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门阀风流-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浓封侯得冠军将军,陆舒窈即令人增补庄外阀阅,且以江左画魂陆令夭的身份,邀请吴郡各族士女修雅集,更命李催持刘浓名帖,拜尽与华亭刘氏交好之士族,意欲待年底谱牒司评核之时,助华亭刘氏荣登中士。

    此事本属极难,然小仙子自有谋算,其因诸多,一者:自夫君入北,履历功勋于胡人,祖镇西将亡,晋室复立于江东,需良仕扛大义而居北,从而朔宗庙于九州,此乃居之道高。二者:月前,纪尚书令聚名士于新亭,纵论江东青俊英杰,夫君文武并修,播名横野,列居其首,王谢子弟尚次。

    其三:顾荟蔚之父顾和入建康任职尚书吏部,吴郡谱牒司司长,位职空缺,继任者非外人,正是七哥祖纳;其四:如今陆、刘联姻,驸马都尉顾世伯亦对夫君赞赏有加,故而,华亭刘氏俨然吴郡新贵、吴人爱婿,且因江东势危,正值世态变化之时,莫论晋室亦或世家,皆需吴人鼎力支持;其五:朝中纭纭诸公,与夫君交好者,皆乃德高望重之辈也

    至此,小仙子虽秀居华亭,安神养颜而足不出户,却纵揽全局,已然十拿九稳,夫君自有天下,舒窈亦有天下,陆舒窈抚了抚小腹,感触着内中轻柔的触动,恬静一笑。

    暖阳穿林透影,洒于淡金纱裙,既暖且软,使人愈发困倦,小仙子媚着眼眸望了望天上秋鹤,螓首微垂时,复又看向柳下秋千,自怀甲伊始,便再未荡过,一时兴起,便俏步走到秋千畔,扶着百花纤绳,欲坐上去荡一荡。

    “小娘子”

    “少主母,不可!”

    “少主母,小心身子!”

    惊呼声接二连三响起,婢女们朴簌簌跪了一地,小仙子水眉微蹙,却无可奈何,只得弃了千绳,命抹勺摆案铺席,抹勺领命而去,不多时,携人搬来一把奇怪的椅子,巧笑道:“小娘子,此凳极好,坐于其中,辅以软枕,不伤身子。”

    此乃藤椅,以苇麻织缠而成,内中铺着柔软绵缎,尚置软枕垫腰,可踞坐、可斜卧,华亭侯心细,知晓绿萝与陆舒窈皆好动,临走之时,便命人制作此椅以备不时之需,果不其然,二女俱已珠胎暗结。

    小仙子斜卧于藤椅中,摸出一封信来,就着暖软夏阳,展开信纸,信来自上蔡夫君,内容极简,仅赋诗一首。

    陆舒窈捧着信纸,默默喃念:“云鬓缭乱衔嘴边,红帐弄纱盼流连。谁家郎君攀玉柱?莫问莫问怯羞颜。若道娇儿尚堪否,螓首浅埋不敢言,君怜,君怜,雪藕一片呸,登徒子好色赋,亦,亦有不如”念着念着,啐了一口,眉眼轻笑,俏脸绯红,继而,眸子一弯,也不知想到甚,浑身轻颤,羞难自胜,捧起信纸遮掩住滚烫的小脸蛋,金履玉足轻轻踢,荡漾金纱一片。

    这时,罗环领着一队白袍沿竹林清溪而行,待入庄院中,见藤椅中的少主母俏笑嫣然,不敢多看,按着刀,疾步来至近前,含首道:“回禀少主母,罗环奉郎君之命,至今而始,将入吴兴别庄,诸事已毕,故来请行,尚请少主母示下。”

    陆舒窈捏着信纸,缓缓起身,笑道:“罗首领但且自往,部曲幸苦,每人赏钱三百,良酒一盅。待得来年,夫君归来,另有他赏。”

    “诺。”

    罗环领命欲去,却听少主母又道:“夜拂也已怀甲,不可无人照料,且领两婢前往。”说着,向抹勺点头示意,抹勺当即唤过两名小婢。

    “多谢少主母。”

    罗环屈身拜谢,随即领着白袍退却。

    年初,华亭刘氏于吴兴置别庄一栋,庄园极其简陋,拢田甚少,不过数十顷,碎湖命人大事修缮,且已遣五百白袍入内。此事,华亭上下皆不解,然乃郎君之命,无人敢违,抹勺也早有疑惑,看着罗环的背影,忍不住脱口道:“小娘子,吴兴别庄,园旧田瘠,为何大管事”

    “勿需多言,此乃夫君之命。”

    陆舒窈淡然一瞥打断了抹勺的话语,心中暗自生奇,夫君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即作此命,想必乃有深意,亦或吴兴周氏,非也周氏何虑

    “嘤斛,朴咙”

    恰于此时,内院传来丝丝箜篌声,小仙子思绪一断,捧着信纸,复落藤椅,秀眉捕捉着音阶,时凝时舒,待得一曲毕罢,转首望向声音来处,眸子眯起来,轻喃:“闻音而知人,奈何,缇萦性刚,尚可救父,文姬贞烈,却难宜家”

    “扑咙”一声篌音,盘天绕柳,不知何时,黑白相间的俏影,抱着箜篌,浅步而来。

    “格格”陆舒窈皱着鼻子,浅浅一笑,将信纸揣入袖囊中,款款迎向来人。

    二女对行,宛若仕女游园,漫不经心而温馨,七月流火之季,刘氏庄园静湛清幽

    七月,八百里建康,烟含云柳,鸟语花香。

    城东柳渡口,车水马龙,高冠华带锦簇成云,内中尚有不少披甲骑士,骄骄健马,铁衣奢华,乃是皇室禁卫。

    广袤江面上,停泊着数艘巨舟,每舟可纳三千士卒,此时,铁甲长龙已然鱼贯而入,唯余尾部尚阔步行于船板。大军过万,长枪如林,浩浩荡荡,惹得送饯者纷纷捋须称赞。

    征东将军戴渊、镇北将军刘隗,二人将于今日,渡江入北,一者驻军庐江,一者引军淮阴。二郡所处位置,恰居荆州锋矢所向,豫章若欲兵行建康,势必为其迎头痛击,司马睿之意,不言而明。

    日挂柳梢头,时辰将至,却未见戴渊与刘隗前来,一干送饯者搭眉翘望犹不可见,遂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私语不绝。更有甚者等得不耐,窜上小土坡,眺望远方,璇即,神情一震,大声叫道:“来也,来也”

    “哞”

    牛啼响于柳道深处,众人闻声而望,只见两头青牛挑出弯角,拉着车厢慢慢驰来,征西将军戴渊未着铁甲,依旧高冠宽袍,懒懒的坐于辕上,镇北将军刘隗装束亦同,背负着手,昂身挺立于辕。

    二人面泛红光,酒意酣然,朝着四周人群淡然作揖,须臾,戴渊将手中牛鞭斜斜一抽,歪着高冠,捋着花须,纵声咏唱:“披荆棘兮冒风露;尺攘寸兮取故土;枕悲戈兮思越石;砥节往兮今不复,复兮复兮杯中物”一顿,朗声道:“时局堪忧,百姓垂危,戴渊不才,愿弃此华冠,步履胡酋!”说着,将冠一抛,而后,朝着四方团团一揖,恰逢风来,仙姿飘然。

    当下,有人高声赞道:“戴征西,清冲履道,英杰尔!”

    “戴征西,重挽关山复洛阳,在君之一诺尔”

    “征西赴北,胡酋定然望风而却”

    赞声如潮,雷滚云动。戴渊眼晴晶亮,酒意上头,当即将胸口衣衫一扯,袒胸露腹,欲再度放声高歌,且重重许下承诺。刘隗冷冷一瞥,揖道:“戴征西,事有轻重,需得慎言。”

    戴渊蓦然一愣,畅开的胸口经风一掠,酒意顿散,看着一双双殷切的眼睛,神情涩然,搓手镇了镇神,一挥袍袖,高声道:“小小胡酋尔,何足言道,且待戴渊入北,定振朝纲于故土,复卷旌旗于累胡!”言罢,猛地一挥牛鞭,匆匆奔向柳亭。

    柳亭畔,谢奕顶盔贯甲骑大马,冷冷的看着戴、刘二人,扬了扬眉,不屑地道:“纵酒论赋尚可,若与人博弈于沙场,不缔于置首于草尔!”

    “然也,祖镇西若亡,世之英雄,唯二三人尔”褚裒裂了裂嘴,摇了摇头,深以为然,稍徐,挽礼于眉,朗声道:“无奕,就此一别,且待来日,别过。”

    “别过!”(。)

第三百四十九章 颖川旧族() 
太四兴年,七月初五,立秋,斗指西南。

    庐江西南,杂草蓄莺飞,离离村郭漫原野,杜彛钔醵刂迩胱澫兀牒戏氏嗑喟倮铮泊髟ㄇ袄础

    庐江郡与历阳郡间隔极近,袁耽闻知,不作声色,静观其变。

    兖州,下邳。

    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无云,草海绵延至天边,内中鸟起虫飞,激起草浪翻卷,郗鉴身着戎甲,昂立于城头,眉宇凝重。

    “锵锵锵!”

    身后传来沉重铁履声,郗鉴未回头,指着邺城方向,沉声道:“石勒据三万雄兵于邺城,十余日即可抵锋至下邳,此僚屯邺城,于兖州而言,恰若芒刺在背矣!”

    郗愔大步行至其父身侧,半眯着眼扫了一眼北方,笑道:“阿父何忧,如今石虎与刘曜对峙于平阳,虽各自勒阵而不前,然其意不言而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石虎安敢南顾?”

    “呼”

    郗鉴长长喘出一口气,目凝若水,侧首看向英挺不凡的长子,渐而与一人重叠,闭了下眼,却难摒心中惆怅,暗忖:‘瞻箦已若青鹤,一飞冲天,奈何璇儿唉,悔悟已迟,莫若不悔,其奈何哉’

    郗愔见阿父愁眉紧锁,尚以为阿父忧心兖州,便笑道:“阿父勿忧,下邳尚屯八千士卒,孩儿镇守于此,外倚韩屯骑与华亭侯,定可拒胡于外。阿父自泰山城发兵,徐徐撤入徐州”

    “徐撤徐州”

    闻言,郗鉴眉头皱得更紧,十余日前,纪瞻来信,司马睿邀其暗撤徐州,以防王敦兵行建康。若撤徐州,兖州定然不保,郗鉴镇守兖州多年,虽早已谋生退意,然事及眉下,却不免心存忐忑,若失兖州,必苦万千百姓,奈何王敦锁江,致使兖州贫瘠犹胜豫州,不弃奈何?

    良久,眉心放开,已然作决,怅然道:“罢罢罢,而今之局,外忧内患,故而北地难复,唯此一途,再无他路!且待为父入徐州,他日,若事不谐,愔儿亦当速来,切莫滞留!”言罢,情不自禁的走到城墙西面,遥望上蔡,喃道:“瞻箦,若失兖州,北地势危,何不同归”

    汝南,上蔡。

    茫茫粟海青一片、黄一片,颗颗饱满的粟粒坠弯了青杆,田野间,四处俱乃持着长长草帚的农人,他们在驱赶黄雀、田鼠。

    丰收在暨,人人笑语欢颜,不时闻得楚歌盘旋。

    刘浓昂立于城头,嘴角微裂,眼神却极其锐利,今秋荣收即乃两载,复再一载,人心即定。而此一载,事关豫州之存亡,极其难熬,万万不容有失!

    “吱,吱吱”

    一只小伊威抱着坚果,沿着城墙石梯窜了上来,待至刘浓身侧,转动着麻豆大小的眼睛瞅了瞅,丝毫也不畏惧,“嗖”的一声,跃至箭剁口,人立起来,捧着坚果朝刘浓弯了弯身,好似作揖。

    “呵呵”

    刘浓冷凛的神情蓦然尽收,露齿一笑,童心忽起,伸出一根手指头,朝着小伊威勾了勾,竟然问道:“汝乃,郭郡吏,亦或刘侯?”

    “吱!”小伊威小眼睛咕噜噜一转,飞快的点了点头,继而,将手中坚果置放于石,倒退一步。

    “原是,刘侯。”刘浓心情大好,转眼之时,却见小黑丫骑着小红马,倚于城下松间偷窥。

    温婉儿见刘浓看来,竟生莫名怯意,眸子缩了一缩,朝着刘浓欠了欠身,继而,招手唤道:“刘侯,速来,速来”话一出口即悔,掩嘴娇呼:“非,非也”

    “吱吱”小伊威从箭剁口一跃而下,窜向墙梯,跳至一名白袍的肩头,顺势猛地一蹬双腿,扑向温婉儿的怀抱。

    温婉儿瞥了一眼刘浓,匆匆将‘刘侯’置放于马脖上,一夹马腹,飞奔疾走。

    华亭侯看着小黑丫落荒而逃的背影,淡然一笑,初见小黑丫,瘦弱轻盈,宛若雨中雏燕,时光荏苒,不过载余,已然长成皎皎小女郎了,而上蔡亦如是,心中顿生温软,转而滋生豪情,纵眼扫过上蔡内外,沉声道:“草海化粟海,立章若筑城,极其不易,岂容反复!”

    稍徐,按着楚殇,快步走下城墙。

    “蹄它,蹄它”

    熙熙攘攘的街头,飘来一束大红,荀娘子来得甚疾,待至近前,斜斜一拔马首,拉出一道半弧,恰好与刘浓并肩,身子尚未坐正,声音已然响起:“阿弟来信,颖川旧族由襄阳起程,指日便至许昌。”

    刘浓剑眉一拔,勒住飞雪,问道:“来者何人?”

    荀灌娘控住马势,秀眉微皱,斜斜瞥了一眼刘浓,冷声道:“荀氏。”

    刘浓道:“尚有何人?”

    半晌,不闻声。葛灌娘秀足踏蹬,斜拔马首,直面刘浓,半眯着眸子,声音冷寒:“若仅我荀氏,刘使君意欲何为?”

    刘浓顿了一顿,淡然笑道:“荀帅莫怒,得荀氏借舟,刘浓已然感激不尽。明日,刘浓即提三千骑入许昌,拜见荀伯母。”

    闻言,荀灌娘俏脸一缓,提缰慢蹄,轻声道:“来者尚有张氏、钟氏等,共计十余族,虽不及昔日颖川士族之三成,然若刘使君持诚以待,依灌娘度之,他日,或将至一半。”言至此处一顿,凝眉道:“切莫轻视,若可护颖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