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元兄,自去岁开春一别,咱们也有快两年未曾谋面了吧?”

    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将煮沸的茶水,倒了一杯递给庞统。“听姐夫说,士元兄游学去了,现在才回转荆襄,不知士元兄可有什么收获?”

    这个时代煮茶,多会放一些调料,例如生姜、蔗糖,或者其它什么的东东,味道相较后世的茶饮,总是感觉怪怪的。何况,这个时代的茶叶,也多是阴干、晒干的,并没有炒茶之说。

    这种味道怪怪的茶饮,诸葛亮自然是喝不惯的。

    于是,没有添加剂的纯茶饮,便应时而生。

    只可惜,现在是冬季,无法采摘到新鲜茶叶,诸葛亮也就无法炒茶。

    现在煮着喝的,也就只能是市面上卖的,那些晒干的茶叶。

    即便如此,没有各种添加剂的茶叶,煮沸之后,倒底还是有着一丝茶叶的清香。

    庞统虽然是首次见到,煮茶居然不加任何辅料的,却到底没有多问。接过茶杯,庞统轻轻啜饮一口,眉头就是轻微一皱,却倒底没有吐出来。

    迥异于这个时代的煮茶,又是没有经过炒制的,茶水刚入口时,多少都有些苦涩。

    若是茶叶太差,苦味儿就更浓。

    不过,很快,庞统的眉头就松开,似乎回味了一下,这才笑道:“先苦后甘,苦尽甘来,确实让人回味无穷。兼且,这般煮茶,茶水中还带着一丝清香。”

    “我庞统空活二十年,今日方知,这原汁原味的茶饮,才是最好喝的!”

    感慨罢,庞统又是轻轻地喝了几口茶,这才回答着孔明刚才的问题,又叹道:“这近两年的时间,我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遍了这天下的诸侯,嘿嘿!”

    说着,庞统便摇摇头,又轻啜了一口茶。

    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庞统是知道的。

    他修道的资质太差,别说阴神境的长生之道了,就是修士的门槛儿,开辟识海那一步,他庞统也无法迈入。经过师门的众多长辈,还有叔父亲自鉴定,他庞统与修士绝缘。

    既然长生之道无望,退而求其次,或逍遥于天地之间,或像其他儒生一般,追求青史留名,这两种选择对于庞统来说,也貌似不错。

    一身才学,一颗大好头颅,庞统自然不想浪费。

    更何况,师门也有任务,他庞统最好能出山辅佐某位明主,为师门争夺气运。

    这一点,庞统也隐隐有所耳闻。

    只不过,师门选定的明主为谁,庞统尚且不知。但他却觉得,若是不能符合他庞统的心意,即便是师门选定的那位明主,也不值得他庞士元出山辅佐的。

    所以,去岁开春,请求叔父为之提前加冠之后,庞统便开始游学。

    更主要的是,去看看这乱世的那几位诸侯,倒底谁才值得他庞统辅佐的!

    只是结果,却有点差强人意。

    “可惜我庞统生得一颗大好头颅,这天下却没有合适的买主!”

    心情不佳,品茶不过瘾,庞统拿出酒葫芦,又大口大口的喝着。

    这回,他的酒葫芦中装的,可就不在是那些马溺了,而是诸葛酒。

    是以,三五口酒下肚,庞统已然微醉。

    诸葛亮继续喝着茶。他虽然也好这一口,却不是嗜酒如命,况且,刚才晚饭的时候,就已经喝过,这时喝点茶也不错。

    “士元兄此言差矣!”诸葛亮笑道。

    “如今正值乱世,天下诸侯众多,你这颗脑袋,怎么可能找不到买主?”

    对于庞统的未来,诸葛亮是深知的,这时这么说,也不过是试探。

    庞统虽是他诸葛亮的损友,但有一件事,却令穿越+重生后的诸葛亮耿耿于怀。

    原主前世时,庞统几经挫顿,最终还是投奔到了刘皇叔旗下,这本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毕竟卧龙凤雏一起辅佐,刘皇叔再兴汉室也不是难事儿。

    问题是,在攻略西川时,庞统好好的却为何死在落凤坡?

    而且,还是庞统自个儿主动寻死的!

    仅仅只是为了给刘皇叔一个攻略西川的借口?

    前世的原主信不信不知道,但穿越+重生后的诸葛亮,却是绝逼不信的!

    庞统的谋略,虽然充满了不择手段,但为了一个借口,就送上自己的小命,谁信?

    今生,庞统还会不会有这么一个结果,诸葛亮也不知道。

    但是,某些蛛丝马迹,却是可以提前试探一下的。

    庞统一边灌着酒,一边回道:“河北袁绍,坐拥青、并、冀三州,幽州也指日可下。”

    “可以说,当今天下的这么多诸侯中,就数他袁本初的实力最强。兼且,他们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若说谁能改朝换代,这袁本初的希望最大。”

    “只可惜,我在邺城呆了近半个月,就看破了袁绍之短。”

    “袁绍此人,胆识是有的,更多的却是优柔寡断,鼠目寸光。况且,袁绍如今五十有五,却还没有立下世子,其膝下三位年长的公子,明争暗斗,迟早为他人所败。”

    “如此庸主,岂是我庞统的买主?”

    说着,庞统就是一口酒。

    接着,庞统又道:“至于与袁本初同宗的袁术,虽说称帝,如今只在寿春城中苟延残喘,活不了几日。似这等行将覆灭的庸主,如何值得我庞士元辅佐?”

    “还有幽州的公孙瓒,以及辽东的公孙度等等。他们勇猛有余,权谋不足;只适合当一位将军,想做人主,必然是身死族灭的结果。我庞统即便没有买家,也不会上赶着去殉葬。”

    “西北马腾、韩遂,内斗有余,外扩不足,迟早也会为他人所并。”

    “只知内斗的莽夫,我庞统就是没有买主,也不会选择他们!”

    说着说着,庞统就起身,在草堂内来回踱步,挥斥方遒。

    “西川刘璋,子承父业,却暗弱无能,连旗下张鲁裂土而侯,他都无法剿灭。益州这天府之国在他手中,也是迟早为他人做嫁衣。”

    “原本,西川的这种情况,正是我辈大展才华的好去处。但可惜的是,西川安稳多年,其中的各种势力早已固定,安有我等插足之地?”

    “这等暗主,本就很难扶起来,其麾下有没有插足之地,西川不想也罢。”

    “再说江东孙策,子承父业,如今正在攻略江东。但他为人残暴好杀,结下的死仇太多,又自恃武者实力不弱,不怎么在乎身边的护卫事宜,迟早也会被人寻机暗杀。”

    “何况,周公瑾如今正在孙策身边,我庞统岂会去屈居第二。”

    说到这里,庞统又摇头苦笑道:“至于说咱们荆襄的这位,呵呵。”

    “江夏的黄祖,南郡的蔡氏,再加上这荆襄的大大小小的世家大户,当初是刘景升臂助,如今却成了他的掣肘。刘景升,刘荆州,有名无实,更是像袁绍那般,年高却又不立世子;内忧外患,他在世时还能勉强镇住荆襄,一旦刘荆州身死,荆襄也迟早为他人所并。”

    “这天下虽大,诸侯虽多,却都是暗主、庸主、碌碌之辈,何人能成为我庞统的买主?!”

    这最后一声感慨,庞统几乎是嘶吼出来的,语气中,尽是失落。

    人不能尽其才,这对天才来说,确实是一种悲哀。

    只是,听着庞统的这番话,怎么总感觉,与后世演义中的“青梅煮酒”,何其相似呢?

第47章 庞统(下)() 
后世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就与刘备论尽天下诸侯;是以才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只不过,青梅煮酒的最终结果就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庞统以游学之名,遍查天下诸侯,寻找着值得他出山辅佐的明主。

    但最终的结果,却令庞统不甚满意。

    这天下众多诸侯,在庞统看来,要么是懦弱无能的家伙,要么就是不能知人善用的庸主,再要么就是莽夫,或者有名无实的家伙,没有哪一个能入他庞统的法眼。

    只是,庞统遍数了这天下诸侯,为何独独没有说曹操?

    他没有论刘备,还能说得过去。毕竟,如今的刘备,还算不得一方诸侯,就连许多“才智之士”三分天下,都没有刘备什么事儿呢。

    “士元兄遍数天下诸侯,却唯独没有贬低曹操,难不成这曹孟德,就有可能是士元兄的买主?”诸葛亮装作好奇,问道。

    原主前世的时候,庞统也好,徐庶也好,都曾在荆州刘表帐下出过仕。甚至,若不是刘表死的太快,荆州的形势又变化太快,就连原主都有可能出仕于刘表的。

    因为,按照师门的计划,三分天下其中之一分,便是荆州刘表。

    师门选定的明主,便是刘荆州。

    这不仅是原主前世这么样,就是今世,师门只怕多半也是这么选定的。

    所以说,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庞统最先出仕的地方,应该是荆州刘表帐下。

    只不过,刘表不能知人善用,庞统出仕于刘表,也多是在打酱油。刘表败亡之后,庞统闲云野鹤,又游荡到了江东,想要投效于孙权而不可得,最终才转投到刘皇叔帐下的。

    只是现在,庞统将天下诸侯大都臧否了一边,却唯独漏了曹操,这又是何意?

    庞统此时已经微醉,听到诸葛亮如此一问,醉眼朦胧,但吐词却甚是清晰: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其势比不得袁绍,其勇比不得孙策,其麾下将士又比不得西凉骁骑,其治下之地也比不得荆、蜀之太平。但是,曹操手中却有着天子,执天下之牛耳。”

    “挟天子在手,他就占据着大义,便能讨伐各路不臣。”

    “所以说,这天下众多诸侯中,若说有谁是明主,他曹操还算是一个。”

    庞统对曹操的品评,相较其它诸侯,果然显得正面。

    这是表示,他庞士元看好曹操的么?

    只听庞统继续道:“只是,如今形势,对曹操却极为不利。”

    “曹操眼下,南不能出兵横扫荆襄,又有江东孙策虎视眈眈;西不能安雍凉以为后方;河北袁绍也不可能任他一日强盛一日。是以,曹操与袁绍之间,必有一战。”

    “此战,基本能够决定天下未来大势。”

    眼下的天下形势,能看到袁曹必有一战的,整个天下也只有寥寥数人。

    当然,许多修士门派,或许也看到了这一战即将到来。

    原主诸葛亮,有没有预料到这一战不知道,但这世的诸葛亮,却还是根据后世史料,才“预知”袁曹之战的。庞统只不过在中原大地走了一圈,就能提前看出袁曹之间必有一战,可见他的才智确实是鬼斧神工。

    “只不过,袁曹决战,我却不大看好曹操。”庞统继续道。

    “袁绍再怎么是庸主,此时却正是他巅峰之时;到时候挟四州之地以攻曹操,兵精粮足,又没有后顾之忧,焉能不胜?”

    “反观曹操,其属地多是新占之地,尚未来得及休养生息;兵马、钱粮就多有不足。”

    “而且,曹操还有着后顾之忧。”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早已令各路诸侯垂涎三尺。当曹操与袁绍决战之时,其毗邻许昌的刘表、马腾、孙策,岂能不出兵直捣许昌,以夺取天子乎?”

    “按说,曹操如此危局,其实正是我等出山力挽狂澜之时。”

    “只可惜,曹操身边已有郭嘉、荀彧、陈昱等谋臣,新投效之人,只怕很难有出头之日。”

    “再者说,曹操此人,本身就权智无双,像郭嘉等人,这时也不过是谋臣。想我庞统,如此大好头颅,不是谋主,我焉能出仕?”

    如今天下诸侯,能够做他庞统主公的,数来数去,还真就只剩下曹孟德这么一个。

    只是,曹操身边已有三大谋臣,是为心腹股肋;他庞统若是出仕于曹操,想要短时间内就获得重用,只怕是不可能的。

    庞统不知道,但诸葛亮却知道,前世,司马懿的才智和权谋,不下于他们卧龙凤雏吧?

    但是,赤壁之战后,司马懿投效于曹操,可谓是雪中送碳。

    即便如此,司马懿在曹操帐下,却连谋臣都算不上呢!

    若不是曹丕后来继位,焉有司马懿的出头之日?

    其实,曹操本身就才智不错,亦精通权谋,如诸葛亮他们这等才智之士,倘若出仕于曹操,不能获得曹操的信任的话,最多也就是蹉跎于小小一个县令。

    就算能获得曹操的信任又如何?

    如荀彧、郭嘉、陈昱他们,权谋算计也不弱于他诸葛亮多少,但在曹操旗下,荀彧、郭嘉之辈,也不过是一谋臣,还算不得谋主。

    不为谋主,不说庞统了,就是他诸葛亮,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