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匡九合-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顿,张力意味深长地看了高元良一眼,接着道:“咱们就在通州看看局势如何发展吧!”

    高元良会意一笑,点头道:“属下明白了。”

    ……

    早朝议了大半天,除了严令各地勤王大军迅速往昌平集结之外,没有一个大臣还能相出什么好办法。

    这种事情,若没有实力,人家后金国又怎么可能乖乖地听大明朝的话?所以,军事打击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至于打不打得赢,朝廷上没人关心,反正又不是自己上阵……

    崇祯皇帝的心思完全不在军事进攻上面,或许,在他内心深处,大军前往昌平找建奴野战,亦或者攻城,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吧?

    所以,这天一下朝,崇祯皇帝便立刻吩咐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宣国师太虚真人来太庙给万历皇帝的牌位做法事。

    这一天,整个大明皇宫中便出现了一股畸形的热闹……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期间经常在皇宫中举行的道教仪式又重现了。

    嘉靖皇帝的崇道当得上是本朝第一,不但迷到了自己几十年来不上朝理政,成日的和一群道士们忙着作法炼丹,连官员们也必须配合他的宗教信仰才能在宦途中一帆风顺。当时的权相严嵩也就因为善于为他撰写焚给玉皇大帝的“青词”而大受重用,独揽了几十年的大权。那时候,皇宫里以及嘉靖皇帝后来搬出去住的“西苑”,每天都挤满了道士,触目都是道法用具……

    等到嘉靖皇帝薨逝以后,道教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不能任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披着道教的外衣,而谋取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当时得道高人对弟子诸多诫勉,尽量不参与国事。

    然而,这一切因为一个人,改变了。

    因为这个人,看穿了崇祯皇帝的内心。他,就是当朝国师,曾经与张力坐而论道的太虚真人。(未完待续。)

第398章 夜生() 
在私心中,崇祯皇帝倒也不是特别热衷于求仙问道,即位以来,也少有在宫中设坛做法的事情。但是,一向缺乏自信的他对于鬼神比别人更多了一份迷信……尤其是这一次定陵享庙被毁,定陵地宫岌岌可危的时候,潜藏在他内心的鬼神立刻膨胀了一倍。

    因为,当崇祯皇帝第一眼看到定陵享庙被毁的报告时,他的内心所升起的念头和所关注的对象并不是昌平的百姓,而是他自己……他惊恐万分地喃喃自语道:

    “神宗显皇帝皇陵被毁……列祖列宗必然降罪于朕,必然怪朕没有护好皇陵……只怕,列祖列宗们不再庇佑于朕了……”

    他惊悚不安,内心一遍遍的抽搐。因此,他想到了找国师太虚真人来作法。

    “为朕上告列祖列宗,求列祖列宗宽宥……”

    崇祯皇帝既是欺骗自己,又在强迫自己相信,只要找了国师来设坛做法,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就能让自己的祖宗们原谅这次皇陵被毁的罪过。

    ……

    通州的守御官厅内宅之中,张力和玄阳子道长正在就京师的形势商议对策。

    玄阳子道长自然不会与张力讨论军国大事,现在两人议论的,乃是在张力控制的势力中的宗教问题。

    儒释道乃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现在“儒”已经被士大夫玩坏了,张力以后自然会慢慢改造。不过涉及道教和佛教,这让张力不得不万分小心。

    信道或者是向佛之人,在这个时代很多很多。张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也没功夫去宣扬什么“无神论”,不过就是在后世,大家都知道没有鬼神,却也不妨碍人们的宗教信仰。

    “道长,太虚真人在正一道中风评如何?”

    张力轻飘飘地问出了一句话,玄阳子一听,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

    沉默良久之后。玄阳子叹了口气,缓缓地道:“我道教不比佛教,清规戒律那么多,修道主要还是在于个人。”

    张力进一步追问道:“道长您相信鬼神之事吗?亦或者长生不老?”

    玄阳子一愣。脱口而出道:“贫道师父所传乃是修生养性之道,非为福、禄、寿之道也!”

    张力猛地站了起来,点头道:“正是如此!儒释道以后在我的地盘里,儒者养性,释者向善。道者养生,其余各种歪理邪说都要摒弃。”

    “儒者养性,释者向善,道者养生……”玄阳子喃喃自语地重复了一遍,有些诧异地看着张力。

    张力微微叹了口气,接着道:“道长,我先前险些没有看清方向……”

    张力经过这一年多的思考,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神医道”也不过是一种“术”,可以用现代的医疗设备来实现。

    修炼这种功法的人。若是自己这样倒也还无妨,若是像那个人一样,绝对是一件大大的坏事。

    那个人,自然就是师叔鬼药子了。

    所以,道本来没有对错,可是修道之人,若是存了鬼蜮心思,那问题就大了。

    以后,发展近代现代的科学技术就可以了,“神医道”……到自己这里为止。

    当初想明白这一层。是因为一个人。

    “夜生,你也进来。”

    夜生候在大厅之外,一听到张力的呼唤,立刻小步快跑进入了议事厅。

    玄阳子微微有些错愕。张力叫斥候队长夜生进来干什么?自己向来也不参与军国大事,总不能是与自己商议敌情吧?

    张力将玄阳子道长疑惑的眼光收入眼底,微微一笑,淡淡地对低着头的夜生道:“夜生,你跟玄阳子道长说一说吧。”

    夜生连忙应了声喏,而后略微停顿了一下。才开口道:“属下先前是鬼尊安排在大人身边的卧底……”

    “鬼尊?”玄阳子皱起了眉头,这个名字显然是第一次听说。

    张力眼睛微眯,淡淡地道:“他就是我的师叔,鬼药子。”

    神医道之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过玄阳子道长也不是外人,而且张力打定主意,道法传承到自己这里为止,故而便将其中的渊源跟玄阳子道长细细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张力看了夜生一眼,笑着道:“一个宁远卫的普通兵卒,对斥候之事如此精通就很少见了,对于沈阳的那些事也很清楚,所以,我知道他有问题。”

    夜生低下了头,小声地道:“大人发现我的破绽之后,便给了我两个选择……”

    这两个选择是什么,玄阳子不用想就知道。显然,夜生选择的是投入张力这一边。

    这一天,三人在议事厅中商议了很久很久。

    ……

    昌平万寿山眼下是金国布防的地区,整个伐明十五万大军,虽说被张力灭掉了近三万人,然则“汉军旗”的补充太快了,除去昌平和怀柔的守军,万寿山竟然又集结了金国十五万大军。

    汉奸不除,这仗还真不好打,敌人越打越多……

    万寿山金国大营的汗帐之中,黄台吉端坐在主位之上,左右分列的都是满蒙王公大臣,而汉臣则安排在最靠大帐门口的位置。

    虽说黄台吉有心将汉人的位次提前,可是却遭到了女真贵族和蒙古王公的一致反对而不得不作罢。本来满蒙王公都对范文程等人很不爽了,黄台吉也不好太过于坚持。

    黄台吉扫视了在座诸人一眼,最后目光停在了范文程、孔有德等人身上。汉臣就是识趣,也不闹腾,真的可谓“一等良臣”呀!

    很快,一名蒙古王公的发言,将黄台吉的思绪拉了过去。那人乃是科而沁蒙古的一位王公,叫做古尔金的,麾下也有几千人马。

    古尔金性子也比较直,第一个开口问道:“大汗,先前咱们蒙古诸部落还要攻打那通州城,可大汗您说昌平有更多的财货宝贝,咱们才回师昌平……”

    古尔金这话只说了一半,也不太好继续明说“盗墓”的事儿,只是语气中透露出对黄台吉只摧毁定陵的享庙,而没有开挖陵墓的一丝不满。

    他的话一落地,众多蒙古王公顿时附和了起来,显然只要黄台吉一声令下,这帮蒙古勇士定然是不用刀枪用锄头,反正只要能发财,用什么都无所谓……(未完待续。)

第399章 局() 
历史上满清入关以后,对明朝的皇陵还算善待。基本上从宋代以后,大规模的官方性质的挖皇陵就没怎么见过。毕竟时代在进步,这种刨坟的事儿,汉唐屡见不鲜,宋以后几乎绝迹。

    当然这是说的官方,若是蟊贼或是农民军那自然是另说。蒙古王公和女真贵族不知道就算了,可是黄台吉却是很清楚,若要想君临天下,刨坟的事儿绝壁不能干。

    本来汉人就说女真人是蛮夷,若真的刨了万历皇帝的坟,那可就真的坐实“蛮夷”二字了。

    所以,黄台吉又瞥了一眼范文程,因为这个主意,正是范文程出的。

    范文程又怎么敢与大汗黄台吉对视?此刻他背上全是冷汗,原本这个方略只是摧毁地面享庙,并不挖掘皇陵,目的是逼迫明军前来决战。哪里知道明军还没来,蒙古友军倒是上了心,急吼吼地这就要挖坟了……他们自然知道,皇帝陪葬金银财宝,定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黄台吉现在有些骑虎难下,这又该如何是好?

    然而就在此时,大帐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汗帐门口,果然很快便进来一名小校。

    那小校扯起大嗓门急吼吼地道:“大汗,明国蓟辽总督洪承畴带着十万大军向昌平杀来!”

    哗……大帐之内响起了一阵惊异之声!

    黄台吉惊讶过后第一个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道:“胡说!洪承畴麾下不是只有六万人吗?”

    先前洪承畴带了三万蓟镇兵,算上吴三桂的五万山海关兵,也就八万而已。后来京师大溃散之后,蓟辽兵幸亏跑得快,只减员了两万而已。

    故而洪承畴在关内的蓟辽兵,目前也只残存了六万罢了,那小校说“十万”……

    范文程一声惊呼,皱眉道:“呀!莫不是辽东总兵祖大寿入关了?!”

    小校心悦诚服地看了范文程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旋即对黄台吉道:“启禀大汗,正是祖大寿带五万辽东兵入关了!”

    明军其他地方的兵卒战斗力是“呵呵”,不过辽东祖大寿麾下还是很有些能战之兵,现在又是在明国境内。黄台吉不由得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就在此时,那哨探的小校又开口了:“启禀大汗,明国宣大军在监军太监高起潜的敦促下,也有六七万兵马在向昌平靠拢。”

    这话一落地,大帐之内的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黄台吉。显然。即使是蓟辽军和宣大军联手,后金国也是不怕的,就看大汗如何决断了!

    可是,黄台吉却压根也没问蓟辽军和宣大军,而是追问道:“通州的团山军也来了吗?”

    那负责哨探的小校摇了摇头:“团山军一直在通州按兵不动……”

    黄台吉眉头紧皱,帐内却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多半都是些不靠谱的说法,甚至那古尔金建议十几万大军直接南下,最好是一路烧杀抢掠抢到南京城再作罢……

    显然满蒙的王公大臣智商让黄台吉很捉急,他草草地宣布散会。单独留下了范文程。

    其他人都走了以后,黄台吉面露焦急之色,开口问道:“范先生,先前本汗用你暗度陈仓之计,从背后突袭明军,导致他们大溃败。不过现在情况又有了些变化,咱们现在是在明处了……”

    范文程捋着下颌的山羊须,沉吟了片刻,微微点头道:“诚如大汗所言,奇袭之策。可一不可再,恐怕昌平之战,乃是与明狗的正面对决。”

    黄台吉干咳了一嗓子,旋即脸上挂满了傲然之色。他冷哼了一声。轻蔑地道:“只要不是攻打坚城要塞,明狗来多少咱们大金国都吃掉多少!”

    “大金国威武!”范文程抓住时机,很合时宜的拍了一巴掌马屁,顿时让黄台吉心中舒坦无比。

    不过也只短短半晌时间,大帐内气氛又有些沉闷了起来。

    不管是黄台吉,还是范文程。不得不承认都是属于聪明人……所以,他们很快想到了团山军。

    最终还是大汗黄台吉打破了沉默:“范先生,团山军按兵不动,并没有如你预料地那样前来昌平与我们作战,这……”

    范文程不敢大意,尼玛自己设好了“毁陵”这个局,所有人都很配合,连祖大寿都天远地远地从辽东来了,可就是团山军的张力不为所动,这可要好好解释一番才行。

    先前范文程已经反复考虑好了说辞,这会儿不慌不忙地对黄台吉道:“臣启大汗,可还记得萨尔浒之战?”

    黄台吉一愣,范文程现在忽然说萨尔浒之战是什么意思?

    那萨尔浒之战乃是奴儿哈赤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