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从沛城经过,主要是为了查看一下这大汉的潜龙之地。”

    “明日,在下便会带着了吕家妹子,回转南阳的。”

    秦末之时,此地原名沛县,汉高祖刘邦就出身于沛县的。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之后,便将沛县改为封国,是为他们老刘家的潜龙之地。

    龙潜于渊,志在九天!

    “原来是方外之人,难怪如此出尘脱俗呢!”

    刘备打量了诸葛亮一番,心中就是一阵赞叹。其容貌、衣着出尘脱俗也就罢了,就连言行举止,居然也是如此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妥妥的隐士高人。

    瞬间,刘备就心生好感。

    “先生今夜既下榻沛城,不若就由刘备款待一二,稍尽地主之宜。”

    “一者,先生救出绮玲侄女儿,且容刘备表示感谢。二者,先生乃是世外高人,刘备碌碌三十余年,至今一事无成,还须向先生求教。”

    刘备并不因为诸葛亮年少就轻视于他,方外之人,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

    这么多年东奔西走下来,一次次的百折不挠,刘备貌似看不到前路在何方,急需有大智慧的智者为他解惑,为他指明方向。

    对于刘备的邀请,诸葛亮并未推辞,拱手笑道:“如此,就叨扰玄德公了!”

    唯有张飞,对大哥要款待诸葛亮颇有意见,却也不敢反对大哥,只能私下里低声嘀咕着:“以为长得一张小白脸,就能混饭吃的么?”

    诸葛亮听见了,却也不甚在意。

    张老三就是如此性格,将来,等他诸葛亮施展手段之后,他就能心悦诚服的。

    眼下么,且由得他去。

    倒是吕大萝莉,貌似也听到了张飞的嘀咕,怒目怼着那厮。想来,如果打得过张老三的话,只怕吕绮玲立马就会教他张飞做人的。

    夜色深深,沛城,刘备在府中设宴款待着诸葛亮。

    吕绮玲却已去客房中休息去了。几个大男人的吃吃喝喝,她一只大萝莉的,也不好搅和进去;况且,每次看到张飞那张臭脸,吕绮玲都有一股想喷他一脸的冲动。

    话说,张飞怼过吕布,而吕大萝莉也早就看不惯张老三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叹息道:

    “自董卓篡逆以来,天下大乱,奸雄四起,我刘备身为汉皇后裔,欲护我汉室江山社稷,却上不能有尺寸之功以报天子,下无立锥之地以拯救百姓于水火。”

    “如今更是为曹操所趁,即将前往许昌作曹囚。”

    “先生乃世外高人,必有高见,还请先生教我!”

    说罢,刘备起身,向左首的诸葛亮躬身拜道。

    右首处,陪酒的关羽、张飞和赵云都很诧异。主公刘备所说都是实情,但当着陌生人的面,有必要这么问么?况且,还是直言与曹操有着龌龊?

    其实,刘备并不是见到所谓的世外高人,就畅谈其志的;实乃是诸葛亮给刘备的第一映像就不错。而且,这么多年一事无成,纵使百折不挠,刘备都开始有点怀疑人生了,急需有人为他解惑。今日遇上世外高人般的诸葛亮,刘备也算是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诸葛亮起身,避让了刘备的躬身拜礼,拱手回道:“玄德公之志向,令人钦佩!”

    “其实,玄德公想要再度中兴汉室,首先就得弄明白这天下大乱的缘由。若不弄明白这天下大乱的根由,纵使玄德公今日能再兴汉室,亦不过是芶延残喘而已!”

    说着,诸葛亮便向在场的所有人问道:“敢问诸位,天下大乱的缘由是什么?”

    张飞大大咧咧,嘲笑道:“这不明摆着么,先是黄巾贼子暴乱,再是董卓篡逆,这才使得大汉江山势如危卵,先生连这都不知道,还说什么世外高人?”

    赵子龙接道:“民不聊生,这才天下大乱!”

    赵云初见诸葛亮倒是没什么敌意,甚至与主公刘备一般,初次见面就对诸葛亮有些好感。

    关羽却不置可否,半晌才回道:“人心思乱,便天下大乱!”

    刘备坐于上首,等诸人回答完毕,才向诸葛亮拱手道:“还请先生教我!”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摇头道:“三位将军的回答都对,却也不全对!”

    “其实,天下大乱的根本,还是在于土地。”

    “更确切的说,在于百姓是否能有口饭吃!”

    “关将军刚才说,人心思乱,天下才会大乱。试问,这大汉天下,谁想要天下大乱?是领导黄巾暴乱的张角?还是昔日祸乱京师的董卓?亦或者是今日之曹操、袁绍、刘表等辈?”

    “这些人或许真的人心思乱,但整个大汉数千万百姓,难不成人人都人心思乱的?!”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老百姓才是最实在的!”

    “他们但凡有口饭吃,谁会去人心思乱?”

    “他们但凡有口饭吃,他们何必又会被张角等辈鼓动,从而走上反贼的道路?”

    “他们但凡有口饭吃,又岂会有今日诸侯割据之局面?”

    “任何朝代,任何帝国,只要做到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食,便是万世不易之基。纵使有一二野心之辈撺掇、煽动,最多也就靡乱一县、一郡罢了,是无法撼动整个天下的。”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但凡有口饭吃,谁会作死的去造反?!”

第12章 布局() 
有一种领悟,叫做醍醐灌顶。

    刘备、关羽、赵云,他们三人现在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世人都道,是张角那厮引导了黄巾暴乱,这才撼动了大汉的江山;却鲜少有人深究,张角之所以能成事儿,之所以能很快席卷大汉半壁江山,其根本原因何在!

    百信都没饭吃了,自然就会铤而走险。

    于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张角登高一呼,自然是一呼百应!

    倘若百姓都能填饱肚子,谁他么愿意跟着张角,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

    至于百姓为何吃不饱饭,其根本还在于土地。

    耕者有其田,便能耕者有其食,便会人心安定;人心安定,纵有野心之辈想成事儿,却也无法裹挟那些口中有食儿的百姓的。

    半晌,刘备长出一口气,叹道:“天下大乱的根本,果然如此。”

    也就是在这短暂的瞬间,刘备联想到了很多。

    接着,刘备又问道:“只是如今,天下已然大乱,刘备想要匡扶汉室,又该当如何?”

    “还请先生教我!”

    对刘备来说,天下大乱的原因知道了,却也只能引以为戒,是解决不了当下之局面的。

    想要在眼下这种乱局之中匡扶汉室,他刘备就得成为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才成。至少,也得成为与曹操他们实力相当的诸侯才行。

    到那时,即便不能救天子出牢笼,他刘备也能在外成就一番事业,效仿光武中兴旧事。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刘备虽然不知道这句话,但他此时的心情,却是这句话的写照。

    大家几乎都是同时起兵的,昔日讨伐董卓的会盟上,大家也基本都照过面。

    但是如今,袁绍、曹操、刘表、江东孙氏、西凉马氏,哪一个不是坐拥一州、乃是数州之地盘?哪一个旗下不是精兵十万以上?

    唯独他刘备,东奔西走这么多年,终究还是兵微将寡,一事无成。

    好不容易被人赠送了一个徐州吧,却是前脚还没有捂热,后脚就被吕布那厮篡夺了去;如今,徐州更是被曹操收到了囊中,他刘备也要被曹操裹挟到许昌,作那曹囚。

    纵百折不挠,刘备这时却也感到前路迷茫。

    听到刘备发问,诸葛亮却有些沉吟。

    刘备的这一问,与后世的记载,还有前世的隆中对,何其相似?

    但是眼下,诸葛亮却不好做出隆中对来。

    不是他诸葛亮做不出隆中对,而是眼下的时机不对。

    这时的刘备,那是真正的兵微将寡,地盘也都没有一块,连他自己都得跟着曹操去许昌呢。就算诸葛亮给他作出与隆中对相似的布局大计来,那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

    好吧,即便刘备不管不顾的,不去许昌,而是带着三位兄弟逃往他地,按照他诸葛亮的布局去发展,那也是不行的。

    刘备真要这么干,首先,他就无法获得“刘皇叔”这个称号。

    没有“刘皇叔”这个称号,想要获得天下人的认可,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以后三分天下,乃至效法光武旧事,也会名不正言不顺的。

    其次,便是很有可能引起那幕后黑手的警觉。

    刘备若是逃走,还按照他诸葛亮的布局去发展,很快就能异军突起。

    届时,三分天下也未必!

    那时,想不引起那幕后黑手的警觉都难。

    以幕后黑手的能量,也很快就能知道,是他诸葛亮在刘备的背后搅局的。

    然后么,搞不好他诸葛亮就得被提前清出场。

    按照后世的史料分析,以及前世的记忆来看,如果真是幕后黑手布局的天下三分,其结果必然是: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还有荆州的刘表。

    天下三分,本来是没有刘备什么事儿的!

    只因荆州刘表突然病故,益州刘璋又是个成不了事儿的,这才让刘备捡了便宜,补缺成了那三分天下的一分。

    这也是诸葛亮怀疑,师门很有可能与那幕后黑手有关联的缘故。

    前世的记忆虽然破碎不堪,也只剩下那一丝半缕,但点点滴滴串在一起,便疑点重重。

    前世的诸葛亮,应该是不想出山辅佐谁的,也不想涉足红尘的,却为何偏偏在刘表病危的时候,出山辅佐刘备呢?

    即便他诸葛亮欠汉室的因果,还给刘表父子,或者还给刘璋父子,不还是一样的么?

    这时分析,无外乎就是,师门选择在那个时候让他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主要就是促使刘备补齐那三分天下的三分之一!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猜测。

    沉吟半晌,诸葛亮想了许多。

    有意不想给刘备什么对策吧,但看着“昔日”主公殷切的眼神,诸葛亮还是有些心软。

    毕竟是前世的主公,还将是他今后的主公!

    况且,为了揪出那幕后黑手的蛛丝马迹,他诸葛亮接下来还要布局一二,这也须得刘备他们来配合的。不给他点希望,诸葛亮还真怕刘备就此意志消沉。

    沉吟半晌,诸葛亮才道:“玄德公此番随曹操去许昌,想来是没有性命之忧的。”

    “在下只提醒几点建议,还望玄德公谨记。”

    “其一,玄德公到许昌之后,想来天子必有册封。”

    “倘若没有册封,玄德公也要想方设法,促使天子册封于你。最好,玄德公汉皇后裔的身份,能获得当今天子的承认,且还需得册封一个将军的名号。”

    “有了天子承认的汉皇后裔身份,玄德公今后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民心所依。”

    “至于将军的名号,则是玄德公今后开府建衙所需。”

    其实,按照历史的自然发展,刘备此去许昌,就会被天子封为当今皇叔,还有一个左将军的官职,以及一个宜城亭侯的爵位。

    有了皇叔的名号,诸如袁绍、刘表等辈,才会高看刘备一眼。

    有了左将军的官职,刘备就能组建自己的幕府。

    按照秦汉官制,前、后、左、右等四方将军,已经是能够开府建衙的最低将军为了。

    其上,还有四征将军(譬如征西大将军等),以及四镇将军(譬如镇南大将军等);再其上,就是卫将军和骠骑大将军了,不过,自东汉起,这两个将军位就不是常设的。

    最高的将军,就是大将军了,地位堪比三公。

    至于侯爵的爵位,将来建立封国时,这却是必须的。

    毕竟,倘若将来曹操一直不篡汉自立,刘备发展得再强大,在名义上还得听从朝廷的号令。而朝廷的号令,貌似就掌控在曹操的手中!

    看到刘备颔首,认可了这第一点建议,诸葛亮又道:“其二,想办法获得天子密诏。最好是天子亲笔书写,还加盖了天子之玺的密诏。”

    “天子被困在许昌,只怕对曹操也早就满肚子怨言,玄德公此去,取得天子密诏不难。”

    “但是,有一点玄德公需要注意。倘若有人想要串联玄德公,玄德公万万不能答应,也不能在什么连名册上签字署名。”

    “须知,许昌是曹操的老巢,必然遍布曹操的耳目,任何密谋,都逃不过曹操的耳目的。”

    诸葛亮歇了口气,又道:“有了天子册封,又有了天子密诏,玄德公就须得瞅准时机,逃出许昌。有了这两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