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样的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鬼子轰炸商务印书馆,目的就在于企图毁灭中国的文化,把中华民族置于至愚至穷、永远不得翻身的地步。

    妄想用战争的手段毁灭中国的文化,日本鬼子的用心是何其的歹毒啊!望后世子孙谨记!

第三十三章秦兴旺1932…1937(1)() 
(一)

    1932年第一次淞沪抗战时,秦兴旺刚从黄埔军校毕业,在19路军当中尉见习排长。他的排才开始是连的预备队,但一线的部队伤亡太大,没两天他们就被派了上去。

    当时的上海,城区称沪,郊区属松江县,郊区面积比城区大,所以统称淞沪。

    当秦兴旺带着手下到达阵地时,一名个子矮小的士兵向他敬礼说,上士曾猴子向您报到。他是上一批部队仅存之一,留下来向他们介绍情况,而且就划归他们排了。秦兴旺把他编入二班当班长,因为二班新战士多。

    他哭丧着脸介绍说,鬼子的炮太厉害了,一炮下来,我们班十几个弟兄,都是我们本乡人,就,就报销了九个。

    秦排的战士还笑他,大概是你个子矮,好躲吧。

    那个又说,什么你叫曾猴子,还是假猴子,不会是孙猴子吧,会变?南方话嘛,曾和孙也分不清楚,以后大家都只叫他猴子猴子了,而把他的姓给省了。

    秦兴旺知道猴子所言不虚,那是他们排的弟兄刚上来,还不知道战场的残酷,不过也好,他们的士气蛮高的。

    他仔细观察又观察了战场情况,觉得死守着阵地挨过鬼子的炮击,然后再阻击鬼子,这样伤亡太大。上海街巷密布,十九路军的阵地主要在一些重要路口,根本没有什么重炮,主要装备每人一支老汉阳造步枪,配150发子弹。主要靠近战,主要火力就是扔手榴弹。

    上海民众得知十九路军弹药不足,收集了几万个圆筒香烟罐,装上炸药和引信送给十九路军作手榴弹。但上海民众支持的土手榴弹质量有的不太好,扔出去不爆炸,但也不是全部都不爆炸。

    战场上挑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秦兴旺吩咐改用结束手榴弹,几颗一捆,中间夹杂一两颗原先装备的,一齐扔出去,威力同样。

    他们排的战士不全部躲在沙包堆砌的战壕里,利用上海街巷密布,道路两旁大都是原来作为商铺的,一间间连着的楼房为条件,埋伏在战壕的前面的,已经被鬼子轰炸过的破损楼房里,伺机而动。这几招果然收到了奇效。

    鬼子在几次炮击再冲锋没见到效果后,便用坦克装甲车开道,后面跟着步兵的办法,来冲击十九路军的阵地。鬼子队伍到了射程之内,战壕后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但子弹大都打在鬼子的坦克上,叮当乱响,阻挡不了鬼子的前进。鬼子慢慢接近了十九路军的防守阵地,有几个前面的鬼子开始搬十九路军用来防守用的沙包、鹿栅等物了。

    正在此时,秦兴旺大喊了几声,炸小鬼子啊!瞬间一束束手榴弹从各方向飞到鬼子的队伍中去,鬼子刹时倒下一片。

    冲在前面的鬼子坦克,正准备转动炮塔寻找目标开火的时候,又一束结束手榴弹在炮塔上爆炸了,火焰瞬间吞噬了坦克里的鬼子,第一辆坦克瘫痪了。第二辆坦克想冲上来帮助,也被从底楼废墟中冲出的战士炸断了履带,不能动弹了,躲在坦克后的鬼子一看不妙,撒腿想跑,但大多数被工事里的机枪打翻在地。

    19路军能在第一次淞沪抗战中击毁多辆日本鬼子的坦克装甲车,一是在二战中,日本鬼子的坦克装甲远远比不上欧美坦克的装甲;二是靠官兵不怕牺牲的精神,用土办法,以牺牲较多的战士生命换来的。

    后来,29军在北平南苑的激战中,也击毁过日本鬼子的坦克,用的也是差不多的方法。

    中国部队当时刚刚组建了战车团,由杜聿明担任团长。并在此次抗战中,在上海码头的争夺战中,击退了日本鬼子的战车。

    但其他部队抗战开始时连穿甲弹、无后座力炮等反坦克武器都没有。这就是中日两国陆军部队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团部来人表扬了秦兴旺排的的打法,并要求全团参照此执行,还把附近两条街的防守任务交给了他们,秦兴旺成了代理连长。

    其他部队按照他们的办法;在上海的市郊;因为没有公路;大都是土路,一有雨水,非常泥泞;十九路军的将士把土路上铺满稻草;鬼子的战车开过时,不是被稻草缠住了履带,就是发动机进了稻草,影响了鬼子战车的前进。一见鬼子的战车停顿,路旁田地里埋伏的士兵一跃而起,用结束手榴弹扔向鬼子的战车,他们有得被鬼子战车的机枪打到,有得来不及撤下和鬼子的战车同归于尽。

    十九路军和鬼子在上海城里城外的战斗持续了近2个月,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渐渐不支,只好从上海市区撤退至昆山嘉定太仓一线防守,由蒋介石的嫡系第五军接替,但仍然常常支援第五军。

    (二)

    一天,他们在上海南市区内发现了一个属于南京政府的,不知海军还是陆军的仓库,里面的守卫早就怕死溜了。仓库里面满满的军用物品,从服装到武器,还有通讯器材等。他们气的要死,就在市区,这么点远距离,都不送来给他们十九路军补充,不如我们自己补充。

    猴子拿过一套新军服就穿,也难为他了,他们第一批上去的部队的人,三个月了,也没休整,身上的军服怕是叫花子都不要了。猴子穿上后,发现太大,上装差不多到了膝盖了,只好跑东跑西,找着调换。其他人笑他,穿龙袍不像太子。

    附近的民众,得知他们就是抗战坚决的19路军,纷纷前来报名投军。19路军基层官兵这才知道,不是没人肯支援他们,而是南京政府不让增援。

    吸纳了一些当地的群众,加上没人管的仓库的军用品,19路军的队伍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得,比参加淞沪会战前还要人多势众了。秦兴旺的部队说是一个连,实际上却有将近300人了。

    (三)

    第一次淞沪抗战以中国军队后退20公里,日本在上海驻兵不超过2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莫名其妙地结束了。

    但只有一人获得了胜利;他就是蒋介石。

    第一次淞沪抗战爆发前不久,国民党宁、粤两派合作,由林森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孙科担任行政院长,蒋介石下野。

    但蒋为重新上台之计,暗中同刚从海外回国的汪精卫合作。

    第一次淞沪抗战爆发后第三天,蒋在溪口以在野之身发出通电,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号召全国将士共赴国难。

    其后又通电对前线将士表示嘉奖,并称已派自己的嫡系,当时装备最好的第五军来沪增援。

    当稍后重新上台已成定局之际,蒋介石马上转变口风,一再明确表示无援兵可调,淞沪一战已能表示我军决心与勇气,在适当时机可撤退至吴淞口到南翔一线。

    蒋在张静江、陈布雷这些高参的帮衬下,一张一弛玩得真是熟练,牢牢掌握着军权,使他当上了民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从此成为了民国政权的一把手;"委座"这个称谓一直被老部下叫到蒋去世为止。

    退回福建的十九路军上下,渐渐都知道了他们打败,是因为南京政府非但不增援,还卡他们的脖子,气不过,于第二年,也就是1933年宣布成立地方政府,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不再听从南京政府的所谓号令!并排人联系相邻的江西中央苏区,希望共同反蒋抗日。

第三十四章秦兴旺1932…1937(2)() 
(三)

    赋闲在家的叶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短暂参与了这个福建的地方政府,被委任了一个参军之职,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但他却和秦兴旺相熟了!

    因为秦兴旺的连在淞沪抗战中,打出了名,而且李老将军也参了福建地方政府,并为主要领导之一。秦兴旺连理所当然就成了这次“起义”的“禁卫军”。

    事情不多,叶挺和秦兴旺就经常在一起聊天。通过多次谈话,秦兴旺不仅被这位北伐名将那打败孙传芳、吴佩孚那样的经历和气概所折服;最主要的是他敬仰叶挺那种不像旧军官,只考虑个人得失,而是心系天下百姓的甘苦的精神。他常说,叶将军以后我跟着你干吧,虽然两人都知道暂时还不能实现。一是他们都觉得福建的起义不可能有大名堂;二是秦兴旺手下才有一个连多点,就勉强算作一个营吧,能干多少事?

    叶挺看中秦兴旺的,不但是秦在上海有过与日本鬼子的战斗经历,还有就是觉得,秦兴旺和一般国民当下层军官不同的地方,秦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平时有空就爱看本书,历史、地理头头是道,而且吃喝嫖赌基本不沾,作为黄埔军校毕业的“天子”门生,少有的不骄狂;对士兵也不错,没有什么国民党部队长官那种动不动就呵斥、打骂下属的坏毛病。

    因此,他们只能把各自对对方的赞赏埋在心里,相约等待机会。

    (四)

    当时在中央苏区,毛主席也受到了排挤。王明路线已占据了上风。掌握权力的左倾领导人博古等拒绝了福建“地方政府”合作共事的邀请,等于堵死了获得利用福建这个出海口,可以获得当时已比较强大的老大哥苏联,从海上直接支持中央苏区的机会。要是如果合作成功的话,中央苏区不仅能从物资上,就是单从各种急需的人员训练上就将有很大的便利,不要再绕道东北或西北去苏联了,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千里迢迢,到莫斯科将近万里的路途啊。那时还很瘦弱的中国共产党,沿途可是要真金白银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有了出海口,可以乘船直直接接就到海参崴了啊。那中央苏区将是多么美好的前景啊!从现在来看,当时光知道革命纯洁性的左倾领导,真是几位目光短视的人,也犯了违背历史常识的错误。

    面对福建成立的地方阵府,在蒋介石采用一贯的手法:武力进逼,金钱收买。在蒋的炸弹、银弹攻势下,成立了50多天的福建“中华共和国”宣告瓦解,抗日的英雄部队十九路军被拆散了。有不少地方官员、部队长官投靠了蒋系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贵。秦兴旺作为一个文化知识较高的基层军官,军事素质没有话讲,但也不太喜欢搞吃吃喝喝,拉帮结派这一套。再加上李老将军被蒋视为眼中钉,自然不可能得到什么太大好处。

    但由于秦兴旺能打仗,部队管的又好,虽然都知道他是李老将军的亲戚,新长官也不太好故意扁他。职务没变,军衔却升了一级,成为上尉了。秦兴旺看到一些和他差不多资历的同仁升的比他快,作为年轻人有时难免不爽。他有时心想,空担着李老将军亲戚的虚名,一点好处都没捞着。但又一想,在上海和日本鬼子拼命,没有得到奖赏,参加了“叛变”,却得到晋升,真是搞不懂了。反正不受重用嘛,乐得清闲了一段时间。反正后来,蒋介石派他们福建部队去江西等苏区去剿共,他们也是消极对抗。

第三十五章秦兴旺1932…1937(3)() 
(一)。

    当时南京的国民政府与德国走得还算比较近,无论在互派人员和装备都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当然中国派去德国的都是去学习的。

    蒋介石还听从了德国顾问的堡垒计划,让那段时间,采取共产国际顾问呆板战术的中央红军吃了大亏,损兵折将,被迫万里长征,中央红军只好从南方江西的苏区去西北寻找新的落脚点。

    过了一段时间,国内局势稍有平稳。南京政府表示怀柔政策,在购买大批德国武器装备的同时,还从各地的部队中抽调人员,去德国进修军事理论和技术。不少军官们一看这可是是出国镀金的好机会啊,于是出国名额争夺很激烈。而秦兴旺却真正是想出去长长见识,学点本领的那一类。找谁疏通呢?

    这时候李老将军派上了用场;在国民政府中当官的很多是他同盟会的同志和北伐时的下属,虽然蒋介石不待见他,但其他人都给他面子,他替秦兴旺上下稍一疏通,秦得以成行。

    (三)。

    到了德国后,大多数军官都热衷于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到巴黎、瑞士等名胜之地游览;有的为了满足亲戚、姨太太们的虚荣,整天忙着到处购物:甚至有的在国内就是猎花高手的,就专门去泡洋妞。还不用说,这些高手的技能还真不错,加上他们身着的制服的诱惑,还真给他们泡上了不少洋妞。

    秦兴旺连女友还没有,所以用不着去巴黎买香水,他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训练上了。

    当时中国部队的装备除了几个师嫡系部队有重炮榴弹炮外,其实也没有几门,其余主要是轻武器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