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午饭时间就到了,管家进来请示道:“姑爷,孔明先生,午膳准备好了!”

    这时,大嫂步氏也引着黄月英从后宅出来,汇合诸葛亮兄弟二人,准备前往客厅进餐。

    与此同时,柴桑城,某家酒肆中,吴二陪同三五个狐朋狗友,正在酒肆中大吃大喝。

    平日里,吴二就是这柴桑城内街头上的一无赖子,好吃懒做,混吃混喝的,却偏偏狐朋狗友遍地。但是旁人不知道的是,他吴二出身于吴郡吴县大族吴氏,乃是如今江东吴侯真正的娘舅家的兄弟。并且,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那就是二公子麾下的密探。

    “呃,如今该称呼他为吴侯啦!”打了一个酒嗝,吴二如是想着。

    吴二装作街头混混,结交全城的城狐社鼠,就是为了打探各种消息。有这些城狐社鼠作网络,柴桑城乃至本城方圆百里之内,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吴二都能第一时间打探到。

    当然了,平日里,邀三五个狐朋狗友在酒肆中乐呵乐呵,也就是应有之意了。

    吴二此时喝得晕乎乎的,身旁的狐朋狗友也都酒酣耳热。

    酒酣耳热之机,酒肆中各种噪杂的声音,无疑会在耳边放大。

    “听说了没有,伯符将军被刺身亡,其实就是一个阴谋!”不远处的邻桌,五个酒客中,其中一人似乎也喝多了点,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议论着先吴侯孙策被刺身亡这件事情。

    “能有什么阴谋,吴侯府不是发了讣告说,这是先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为么?”

    另外一名酒客接话道。

    能经常在酒肆中混的食客,不仅要有点财力,还多是消息灵通之辈。

    “我娘舅家隔壁的李二,他家的小舅子是跑船的,据那家伙说,如今整个江东六郡都传开了,说伯符将军被刺身亡这件事情,背后就是个大阴谋。”

    这名酒客的话,瞬间就引起了众多其他酒客的兴趣。

    “能有什么阴谋,如今这乱世,哪天不死人的?”有酒客感叹道。

    “嘿,你还别说,据说伯符将军被刺,就是咱们那位二公子所为呢!”先前那位酒客故意压低声音、却又巴不得整个酒肆中的食客都能听到似的。

    这个“据说”果然很劲爆!

    瞬间,酒肆中为之一静,众人不是被这个消息给吓着了,而是感觉不可思议。

    看到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那名酒客心中洋洋自得。想当初,他知道这个传说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目瞪口呆,感觉不可思议的么?

    “不、不可能吧?”有人反驳道。

    “二公子和伯符将军可是同胞亲兄弟呢,而且,二公子还是伯符将军从小一手拉扯大的,他怎么可能想伯符将军下手?”又有酒客反驳道,这话瞬间引起了许多酒客的认同。

    二公子孙权给江东人的印象就是温文尔雅,又聪明伶俐的,不可能是这种背后弑兄之人。

    “怎么就不可能?”

    最先爆出消息的那名酒客急了,辩解道:“伯符将军死了,对谁最有利?”

    “谁获利最大,谁就是刺杀伯符将军这件事情背后的主谋!”

    “按说,应该是绍公子子承父业,承继江东才对,现在却是二公子接掌了江东。诸位且说说,这合理么?要说二公子不是行刺伯符将军的主谋,谁信?!”

    瞬间,酒肆中又为之一静。

    有人倒是想要反驳,但是啃哧几声也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伯符将军被刺身亡,谁获利最大,谁就是背后主谋;这话没毛病!

    许多酒客一时难以接受,他们印象中温文尔雅的二公子,怎么可能是弑兄之人?

    “我更觉得,还是许贡的门客行刺了伯符将军,这解释才最为靠谱!”有酒客强行解释道,准备扭转话题。他们许多人对二公子的印象都不错,断断不肯接受二公子是弑兄之人。

    “笑话!”有人嗤笑道:“许贡的门客有几个实力出众的?”

    “以咱们伯符将军的骁勇,等闲都很难近身,许贡门下遗留下来的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别说行刺伯符将军了,能接近伯符将军就算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再者说,那几个刺客都当吃死亡,这就是死无对证,这还不是阴谋是什么?”

    又有人辩解道:“好吧,要说是阴谋的,为何不说是曹操的阴谋呢?二公子不可能弑兄,要我说,行刺伯符将军更像是曹操的阴谋!”

    这个论断,同样引起不少酒客的附和。“是啊,谁不知道,如今曹操正在跟袁绍决战,或许曹操担心伯符将军抄他后路,这才派遣刺客行刺了伯符将军呢!”

    扯出这个传言,瞬间就赢得酒肆中绝大多是酒客的认可。

    他们印象中的二公子不可能是弑兄之人,而许贡的门客行刺伯符将军有纯属于扯淡,那么,唯有扯出遣人行刺伯符将军,这就说的通了。

    但是,不服的人还是有的。

    二公子孙权虽然给江东人的印象不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他们孙氏执掌江东的,酒肆的这些食客中,有些人或许信了“孙权是弑兄的主谋”这个传言,但还有人巴不得这个传言流传更广,好让他们孙氏内斗,斗个鸡飞狗跳才好呢!

    这些人断言道:“还更确信,是二公子背后找人行刺的伯符将军!”

    “你说的不对,曹操才是主谋!”其他人瞬间反驳道。

    “你说的才不对,二公子才是主谋!”最先的那位酒客反驳道。

    争吵,很快就演变成相互问候祖宗,然后就成了拳脚相向。

    很快,酒肆中就如同菜市场一般,鸡飞狗跳起来,一时间杯盏狼藉。

第327章 流言(2)() 
听着酒肆中的各种传言满天飞,看着酒肆中的鸡飞狗跳,吴二的醉意瞬间清醒过来。

    “不行,这个流言对二公子相当不利,我必须马上禀报给二公子知晓!”清醒过来的吴二想着,便直接起身,任那几个狐朋狗友醉倒在酒肆中,他快步走出了酒肆,直奔吴侯府而去。

    制止流言,并不在他吴二的职责之中。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二公子麾下的一个密探,探听到各种风吹草动之后,他只需要汇报上去即可,并不需要他吴二出手制止流言的。再者说,以酒肆中现在鸡飞狗跳的架势,他吴二出来制止的话,搞不好瞬间就会被揍成猪头的呢!

    吴侯府,孙权正在跟鲁肃一起用午膳。鲁肃昨天才刚刚与诸葛孔明磋商完各种合作事宜,今日便来了吴侯府向他家主公汇报进展,然后就被孙权给留下一起用午膳了。

    但是现在,用膳的地方杯盏狼藉,午膳和席案被孙权愤怒之下一脚给踹翻。

    “这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流言?”发泄了一通,孙权喘着粗气盯着鬼在地上的吴二问道。

    刚才正在与鲁肃一起用午膳呢,没想到这位暗中发展的密探吴二就匆匆来禀报,说这柴桑城内如今已经出现了不利于他孙权的流言。密探吴二自然是没有资格自由出入吴侯府的,但是消息紧急时,他却可以通报府中管事,见吴侯孙权一面。

    只不过,今天吴二带来的这个消息,确认孙权惶恐之下,就是怒极。

    兄长孙策被刺身亡,背后他孙权就是主谋?

    这样的流言是怎么传出来?

    孙权不知道,但是他心中却十分惶恐。他是不是背后搞过什么不利于兄长的小动作,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或许正是因为心中有鬼,听到这个流言的时候,孙权才会惶恐而极怒。

    “流言什么时候传出来的,小的还不知道。不过,如今整个柴桑城内的酒肆客舍之中,只怕都有这样的流言。”吴二不敢看发怒中的吴侯,俯首回道。

    闻言,孙权又是一阵火大。

    这样的流言传出来,不是将他孙权放在火上烤么?

    须知,他孙权接掌江东,本身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大哥是有儿子的,继承父业才是理所当然。

    如今因为乱世之缘故,为了稳定江东大局,他孙权才接掌了江东。

    但是,江东文武之中,多半是不服的。

    譬如黄盖、程普、韩当这等在父亲时代就传承下来的老将,他们是只认可兄长孙策,对他这位二公子也很礼敬。但是,也只是礼敬而已,若不是周公瑾为了大局,力压他们臣服,只怕这些老将会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侄儿孙绍接掌江东的吧?

    还有张咨、虞翻这等兄长留下来的旧臣,在大哥身亡之后,他们几乎是立即拥立孙绍接掌的江东的。若不是周公瑾代表军中,支持他孙权接掌江东,当时只怕那位年仅六七岁的侄儿就成了江东之主的吧?

    如今,他孙权虽然终于如愿以偿的承继江东,但这些人多半是口服心不服的。若是让他们知道这个流言,或者说他们相信了这个流言,他孙权的吴侯之位分分钟就会被撤销。

    江东,不仅仅是他们孙家的江东。

    孙氏所属的这些文武若是联合起来,更换吴侯也只若等闲!

    这还只是文臣武将方面的威胁,他们孙氏内部的威胁同样不少。

    别人不说,若是母亲知道这个流言,不管她老人家信还是不信,只怕心中都会有疙瘩。

    再者就是下面的几位兄弟。

    匡弟和朗弟还看不出有多大志向,但是三弟孙翊却不是省油的灯。

    孙权犹记得,大哥身死之后,三弟孙翊可也是上跳下窜了好几天,也想染指江东吴侯职位的说。如今,不利于他孙权的流言出现了,三弟只怕做梦都会笑醒的吧?

    至于侄儿孙绍,暂时对他孙权还构不成威胁,他年岁毕竟还是太幼了些。

    但是,等孙绍长大之后,这则流言难保就不会成为他心中的一根刺。

    鲁肃挥手斥退了密探吴二。

    看着明显有些惶恐却又愤怒的主公,鲁肃高声喝道:“主公,越是这个时候,主公就越是要镇之以静,万万不可因这个流言而乱了方寸。否则,难免会给人欲盖弥彰之嫌。”

    欲盖弥彰,出自春秋时期的左转,如今也算是耳熟能详的成语了。

    鲁肃的高声提醒,倒确实让孙权冷静下来。

    是的,若他孙权这时候慌乱了,这不就是给人欲盖弥彰的感觉么?

    冷静下来的孙策,坐回蒲团上,把玩着衣襟上挂着的一枚小玉饰,好半晌,孙权这才涩声问道:“子敬可能猜到,是谁传出这不利于吾的流言?”

    孙权这时倒也不急着去封锁流言了。

    反正,按照密探探知的消息,这个流言如今只怕早已传遍了整个江东,这时候他孙权就是想要封锁流言,只怕也是不能的,而且还有可能更加给人欲盖弥彰的错觉。

    “主公,这则流言虽然是无中生有的无稽之谈,但是其中一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这件事情对谁最有利,那么就有可能是这人传出来的流言!”鲁肃回道。

    阴谋诡计什么的,究其根本,对谁最有利,就有可能是谁搞的。

    这一点,鲁肃十分认可。

    至于说,流言中所说,伯符将军之死,倒底是不是主公在背后发力,鲁肃不会去想,也不愿意去想。他鲁肃是当今吴侯的臣子,万事皆以主公的利益为准则!

    “如此说来,有嫌疑传出流言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孙权沉吟道。

    “譬如说北方的曹操,又譬如说如今正在咱们江东做客的诸葛孔明,再譬如说我那几个兄弟。当然了,也不能排除江东本地的那些被镇压过的豪族。”

    其实,孙权还有一个猜测没有宣之于口。

    或许,这个流言搞不好就是出自他江东的某些臣子呢。

    那些人对他孙权承继江东这件事情口服心不服,然后就在背地里搞事情。即便不是他们搞出来的流言,推波助澜的传播流言,却肯定不会少了他们的身影。

第328章 流言(3)() 
对于主公的分析,鲁肃颔首认可。

    江东地界上传出对主公不利的流言,然后这件事情对谁最有利?

    试想,若因为这个流言,导致江东局面不稳,这是谁最乐意见到的?

    传出如今正在个袁绍决战,肯定不想背后有一个安稳团结的江东扯他后腿,是以,曹操只怕巴不得江东因为流言而动荡呢。所以说,这个流言有可能是曹操搞的,倒也说得过去。

    再有就是,主公的那几位兄弟,确实都不是善茬。

    鲁肃还记得,当初伯符将军被刺身亡之后,四公子和五公子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赶回府中侍奉守孝,而三公子却是在众多老臣中串联,其目的如何,足以见仁见智了。

    现在,虽然主公接掌了江东,但难保另几位公子不搞小动作啊!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