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悍匪-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四章 赵氏五十七() 
枢密直学士李专美李大人,在这个美好的下午,一番剧烈运动过后,醉枕美人膝,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大午觉。等他再次睁开眼睛醒来时,已经快下午四点了。李大人派人询问了一下婚礼进程的安排,洗漱过后便施施然在振武军礼仪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贵宾休息厅。

    赵平赵将军作为新郎,没有时间接待客人,自然没有在场,由胡家寨的胡老爷代为主持招待,将在场的各寨子里的土豪一一介绍给了李大人。各本地土豪见到了朝廷大官,自然纷纷敬仰不已,在此不提。

    李专美还发现岚州刺史汤群也派了个幕僚前来道贺,不由得也是会心一笑。

    这不算怠慢了李大人,因为今晚胡同胡老爷的身份有点不同。

    古代人结婚,父母双全是很重要的一种资格,即使父母不在,也要有家族里的长辈来主持婚礼。新娘那边有李弘基李老爷作为长辈,那就没问题,可赵平的老家却是早已毁于战祸,现在根本没办法找到任何长辈。

    正好振武军以后要在胡家寨旁边长期驻扎,为了让胡家寨的人宽心,世俗年龄只有17岁的赵平,便认了胡老爷做异姓长辈,理由就随便扯了个“大家祖上都是从汉中过来的汉人”之类的废话,让胡老爷作为男家长辈,代为管理这场婚礼。

    几千森森铁骑在家门口建寨,他们家将军要结婚,胡老爷哪敢不尽心。

    贵宾席上的VIP坐席有两个,胡老爷刚刚安排好李大人坐下,另一波贵宾就到了。李专美睁眼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怎么桑维翰也来了?

    难道这赵平与石敬瑭也有勾搭吗?

    当然,能够做到大官的人,一般涵养甚厚,没有吊丝那么肤浅,李大人虽然心潮起伏,脸上却异常平静,微笑着看着桑维翰矮小的身躯双手抱拳与胡老爷寒暄打招呼。

    桑维翰与胡老爷打完招呼,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李专美李大人,马上连声对周围其他土豪说对不起,疾步向前走到李大人座前,躬身作揖,笑容满面。

    这里可是有讲究的。

    桑维翰在后唐朝廷的官职很低,就算进了河东节度使的幕府,在真正的朝廷大官面前也不能算是什么有级别的官。所以,按照唐礼,如果是真正的下官见上官行礼,那必须弓腰九十度以上,如果双方级别差距太大,下官一方更是理应趴伏致礼。

    而现在桑维翰主动给李大人作礼,只能算是晚辈看到前辈时,一个读书人的基本礼仪。桑维翰三十多岁,李专美五十多岁,主动上来打招呼算是非常有礼貌了。而桑维翰躬身作揖,只有十五度左右的轻微前倾,却是一种不太相熟的平辈朋友之间的礼数。

    桑维翰的态度其实很明确,你是唐朝的,我是晋朝的,我才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咱们谈不上谁的官大谁的官小。抢先给你行礼,主要是看你年纪大,我作为读书人,晚辈向前辈主动打招呼是应分之举,可是我的才华并不输于你,我的前途也不差于你,所以用平辈身份给你作揖,也不算亏待你了。

    李专美并不傻,也知道桑维翰的杰出才华。在正史里,李专美在后唐灭国后,又进了后晋王朝做官,官阶正是位列桑维翰之下的。

    于是李专美也赶紧下了椅子,站在地上,以同样的平辈之礼与桑维翰打招呼。

    “李大人好久不见,风采依旧,想必才华更加洋溢。”

    “哪里哪里,桑大人春风得意,前途无限,真是羡煞老夫。”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两人各怀鬼胎,相视而笑,真诚而愉快。

    “那谁,桑大人还记得吗?就是河间王的那不成器的小舅子,在莲香楼与桑大人争夺那个陈姓歌姬,还大打出手,老夫当时正好在场,还掴了那小子一掌,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那时候桑某人微言轻,多谢李大人仗义相助啊。不过晚辈记得,好像那次李大人出手,好像是因为那纨绔小子喝多了,不小心摸了一下李大人心仪的王姓歌姬吧。毕竟那时桑某与李大人还不熟,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多谢李大人帮晚辈解围啊。”

    “哦,是吗?老夫年纪大了,不太记得了。其实我想说的是,那小子今年春天掉河里去了,淹死了。”

    “真的?太好了,恶人终有恶报啊。是李大人淹死他的吗?”

    “哪里哪里,河间王虽然失势,老夫也不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只不过那纨绔小子整日里祸祸各大青楼的歌姬,实在太不成体统了。。。。。。”

    “是啊是啊,老天也看不过眼来收他了。对了,听说后来陈姓歌姬嫁给了礼部的廖大人做了小妾?”

    两位朝廷大官,嗯,是两朝的两个朝廷大官,相邻而坐,相互之间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仿佛两个闺蜜似的,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语,毫无顾忌地说着以前风月场上的各种八卦事情,弄得旁边一圈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的土豪们一脸懵逼。

    你说不听嘛,好像很没礼貌似的,哪一个都得罪不起,听嘛,嘿嘿嘿。。。。。。

    就连旁边的景延广也听不下去了,借口上厕所,便走出了贵宾厅,一路走出胡家寨,站在一处高地的大树底下乘凉吹风。

    这个地方风景不错,坐东向西,居高临下,大草原的风光一目了然。夕阳将要西下,天边已经是一片红霞满天。

    远处的草原上有两三百名振武军士兵们正在练习骑马列阵。景延广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步兵出身的士兵,骑马的技术实在不敢恭维。但是就是这些二吊子骑兵们排成整齐的阵列,在一阵一阵的哨子不断调动下,紧紧挨在一起排成密集冲阵的架势,仿如一大块三角形的铁流,在草原上左冲右突,威不可挡。

    景延广研究军阵好多年了,这时也看出来,如果这帮骑兵都披上重骑兵装甲,冲起阵来还真是威力巨大,就算景延广自己率一支同样人数的重骑兵在前方对攻,恐怕也会一触即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景延广一时看不出什么门道,只是感到背脊上一阵阵的发凉。

    这赵平的真本事,恐怕就在军阵里,难怪可以连续抗击几千契丹兵的冲击啊。

    “振武新军初设,跟晋军铁骑那是没法比的,景将军有没有什么指教?”

    景延广回头看去,只见赵平正在笑眯眯地下马向他走来。

    赵平身穿一身大红色的新郎套装,上身鼓鼓的,想必胸甲也是穿在里面。

    “赵将军好,本将正在观看振武军的列阵,似乎大有学问在里头。”

    “景将军好眼光,这些都是失落已久的战国古阵,我拿来训练士兵而已。”

    “战国古阵?”

    “是啊,西周诸国作战喜欢用车阵,后来赵国的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转车阵为马阵,赵国至此武力大增,征战黄河两岸,杀灭林胡和娄烦二族,辟地千里。”

    “那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是啊,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古阵都遗失了啊。”只见赵平回头盯着景延广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继续说道:“景将军可知,赵国当时以百万人口,男丁计入老幼不过五十万人,何以动不动就能拉出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出来?兵士不用训练吗?”

    “难道就是古阵的缘故?

    “自然。”

    “赵将军可是赵国后人?”

    “赵平正是赵国末帝赵歇的第五十七代传人!”xh:。126。81。50

第七十五章 洞房也装逼() 
很快天色黑了下来,胡家寨里张灯结彩,赵将军大婚礼仪正式开场。

    太平山庄李老爷从祖上起就崇拜汉人的生活习惯,原先是准备要按照全套的汉族贵族大婚的礼仪来操办的。可是何大仙哪里耐烦那么复杂的礼仪,直接简化到夫妻三拜,一步到位就行,然后大家开吃开喝吧。

    简单的仪式过后,便是大开宴席,新郎赵平陪着贵宾们吃了一轮,喝了一圈,看看时间差不多快到九点了,推说**一刻值千金,自己是时候入洞房了,大家继续,该吃吃,该喝喝,千万不要客气云云。

    然后转身在小丫鬟蝉儿的陪同下,返回新房,消失在众人眼前。

    你道何大仙真的急吼吼地去洞房找两个小新娘圆房么?

    不是的,何大仙是急着去装逼。

    去洗澡间卸下沉重的胸甲,随便拿水洗了洗,换上一身轻便的书生长袍,用白布扎好头发,整个人顿时书生气十足,潇洒脱俗,风流倜傥。回到新人房里,抱住大李小李两个小新娘在她们的脸蛋上各亲了一口,吩咐老婆们早点休息,便和小蝉儿两人鬼鬼祟祟地躲进了书房里。

    “蝉儿,泡茶。”

    “蝉儿,磨墨。”

    何大仙似乎完全忘记了还在新房里等他的两个小新娘,自顾自拿着一根毛笔在白纸上比划着,姿势挺拔,动作优美,一幅逼格甚高的样子。

    “大人,你拿个笔划了半天,一个字没写呢。”

    “我这是在酝酿,读书人的事,你一个小丫鬟懂个屁。”

    “可是。。。。。。大人既然不写字,蝉儿是否可以不要磨墨了?”

    “继续磨,莫要废话!”

    “可是。。。。。。蝉儿已经磨了快一个时辰了呀,歇一歇行不?”

    “你这个小丫鬟怎么一点毅力都没有,听过桑维翰大人的磨穿铁砚的故事么?”

    “啊呀,这故事大人都说了十遍了,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桑大人磨墨,磨穿铁砚,确实是了不起,怎么到了赵将军读书的时候,却是找个小丫鬟来磨墨了?不是应该赵将军自己来磨穿铁砚么?”

    “废话,读书人哪里要自己磨墨?当然是丫鬟磨墨,读书人只会写字。你以为桑大人那铁砚是自己磨穿的?他也是让丫鬟给他磨的。”

    “啊。。。。。。这天下的读书人都是让丫鬟磨的墨?那磨穿铁砚这种事情,关读书人什么事儿?”

    “少废话,你再想偷懒,我就把你送给桑大人,你天天给桑大人磨穿铁砚去吧。”

    想一想桑大人那五短身材,獐目鼠眼,还满脸的痘痘,蝉儿不禁打了个冷战。

    算了,那还是老老实实的给赵将军磨墨吧,否则他哪天一生气真的把她转送给桑大人,那就一辈子都完蛋了。想着想着,涉世不深的蝉儿确实被吓到了,也不敢再作声,只好撅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乖乖地继续磨墨。

    可是,什么时候才能磨穿铁砚啊,好遥远的目标!

    当然,何大仙也不会真的洞房**都不顾,就傻傻地躲在书房装逼。

    他在做一件改变历史的事情!

    十几天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决定不理会赵平,按照原定计划带着五万大军通过了扬武谷。然后,后面发生的事情就跟历史上一模一样,契丹大军经过代州和沂州时绕城而过,直接一步到达了太原城下,耶律德光也与石敬瑭见了面。

    两边大老板商定确认了灭唐后,大家瓜分国土的细节,耶律德光就率领大军在虎北口摆开阵势。契丹军摆在前面的是轻骑兵,张敬达这个笨蛋以为有便宜捡,居然指挥唐军全军出动攻击契丹军。

    结果契丹人三千轻骑兵转身就逃,吸引唐军进了埋伏圈,然后重骑兵就杀了出来。

    这一战打得惨烈,契丹军将唐军一切为二,一万多步卒根本跑不掉,全被契丹铁骑来回冲刺杀了个精光!唐军只有骑兵得以逃脱,剩下的五万人龟缩到晋安大寨里结寨防守,被晋军和契丹军团团围住。

    所以说为什么史学家对张敬达实在是讨厌之极。

    书生误国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书生?说起来一套套的,做起来确实鸡手鸭脚,看着都可气。

    你是书生,不懂军事不要紧,那就让有本事的来指挥。谁知这张敬达现场都没去看,只是听报契丹军只有轻骑兵,便马上下令全军冲锋,几万唐军一窝蜂冲了过去!

    你说他是不是傻?

    契丹铁骑闻名天下,没两下子敢千里迢迢跑到太原来?跑来给你张敬达送死?

    契丹人摆出个示弱的态势你就信了?

    有人说,是不是这个张敬达胆子很大,很有血性?

    这也错了。

    与契丹人第一仗败了,其实没那么可怕,唐军还有五万精锐,契丹军和晋军加起来也是就五六万人的样子。你要是真的有血性,那就再冲上去战啊!

    结果他不!吃了一次败仗,吓破胆了!怂了!

    全军龟缩在晋安大寨里不敢动了!

    这下就彻底害死了这五万唐军了!

    你不是文官么?会不会数数啊?五万人每天吃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