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8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对塔拜道:“你这开户人是汉人?”

    “是,”塔拜答道:“是汉军抬旗开户。”

    “赏他五两银子。”皇太极道:“免他捕鱼劳役,但要他在河边各处继续巡看监视,如遇异常情况报你,你派人速到辽阳报我知道。”

    “请四贝勒放心,奴才一定将这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嗯。”

    皇太极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示意塔拜退下。

    他的目光又转回到河上。

    这时人们才注意到河上的木筏果然都是用巨木相连捆扎而成,每颗巨木都有几人合抱那么大,每颗木头都是相当巨大,在河中犹如巨舟一般顺流而下,几个人站在这样庞大的木筏上就象是蝼蚁一般,可想而知那些木头是多么庞大。

    “居然是在伐木……”

    皇太极心里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半年来,东江兵活动相当的频繁,到处都有哨骑遭遇东江镇兵的报告,并且都是说明军相当精锐,实力强悍,所行鬼祟,在频繁的报告之下,加上松树口到一堵墙堡再到旧边墙一带东江兵确实常有越境偷袭的消息,这才促成了这一次皇太极的巡行之举。

    结果对方居然就是在大山里砍木头,而不是有大举攻击的打算,这实在是一个意外而有真实的发现。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岛上() 
皇太极不是蠢蛋,女真高层在军国之事上相当的敏感,就算军政水平不怎么样的多尔衮也能敏锐的发现入统中原的最佳机会,并且果断的抓住了。

    吴三桂请降的事,换了一般的统治者总要瞻前顾后,但多尔衮就立刻决定起兵,并且是举族入关!

    而多尔衮的水准,不及努儿哈赤,更不要说和皇太极比,也就是和青壮年时期的代善差不多,甚至在刚愎自用和气量上连代善这种老好人也多有不如。

    在此时的女真高层,判断事情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努儿哈赤和代善看似发疯般的屠杀也有其完整的自洽逻辑,皇太极原本懵懂不明,听了塔拜的报告看了地图之后就能确定这事是真的,因为这几个月的迹象充分说明了这事就是明军在到处砍伐木头,没有别的目标也没有任何其它目的。

    “主子,”索尼在一旁问道:“我们要不要设法破坏明军的伐木之举?”

    “先弄清楚再说。”皇太极已经有了决断,他道:“回辽阳后你去见抚顺额附,着他设法派人去皮岛,看看那边的情形,打听清楚,他们砍这么多大木是要做什么用处。”

    “是,奴才回到辽阳便去。”索尼精神抖擞的应答着,想了一想,又说道:“不过奴才以为,只有造船一种用处了。”

    皇太极也深以为然,他深深的看了河中的木筏一眼,心知这等事情是自己这边做不来的,后金既缺乏能造船的工匠,也没有能开船的船长和水手,更缺乏能在船上做战的水师官兵,另外也缺钱,造船的费用可不是一般的高,在金州和复州一带原本就是有大明造船的监场,那边的造船遗迹一看就知道是花费重金,这种事,后金玩不转的。

    带着种种忧思和疑惑,皇太极率部回转,而在河上,木筏持续漂流而下,巨大的圆木被河水湍流冲击着,夹杂着还青绿的落叶,在洁白的河水中漂浮着,在不停的在人的撑动之下,滑向河流的下游而去。

    ……

    肤色黝黑的赵立德站在皮岛的岸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真是一脸的惬意。

    他在黑屋子里猫太久,近两月来因为军司方面的一切重心就放在寻找木头上,逃亡的流民因为没有接引也变少多了,或是说大屠杀的锋芒渐渐过去,很多流民没有接引而暂时放弃了逃亡。

    甄别工作不再那么繁忙,而军情分司又接到了情报,近期会有好多个后金细作抵达皮岛来侦视情报,同时还有可能往宽甸一带渗透,他带着任务前来皮岛,不过却是感觉相当的轻松,并没有什么重大压力的感觉。

    相反,由于前一阵工作太过吃力,到了皮岛之后,赵立德吹吹海风,晒晒下午的太阳,感觉身体的活力恢复了不少,也算是一次短暂的休假了。

    皮岛上的情形和此前没有太多的变化,一切如旧,照样是大片的窝棚区和训练中的东江战兵,照例是排队吃粥,还是每天有人饿死病死,只是人数要少很多了……毕竟是夏天。

    皮岛上没有办法种地,人们只能捕鱼和靠着军镇的粮食过活,打杂做事,也种一些苜蓿,和记给东江镇的建议毛文龙倒是采纳了,相当多的人在放鸭子,对皮岛上战兵的肉食补充相当有帮助。

    普通的岛民是没有办法吃肉的,能吃到厚实一点的粥就算运气好了。

    每天都有大量船只往返皮岛和登莱,天津,新上任的登莱巡抚武之望是个有经验和有边才的老官僚,虽然远不如袁可立有担当和威望,但该做的事情他也没有推脱,登莱那边源源不断的补充粮食物资过来,也接一些愿意移走的辽民安置,虽然这样一来登莱那边的穷苦人和辽民冲突不断,利益空间受到了辽民的冲击导致双方矛盾不断,但最少大家都可以活下去。

    东江的战兵开始有系统的训练,装备也比此前好很多,这使得毛文龙愿意投入更多的力量去骚扰女真人的后方,一切都在往正轨上走去。

    在赵立德眼前走过三四百人的一支队伍,领头的是一个千总,赵立德注意到这支队伍有枪矛二百五六十左右,数十弓手,数十刀牌,余者也有各色兵器,有数十刀牌披甲,他知道这是一支精锐,在东江镇有披甲和全部都有武器的部队,肯定是嫡系精锐。

    过不多时,赵立德看到毛有俊骑马经过,他微微转了下头,目光没有持续关注对方。

    前两月毛有俊放走了几十个工匠,据说毛文龙大发雷霆,将他好生训斥了一通,那些工匠已经搬到十二团的基地,加入了军政司在十二团的杂项局或是火器,甲仗等各分局。

    赵立德参加过这些工匠的甄别工作,都是身家清白毫无疑点的正经匠人,而且手艺都相当出色。

    这些匠人在皮岛上连吃饭也成问题,而且稍有不慎面临被斩杀的结果,到了十二团驻地之后便是把全部精神用在替和记工作上,爆发出来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令上层相当的满意。

    毛有俊据说吃了一通鞭子,不过他本人也无所谓,毕竟当初卖人情的时候就想到过后果……黄玉安把他的小妾给治好了,这个代价毛有俊觉得很值。

    有传言毛有俊已经失宠,将从铁山镇将任上被调开,到皮岛任闲职,或是直接闲置。

    现在看来,传言不实。

    这几百人应该是两个千总部,甚至是三到四个千总部,每个千总掌握数十或百余精兵,加上自己的内丁,然后裹挟千余辽民,持破枪长棍,汇合起来就是几千人的大军,最少在人数上可以给对阵的东虏相当大的威胁,几十上百人的东虏再精锐也不能挑战数千人的大军,而建虏调几百上千人的披甲和旗丁来打几千乌合之众的东江兵,从经济上来说简直是失败中的失败。

    东江镇就是用这种办法完成了扩充和骚扰作战任务,真正的精锐和战兵还是相当难得的,从眼前的情形来看,毛有俊失宠定然是谣言,而东江镇很明显的在往铁山义州宽甸一带增兵,不知道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是否有大规模的破袭战?

    身为一个军情司的中层军官,赵立德的情报人员的好奇心已经被点燃了……他决定回去之后立刻部署对东江镇的军情探查,看看其调动和粮草准备是否有明显的异常,一般来说人员调动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再有粮草等军需物资的调配,那就说明东江镇在谋划一场大规模的战事……对现在和裕升的布局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艘五十吨左右的商船靠在了岸,这是一艘小型纵帆船,是台湾行军司那边早期汲取经验时建造的,现在的纵帆船一般都是一百六十到二百二十左右的吨,看起来比五十吨的要大好几倍。

    在纵帆船身后是一艘标准的北方制的硬帆船,稍微区别于沙船和福船等南方水系的形制,比起南方的帆船,这艘船要更小一些,当然福建也不一定全是大船,有一艘小型福船曾经到皮岛停靠,高低两帆,前后脚量不到十步,能容纳十余人坐在船上,只能携带少量的清水和食物,然而早期的台湾移民就是依靠这种小型福船完成了上万人的移民壮举。

    两艘船一前一后抵达皮岛,纵帆船停靠在和记的基地港口,硬帆船则是驶向东江镇的港口,两艘船先后划破风浪抵达近港的栈桥前,几艘划浆小船迎上去,将两艘大船先后引入港口,在栈桥边上停靠好。

    等舢板搭好,从纵帆船上陆续走下来一些打着背包的军官,人数并不多,赵立德知道这是从官校刚毕业的军官,他们被调派来加强十二团的基层指挥,同时也是在这边锤炼自己。

    新军官的去向现在主要分成三股,一股派往却图汗部的北城区域,那边还在肃清一些残敌和与托辉部等蒙古部落的边境冲突,有仗可打,很锻炼骑兵军官。

    第二就是派往宽甸地区和十三山区域,这两个地方也需要军官来充实部队。

    不过派出去最多的地方还是台湾行军司,从去年年底军司开始紧急充实台湾方向,不仅派出了大量的官校毕业生,还有从各部队抽调的成建制的精锐连队,然后就是有相当多的中层军官被调派了过去。

    在调动人员时,军司高层甚至还考虑了中层军官的资历问题,没有调派那些明显比李守信资历高出一截的老军官。

    这一次的人员还是往台湾的多,下来的新军官很快被十二团的留驻人员给带走了,在短暂的适应和参观皮岛之后,他们会渡过江口,从山道往宽甸六堡区的十二团基地出发。

    更多的一身轻松的轻装人员走下船来,由于绕道运送往宽甸人员,所以这船会在皮岛这边补充一些食材和淡水,数量不会需要很多,由于并不携带货物,所以食物和淡水其实相对充足,主要是军司高层也不肯太委屈这些调派的军官和军司人员,要知道海员受的那些罪,这些陆地长大的北方人可能真的一下子接受不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细作() 
赵立德猛然睁大了眼。

    他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高个文官步履轻松的走下舢板,头顶方巾,圆领蓝袍,唇间的胡须留的并不长,人看起来很精神,蓝袍好象改制过,袖口缩的很厉害,下摆也缩了一些,看着不象是生员的袍服,反而象是和记商团军的军袍,当然比军袍的形制还是要宽松不少。

    赵立德吃惊的不是这个,而是眼前的人似乎是和他看过的画像上的某位大人物很是相似。

    身为一个前锦衣卫,赵立德做事向来谨慎小心滴水不漏,他曾经亲眼见过张瀚和一些军司高层,要是现在见着了,他必定能一眼就认的出来,而眼前这位,赵立德是私下叫见过军司高层的军情人员画过画像,这种行为其实有些犯忌讳,赵立德相当小心,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在现在这种时候居然会在皮岛上见到这个大人物。

    留守人员显然也有人认得这个大人物,赶紧飞速禀报了工商司的副司官韩通。

    整个皮岛港口和仓储区,还有生活区兵营区,相当大的基地都是韩通主持,这也是个相当老资格的人物,从灵丘矿山的工头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地位。

    听到禀报后韩通很快就急匆匆的赶过来,远远的就是兜头一揖,口中道:“属下韩通见过孙政事。”

    “老韩不须多礼。”孙敬亭微笑着还礼,韩通全礼拜见,他也是还的全礼,并没有自矜身份只还半礼,并且态度相当的温和,从容,有一种叫人心折的温厚气息。

    而眼神中又偶见凌厉和聪慧的光芒……赵立德不觉暗暗点头,知道眼前这人和传言中的形象相符,既有温和亲厚的一面,也有强韧精明的一面。

    试想当初在灵丘时,孙氏叔侄力抗韩家等多家大势力,建立东山会,数千矿工依赖于这叔侄俩存活,要是迂腐不堪的无用书生,怎么会做到如此地步?

    别的不说,孙氏叔侄的眼光也是一等一的,在灵丘也是属于第一批与张瀚合作的势力,直接奠定了孙家在和记体系里现在的地位。

    只是赵立德和韩通等人怎么也想不通,孙敬亭这样的身份地位,怎么会突然跑到台湾这边来?

    如果知道孙敬亭要来,怕是连温忠发他们也得过来,当初孙敬亭李慎明和张瀚是朋友论交,温忠发和梁兴等人可是张瀚的部属,当年就是要给孙先生相当的尊重,更别提现在孙敬亭是政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