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五十金!是平原君赵端的一年的封地收入,他怎能不心动?不敢置信的重复了一遍:“你出一百五十金?”

    那商贾卑微的点点头,说道:“我乃洛阳商贾,世代经营礼器,家中缺少一尊重器,早就有意收纳这尊宝鼎,不敢开口唯恐失礼!”

    平原君满面春风,一拍桌子欢快的大喝道:“成交!”

    洛阳出大贾,一出手就是一百五十金,真是阔绰,一旁的吕家邯郸商行的执事都有点相形见绌。

    那商贾如捡到宝贝般,连声向平原君致谢,吩咐身边仆役向平原君家令缴纳定金,约定三日兑齐钱款。

    对于这尊商定,秦梦也颇为心动,平原君索要百金的价钱并不高,此鼎确确实实是尊古商鼎,仓海君从朝鲜封地千里迢迢运至邯郸,所耗费的钱粮,雇佣的人力,耽误的功夫,远远超过百金。

    秦梦很想纳为己有,但又害怕牵扯其中,影响整盘大计划,便也就克制住了。

第702章 淘金热() 
从沙丘可走黄河北支流直达易水之上,赵王客卿秦梦似乎对于寻宝之事并不太热心,磨磨蹭蹭居留沙丘城两天之后,这才坐上赵国的水师楼船前往了易地。

    又用了两天才浩浩荡荡到达往昔燕赵两国的边界线——燕昭王修建的防御赵国的长城。

    而如此燕国的长城竟被赵国占据,成了赵王自家的一堵院墙。

    赵国选择葛,武阳、平舒三地易土相当巧妙。

    武阳位于在燕长城西端,平舒居燕长城东端,葛地位于燕长城正中,三点一线牢牢固定住了二百多里的燕长城,若遇战事三地可互相支援,利用长城这条高速公路,调兵遣将,运送物资,将燕国的威胁排除在国门之外。

    这就是两年前赵国对燕国之战的最大胜利,从此燕赵关系反转,赵国处于了有利地位。

    土黄色的燕长城直通东西,宛如一条黄龙卧于燕赵大地之上,宽阔的城墙之上可并行跑八匹马,从武阳到平舒二百多里,快马疾驰一两个时辰就可达到。

    秦梦一行从沙丘城出发的第三天黎明终于到达了易水之上昔日燕国的重镇燕下都的城下,如今赵国的武阳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来到易水,秦梦凭栏遥望,自然就会想到这首传唱千年的古诗,荆轲如今却在濮阳寒泉冈左清封地,不知十几年后,会不会演绎一出如史书记载的那般慷慨悲歌的传奇故事呢?秦梦真得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亲身验证这个故事的真伪。

    易水发源于易线境内,有三条河,分别叫南易水,北易水,中易水。这对于寻找金藏的平原君门客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这让他们无处下手。

    然而平原君就是有狗屎运,昨天晚上箕公根据藏金图五个的点位置,大致在距离武阳城十里的中易水上划定了一个范围,谁知门客并未报多大的希望,下铲挖掘时,令人狂喜的是,距离地面的近一尺多浅的地方,便挖到到了一个硕大的宝藏。

    门客快马追上了即将进城的平原君,平原君大喜,连招呼不打,就骑马飞奔而去了。

    前来办理易土之事的赵国大夫官吏们再也无心公干了,一起随同赵王客卿秦梦,返身去了易水之畔——平原君坐镇的宝藏挖掘现场。

    在中易水的南岸,原本水草繁盛地方被挖出了一条条沟壑,平原君的一众门人仆役们,挥动手中铁铲,挥汗如雨的刨地,不时俯身,捡拾起一个个裹着湿泥的黄土疙瘩,随手扔进一个柏木的大箱子中,随即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金属交鸣声。

    秦梦见到平原君的时候,他正眉飞色舞捡拾石块在易水岸上打水漂玩呢。

    “真是上天护佑,我平原君赵端洪福齐天,天之宠子!秦弟,快看,仅这一个藏金地挖出来的金块子,就如有千金之巨”平原君手舞足蹈,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之色,放浪形骸的大笑不止。

    “主公,咱们得抓紧,按图长短所示,下一个点应在沿河向东三十五里,再下一个点在七十里,东北四十里,西南五十里。咱们当初不该拓印数百篇藏金图,咱们若是不抓紧,就恐让人先了,请主公下令,分派人手抢占地方!”箕公托着一个木匣子,指着甲骨拼凑起来的藏金图不为担忧的劝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平原君恍然大悟,当即聚拢手下门人仆役,遣派四处,一路狂奔的去挖宝。

    随行公卿大夫,豪商巨贾一脸羡慕之色,此行哪还用行商做贾,挖地掘宝就是了?

    这是燕赵边地,更多的还是燕国的城池,又不是他平原君的封地,他可以挖掘宝藏,咱们也可以去挖啊?

    他们也恍然大悟,拿出手中的粗布拓印的地图,纷纷暗使手下仆从,奔赴四处去捡漏。

    就连护卫秦梦效忠赵王的黑衣侍卫也不淡定了,看着平原君的家臣们在河边擦拭出来的黄澄澄的金块子,嘴里也不住的吸溜着口水。

    宦者令缪达向秦梦建议,能否将随行的三千甲士放出去寻宝呢?

    秦梦一副心动之态,不过还是摇头说道:“恐怕不妥吧,小子此来是奉大王之命,前来办理易土之事。武阳城中,我赵军势力单薄,廉颇老将军特地交代,周边不乏燕国宵小之徒,行事一定谨慎。若是没有这些甲士震慑恐怕易土之事不会顺利。

    再者监督地方转运府库钱粮,户籍账册,督促向下面乡,聚,里,亭传达大王的王命,也都需要大量人手,手上没有一支可随时调遣的精锐,万一若燕人觊觎平原君所得宝藏,岂不为人所制!小子也向掘金分一杯羹,但赵王殷殷嘱托犹在耳边,小子不敢辜负身上使命!”

    缪达点头不再言语,不过他却是偷偷转身,将怀中的拓印的藏金图交给了手下仆人,回来时身边便无了亲随。

    秦梦暗笑,知道他们也去寻宝了,并不点破装作不知。

    秦梦不让赵国铁骑参与其中,是为了让局势更加混乱。

    此行从邯郸而来的一众贵人们未进武阳城,便神神秘秘分散在了易水大地上了。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早晨的时光,传遍了武阳城,武阳城里更是万人空巷,扶老携幼观看平原君挖到的几大箱子金子。

    这样一个只有小部分知道的消息,更是不知为何就突然之间传遍了四野,就连燕国长城南边的赵国百姓都知晓了此事。

    一开始的时候百姓只是惊异的袖手观看,到了中午时分民众们自发起来,背着农具也加入了刨地的行列。

    驻扎武阳城内的赵国守城将士列队欢迎秦梦入驻,秦梦发现城中守城兵丁和花名册上人数相差甚远,他们这是偷偷派出人马前去四野寻找金子。

    这是一场淘金热,经历市场经济的秦梦当然知道如何挣钱,别人忙于淘金的时候,自己去挣这些淘金客身上的钱,不比淘金所得少,同时也能捞回一些投资的本金。

第703章 挖() 
细心的人会发现,武阳城里售卖的铁器突然奇缺起来了。

    其实情况不止武阳城一处,方圆百里之地大大小小冶铁作坊,铁器商铺中的铁铲,铁锹,铁锸,铁耙一应刨地掘坑的农具前一两日前早已经让一伙人购买一空了。

    今日一早武阳城的市井之中突然新开了一间专卖铁具的商铺,同行商铺一眼就望见其中不少铁具竟是自家出售的。

    冷冷清清的铺面,突然就让蜂拥而来的人群挤满了,他们售卖的价钱较昨日硬是番了一倍,这让同行铁铺咬牙切齿后悔不迭。

    往日市井中的税吏,必会前来计数征税,甚至还会刁难,查扣紧俏货物,可是今天不同,当他们看到商铺前站列的威武军中甲士时,一声不吭也去城外寻金去了。

    满屋子的铁具转眼就售罄了,那些未购买到铁具的人们在抱怨不多时以后,突然纷纷跑向了城外,因为易水岸边停靠了两艘来自卫国濮阳大船,船上装满了崭新的铁具。

    卫人商贾直接在易水码头展开了买卖,不到半天的功夫两船铁具就全部沽清了,随行的郭氏冶铁大执事,艳羡不已,快马飞驰邯郸急告家主,速速运送铁具北上易水。

    从卫人商船卸下来到不仅有铁具,更有大量布匹。铁具售完,岸边只留一堆布匹,吕氏大商行的执事见了不明其意。

    谁知中午时分,码头旁边竟建起了一座作坊。作坊简单,只有几块刻有地图的石板和几大桶黑墨,十几个忙活其中拓印的活计。

    那粗木简单搭成的作坊公然挂出了一个旗幡,上面写有“出售藏金图”的字样,不多时这里就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昔日做一身上下衣裳的布料只需一二百个钱,而这里两巴掌大的布头,就卖一百钱,这简直就是在打劫!然而竟无一人讲价,人们纷纷挤破头去交钱,领上一张墨迹未干的地图,欢喜的扛着挖地的农具飞奔向还未有人开垦的易水岸边刨地去了。

    一天不到,傍晚时分,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易水百里之地的百姓们,都在扛着锄头翻地务农。远来途径此地的旅人不知其故,普天之下农人都是种庄稼,而易水之地的世家大族们却是在毁坏易水两岸最为膏腴的土地庄稼,那些长出寸许的青苗都被连根刨起弃之如草芥,令人心痛的无比。

    在这经过离乱的燕赵边地上,如今民生凋敝,村庄乡聚到处都是荒屋破篱,也已傍晚时分,放眼四野,不见袅袅炊烟升起,只有遍地疯狂掘地的身影,

    秦梦立于武阳城上,不禁感叹道:“造孽啊!”

    领着一众墨门兄弟站立一旁的鲁勾践,鼻子里讥讽的哼了一声。

    秦梦哑然失笑道:“兄长心里在说,造孽?这不都是你小子一手造的孽吗?”

    鲁勾践尴尬的看了秦梦一眼,微笑说道:“愚兄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越发觉得宗主深不可测了!愚兄很好奇,想知道宗主如何实现向赵国相邦和龙阳君不动燕人势力,还要削弱燕人力量的许诺!”

    秦梦嘿嘿笑道:“兄长莫急,拭目以待,只需一个字——‘挖’!”

    秦梦正在武阳城守府库查看此地户口税赋账册时,门房禀告燕国相邦爰渠来访。

    “异象横生,天下哪有那么多金藏?易水百里之地的百姓们也都失心疯了,到处乱掘庄稼,两年战乱,食不果腹,这更是雪上加霜!”将爰渠请入厅中,寒暄过后,老者痛心疾首的叹息道。

    “贵太子,不是随相邦同来了吗?他如今何在?”

    秦梦见了爰渠不问其他首先关心燕国太子丹,这让爰渠很是费解。

    “丹太子,遇上这等稀奇古怪之事,还能沉住气吗?早随一众门客下地掘进了?”爰渠无奈叹息道。

    秦梦表情古怪的一笑,说道:“听闻太子不日将要启程前去咸阳为质,小子不才,在咸阳认识三五好友,若需照顾,爰公说话就是!”

    这样的开场白令爰渠不禁哑然,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同秦梦对答。

    爰渠的和善无争给秦梦留有很好的印象,这样一个本分老实人出任燕国相邦,本是无奈之举。一边是燕王宗族,一边是赵王外戚,左右逢源,真心活的不易。

    秦梦也并未绕弯子,直奔主题说道:“小子联合卫君少府,邯郸郭氏冶铁以及平原君一些赵氏宗室要在平舒,武阳,葛三地行商贸易。”

    秦梦不讲国事,竟然说起了买卖,这让爰渠目瞪口呆。

    秦梦笑着说道:“小子要在平舒建一座冶铁作坊,那里距东海很近,便于行船,可将沉重的铁器运往天下各地。

    小子也看上了燕下都西北荒芜之地,那里方圆百里水草丰美,最宜放牧养马,也可贩卖代地良马,进入中原售卖,战马需求极大,必定获利颇丰!

    至于葛地,大河支流刚好从那里穿过,小子要在那里建一座船坞,天下河道纵横,行船比陆路更为方便,可以避开好些诸侯关隘,富贾巨商最喜水运,必也是赚钱的一个行当!

    不知爰公有无兴趣?”

    一国相邦,经略百姓生计,自然知晓行商贸易要比农业获利百倍,听闻不由心动,然而心中却有疑惑,“素闻秦梦善贾,邯郸更是不乏豪绅巨贾,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为何还要拉我等燕人入伙分一杯羹呢?”

    秦梦淡然解释道:“爰公也知道,三地是你们燕人故地,少了你们的支持,恐怕长久不了。小子想求爰公出头,联合本地大族,一同参与其中,共同得利!不知意下如何?”

    爰渠轻轻颔首,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不过秦梦小小年纪,不贪小利,目光长远,胸怀宽广,着实让他佩服不已。

    “老夫不懂商贾经营之道,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