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武大帝-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当然敢!

    当年光武帝乃是开国帝王,他们就敢反;而朕不过就是末世君王而矣,他们有何不敢反哉?

    忽然的,刘协的心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之前一直视世家豪门为臂膀,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诛杀董卓;但是现在他的想法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刘协不得不这样想,倘若当年崇祯没有那么快赐死魏忠贤,而是将此人囚禁起来,而后坐收魏氏一党的势力,由于宦党一派的文官把柄被崇祯所握,所以崇祯能够真正将他们收服;再利用宦党的力量和朝中东林党、浙党相争,将庞大的文官集团一分为三。

    若是真的能够如此,那么他也不用那么辛苦的做一个剩斗士,以一人之力独挑天下文官集团,从而落得自缢身亡的悲惨下场!

    原来如此,此时的刘协心中有些明悟。

    他想起了以前苦逼考研岁月时候,一早一晚背诵的马教教义;不管怎么说,他是真的背了,而且也理解了。

    其中他认为马教的核心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其中贯穿两者的就是矛盾!!!

    但什么是矛盾呢?

    马教的观点就是矛盾乃是万事万物其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好吧,太复杂了!

    按照刘协的理解,矛盾就是道!!!

    道乃天下之基,万物之本!

    万事万物,在对立**存,在共存中对抗。

    而这就是道,也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就像中国太极阴阳图中表现的那样,道有两面,一面是阳,一面为阴。阴和阳由此相生,由此相克,共融而为道也!

    但是道也有大、小之分,也有轻、重之别!就像马教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般,都是矛盾!

    现在在朝廷之上的主要矛盾就是董卓和世族之间的矛盾,主要方面就是大汉权利的归属问题!

    在董卓还在世的时候,董卓和百官之间的矛盾突出;

    但是朕诛杀董卓之后,由于权利的归属问题,朕和百官的冲突就会更加地明显,更加地突出。

    不管朕想要如何避免,但这冲突都不能会缩小,只会越来越大。就像崇祯早年一般,虽极力避免和文官集团正面对抗,但是收效甚微。

    总有一天,当冲突大到不能控制的地步之时,便是朕自挂东南枝的时候。

    刘协痛苦的闭上双眼,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日后可能会发生悲景,他甚至能够感受到颈脖处传来勒紧的窒息感觉!

    帝道啊!帝道!

    果然没有简单就能够证道!!!

    不是识人、用人那么简单,更不是能够使用一点阴谋秘计就能够证得。

    朕需要,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朕需要,调节世间的矛盾,使矛盾向着共生面而行,而不是让泡沫吹起,葬送整个大汉民族;

    朕需要,让大汉每个子民,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不仅能够获得温饱,更能够得到自由的幸福;

    朕需要,数十年无一日的勤政,轻徭薄赋,再开大汉盛世!

    而朕的盛世,乃是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朕的盛世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是大汉财政收人大增,而人民负担减轻。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放劳动力,扩大自耕农的数量,就像“开元盛世”那般的,击豪门士族,释土地劳力!

    西汉年初为何会有文景之治?不就是因为老祖开国后,授田天下,而他的子孙轻徭薄赋;又重视农业,多次下令劝课农桑;又以德化民,使得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打基础,所以才有了巍巍汉室!

    而朕,将会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第二章:朗朗乾坤(二)() 
轻轻一吐胸中郁结之气,拉开辇帘,再次唤来荀攸,同时招来荀悦。

    因为在这时候,刘协才想起荀悦是谁。

    在原来的时空,当刘协拘于曹操之手时,官至侍中的荀悦,便是他晚年的精神食粮。荀悦曾作《汉纪》30篇,供刘协咀嚼;又著《申鉴》5篇,让窝在深宫之中的刘协得以有一丝心灵的慰藉。

    而五篇《申鉴》的思想,全是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的言论。

    刘协招来这对叔侄,就是想从他们口中,撬开他们对世家大豪的看法,为接下来授田天下而作准备。

    “陛下,不知唤微臣有何要事?”

    荀悦找到位置,跪坐在一旁,看着面上残留些许泪痕的少年天子,心中也为之一结,对于西迁百姓、甚至是天下百姓的惨状,他也是心痛不已,只是位卑而无能为之!

    “荀公、公达,两位爱卿,朕且问你们,诛贼之后,天下就会朗朗乾坤否?”

    朗朗乾坤?荀悦觉得心口一堵:“回禀圣上,恐怕不能?”

    “为何?众公卿大臣不是皆言,贼死而天下太平么?”

    “微臣冒死进言!”

    说着,荀攸一伏而拜:“如今汉室衰微,天下权利崩散,地方州牧、豪强割据一方,他们实质上已不受陛下节制,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已经成为事实上一地君主。”

    刘协紧闭住眼,不为之所动:“那么朕效先祖光武,马踏天下、一统江山后,朗朗乾坤能否来临?”

    “禀圣上,恐怕也不能!”

    说着,荀悦也是一拜而道:“陛下刚刚微服一番,已然知晓豪门之患。”

    “汉有大豪,其室之多,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路宝货,臣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陛下若不能压住土地兼并之弊,则乾坤无明,天下无光!”

    此刻的荀悦,丝毫没有年迈苍老之意,语气中筋腱有力、豪气万贯,几乎是捶地而道。

    对面伏地的荀攸,听到叔父的进言中,竟然鼓动天子打压世族豪门,顿时间心头一跳,怕叔父失言,连忙接道:“陛下马踏天下之时,可一同打压世族大豪。然现今之难题,乃是诛贼!”

    天子缓缓睁开眼,目中爆射出两道金光:“公达所言,可是要朕忍上一忍,贼死之后方可动摇豪门?”

    “就算贼子一死,但天下之大,还有诸多乱臣,朕难道要忍到一匡天下之后么?”

    “当年先祖光武帝,在江山一统十五年后,度田天下,却依然引发天下叛乱!而朕,绝不能让子民们受苦受难数十年!”

    看到天子面色不善,似怒意将迸,荀攸深吸一口气,不想停口而继续道:“自益州牧刘焉向先帝进言,而开军政合一之州牧制以来,各地诸侯已和地方大豪联手,其势不可变也。”

    “然陛下欲匡山河,必须先诛贼而后掌权,再行征伐之事。待陛下并取诸侯之时,便可联合弱小世族和寒门世子,覆灭各地诸侯和豪门,则朗朗乾坤必然会再现!”

    荀攸说完,又是对着天子一拜,而后伏身不起。

    果然是荀家麒麟儿,经达权变、算无遗策,荀悦看着侄子,是越看越喜欢。

    龙辇缓缓而行,轻轻地摇着,龙榻也跟着左右摇晃,而刘协的心也跟着摇摆不定。

    若是董卓死后,朕便立马对世族大豪出手,先不说其他的,估计王允会第一个反水,而朕纵然能够掌握二十万西凉大军,也迟早会被满朝的公卿大臣们给阴死!

    因为一旦触碰到他们的利益,别说是大汉天子,就算是天王老子,一样会被他们干趴下!

    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朕将上下而求索!

    而想要朗朗乾坤再现,也不是授田天下那么简单!

    看着伏地不起的荀攸,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果敢而又睿智的气息。

    刘协大叹,荀公达真不愧谋国之士,比起贾诩的阴狠毒辣、不择手段,荀攸是长于大势、妙计百出,而且非常懂得变通,最重要的就是敢于直言而谏,不会畏首畏尾。

    坐上的少年天子,心中大定,一挥龙袖,俯身扶起荀悦、荀攸两叔侄,而后一鞠而躬:“朕代天下受苦子民,拜请公达为国而谋,让巍巍汉室再现,让大汉江山处处清明!”

    说完,少年天子屈膝一跪,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后,稽首而行礼。

    被扶起的荀攸,看到天子竟然对他行拜礼,而且是礼之最重者………稽首礼,一时间心绪澎湃,双膝不由自主地弯下,欲和天子对拜。

    在这个时候,老头荀悦显示出老辣的眼光,一手拉住侄子荀攸,不让他下拜,而是要他收下天子的大礼,此后无怨无悔地为少年天子效死!

    头至地,停留片刻后,天子缓缓起身,眼前的荀攸却是已经泪流满面,只是在强力地憋住,没有哭出声来!

    一手拉住荀攸,一手拉着荀悦,刘协心中大呼,从之后,荀公达便是朕的了!

    此时刘协,被荀攸一顿好拍,心中也有些明悟,世家之人,有好有坏,不可一棍子打死,朕以后就要利用底层乃至中层的世族,来打压顶级的豪门中人。

    所以现在除了诛杀董卓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顿好数百万西迁百姓,不要让这数百万原帝都洛阳居民,成为关中大豪的奴婢。

    若是关中世族吞下这数百万子民,那么诛董之后,朕这个天子更是会束手束脚,更难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心中大定的刘协,眼神坚毅且透彻,扬起袖子,替还在激动不已的荀攸擦干眼泪。

    只有君臣同心,天下方可太平!

    一旁的老头荀悦,看着少年天子总是出乎意料的表现,心中真是赞叹不已。

    真乃是圣明天子也!

    这几日,荀悦一直暗中观察天子言行,发现少年天子出洛阳后,性情果然大变。原先的懦弱尽数去除,变得能屈能伸、多谋善断起来。

    所以一至鼎湖宫,他自请为天子内史,就是想要经常陪在天子身侧,便于时刻提醒着天子,让天子完美的度过少年时期,从而成为汉武、光武那样的贤君。

    今天天子的表现,却是更让荀悦震惊不已,先不说天子一颗拳拳的爱民之心古今罕见,就是天子那一大礼行拜而收侄子荀攸之心,就可见天子虽然年少,但是深蕴帝王之术!

    想着,荀悦喉中有些哽咽,一行老泪流出:汉,有此天子在位,当会大兴!

第三章:朗朗乾坤(三)() 
在辇中,三君臣彼此相互感动着,没等刘协向他们询问如何授田关中的事宜,辇车便已经停下。←頂點小說,

    “陛下,已回宫了!”

    掀开辇帘,持鞭的刘璋已经恭敬的肃立在一旁,小黄门也跪伏在玉阶口处,静等天子下辇。

    荀悦、荀攸,一左一右尾随天子而下,就在他们要告退之际,便听天子言道:“两位爱卿,偏殿一叙!”

    说完,拉着两叔侄而向紫宸殿旁边的紫阳殿而去。

    紫阳殿,没有用于朝会的紫宸殿大气磅礴,也没有天子寝宫紫极殿的奢侈华贵,但却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文卷之气。

    因为这里,便是天子书房,内殿堆积着各种书简,琳琅满目,不可胜数也。

    斥退下其他人,刘协带着二荀来到内殿,寻一隐秘隔音处方止。

    “两位爱卿皆知豪门之弊,亦有压制豪门之意!”

    “如此,朕便不作虚。”

    说完,一挥手,示意俩人随意而坐,刘协在万卷书简中找到一空挡,便席地而坐。

    “陛下有事,尽管嘱咐,微臣必效死!”

    俩叔侄都是忠君之人,在原来的时空,荀悦可是终身不离刘协;而荀攸,要是没有前几日刘协的征召,恐怕现在已经和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校尉伍琼一道,密谋弑董了。

    荀家叔侄,一老一少,都是朕的宝贝啊!

    略微赞叹几下,刘协便拉开斗豪门的序幕:“而今大汉,诸侯并起,大豪遍地,朕欲匡复天下,让朗朗乾坤再现,则须有立身之地。而这八百里秦川,乃是朕刘氏的龙兴之所,也是朕纵横天下之本。”

    “但却不知关中,现是何状况?”

    二荀跪坐在天子下手,相互一望后,知识渊博的荀彧先开口:“回禀圣上,三辅之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也。”

    “三郡人口有六十万户,约四百万人口;此前虽常遭羌人袭扰,但光和五年之后,京兆尹樊陵便在此,大兴农田水利,于阳陵县修泾河渠,灌溉数十县,使得关中大治。而今情况亦不差也!”

    六十万户,加上西迁而来的三十万户,就是六百多万人!就算二十抽一,也能够召集三十万大军!

    果然是朕龙兴之所,这次便宜老爹没有坑儿子,用对了人,让关中恢复了一些西汉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