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葭萌关还有一个魏延,堵住了他们蜀军的归路呢。

    再者说了,就算他们这些蜀将,能够穿越崇山峻岭逃回蜀中去,主公能轻饶了他们么?

    好吧,就算他们逃回了川蜀,就算主公不会将他们如何,但是,整个川蜀的兵力都被他们给丢在了汉中,等刘备入川之时,他们川蜀又拿什么来阻挡?

    逃回川蜀,他们这些蜀将成为阶下之囚的命运,也不过是延迟了几日罢了!

    “都说说吧,接下来,咱们该何去何从?”众人沉默良久,吴懿不得已出声问道。

    这一问,让帐中诸将你看我、我看你的,谁都不想最先说出心中的想法。

    “参军,你先说吧!”吴懿看了看,诸将都不愿意开口,那就只好点名黄权了。其他人或许有些小心思,但是吴懿知道,黄权却是绝对没有那等小心思的。

    黄权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咱们还是撤回川蜀,以图再战罢!”

    “如何撤?!”追问的却是张任。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他们剩下的这五万蜀骑被堵在大营内,出路只有两条:其一就是直面汉中城,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再者就是沿着原路退回川蜀,但是这条路上却有一座葭萌关,堵住了他们的退路;真正的进退两难。

    “这几日我就在想,魏延是如何出现在葭萌关下的。”

    黄权没有回答张任的质问,而是缓缓陈述着一个看似不相关的事情。

    “按说,当日魏延从葭萌关败走时,若是退往汉中城的话,那么后来他再率军前往葭萌关,就必然不可能绕过我二十万大军的双眼。是以,某猜想,当时魏延只怕不是退往了汉中城。”

    汉中城往葭萌关,有且只有一条官道。

    当属蜀军踏上这条管道进逼汉中城时,从汉中城方向开过来的敌军部队,根本就不可能绕过蜀军的双眼。要知道,当时关羽率三千骑骚扰张任时,也只是在张任的前面骚扰,根本不可能绕到张任的后面去。

第398章 巧舌如簧(1)() 
当然了,崇山峻岭之中,肯定有一些小道。但是,这些深藏于崇山峻岭间的小道,通行一些武者尚可,大军想要靠着小道绕到葭萌关的话,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既然,当时魏延再夺葭萌关时,其大军不可能是从汉中而来,那么此前魏延的那支大军,就必然潜伏在葭萌关左近的什么地方!

    黄权都说到这里了,帐中诸将也不都是蠢人。

    吴懿展开地图,一拳头砸在阆中这个地名上。“参军的意思是,咱们也走阆中,穿过巴郡之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从而返回蜀中?”这一刻,吴懿的眼神贼亮。

    魏延虽然堵在了葭萌关,但是,他们蜀军不走葭萌关的话,魏延又能奈他们何?

    阆中虽然在汉中军手里,但是巴郡南部可还在蜀军手里呢。

    走巴郡的话,他们现在所需要面对的,就只有一个阆中,只要攻克或者绕过阆中,就进入巴郡南部了。抵达江州之后,便可逆长江而上,最终返回蜀中。

    这条战略转移的线路上,除了一个阆中之外,几乎全乎阻挡!

    而阆中,汉中军肯定不可能驻军太多的。

    终于找到了一条安全的归家路,吴懿的脸上有了一丝喜色,其他诸将也都有了几分喜色。

    “不妥!”张任反驳道。

    众人之中,唯有他面上毫无喜色。

    “将军,参军,还有诸位将军。”张任站起来,向四周拱手道:“咱们走这一条道确实有可能回到蜀中,但是诸位可曾想过,选择这条路的话,咱们的行程将有几何?”

    说到这里,都不需要张任再详说了,众人都有些恍然。

    巴郡多山,所以其郡面积很大,是以,从汉中南下,经阆中,然后横穿巴郡,这就不下三千里路。然后,从江州逆长江而上,过建宁又向北折转,最终才能抵达川蜀首府成▪都,这就又是不下五千里的行程了。全程加起来的话,就不下八千里!

    八千里路下来,即便是轻骑,最少也得两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汉中军肯定会反攻蜀地。

    是以,等他们这五万蜀骑返回成▪都时,只怕黄花菜都早已凉了八回啦!

    众人神色再度惨淡,却只听张任继续道:“更何况,那位诸葛孔明既然给咱们布下这么大的局,诸位难道就以为,他会轻易的让咱们经阆中、巴郡退回蜀中么?”

    “只怕,诸葛亮早已在阆中埋下了伏兵,就等着咱们一头撞上去呢!”

    这倒不是张任危言耸听,而是实际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如此。

    当然了,以张任的智商,是原本是想不透这些的,奈何其背后有人教他呢?

    话说,几天前师弟赵子龙前来劝降,张任是万般不从的。但是,又过了几天之后,当葭萌关被魏延夺取的消息传来时,张任就有些犹豫了。结合赵子龙劝降时说的消息,张任知道,他们已经被关在了汉中境内,成了瓮中之鳖。

    回是回不去了,打又肯定是打不赢的。

    废话,诸葛孔明布下如此大局,他们蜀军纵有二十万,也是不堪一击的。

    这一点,却是张任一夜未眠想通的。

    既如此,那么等待他们蜀军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投降!

    然而,他张任虽然有些权利,但二十万蜀军的大权却全都在吴懿掌中,张任就算想不战而降,也无法带多少蜀军将士跟着他一起投降。

    所以,张任只能看着吴懿作一波。

    果然,攻打汉中城的结果,验证了张任的想法:二十万蜀军,在汉中城下一朝崩溃!

    当时,张任向吴懿建议,将中军的五万蜀骑派出去挡一挡,其实也是包藏祸心来着。

    只要带过兵的都知道,大军崩溃之下,将士们再多也是枉然。吴懿若真的将五万蜀骑给派出去,多半是没什么鸟用的,而且很快也会跟着崩溃。

    现在,吴懿和黄权他们准备走巴郡撤退,张任同样必须得阻止。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汉中军接下来必然会进兵蜀中。所以,作为未来的汉中军的一员,张任无论如何,就不会放这五万蜀骑回到蜀地!

    黄权听到这里瞬间就皱眉了。

    刘备麾下有多少大将,有多少统兵校尉,这些情报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大战至今,关羽、赵云、张飞等人都有出场过,甚至此时他们也大都聚在汉中城内。但是,刘备麾下唯有一员大将,大战至今都未曾露过面。

    看着长长的长江航线,看着巴郡和蜀地的那几条水道,黄权瞬间觉得,走这条南辕北辙的线路的话,只怕真的会如张任所说,被汉中军给埋伏的吧?

    肿么办?

    虽然说,现在他们还有五万蜀骑在手,却还是深陷进退两难之中。

    众人正忧愁着,只听帐外有侍卫通报:“禀诸位将军,诸葛亮来访!”

    一下子,张任心神忽动,吴懿和张任对视一眼,也有所了然。

    “有请孔明先生进帐!”吴懿对侍卫吩咐道。

    然后,吴懿也坐不住了,带着黄权和众将都迎接到了帐门口。

    这种礼遇,不为别的,只因来着是诸葛孔明。

    若是汉中军换一人前来为使,吴懿即便不将对方斩杀,也不可能给出如此礼遇的。

    很快,一身飘飘欲仙的诸葛亮,带着赵云进了蜀军大营。

    孤身出使敌营,这种事情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恰好,诸葛亮就有这种本事!

    话说,这全天下的敌营(与汉中军敌对的),只要是汉人所在,诸葛亮都能如贵宾一般。譬如说,若是诸葛亮现在走一趟曹营的话,即便曹操不亲自出迎,也会派一员实权代表礼迎的。

    不为别的,只因他诸葛孔明,如今真正的是万家生佛!

    大帐中,分宾主落座之后,就有侍者上茶。

    “不知孔明先生驾临,有何贵干?”请了一遍茶水之后,吴懿便貌似漫不经心问道。

    其实,对于诸葛孔明的来意,吴懿能略猜到一二。虽然说,诸葛孔明看的来意,并不是他吴懿想要的,但是他也不好将诸葛孔明拒之门外。

    不为别的,只因来者是诸葛孔明。

第399章 巧舌如簧(2)() 
闻言,诸葛亮面上带笑,轻摇着羽扇,看了一眼帐中诸人,然后笑道:“亮之来意,想来诸位心中已有猜测。不错,亮此来,正是为了诸位将军而来,也是为了川蜀之未来而来!”

    诸葛亮正待再说之时,却见吴懿将茶杯重重的掷在案几上。

    “在下敬重孔明先生之大义,然则,先生若是来劝降的话,那就请先生不要再多说了!”

    吴懿此话,掷地有声。

    对于川蜀接下来的局势,吴懿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明白?

    话说,要是能够投降的话,他吴懿真想第一个跪舔刘皇叔来着。问题是,这大帐中人人都可以向刘皇叔献上膝盖,却唯独他吴懿不能投降。

    无他,只因他吴懿是刘季玉的心腹。

    当然了,心腹也不是不能变节的,特别是大局如此的时候。但是,加上另外一层关系的话,他吴懿此生貌似除了刘季玉之外,就不可能向其他诸侯献上膝盖了。

    谁教他吴懿的妹妹,就是刘季玉的嫂子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这种姻亲关系才是最为牢靠的。

    诸葛亮放下茶杯,却是仰天大笑三声,笑声中似乎充满的嘲讽之意。

    “吴将军迂腐!”笑罢,诸葛亮大声喝道。

    “只因将军之妹,乃是刘季玉兄长刘瑁之妻,将军就可以为了向刘季玉效忠,而不顾麾下将士们的死活,不顾这帐中诸位将军的前途性命,也不顾你蜀中吴氏的安危么?”

    这句话,貌似有些危言耸听?

    其实不然。

    后世的谈判专家,多是巧舌如簧之辈,最擅长的就是放大危机,然后让对方按照布置好的思路走。诸葛亮智多近妖,也恰好是巧舌如簧之辈,最擅长的自然也是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了。

    诸葛亮的这一句话,让整个大帐中,众人的心都提了一提。

    “先生此话何意?”吴懿没有发问,而是陷入沉默之中,但是其身边的黄权却问道。

    诸葛亮笑道:“二十万蜀军折在了汉中,接下来蜀中会是个什么情况,不用亮多说,想来诸位将军都是明白的。部将叛乱,南蛮袭扰,山越不服管教等等,蜀中必陷入动荡!”

    “再加上我汉中军入蜀的话,川蜀易主,为时不远矣!”

    “川蜀都要易主了,诸位将军这时候还坚持着不降,又有和意义呢?”

    “诚然,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不乏忠臣孝子。”

    “然而诸位将军为刘季玉尽忠,这倒底值不值得,诸位将军可曾在心中扪心自问过?”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刘璋暗弱无能,继位川蜀这么多年了,退不能灭张鲁而全益州,进不能平天下而中兴汉室。如此懦弱之主,岂能值得诸位将军如此尽忠?如此懦弱之主,又岂配拥有益州?”

    “反观我主刘皇叔,素有中兴汉室之志,又以仁义为本。”

    “昔者,虎牢关下战吕布,北海救孔融,淮南灭袁术。”

    “近日,一战定汉中,入主汉中之后,汉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接下来,刘皇叔又必将进取川蜀,以之为中兴汉室之根据。刘皇叔如此雄才大略,麾下又人才济济,诸位将军难道就视而不见,只为那庸主尽忠么?”

    “再者说,诸位将军就算不为自己考虑,难道就不为家族计么?”

    “要知道,诸位将军与我汉中军为敌,又死战不降的话,待我军进取川蜀之后,虽不至于查抄诸位将军身后之家族,但是,诸位将军家族众人,肯定不可能获得重用的!”

    “将来,待我家主公中兴汉室,诸位将军悔之晚矣!”

    诸葛亮噼里啪啦的一通,却并不是乱弹琴。

    接下来刘皇叔进取川蜀,这就是大势所趋,川蜀损失了二十万精锐,也无力阻挡刘皇叔的兵锋。所以说,川蜀之地迟早会落入刘皇叔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连吴懿、黄权等人,也不会质疑这一点。

    于是,他们这些川蜀旧将,何去何从,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诚如诸葛孔明所言,他们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须得为身后的家族计较不是?

    更重要的是,孔明先生所言不错,为庸主尽忠,确实不值得!

    刘璋是庸主么?

    以前蜗居在川蜀一隅,许多人还不觉得刘季玉是庸主,但是,现在经过诸葛孔明的一番说辞,吴懿和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