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猎国-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太占他羌营的便宜,其实说是由他负责,到不如说是他在兵作营处取经,兵作营的一切运作,刘峰都仔细的安排交代于他。

    而此刻见到,工匠们听到在兵作营同样用流水生产的办法,欣喜若狂时,自己不得不反思了一下,羌营对工匠们一向也很好啊,没有钱粮的克扣,怎不见的工匠们如此感恩戴德。

    正在内心纠结时,只听刘峰问道:“铁炉那边还有什么情况么?”

    响合山矿窑有很多,却恰恰没有铁矿,羌营的铁石或生铁大都是从南唐彭城所贩运过来的,而这也是刘峰所倚重羌营的地方,他目前还没有太好的铁石进货的渠道。羌营有自己门路,经营了些年头,而且羌营有自己的一个炼铁土炉,把贩运来的生铁进行再次的冶炼,以求达到高质量,打制的上好兵器,也贩运到彭城售卖。

    “看过了,铁石和毛铁料都很充足。”扎木勒肯定的说道

    “明日将开炉炼铁,十天左右估计可提炼得五百斤生铁,只是咱们的铁石、毛铁预计也就够提炼三千斤左右,若是大量使用铁料,怕是要早做准备啊!”扎木勒稍一思索又接着说道,

    刘峰沉吟道:“这件事,还望世叔多费心,有什么困难要提前和堡里沟通,我们及时解决,千万不能让铁石缺了口,我们要对付狼骑,手里得需要称手的家伙啊!”

    “没问题!只要有银钱,这些都好办,彭城那边的铁石足够供应我们。”扎木勒拍着胸脯说道

    刘峰知道,武器资源掌握在别人手里,终究会有问题,可当下他能控制的范围也只有这方圆二百里地了,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他去铁炉处观察了一下,提了些提高炉温的意见,可是炼铁、炼钢不只是提高炉温就可以了,主要的是控制铁里炭的含量。这刘峰就两眼一抹黑了。暂时没有什么能大幅度提高铁质量的方法,也只能提高炼铁的效率了。

    “那就全力开工,先打制三棱枪头、羌刀、箭簇等。过几日我们一起再想办法打制些铁盾,虎卫军里需要些刀盾手啊!”刘峰安排道,

    “是!这就安排!”扎木勒迅速的安排人手开始干活,大家心里都明白,几个月后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一时间聚集的工匠们都散去了,兵作营里叮叮当当的响起了打铁的清脆声音,看着忙碌起来的工匠们,刘峰收了收心神,向外走去。

    看着手里的弯刀,他叹了口气,没有铠甲是他当下较为棘手的一件事情,整个虎卫军着甲的人数还不过三百,余者都是穿着堡里发放的军衣,虽说整齐好看, 却一点防护能力都没有。要知道在冷兵器战争中,有一副结实的铠甲,相当于给了士兵们性命添加了一份保障,也能激发起他们对战的凶悍的气势。

    现在的虎卫军,倘若真有了铠甲,那战斗力将会成倍的增长,不过可惜的是,条件不允许,刘峰暗自鼓舞自己,要在狼骑来临之前,给虎卫军配上四分之一的铠甲。

    铠甲、训练、兵器、给养、待遇、战争等等,还能怎样提高虎卫军的战斗力呢?刘峰自己暗自思虑着,这一刻,他到希望有个人可以来给他解惑。

    但现实是残酷的,最起码现在刘峰还没有遇到,能拨开当下乱世重重迷雾,看清一个方向的人物,或许现在的刘家堡,在众多势力眼里,不过是一个乡下的土豪,登不上台面罢了。

    甩了甩头,控制自己暂且不去想这些有些遥远的事情,忽的想起了,自己忘记了一件事情,组建医护营。是的,组建医护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变样的也将提高战斗力。

第四十一章 春耕() 
三月时分,正是草长茑飞时节,白雪覆盖的大地已苏醒过来, 长出了一层浅浅的绿色,细细的绒草顽强地从地里钻出羸弱的身躯,欣喜地在春风中伸展身姿,咨意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刘峰带着一行人在田间视察着,为了春耕,他可是煞费苦心,抽调了整整一个营的兵力,全员的在帮助百姓春耕,甚至连他们骑得马匹,也加入了农耕的序列。

    今日刘峰是来看黄沙湖的几个大水车的建立,因为湖水是不流动的,所以水车是畜力带动,早早做好的六个大水车,被运到了湖前,工匠们在忙碌着在挖好的沟渠处测量着。

    下了本钱的刘峰,在这几个关键的大水车处,用硬木、铁条、铜铆,看上去显得异常坚固,在一阵“嘿呦!”声中,第一个大水车被立了起来。

    只见高达二十米的水车,有些巍峨的立在黄沙湖旁,随着一阵吱吱呀呀的响声,水车转了起来,一桶又一桶的水流进了早已挖好的沟渠,向着远处的田地流去。

    一时间来湖边观看的乡民们欢身笑语不断,工匠们也高兴的观测着各处的零件,检验有何改进的地方。

    第一个水车顺利的通水后,其他的工匠们便越来越熟练,周边的百姓也上来帮忙。不一会儿,六个水车呈扇形的分布在黄沙湖的四周,说是黄沙湖,现在到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水库,刘峰在潘庆云的建议下,把从响合山流下的几条山溪都改道至黄沙胡,并且把湖岸向前推进了几米,导致湖水面积缩小,但湖水深度却增加了。

    潘庆云和老农们估算过,即使大旱的灾年,湖水也够灌溉十万亩地,这到让刘峰放下心来,而现今刘家堡共耕种新老农田近十五万亩,挖出的灌溉水井过千,各式水车过近千,倘若没有狼骑的来临,刘家堡方圆怕是要过一个前所未有的肥年。

    在农耕方面,刘峰和潘庆云积极的汲取了方圆老农的意见,种植的主要作物也只是麦、豆、黍。而刘峰提出了大农庄的建议,重新的整合乡民、共建立八个大农庄,再加上羌营和潘家庄,刘家堡便彻底的把这一范围归纳到自己的势力当中。

    而有了刘家堡的支持,乡民们也愿意居住在大的农庄里,有的几个大农庄,建立在原来地理位置较好的村镇上,有的则是重新选址建立农庄,从刘家堡烧制出的砖瓦,大批量的运到各处,在每个农庄有了虎卫军的驻扎,更让乡民们愿意在农庄里生活。

    刘峰知道大农庄的出现,将会更快的推进生产力的进步,这也意味着,新的生产关系必将出现,而刘峰的大农庄建立,也只是顺水推舟。

    在这个土地兼并严重的时代,各处土地几乎都是一家之地,所以乡民们也都抱着另一种心态在耕种着刘家堡分发给他们的土地,而且现在种子、农具、牛马畜力等,都是刘峰给提供的,这些百姓只当是遇到了好的东家,有着刘老爷子的信誉作保,刘家堡在刘峰的示意下,没有解释更多,他相信只要秋收后,乡民们拿到手里的粮食会解释清楚着一切的。

    看着眼前一片忙碌的景色,刘峰向身旁的潘庆云笑着说道:“世叔,看来咱们堡,今年要大丰收了啊!”

    潘庆云却有些扫兴的说道:“只要能挺过秋后的狼骑,一切都好说,否则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给那些狼崽子准备了。”

    瞟了一眼潘庆云,刘峰接着说道:“世叔不必如此悲观,往年,我们要么上缴些粮食、人口、瓷器,要么就躲到响合山里。虽说今年不同往年,但我们手里也有四千多兵丁,契丹狼崽要是不识趣,我们就用三棱长枪好好的教训一下他。”

    其实,刘峰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是大致上有了些许的安排,而现在也只能向他们这些人加油鼓气。回忆起这些年,每当契丹狼骑来临,要么紧守堡门,供上大量粮食、金银,要么逃进山里躲避。而与契丹狼骑硬憾的村寨却都遭到屠寨,这也是堡里人所担心的,他们也怕几万契丹狼骑攻来,那样就不给刘家堡留下丝毫活路。

    看到潘庆云还沉浸在狼骑来临的痛苦中,刘峰又接着问道:“春播安排的如何了?万万不可误了农时!”

    潘庆云正色道:“乡民们都很积极,种子足够,加上我们有一个营的军丁在帮忙春种,而且买来的牛马也已分派到各庄上,畜力足够,眼下春播已差不多了。”

    “乡民们对新的税收,是不是还心存疑虑啊?”刘峰看潘庆云有些避重就轻的回答,接着问道,

    “是有些疑虑,不过现在农耕,大家都在忙着春种,暂且把这些事搁置了。”潘庆云回答道,实则是他自己也没想明白刘峰的税收原则是什么?而现在为了赶农时,一股脑的把种子、农具、牛马都分发的每个庄上,有些话还是说的不甚明了。

    刘峰笑着说道:“我其实对税收也不是很懂,这些天也一直考虑一个问题,把土地分发到每个人的手里,却是能让大家更和刘家堡团结在一起,但是乡民们普遍没有壮劳力、畜力,甚至连种子、农具都没有,这样如何能完成耕种,何谈丰收啊!

    所以,我才把每个农庄的农田集中起来耕种,耕牛,农具等,也都集中起来使用。农庄需要做什么事,大家都一起统一调配,而且这样联合起来,可以形成大庄子,有利于我们管理,也有利于我们守护。”

    刘峰又接着说道:“在秋收之前,所有乡民按月粮一担、银五钱的发放,你们农作营可以按照这个标准为基础,上下调整,划分为三等银粮的发放,但要确保足额。

    秋收之后,亩产最高的三个农庄,再赏每人一担粮。要把这些做成告示,贴在每个农庄里,让农庄管事向乡民们细细解释。但千万要注意,入了农庄就要实心做事,有偷奸耍滑,懒惰者,轻者鞭打,重则剔除出农庄,若有造谣生事者,就拿他的脑袋来说话。”

第四十二章 轰动() 
土地制度是随着时代、环境变迁而改变的,刘峰最开始,一门心思的想把土地分发给乡民,却没想到乡民们,没有自主农耕的能力,便迅速的改变了土地的政策。他回想起前世也是经过了多年的集体制生活才开始把土地分给每个人的。

    潘庆云听到刘峰定下了基本的待遇,思索了片刻,道:“统领,这样的话,所有的危险都是咱们担着了,倘若田里颗粒无收,我们拿什么来给这些乡民发粮啊?”

    其实这也是刘峰所担心的问题,他们现在所处的情况,有些微妙,但刘峰也是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只有赌一把了,他赌今年能收上粮食,也赌能安稳的度过狼骑来袭。

    “无妨!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还不是想秋后事情的时候,我们先把人心笼络住,只要乡民们和咱齐心了,一切总归有办法解决的。”刘峰也无办法,只能如此说道。

    见刘峰也无甚好的法子,潘庆云安慰道:“如此安排,倒也有些好处,乡民们没什么挂碍,每月一担粮,从月前就开始发放,到秋后,他们也能储藏些粮食。这样一来,他们会踏实下来,好好的耕作的。”

    “哈哈!如果这样的安排,乡民们还不踏实的话,那也没有必要留他在农庄里了!”刘峰冷声说道。

    要知道刘峰现在顶着多大的压力,在给这些乡民发放粮食,他还要扩大堡墙,修缮各个农庄,按照他的计划,在农闲时要建出四个棱堡的农庄,好在狼骑来临时安排乡民们避身。这也是他的底气之一,只有这些棱堡才会让那些狼骑束手无策的远去。

    “统领不必生气,想来乡民们都会感谢刘家堡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潘庆云说道

    “尽快把这些安排下去,也让周边的百姓知道,只要在我们刘家堡的地盘上,我刘峰就能给他一口饭吃。另外,我们还需要人手啊,粮食方面,让几位叔叔多去几趟南唐吧!”刘峰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想做的东西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可惜人力物力都有欠缺, 而且时间还不等人,他如果没做好竞卖会的准备,既会得罪南北的豪商大户,也会失去了秋后和狼骑对峙的机会。

    在众人面前表现淡定从容的刘峰,心里却着急上火,恨不得大家都争分夺秒的完成手里的活计,可此刻,却不能让众人慌乱起来,所以,只有自己顶着这一切的压力。

    ……

    有肉吃、有粮领、有房住的消息慢慢的在磁州方圆蔓延开来,甚至在昭义军的潞州方向,也或多或少有了刘家堡收留民众的消息,而刘家窑的瓷瓶,也慢慢的走进了各大瓷行、商会、世家的眼睛里。

    在刘家堡所属的各个农庄里,明文贴出的告示,向来往的流民介绍着入庄生活的一切规矩及待遇,让他们更深沉的认识到刘家堡。

    刘峰和堡里的众人集思广益的整理出一些收留流民的规则和安排。凡是来刘家堡投靠的人,都可以按照士、军、工、农、商给予安排,对于来投奔的识字的人,安排到各处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