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犯以下五十四条立即斩首!”

    “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yin军,犯者斩之。”

    “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yin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宋教练使每说一条,说到一个斩字时,下面新兵蛋子的脸上就少一分血色,多一分苍白之色,身体也随着声音落下僵硬起来。当宋教练使一口气将五十四斩宣读完之时,甄乾甚至闻到了一股子尿骚味,居然有人被此严厉无比的军令吓得屎尿都出来了。

    太丢人了,就这样的怂兵,真要上了战场,那还不得立即转身而逃?

    宋教练使倒是并没有什么表情,似乎早已经料定了这群不成器的新兵会有如此表现。他转头看着甄乾笑道:“不用奇怪,新兵刚入营都是这样的,等三个月后情况就有所改观了!”

    这算是下马威吗?

    对于唐代军队的训练方式自己没有发言权,甄乾也不想这时候就评价,而且既然存在既有合理性,没必要去反对。

    综合来看,唐军的武器装备和个人素质都不错,每一个人身上的盔甲加武器,不算口粮已经达到了四十多斤,后世美军的标准装备重量也就三十五斤,作战行军时一天要行进五六十里,这样的军队如果还说不强就没天理了。

    “宋教练使!这次新招募的团练兵其实总体都还不错,年龄都是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可以说,这批团练兵实际上比以往朝廷招募的兵募健儿还要好一些。只要训练得当,我以为这就是一支精锐。不过也正因为这批团练新兵年青,所以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就是他们根本没有半点军队经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好在这些都是白纸,正适合任意沷墨挥豪,训练成我们所期望的劲旅。”

    宋教练使点点头:“你说的不错,白纸这个比方用的很恰当,这些丝毫经验全无的新兵,却是最好也最无用的兵。无用是他们没丝毫经验,这样的兵最难训练,一旦拉上战场也是最先死的炮灰。可说这样的兵是最好的,因为只要训练的人有本事,就能事伴功倍的训练出一支劲旅。”

    “那下面你准备怎么做?”

    “当然是进行一次摸底考核,然后从其中将优秀者提拔为伙长、什长。”

    “你的想法很好!”这是甄乾和宋教练使第二次见面,第一次在县衙见面,对这个既不懂兵法又比自己年轻的文人根本瞧不上眼,认为团练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早晚会军纪败坏危害地方,甚至提议让老兵全面接管团练营。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一个好的军官,就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一半。唯有上下通畅,令行禁止。我给你一个建议,选拔任命军官之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军纪。军无众寡,士无勇怯,以治则胜,以乱则负。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百万之众,以之对敌,如委肉虎蹊,安能求胜哉?所谓治者,居则阅习,动则坚整;进不可以犯,退不可以追;前劫如节,左右应麾;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虽绝成阵,虽散成行,治之素也。”

    “我明白了,士兵先应当学会令行禁止,知道进退,然后才是学习战阵杀敌本领!”

    “你不从军真的太可惜了,不妨和你直说,以前有人和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可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过来,没想到你一下子就理解了,你们这些文人是不是都和你一样?”

    说的容易,做起来千难万难。谁都知道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可真要做到却是很难,说白了,自古往来,又有几支军队能真正做到进不可心犯,退不可以追,闻鼓而进,闻金而止,临阵不乱,临败不溃?

    甄乾突然想到了历史上的岳家军、戚家军,不由得热血沸腾起来。

    (本章完)

第151章 迷雾中的甄乾() 
接下来是体能技艺考核,第一项是体力测试,通常是举石锁,校场上摆着几副石锁,从三十斤到一百斤,每一个石锁相差十斤。

    冷兵器的时代,士兵的单兵素质十分重要。选拔一个个人武力强悍的人为基层军官,这是必然。因此甄乾考核军官的第一步就是考核他们的力气大小,连力气都没有当什么兵。

    石锁是唐代军营中一种极为常见的锻炼身体的工具,基本上各军营中都有,数量还不少。军中常常运用石锁进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训练。石锁举法主要有抓举和摆举,有用正掷、反掷、跨掷、背掷等掷法和手接、指接、肘接、肩接、头接等接法组成各种各样的花色动作。

    石锁这东西普通之极,不但军中常用来锻炼,很多百姓家中几乎也都有一套石锁。

    甄乾作为团练副使第一个上场,直接走到了两个五十斤石锁旁边,长呼吸一口气,双腿下蹲,左右手各抓一个五十斤石锁,力沉丹田,大喝一声起,双臂用力,两个各五十斤的石锁已经应声离地而起。

    提起两个石锁,甄乾调整了一下呼吸,再次用力,将两臂展平,来了一个大鹏展翅。

    校场上下一片惊呼,刚才众人见甄乾直接选五十斤的石锁就有些惊奇。可如果只是提起两个五十斤的石锁并不算的太惊讶,毕竟提举两个五十斤石锁的人虽少,但军中也不乏大力气者。可甄乾不但提起了两个五十斤石锁,居然还能双臂展平,那臂力已经是十分惊人了,问题是他还是一个文人,这就更加不容易了。

    接着双膀一用力将两个石锁举过了头顶,周围新兵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呼声!

    到了唐代,甄乾每天坚持锻炼,石锁也是锻炼项目之一,只不过在其他人眼里,甄乾长的细皮嫩肉,还以为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没想到竟然有一股子力气。

    标准的三个石锁动作,脸不红气不喘,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锻炼,惹得校场上齐声叫好。

    甄乾将石锁扔在地上,“下一个谁来?”

    “我来!”宋教练使见甄乾第一个演示,便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同时也为了不让其他人小视,不等其他人回答,立即走上校场。

    宋教练使同样选了两个五十斤的石锁,大喊一声“苏秦背剑”将石锁一下子轮了起来,引得上百人一片欢呼。

    “黑熊过档!”

    “燕飞高翅!”

    “……”

    “腰穿上拳!”

    石锁在宋教练使手中翻转腾挪,身形也随之变化,躲闪、拋接的动作娴熟,步伐稳健,明显比甄乾强上许多。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宋教练使身上已经全身冒着热气,大汗淋漓。

    宋教练使刚才的一套动作惹得一旁王铁柱心里发痒,见他刚一停手就冲了上去,“我也来试试!”

    王铁柱直接走到了一百斤石锁面前,一伸手将两个石锁拎了起来,举重若轻的晃了晃好像还不满意,耍了一套相当好看的套路,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惹得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两膀子有多大的力气啊!

    几个主官轮流下场表演,立即把周围的新兵热情调动起来,争先恐后的上场测试。

    能双手举起两个五十斤石锁只能算是中下等,要是能玩出几个花样来才算中等,像宋教练使这样玩出技巧来属于中上等,像王铁柱这样不算正常人,直接打入冷宫!傻子才和他较劲呢?

    考核结果让甄乾非常满意,有几个人将一百斤石锁举了起来,还有几个人可以用五十斤石锁玩出花样来,这批新兵的身体素质还不错。

    接下来是石杠铃测试,就是一根木杠两头穿上圆形石头,和后世的铁制杠铃是一个道理。

    石锁练的是腕、臂、握、腰、腿力,而石杠铃却主要是以举重为主,也不分什么抓举还有挺举,只要举起来就行,石杠铃花样不多,但却练的实打实的力气,最后测试的结果也不错。

    石杠铃测试之后是射箭,弓是军队里的标准弓箭,也不要求所有人都会,毕竟这些人中有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弓箭,主要是想了解掌握每一个人的技艺。

    唐人喜欢打猎,这时候可没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法,不管家庭是否富裕,只要有条件都会带着弓箭进山打猎,甄乾也是到了唐代才接触弓箭,使用的是一石软弓,有时也会练习一下二石的硬弓,软弓射速较快,适合普通士兵在战马上使用,二石硬弓通常是步兵使用,射程远、威力大。

    考虑到团练中都是新兵,所以测试弓箭用的是一石软弓,只要能拉开十次就算是合格了,至于能不能射中靶心并不重要,当然能取得好成绩最好。

    甄乾用的是一石软弓,在六十步射程内,十射七中,宋教练使用的是二石硬弓,十射九中,王铁柱用的是三石强弓,也是十射九中。其他新兵命中率还不到三成,表现平平!

    考核从中午开始一直到下午才结束,总算知道手下这些新兵是什么情况,成绩记录在案,选定了几名表现不错的新兵,直接任命为什长和代理伙长。

    宋教练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群新兵蛋子底子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我见过最好的一批了。接下来,就要看三个月后的训练结果,希望他们不要让我失望!”

    甄乾也很满意,唐人的身体素质果然不错,后世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都把身体搞坏了,这个时代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长力气,考古发现唐人的身高和骨密度要高于后世,可能和饮食有关,真让后人汗颜。

    和宋教练使寒暄几句,趁着县城还没有关门急忙返回鹿泉县,郝健感觉自己上当了,苦着脸想跟着郝仁回家,被郝仁一巴掌抽在脑袋上,放出狠话,如果坚持不了三个月就不要进门。

    PS:唐代一石在110斤左右,一般名将能开三石的弓箭,低级军官和普通步兵也都能使用二石的弓箭,而床弩达到了五六石,需要几个人操作才行。

    (本章完)

第152章 高力士不差钱()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被******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岭南著名军政领袖……冼夫人的第六代孙。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如今高力士已快古稀之年,比李隆基还大一岁,因家族没落十四岁时随李千里进奉入宫,深受武则天的赏识,常在她身边供奉。二十三岁那一年第一次见到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共同经历了数次宫廷政变和官场风暴,日月穿梭一晃已经相伴过去了四十五年。

    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

    李隆基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因而常止息于宫中,很少出外宅。至于欲求依附,想一睹其风采,以期其在君王前讲好话,而输诚竭力的人很多。

    临近元日大朝,唐玄宗搬回到大明宫宣政殿,高力士忙里偷闲回到了兴宁坊府中,一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