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樟耍⊥艘煌虿剿担退阕约耗芴焯熳霾耍峙滤且膊桓姨焯炖闯浴

    王朋笑道:“说实话,大郎这几道菜做的还真是不错,王胜这手艺和大郎一比还真是云泥之别,不如将这手艺交给王胜,这样我们以后也可以天天吃了!”

    甄乾也是这样打算的,还没来得及张口,一旁的小竹便不乐意道:“郎君这手艺哪能轻易的传给别人,就算要传也是我姐妹俩先学,然后我们姐妹俩再传给王伯就是了!”

    “这个小丫头……!”王群呵呵一笑,倒也不生气:“你们两个小丫头以后想天天待在厨房里烟熏火燎的吗?恐怕也就这几天的热乎劲,这院子里三十多张嘴巴,你们俩又要伺候大郎,能忙的过来吗?”

    小竹想想也对,不过她可不愿意认输低头,小嘴一撅道:“我可没有说要烧整个院子里的饭菜,只不过想让郎君有口喜欢吃的饭菜,难道这也不行吗?”

    王伯几个老人自然不会和小竹一般计较,正想说什么,一旁正在埋头苦干的王友终于抬起头来道:“既然你们都说大郎这菜烧的不错,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开一家酒楼,那么以后吃饭就不用犯愁了!”

    王友的头脑还真灵光,甄乾也是有这样的打算,低头想了想道:“这开酒楼恐怕不容易吧!”

    “有什么不容易的!”王友立即嘟囔道:“我们甄家不是就有一间酒楼吗?”

    王群点了点头,接过王友的话题道:“王友说的没错,甄家的确有一间酒楼,在真定虽然算不上最好,但也属于前十了,每年能为甄家进帐三四千贯,如果大郎这手艺能开一间酒楼的话,我敢保证能轰动整个恒州!”

    甄乾还真不知道甄家在外有什么产业,不过听王群细细道来,倒也知道了一些甄家外面的事情。不过没想到酒楼会这么赚钱,大感意外道:“一间酒楼一年就能赚三四千贯,还真是不少,其中的一些道理和经营手段能说出来听听吗?”

    “大郎要听自然没什么问题,反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何况大郎是甄家嫡长子,也应该知道这些事情!”

    王群虽然没有亲自管理过酒楼的事情,但身为甄府的大管家,对酒楼经营情况还是知道的,便一边喝酒一边介绍起来。

    “这酒楼经营讲究地段和人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厨师的手艺,甄府这间酒楼名叫邀月楼,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每天都有一二百人到酒楼用餐,不过真定中的酒楼竞争非常激烈,最好的酒楼每年赚五六千贯也是寻常之事,而生意差的酒楼连温饱都成问题,这就是高低之分!”

    甄乾听着听着不由得疑问道:“听王伯这样一说,酒楼的利润也不应该如此之高,其中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一间酒楼每天只有一二百人就餐,按照甄乾对酒楼的理解,如果不算顶级豪华消费的话,这样的酒楼一天也就能净赚四五贯而已,一年下来能赚一二千贯就顶天了,那何来一年赚三四千贯之说。

    王群呵呵笑道:“大郎说的的确如此,像甄家这样的酒楼一年饭菜的确没多少利润,但如果算上出售的酒水便就有了……”。

    甄乾一听恍然大悟,这点自己怎么忘记了,酒水的利润不管是在唐代还是后世都非常的丰厚,算起来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又问了一些关于酒楼经营的事情,甄乾已经大致弄清楚唐代酒楼经营的模式,和后世酒店的模式大同小异,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说起来千年之间变化也不大,关键还是酒楼的品味和能提供的服务,其中就有唐代出名的美酒。

    说到美酒,甄乾端着酒杯,酒杯中斟着发黄的浊酒,这就虽然不算是唐代的名酒,但也是销量最大的一种酒,名叫恒水酿,只不过度数和后世的啤酒差不多,入口还有点甜,自己喝上二三斤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酒!”

    甄乾嘴角露出一抹耐人询问的弧度,后世那些名酒自己没少喝,但说到酿造恐怕就无能为力了。不过名酒酿造不出来,但不代表后世小作坊里的土酒自己也没办法,没吃过猪肉、但至少听过猪叫,自己出生在农村,一些在农村自家酿造的土酒工艺还是见过的,如果在唐代实验出来不知道会有什么效果。

    想到这里,甄乾在心里慢慢的盘算起来,自己现在生活在甄家,虽说吃穿不愁,但要想做点什么事情,反而受到甄家的掣肘,想要甄家赞助自己,无异于痴人说梦,至少在自己没有成为家主之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赚钱是首要大计!

    思前想后,脑海里有一大堆的计划,可每一项计划都需要钱,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寸步难行,没钱一事无成,也正是因为没钱,自己买几个奴隶都要玩点手段,虽然有点不厚道,却也只能出自下策了。

    甄家有钱,而且有很多的钱,可甄乾却一文钱都动不了,先不说刑氏会从中作梗,就算没有了刑氏,任何人想要动钱也要和家主商量,尤其还是数目不菲的一笔钱,一旦让甄家知道了自己的计划,结果只有两个,一是阻止自己荒唐的念头,二是出钱给甄乾,但前提必然是甄家参与其中,而自己获得的利润也必然会少之又少,这可不符合甄乾的利益。

    脑海里赚钱的计划有不少,但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和技术,能快速致富的生意并不多,而且还有几个可能引起别人窥视的生意,匹夫无罪、怀璧有罪,让甄乾不得不慎之又慎。

    (本章完)

第14章 钱庄和恶钱() 
打定好主意,接下来就是实施的细节了,和王伯几个喝酒自然静不下来心事思考问题,不过做为甄府大管家的王群对自己的计划帮助极大,只不过现在人多还不便于细问。这倒不是甄乾不相信另外几人,而是考虑在计划之前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免无意中走漏了风声。

    王群几个老人也没有中午吃饭的习惯,吃点菜喝点酒倒是怡然自乐,和甄乾说了许多甄府之外的事情。

    从王群的言语中甄乾了解到,甄府一年的收入竟然有一二万贯之多,这还不算上几百顷土地里的产出,让甄乾知道了什么叫做家大业大。

    不过甄府一年的花费同样也不小,光是自己这个院子一年的支出就达到了七八百贯以上,再想想有三四百人的甄府,一年光是日常开销就达到了上万贯。要是加上迎来送往的花费,这点收入还真有点紧张。

    “这么说来,甄府最赚钱的产业是钱庄?”

    甄乾一开始以为土地是甄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没想到甄府中最赚钱的产业竟然是钱庄,一年有五六千贯收入。

    “这是当然!”王群还没有说话,一旁的王朋道:“钱庄是钱生钱的生意,一贯钱借出去到了年底可以连本带息收入一贯七八,要是遇到急需用钱的大户,利滚利收入的更多,可惜官府也同样放贷,不然的话钱庄的生意会更好!”

    甄乾听的眼珠子差点掉了出来,这不是后世的高利贷吗?

    不!这比后世的高利贷高多了,后世正规渠道贷款的年利率能达到一分五就算黑心了,就算是高利贷也只有四五分利,按照王朋的话,唐代的高利贷达到了七八分利,而且好像还不满足的样子,让甄乾有点咬舌自尽的冲动。

    甄乾前世就是搞金融投资的,什么生意都接触过一点,也算是博古通今了,只不过资金动不动就是上千万,自然要强过那些非法的民间借贷公司。

    听完王群的一番解释之后,甄乾才大致搞清楚唐代的高利贷是怎么一回事。

    隋唐时期为供官府各种公用和充作官吏俸钱而设置的由官府经营商业和高利贷的本钱。又称公廨本钱。

    隋初,在京师和诸州官署都设有公廨钱,出贷经商,收利以供公用。唐承隋制,武德元年即设置了公廨本钱,以诸司令史掌管,每司九人,号捉钱令史,其中以品子(六品以下官员子孙)充当的,称“捉钱品子”。每人领掌五十贯以下,四十贯以上;每月纳利四千,每年纳利五万文,作为京官的俸钱。能按时送利者,满一定年限,可参加吏部铨选,授予官职。

    地方州县和折冲府也设置公廨本钱,以典吏主之,以供佐史以下吏员的常食费用和各官员的俸料。

    在唐朝前期,公廨息钱一直是百官俸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朝廷借贷的月息是七分,民间借贷的月息自然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如此高的月息成为钱庄最大的收益。

    这种驴打滚的借贷方式在唐代竟然有着官方的参与,如何不是王群说出来的话,打死自己都不会相信,朝廷竟然会与民争利,而且还是这么高的利息。

    不过甄乾喜欢之极!

    这已经不是利息了,简直就比印钞机抢劫还爽!但也不是没有缺点,这么高的利息一般人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伸手去借的,所以王群才说这钱庄的效益都被官府占去了。

    “这钱庄业务中借贷倒是一笔丰厚的收入,但你又说钱庄最赚钱,又说这借贷的利润都被官府占有了,那岂不是说钱庄不赚钱吗?”

    王群也知道甄乾病愈之后有许多事情忘记了,便耐心的解释道:“钱庄可不止借贷这一项业务,还有汇兑、寄存、飞钱等等业务,这些都是钱庄的日常服务范围……”。

    甄乾还真不知道唐代的钱庄有这么多的业务,对钱庄有了一点兴趣道:“那王伯可以给我说一说吗?”

    “你想听我自然会说!”王群咪了一口酒道:“首先说说这汇兑业务,普通人手里一般只有铜钱和绢帛,绢帛不易保存,普通人放在家里也不放心,自然要拿到钱庄兑换铜钱,这兑换的手续费是百分之五。如果有人手中有金银,也会拿到钱庄兑换,手续费是百分之三,还要测定金银的含量,又要收取一笔费用。如果是出门远行,携带铜钱就极为的不便,也要换成各地通用的飞钱才行,这又要收取一些费用,林林总总都是钱庄赚钱的法门!”

    甄乾咽了一口吐沫,发现自己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弯了,不是自己不明白,而是太让自己震惊了。

    甄乾脑海里快速闪过一幅画面,钱庄就是一头吞金兽,不管你进去做什么都要付给钱庄一笔不小的费用,用铜钱换金银也好,用金银换铜钱也罢,一进一出之间钱庄都是要收取费用的,甚至把钱暂时放在钱庄中,也要给钱庄支付一笔费用,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只进不出貔恘吗?

    “这……这……”,甄乾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唐代的钱庄了。

    从王群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钱庄是甄府主要财源之一,等于坐着收钱,这样的好生意也让甄乾眼红。

    见甄乾听的入神,王群压低声音道:“刚才说的那些不过是钱庄明面上的生意,其实钱庄还有更大一块赚钱的法门,这也是开钱庄都心知肚明的秘密,那就是铸造恶钱!”

    “恶钱!是不是私铸铜钱?”甄乾脑筋急转道,扭头一看起来人,发现他们脸上并没有惊讶的表情,心里又是一惊,这私铸铜钱都变得家喻户晓了吗?

    王群点了点头,“大郎说的没错,恶钱就是私下里铸造的铜钱,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是能做不能说罢了,只要是一家钱庄都会私下里铸造自己的铜钱,然后再拿到市场上流通赚取利润!”

    甄乾还是有几个问题不明白:“既然大家都知道恶钱,那为什么还会有人使用恶钱呢?难道官府就不管吗?”

    “管!怎么不管!可是能管的了吗?”

    王群的表情显得很悠闲,全然没有刚才说出口时那般小心,“有些事情官府也明白,小民心里也清楚,十枚官府开元通宝换十一枚恶钱,这样的事情谁不愿意做,只要交税的时候不使用恶钱,官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真定市场上就很少能看见官府的开元通宝!”

    “劣币驱逐良币!”

    甄乾想起了后世成为格雷欣现象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唐玄宗开元五年,针对私铸恶滥现象采取禁断措施。“宋璟知政事,奏请一切禁断恶钱。六年正月,又切断天下恶钱,行二铢四絫钱。不堪行用者,并销破覆铸”。于是“至天宝之初,两京用钱稍好,米栗丰贱”。但“数载之后,渐又滥恶,府县不许好者加价迥博,好恶通用。富商奸人,渐收好钱,潜将往江淮之南,每钱货得私铸恶者五文,假托官钱,将入京私用”。

    统观唐代历朝,受“私铸”影响的时期很长,造成唐代货币流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