今日德胜门外一战,虽然只有张力和木头在场,但是战果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这相当于给了目前略有些膨胀的团山军高级将领当头一棒……要战胜建奴,还早得很呐!

    张力眼瞅着麾下这帮将官们,只见他们个个面色凝重,不由得哈哈大笑:“怎么,都怕了?”

    高元良立刻站了出来,朗声道:“大人,咱们不是怕!只是鞑子兵力确实太多……”

    张力微笑着一摆手,点头道:“鞑子人数很多,我大明军队人数也很多啊!”

    张力这话一落地,顿时将大伙儿的情绪又被带动了起来。是呀,现在又不是让团山军去守那偌大的北京城,又有什么好郁闷的?

    张力扫视了众人一眼,缓缓地道:“这一次北京保卫战,乃是大兵团会战,并不是我团山军孤军奋战!”

    顿了一顿,张力又道:“三边总督卢象升卢大人先前被困在张家口堡,后来鞑子撤军回师通州,卢大人麾下的天雄军会合了延绥等地的军队,也有三万左右,日前已经抵达了京师。其他人或许贪生怕死,但本官知道,卢大人却是可以引为团山军强援的!”(未完待续。)

第381章 季孙之忧() 
在黄台吉攻占通州,鞑子将整个大明宣府、北直隶防线打穿了之后,围住张家口堡的三万多汉军旗撤了军,前往通州与黄台吉会合。

    所以张家口堡算是解了围,卢象升将延绥等镇赶赴京师勤王的大军集结在一起,马不停蹄地前往京师勤王。

    眼下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延绥军已经抵达京师,驻扎在北京城西。

    张力对卢象升一直很关注,因为在这个黑暗透顶的年代,卢象升绝对是一个异类。

    张力扫视了议事厅中众将一眼,建奴这几日一直没有发起想象中的总攻,让自己心中颇有些不安。

    今日城下一战,更多的像是一种炫耀,为了打击明军士气而战,并不是攻城之战。若是攻城,至少建奴的火炮、云梯等等攻城器械都要上场才是,然则建奴偏偏在北京城下展现他们的“骑射之术”。

    建奴仿佛不是真正的想攻打北京城,他们要干什么?

    ……

    紫禁城乾清宫中,崇祯皇帝脸色铁青,一个人坐在龙椅上生着闷气。

    在大殿之上,还有一人正垂手而立,却并不是首辅温体仁,而是次辅周延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