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武大帝-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方诸侯们离心离德的表现,让杨彪更是明悟,只要他将时机把握好,这些所谓的联盟,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

    “广陵太守张超,孝悌仁恕。又有雄气壮节,为诛贼而以兵弱敌强,烈志不已。”

    “今日拜张邈为前将军,封平北乡侯,为虎牢关太守;拜张超为河南郡守,封定南乡侯。”

    “微臣领旨谢恩!”

    封赏完张氏兄弟后。杨彪对着臧洪道:“臧洪敦天下名义,救君之危,其忠足以感世人,义足以励薄俗,以崎岖孤累,不忘君主,志在王室。”

    “今日封臧洪为中郎将,封东归乡侯,率广陵之军护卫洛阳城!”

    让臧洪。率张超之军护在洛阳城?

    莫非,汉庭真想要收回他们辛辛苦苦地打下来的洛阳?

    诸侯们没有想错,杨彪接下来便言道:“天子已新立一州,名为司州,下辖河南郡,河东郡,河内郡,弘农郡。”

    “杨某已经被封为司州刺史。列为将军,还是尽早回到各自州郡为好!”

    “袁某!领旨!”

    下方第一位的袁绍。压下轰然的诸侯们,朗声而应下。

    之前既然已经接下封赏诏书,那么天子使者的命令,他们也不好违抗!而且第一道圣旨上,明确表明,要他们回到各自州郡上去。

    “臣领命~~~”

    一个接着一个的诸侯。跟随盟主袁绍,领下退出洛阳城的命令,上方的杨彪看到后,大叫一声好也:“诸位将军,皆是爱国贤臣。杨某佩服。”

    “河内郡太守王匡听封!”

    “王匡有功于社稷,封为奋威将军,安乡侯,继任河内郡守之职。”

    王匡所得,没有像张氏兄弟、臧洪一般地,被狠狠褒奖,只是清淡地一句“有功于社稷”便被打发了,这让一向好忠义之名的王匡有些受伤,不过封赏还是要应下的。

    “微臣谢恩!”

    十几路诸侯都封赏完后,杨彪便安排宴席,同时也算是联军的散伙饭。

    一顿宴席下来,除了张氏兄弟和臧洪外,余者吃的都并不开心。

    而后,在司州刺史杨彪的强烈要求下,十几路诸侯无法,封赏的圣旨既然已经接下,那么离开洛阳城的旨意,他们也得应下。

    诸侯们相继离开后,唯有被杨彪看重的四将被留下。

    最后一个不舍而离去诸侯,便是袁术。

    当他率领大军南下往南阳而回的时候,一个时辰不到,一支两万人的大军从西边而来,来到洛阳城脚下。

    “子虎将军来了~~~”

    看到赵风带着函谷关大军前来,杨彪欣喜不已,他虽然信任张氏兄弟,但终究还是更加信任天子所派之人。

    带着四人,杨彪来到城门口,将赵风、赵云和枣柢迎入洛阳城中,同时入城的还有他们带来的两万大军。

    一行九人,回到德阳殿,杨彪坐在主位上,看着下方英气逼人的赵云,还有他的兄长赵风,心中大喜。

    此后在这洛阳,他就不会是孤身一人矣。

    “杨某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在刺史杨彪的引领下,八人相互行礼之后,便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各位也都明白天子所想,那杨某也不客气。”

    “左中郎将赵风、骑郎将赵云,你们一个曾经是天子的亲随校尉,一位更是陛下的应梦贤臣,所以这洛阳城防,自然是交到你们两位手里。”

    “在下领命!”

    赵风、赵云两下抱拳应下。

    “枣柢你为屯田校尉,自是需要在河南一带屯田,将逃离的百姓们安顿好。”

    没等枣柢应下,杨彪继续言道:“这两年,司隶一带遭受大乱,百姓纷纷外逃,有些汉民逃亡豫州,逃亡至兖州,但更多的百姓,逃去了就近的河内郡~~~”

    “所以还请王郡守,允许百姓回归家乡~~~”

    “王匡领命,只要杨刺史有命,陛下有旨,臣必会从之!”

    王匡应下后,枣柢也听从命令而领命。

    深深望了底下神色端重的王匡一眼,杨彪继续言道:“洛阳城虽残破,但是仍旧回到汉庭之手,乃是可喜可贺之事。”

    “接下来的大事,除了修缮城防,招收流民屯田外,还要有军,镇洛阳之外围。”

    “昔日中平元年,先帝于洛阳周围设置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司隶一带安全。”

    “今日司隶虽然残旧,但是边防依旧是要紧之事!列为有何建议,但可一言~~~”

    “禀杨刺史,先帝立八关,旨在防止黄巾乱贼尔。但如今天下初平,都城西迁长安,所以洛阳城不需要再立八关。”

    浪子郭嘉晃悠悠起身,对着众人抱拳后,继续言道:“但四关,必须要立!”

    “函谷关为洛阳通向关中的要塞,其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为洛阳八关之首,而今由汉庭掌握,故不忧也。”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为洛阳东边门户,其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而此关现由韩馥部下张颌所守。张邈将军虽有护关之正名,但此关能否回到大汉手中,还要谋划一番~~~”

    “不知奉孝,有何妙计?”

    杨彪也不端着,刚才劝退诸侯离去之事,便是出于郭嘉之手。

    先用天子圣旨压上一压,让诸侯们感觉受冤,“受冤”之后,敢顶撞着,有不臣之心,默默忍受者,有忠义之心。

    杨彪也是由此,来评定谁为忠奸。

    然后,便是褒赏!

    有赏!诸侯必会应下!

    然后在劝退,各路诸侯也是要脸之人,恩赏既然已经收下,那么退出洛阳城的旨意,他们也得应声而下。

    否则,他们不要脸之声名,便会传开······

    早已将一切看透的郭嘉,微微一笑道:“张将军好友曹操将军,不是已经回到陈留郡么?”

    “若要是张颌不交接关防,那到时候就要联系曹将军,里应外合便可破关而开~~~”

    “哇~~~唔”

    包括主位上的杨彪,还有下方的数人,俱都惊叹,这位寒士,看视浪荡,但谋略勘称无双。

    “咕噜~~~咕噜”

    闷了几口长安酒,大呼过瘾后,浪子继续道:“洛阳北面,孟津关北濒黄河,南依邙岭,依山河为托,乃是洛阳北边要塞,现由王郡守牧守~~~”

    “诸公放心,对汉室之忠心,在下灌满心口,绝不会再次受人蒙蔽,而至做出囚禁朝廷大臣之举!”

    王匡朗声而下,一直以来,他都极度悔恨听了袁绍的话,将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数名朝廷重臣关押,使得他们被袁绍诛杀。

    心中愧疚感袭来,让一向自诩为忠义无双的王匡不安,于是他长叹一声,卸去盔甲,对着杨彪请罪道:“在下之过,大无边界,愿受天使之罚!”

    “公节将军不必如此,还请起,天子从来没有归罪于你,这一切是有贼子乱国也,和将军无关~~~”

    杨彪下主位,扶起王匡后,示意浪子不要停,继续洛阳的边防之事。

    “三面都将会入汉庭之手,就是南方的轩辕关,甚是棘手!”

    郭嘉指着南边道:“轩辕关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此关乃是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

    “自从被孙坚将军破关后,轩辕关便一直在袁术手中,要想收回此关,还需好好谋划一番~~~”

    杨彪闻言,两眼泛光,伸手示意浪子继续。

    “嘿~~~嘿”

    郭浪子嘿嘿一笑,举起爪子,挠了挠后背:“此事,关乎传国玉玺,故需要从长计议~~~”(。)

第八十七章:医圣张仲景(三更求订阅支持)() 
洛阳城这边,虽然诸侯们相继离开,但司州的风云依旧诡异,因为谁也不知道,残破的洛阳城,会不会迎来第二波致命打击······

    一手在背后遥控了这场清退诸侯好戏的少年天子刘协,此时正在写“大汉防灾手册”第二卷,也就是关于冻灾和瘟疫的部分。△頂點小說,

    寒冷天气的席卷而来,不仅仅会冻死人畜,还会冻死庄稼。

    对于家禽和农作物,刘协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最多就是建议百姓在寒冬之际,弄一个大棚。

    而最应该注意的,还是寒冬中,百姓感染伤寒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当人的身体,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环境中时,手、足、指、趾、耳等,会被冻伤。

    很多时候,就算有蜂窝煤炉也无济于事,因为汉室子民的勤劳,会使得他们在寒冬中也会常常进行户外劳动,所以他们手脚冻伤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甚至会被深度冻伤。

    刘协记得在后世有种说法,如果冻得脸疼那则说明还不真冷,如果冻到觉得全身燥热那才是真冷。

    据说在冻得不行的最后阶段,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已经崩溃,很多快冻死的人会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衣服脱光······

    除了会被冻伤冻死外,因寒冷而引发的感冒发烧,估计会在老人、小孩中传开,甚至会导致流行性感冒。

    若是流感传开,而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一旦大规模地爆发开来。那威力堪比屠杀!

    在后世中。刘协看过一些纪录片。里面便有描述16世纪欧洲流感爆发的猛烈程度,当时欧罗巴人们称流感为“闪电般的瘟神”。

    大流感最先从英国开始,然后一直蔓延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最后席卷整个欧洲。流感爆发的那几年,欧洲便多了数百万座新坟······

    所以面对即将到来暴雪暴寒天气,流感是刘协要非常注意的事情。

    而刘协记得,在当世有一个巨牛的名医叫做医圣………张仲景,他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奉为“方书之祖”,也被誉为中医的灵魂所在。

    刘协私下认为,张仲景对于伤寒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等,都有极多的治疗手段。所以只要将此人找出了,让他将治疗伤寒的精妙医术,传给太医院的医工们,然后在由这些医工们,传授给民间的医生,那么以后百姓冻死冻伤的概率便会急剧降低。

    而且刘协除了早就下发征召令给张仲景外,这几天也将通知发了下去。还有无论哪个州郡,一旦发生大规模感冒发烧现象。一定要加急上报朝廷,到时候便会让医圣张仲景出手,将流感压制在萌芽状态,杜绝流感的爆发!

    就在刘协提笔要写预防瘟疫卷的时候,一个小黄门进来禀报:“陛下,张仲景神医已经到了御宿宫外,正在黄忠将军家里,替黄将军小儿黄叙瞧病~~~”

    “恩,摆驾去黄府!”

    坐在龙辇上,刘协想起了一些往事,上个月,“老当益壮”的黄忠,带着一双儿女兴冲冲地来到鼎湖宫,以为宫中的太医们可以将幼子黄叙的寒病彻底瞧好。

    没想到这黄叙的寒病,是打娘胎出身便沾染上的,连医术精通的吉平太医都没能根治,只是暂时压制住了他全身的寒气而已。

    为了留住黄忠,让这位“五虎上将”安心为天子卖命,刘协在月前便下令征召张仲景为太医,并且开出了极高的条件。

    身为大汉天子,刘协自然不会傻到想要用高官厚禄来吸引这位医圣张仲景。因为据刘协对他的了解,这位牛医,是比较轻视仕途的。

    在建安年间,他被封为长沙太守时,就很不务正业,经常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而他则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被人称为“坐堂医生”。

    后来他便辞官,去了岭南隐居,在那里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而成《伤寒杂病论》。

    幸好现在的张仲景,年纪不算太大,家有老父,所以没有跑去深山老林,而是一直侍奉他的父亲张宗汉。

    而他父亲,先前一直在朝廷做一个六百石的小官,董卓西迁时,他们一家便趁乱跑回了南阳郡。

    就在半个月前,刘协还在鼎湖宫时,便征召他父亲张宗汉为侍中,同时拜张仲景为太医。

    然后刘协又密旨一封给这位医圣,道出想要再长安城开一个医学院的想法,希望张仲景能够作为医学院的内科院长,将他精妙的医术传授下去,让大汉有志从医的青年,能够得到一个良师的指导。

    除此之外,刘协还委婉的表示,同样会征召华佗前来长安城,让他们两位能够经常地相互切磋医术。

    出于天子的诚恳邀请,还有神医华佗对他的吸引,以及他老父张宗汉一定要去长安的决心,张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