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古传说,皇帝的女儿旱魃,就是僵尸。

    天师道,修行法门众多,其中有一支就是尸修,也就是后世传说中茅山玩僵尸的那一种。这一支的代表人物,就是巫妖张修;他是张鲁的堂叔,据说已经修炼到金尸境界(相当于修士的阴神境)。而支持张鲁的,为他站背的,就是这位巫妖张修。

    修士插手诸侯间的征伐,百分百是找屎的行为,必将遭天谴。

    但是,尸修本就是逆天中的逆天,时刻都被天谴惦记着。

    所谓债多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更何况,巫妖张修炼制的那些僵尸,似乎也是能够代替本主承受雷劫的说。

    当然,这只是没有到天地必毁灭之的地步!

    到了那个地步,就算张修有再多的僵尸扛雷,那也是白搭。

    草堂中,诸葛亮和庞统没有做作,直接应承了刘备的招募。

    然后,自然就是宾主尽欢的酒席。

    酒席上,众人虽然酒酣耳热,孟公威三人却忧心忡忡。

    刘备取汉中,这已经是必须的。

    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张鲁麾下的那些军队还好说,但他背后站背的天师道,又该怎么破?

    孔明这是刚出山,就要与一个修士门派死磕么?

    换做是以往,孔明的这番行为,只怕立马就会遭到师门惩罚:

    要么幽禁诸葛亮,要么斩断与诸葛亮的师门关系。

    不到万不得已,不是门派生存亡的大仇,修士门派之间,是不会死磕的!

    但是,如今的诸葛孔明,手中可是有着一枚掌教令剑。按照掌门师叔祖的意思,今后诸葛孔明的行动,就代表着师门的意志,只要不是颠覆师门,鹿门弟子都得听从诸葛孔明的号令。

    “还是回山禀明掌教师叔祖吧!”

    孟公威心中默默叹了口气,便有了决定。

    酒足饭饱,孟公威三人连夜告辞,他们要赶回师门,将孔明的决定上报给掌教师叔祖。刘备、关羽、赵云和张飞,也得连夜赶回桐柏山中,同行的,还有庞统。

    至于诸葛亮,明日一早才会前往筑阳,与刘备他们相会于筑阳关下。

    山道上,刘备虽然兴奋,却还显得忧心忡忡。

    “士元先生,咱们能不能在附近城镇中买一批粮草,军中粮草已经不足了。”沉吟了一会儿,刘备还是向庞统问道。

    当日从徐州逃离的时候,刘备只带了五日的粮草,沿途无法购粮,刘备也不忍心让将士们抢掠百姓,于是,千余人马坚持到今日,粮草所剩已经不多了。

    庞统是荆襄本地人,由他出面购粮,或许没什么问题的吧?

    驴背上,庞统醉醺醺的,闻言笑道:“无妨,无妨。”

    “孔明早就在沔阳备下了三千石粮草,皇叔只要将队伍带到筑阳关左近,就不愁粮草啦!”

    夏收之后,诸葛亮确实陆陆续续的购买了一些粮草,囤在沔阳老丈人家中,加上黄家的库存粮草,沔阳如今确实有着三千多石粮草,等着刘备前去接收。

    这,就是诸葛孔明出山,送给刘备的第一份大礼。

    以刘备如今的兵力,三千石粮草,足够他养兵三个月的。

    当然,大战的时候,这三千石粮草,也不过就是一千将士一个月的消耗。

第88章 借?(上)() 
筑阳关,文聘如临大敌。

    晌午时分,就有一队千余人的精骑,开进了筑阳城左的沔阳。这支兵马从宛城方向而来,绝不是荆州兵,文聘怀疑这有可能是曹军的先锋部队。

    只是有一点,文聘搞不明白。

    袁绍发出的檄文,如今正满天飞呢,曹操不忙着去跟袁绍死磕,遣一支兵马杀入荆襄,难不成,曹操还嫌没有人扯他的后腿么?

    文聘一边遣人飞马传讯襄阳,一边严守筑阳关。

    关墙上,文聘来回踱步,进退两难。

    其实,若有敌军来袭,他只需守好筑阳关即可。

    但是,那一千敌友不明的精骑进入了沔阳,这就让文聘难办了。

    谁不知道,沔阳是谁家的产业?

    文聘可以不在乎黄家的面子,但如今的沔阳却已经是诸葛家的产业,他文聘还欠着诸葛孔明的救命之恩呢!

    文聘倒是想出兵,剿灭了那一千“贼军”,却又担心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一时犹豫不决。

    天知道,这一千“敌军”背后,会不会还有数万大军潜伏着!

    “报,将军,探马回来了。”一名校尉快步奔到文聘身边,禀道。

    “嗯。”文聘驻步颔首:“可打探到什么消息?”

    这时,哨骑也回来了。

    “禀将军,筑阳关方圆三十里内,咱们的哨骑都查遍了,除了沔阳,其他地方都没有敌军。”

    “哦?没有敌军大部?”文聘有点不解了。

    同时,文聘也有点安心了。

    既然没有大队的敌军,这进入沔阳的一千“贼军”,他文聘总可以放心的吃下吧?

    如此,也算是稍微偿还了孔明先生的救命之恩。

    文聘正准备回将军府,召集将士们出兵时,又有一校尉来报。

    “禀将军,南门外来了一人,自称是诸葛孔明,拜见将军。”

    闻言,文聘好奇,也很欢喜。

    “快快开城门,请孔明先生入城!”文聘惊喜道。

    这时,他也顾不近在咫尺的沔阳,还有着一支千余人的精骑了。

    反正,凭那一千人马,想趁机拿下筑阳关,肯定是不可能的!

    筑阳城内,将军府中。

    “先生大驾光临筑阳,文聘深感荣幸!”

    文聘一路礼遇,将诸葛亮迎进将军府中。

    “先生此来,可是为了突然杀入沔阳的那一千贼军?”

    双方坐落奉茶之后,文聘直接问道。

    在文聘想来,这沔阳诸葛家的庄子中,刚刚杀入一支贼军,后脚孔明先生就来了筑阳关,只怕就是想请他文聘出兵,剿灭沔阳庄子上的那伙贼军的吧?

    这个,倒也正合他文聘的心意。

    “先生放心,在下这就出兵,将那伙贼军剿灭。”

    文聘说着,就准备让亲兵传唤麾下将领举兵。

    “将军且慢!”诸葛亮轻摇羽扇,拦住了文聘召集将领出兵。

    在文聘不解的注视下,诸葛亮笑道:“亮此番前来筑阳,确实是为了沔阳的那一千精骑。不过,不是想将军出兵灭之,而是想要为他们借道。”

    “借道?”文聘更加不解。

    诸葛孔明摇着羽扇,点头:“不错,就是借道。”

    刘备想要取汉中,首先就得进入汉中地界才行。而襄阳左近,或者说整个南阳郡,唯有筑阳关,是进出汉中的交通要道。当然,汉水那是水路,是不必赘言的。

    所以,刘备军借道筑阳关,就是必须的。

    文聘拱手:“还请先生解惑!”

    要说诸葛亮自己进出筑阳关,那是完全没问题的。平日里的筑阳关,又不是禁止商旅往来的。但是,诸葛亮与沔阳的那一千贼军扯上关系,这又是什么意思?

    文聘并不怀疑诸葛亮要夺筑阳关。以诸葛亮的才智,还有与主公刘荆州的关系,诸葛亮若是出仕荆襄,岂是区区一个筑阳关就能打发的?

    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说道:“文将军可知,亮已然出山了!”

    文聘惊讶得站起来,恭喜道:“先生终于出山了?”

    “在下恭喜先生啦!”

    接着,文聘又问道:“不知主公授予先生何官职?”

    在文聘想来,诸葛孔明既然出山,肯定是出仕于主公刘荆州帐下的。而且,以诸葛孔明与刘荆州的亲戚关系,被授予重任也是必然的。

    “难道,沔阳的那一千精骑,就是主公交给孔明先生干点什么的?”

    “主公这是想夺取汉中?”

    文聘这时,心中不由得也有些活络起来。

    诸葛亮摇摇头,解释道:“不是刘荆州,而是皇叔刘备!”

    不是主公?

    而是刘备?

    文聘刚刚热起来的心,仿佛瞬间被人泼了一捧冷水。

    就刚刚,文聘还想着,若主公遣诸葛孔明率军杀入汉中,说不定他文聘还能跟着干些什么的。谁知这一转瞬间,居然不是主公的安排,而是诸葛孔明为刘备来的。

    “孔明先生出山,选择的居然是刘备?”文聘心中不敢置信着。

    诸葛亮也看到了文聘的不敢置信,遂道:“天下如今已是大争之势,大汉天下危危可及,亮出山是必然的。”

    “按说,我诸葛孔明出山,最佳的选择自然是刘荆州。毕竟,刘荆州是我内姨父。但是,亮早已看破刘荆州之短,是以才舍弃刘荆州,而辅佐刘皇叔。”

    “刘荆州如今年近花甲,还有几岁寿元?”

    “其膝下两位公子,文将军自己觉得,能够辅佐么?”

    “如今,北方袁绍和曹操即将决战,此战无论谁胜谁负,胜利的一方都将雄霸北方,也必将调转兵分,或指向江东,或虎视荆襄。”

    “那时,刘荆州更是垂垂老矣,或者早已崩殂。”

    “如此,荆襄迟早落入北方霸主之手!”

    “这就是荆襄未来的局势。”

    “文将军觉得,我诸葛孔明既然看到了这一点,还会陪着荆襄做贰臣么?”

    所谓贰臣,就是降臣。

    别说诸葛亮不愿做贰臣,就连文聘,只怕也是不甘心做贰臣的吧?

    诸葛亮的解释,虽然解开了文聘的疑惑,但此时,文聘反而更显担忧。

    荆襄的未来,文聘还真没有想过,如今听诸葛孔明这么一分析,文聘觉得,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主公垂垂老矣,两位少公子又都是无能之辈,如此,未来的荆襄还真就会被人所图。

    文聘是忠臣,岂能不为他家主公担忧?

    这时,文聘反而忘却了,诸葛孔明借道筑阳关的目的。

第89章 借?(中)() 
文聘忧心忡忡,荆襄未来局势不容乐观,身为忠臣,他却无能为力。

    主公刘荆州垂垂老矣,这是无法改变的。

    两位少公子能力也就那样,在太平盛世,两位公子守成都够呛,何况如今是大争之势?

    再加上荆襄内部,南郡蔡瑁和江夏黄祖坐大,蒯氏、霍氏和马氏也不甘寂寞;主公在世一日,还能勉强压制支撑荆襄不倒;倘若主公崩殂,都不需要外敌,荆襄内部都会分崩离析。

    更何况,北方很快就会决出霸主呢!

    以前,文聘只需守好筑阳关,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么多;今日诸葛亮一说,他能不忧心么?

    将军府中,一时静谧,唯有诸葛亮不时喝口茶水,或者晃两下羽扇。

    良久,文聘双眼放光,看向诸葛亮。

    “还请先生教我,如何能救荆州?”文聘俯身拜道。

    文聘是忠臣,不止是忠于汉家,更是忠于刘荆州。荆州未来前景堪忧,文聘思来想去,并没有好的解决之道,抬头看到诸葛孔明的时候,文聘就知道,他该向孔明先生求救了。

    荆襄不是有传言么: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

    虽然是传言,文聘觉得还是可以信任一下下的。

    再说,孔明先生的智慧,文聘是见识过的。

    诸葛亮扶起文聘,摇头苦笑:“文将军,你这是缘木求鱼。”

    “刘荆州是我内姨父,荆襄的未来但凡有一丝希望,亮能不出手助刘荆州么?”

    “可惜,未来短则十年,长则十五年,荆襄必定分崩离析,也注定为他人所并。”

    原主前世,刘表之死虽然可能有些内幕,但他的寿数毕竟到了。

    今生就算没有内幕操作,刘表也不可能多活五年的。

    须知,如今的刘荆州,已经年近六旬。

    只要刘荆州一死,刘琦也好,刘琮也罢,不仅无法压制荆州内部的诸多山头,他们势必还会为了继位打出狗脑子来。

    而荆襄内部的几大家族,也会为了争权夺利而内讧。要知道,霍家与马家可是相互看不顺眼很久了,而江夏黄祖和南郡蔡瑁,也是早就有着龌龊的。

    再加上刘表的旧部忠臣,那时的荆襄必然乱成一锅粥。

    更重要的是,那时,曹操已经吞并了袁绍,雄霸北方;而孙氏也稳固了江东。

    内部山头众多,内讧不断,外界虎狼环伺,荆襄的前景根本就是一片黑暗;他诸葛亮纵有逆天之能,也无法挽回。当然,诸葛亮也不想挽回的说。

    诸葛亮继续道:“为今之计,就是为荆襄寻一外援。”

    “江东孙氏,与刘荆州有杀父之仇,自然无法引为外援。北方决出霸主后,兵锋必然直指荆襄,也不可能成为外援。算去算来,荆襄的外援唯有川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