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赏!”

    甄乾一连说了三个好,五峰列岛没有资源根本发展不起来,造船不仅需要木材,同样需要铁料、麻线、桐油等等的物资,这些物资从大唐运过来显然不划算,现在甄乾手里根本不缺金沙,如果不是担心大量的金沙一下子涌进西海道引起物价通货膨胀,自己早就把西海道买空了。

    山本五十六和丰臣秀吉一个掌兵一个管矿,甄乾平时根本不露面,佐贺镇的倭人把这两人已经当成了十恶不赦的恶棍流氓,想找甄乾诉苦也找不到。

    丰臣秀吉喜滋滋的看着甄乾奖赏给自己的金币,说话声音变得激动起来:“对了主人!小人在佐贺镇发现了一件事情,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那就随便说!”甄乾吃着用井水冰镇过的甜瓜,咬一口甜香四溢,口齿生津。

    丰臣秀吉有些生硬道:“主人,小人成为武士之前是一名田舍汉,粗通一些种地的常识,都说大旱之后有大灾,小人就开始留意起来,发现近期大雨过后,河滩边上出现了许多的小蝗虫,心里担心便四处看了一看,发现了更多的小蝗虫踪迹,这些小蝗虫已经开始朝我们田地爬了,等到这些小蝗虫长大之后就危险了。”

    甄乾杀死黑虎后,随便也把秋叶一雄杀了,霸占了他村子里的几百亩土地,这些土地都记在丰臣秀吉的名下管理。

    几百亩地甄乾还真没有放在眼里,但这年头土地是立身之本,做生意就算能腰缠万贯也不如家里有几亩薄田。手里放着几亩地,只是想时刻提醒自己粮食那里来的和种田的幸苦,让自己不要忘本,尤其是自己这一代还能理解,但可是下一代长大之后就不一定能记得了。

    都说富不过三代,三代富足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出来,但实际上出一个贵族容易,但成为贵族之后还能不忘本的就更难了,甄乾希望自家以后的儿女能将耕读作为自己的传统。

    天气依然很热,甄乾带着一顶草帽就出门了,身后一行人也各个打扮的像田舍汉,没有了丝毫的富贵气。

    秋叶一雄留下来的田地位置在村子里是最好的,紧靠着河边方便取水浇灌,甄乾一行人边走边看,旱情已经对农作物今年的收成造成了影响,甄乾的地因为靠近河边减产了二成以上,距离河岸远一些的农田注定减产在四成以上。

    甄乾脖子上挂了一条毛巾,这鬼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一场大雨只是缓和了一下旱情,但气温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更闷热了。

    一行人来到一棵大树下,树很大,高约十几丈,树荫遮蔽的面积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坐在树下十分的凉爽。

    一行人出现在田埂地头上,一时间有些乱哄哄的,引起了藏在稻田里的小动物一片的惊慌,首先是惊飞了许多飞鸟,接着又有几只鹌鹑从田地中扑腾着飞起,可惜飞的实在太低了,慌不择路竟然有几只撞在了这群人上,惹得一片的惊喜声,大叫晚上烤着吃。

    远处有一些农民正在给自家田地里浇水,抢在水稻抽穗期最后一次给庄稼灌水,减少一些损失。

    (本章完)

第495章 蝗灾一盘菜() 
“今年的庄稼注定要欠收了!”

    王天行的话引来了一片的唏嘘声,只要长眼睛的就知道今年庄稼欠收是定下来了,这不是废话吗?

    年少不知愁滋味,有几个熊孩子正在树荫下玩耍,和愁容满面的农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河床里的水并不多,不过好在下了一场大雨,河床里干涸的土壤不见了,几个熊孩子抓着几只青蛙玩耍,看见甄乾一行人,怪叫了一声远远的跑开了。

    甄乾走近的时候,发现树下除了几只还没有跑远的青蛙外,还有几十只被熊孩子抓住的蝗虫,用小草拴着腿,好像刚才是在树下斗蝗虫玩,旁边还有一个小火堆,几只蝗虫被一根树枝串在上面,已经烤的差不多了,如果甄乾这一行人再晚来一会,蝗虫应该快烤好了。

    “蝗虫也能吃?”王天行眨巴了一下嘴,一脸不相信道。

    甄乾问道:“记得你以前吃过的知了吧,味道怎么样?”

    “味道还可以!”

    王天行想起自己和甄乾烧烤知了的场景,味道的确不错,吃起来非常香脆。

    “烤蝗虫的味道也不错,不过吃蝗虫最好的方法是油炸,酥脆可口,如果再洒上一点椒盐的话,味道简直是绝了,而且还是一味不错的药材”,甄乾说着咽了一口吐沫,自己以前吃过的蝗虫都是饲养的,纯天然的还没有吃过呢?

    “害虫也是药材?”

    甄乾的话完全颠覆了王天行的三观,他妹的,不会是在说笑,斗自己玩吧!王天行知道甄乾有时喜欢说笑,不过通常都不会睁着眼说假话,而是非常配合的问道:“那蝗虫有什么疗效,又能治疗什么疾病?”

    “蝗虫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以前看过一本医学上的杂书,蝗虫可以单用,也可以和其他药材配合使用,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冻疮、气管炎等。比如可以十只煎汤内服,或者炒制后碾成粉末,治疗冻疮等,炒制碾成粉末后用香油调制涂抹在患处有很好的疗效!”

    王天行惊讶,周围的人也同样的表情看着甄乾,一时还无法将害虫和救死扶伤的药材联系在一起。

    甄乾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诸位有所不知,这些蝗虫可以当成粮食吃,也可以当成药材,我们从田间低头捕捉一些回去,捉回来时一定都要活的,然后经过淖水洗净,又用盐腌制之后,用各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味道美味至极,不信我们可以试一试!”

    立即便有几人做呕吐状,感觉心头发慌,胸口发闷,嘴里有些恶心,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捂着嘴,急忙扭头不敢再听下去。

    丰臣秀吉道:“主人的话说的对,我记得小时候也吃过蝗虫,那时候家里没有肉食,就只能找一些虫子烤着吃,味道的确不错!”说着把几个熊孩子留下来快要烤好的蝗虫在火上又烤了一下,放进嘴巴里就吃,“嘎嘣、嘎巴”几下,丰臣秀吉就把一串蝗虫都吃的一个不剩,看得王天行一阵犯恶心。

    甄乾感觉丰臣秀吉有些在作秀,不过这样不错,知道察言观色,说服力会更强一些,蝗虫这种东西还是油炸着好吃一点,自己现在就不以身作则了。

    蝗虫是害虫,每次产卵都很多,尤其是在干旱的环境下,对蝗虫繁殖、生长发育更加的有利,较干旱的季节里,土壤坚实含水量少,最适合他们产卵,而且干旱使得蝗虫能大量繁殖迅速生长。

    在干旱的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会变的较为坚实、含水量降低,地面的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会大为增加,多的时候一平方范围内能有二十到四十万粒卵。

    而且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以此为食,生产更快。干旱还会使得蝗虫迁徙,结成更大的蝗虫群,导致大型蝗灾。

    不过古人对于蝗虫的认知不多,反而有蝗神的说法,遇蝗灾还要拜蝗神。又有蝗鱼互化的说话,说蝗是鱼卵所化,称旱涸则鱼、虾子化为蝗,故多鱼兆丰年。还说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按官方的史料所记载,秦汉之时,蝗灾几年是平均八*九年就爆发一次。而到了隋唐之时,差不多五年左右爆发一次,到两宋时,三年半就爆发一次,元代一点六年一次,明清二点八年一次。

    蝗灾迭起,受灾的地方多集中在中原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在江淮和江汉地区亦有分布,严重的时候,关中地区也会爆发,甚至会遍及整个黄土高原。

    而最容易爆发蝗灾的地方,还是黄河游戏,尤其是中下游流域,每当大水泛滥之后,就接着会是严重的旱灾。水旱灾交替发生,就会使得沿湖、滨海、河泛、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和抛荒地。

    蝗灾其实是世界性的,不仅中国古代饱受蝗虫的肆虐,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同样有大规模的蝗灾记录。

    远的不说,二零零四年,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拉特发生了大面积的蝗灾,数百万只蝗虫毁坏了以色列南部城市中的大量庄稼和鲜花,在动用飞机喷洒农药之后才遏制蝗虫的蔓延之势。

    俄罗斯也是蝗虫的重灾区,尤其是大草原和耕地受到蝗虫的侵扰,部分地区蝗虫的密度达到了每平方米一万只的记录。

    所以后世每到一年中的五六月份,当地的植物保护部门都要为防治夏季蝗灾而伤脑筋,过几个月还得为防治秋季蝗灾费心思。

    大唐有蝗灾,倭国也有蝗灾,蝗灾可不分国籍。

    这些都是后人早就耳听目染的常识,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多数古人来讲,他们都搞不明白蝗虫发生的原因。只是一味的认为蝗虫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是上天降下来的责罚等等,也不敢去主动的扑杀蝗虫,只是一味的烧香祈求上天的宽恕,希望蝗虫看在祈祷虔诚的份上给古人留下一口粮食。

    (本章完)

第496章 名声很重要() 
“主人,在我印象中,家乡就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蝗灾,每次蝗灾过后能活下来的人都祈求苍天不要再降下灾难,可惜没过多少年,便又是一场蝗灾,我有一个弟妹就是在蝗灾中活活的饿死的!”山本五十六说着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好像不堪回首往事。

    丰臣秀吉在一旁说道:“今年一场夏季旱情虽然算不上大,但秋收在即,蝗虫出现,眼见着蝗灾很快就要形成,今年灾荒算是注定了?”

    “可有什么防止之法?”

    甄乾摇头,这不是后世有灭蝗虫的农药,大面积的灭蝗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蝗虫产卵在土里,一平方米内能产上几十万枚卵,谁有本事把这些卵给挖掉?这就和洪灾和旱灾一样,小灾还能防一防救一救,这个基本上就是没有办法的了。

    “现在就要开始囤积粮食了!”

    其实甄乾刚到倭国就在购买粮食,不过这是为五峰列岛移民的口粮做储备的,并不是甄乾有什么先见之明、先知先觉预料到秋天一场蝗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百姓三年丰收才能抵御一场自然灾害,可甄乾见秋叶一雄家中的存粮也不过百石,贫困百姓家中更是早就饱一顿饥一顿,都眼巴巴的等着今年的秋粮。家中无粮,灾情一旦爆发,那是正要出人命的。饥民四起,每一个人都想吃饱肚子,那就顾不上什么礼仪纲常了,杀人放火,甚至易子而食的事情都能发生……,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粮食是防灾的第一步,只要有了粮食,不管遭遇什么灾害,都能平安的度过。

    “对!我们现在开始囤积粮食,囤积的越多对我们越有利!”

    丰臣秀吉道:“主人,去年西海道粮食产量还不错,市场上应该还有不少的存粮,我们提前派人去各处购粮,度过今年的灾荒应该不成什么问题?有了粮食,我们就有了人口,只要能撑过今年,五峰列岛缺人的问题就解决了!”

    甄乾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这是自己的危机,同样是自己的机遇,西海道的内战即将爆发,蝗灾也许是压垮西海道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争会将西海道的男人送上战场,剩下的女人和孩子将成为五峰列岛崛起的动力,而这时也正是整个西海道最虚弱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在西海道眼皮底下隐藏一股滔天的势力,等到他们发现恐怕已经晚了。

    天赐良机啊!

    “说的不错,不过从西海道购买粮食恐怕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我们还应该从其他地方多购买一些粮食来?”

    西海道还是太小了,整个西海道加上奴隶恐怕也不会超过二百万人口,平均摊到九个令律国,每一个令律国也就二三十万人口,这也就相当大唐一个上等县。

    大战一起,甄乾估计将会死伤三成左右的青壮劳动力,一下子死这么多人,整个西海道至少要停滞十年以上。青壮劳动力的丧失,可不是简单的死几个人,同时生产力也会倒退,这时突然出现一场蝗灾……,甄乾想想都感觉天更蓝了,海更宽阔了,心情也变得越发的好了起来。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主人,西海道地少人多,每年粮食产量有限,能剩下的粮食更少,先不说能收购多少粮食,一旦我们出手大量收购,必然会造成粮价剧烈的波动,那些粮商见状便会惜售待价而沽,我们反而更加收购不到多少粮食!”丰臣秀吉满脸担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