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锦医卫-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明朝,一般只有亲王的女儿才被人称为郡主,马淑不过是大长公主的孙女,其父亲也不过袭了个侯爵的爵位,汉代时候公侯之女一般被封为翁主,也就是后世的郡主,后来就没了这个说法,这马淑也并没有什么封号,不过被亲近之人戏称为小郡主,张阳是听着上官澈这么喊,他本人又对这古代女子的封号不甚了了,所以才跟着叫了起来,在马淑的耳朵里听来,倒好像是张阳在有意戏谑,之前还不好意思开口,这会儿跟张阳熟了起来,才如此说。

    “那马姑娘也别叫我什么张大人了,我这大人当得也确实没什么滋味儿,你现在喊起来倒显得生分,叫我张阳便可。”张阳也乐得马淑岔开话题,从善如流道。

    “如此,大人别人怪小女无礼了。”马淑听了,轻轻笑了一声,这会儿她倒没了之前的羞涩和窘迫,语气间倒也显出了几分往日巾帼不让须眉的风姿。

    不过张阳却并没有察觉马淑此时内心的变化。

    之前,马淑觉得今日大概是自己人生中最黑暗、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刻,可正当她处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时刻,却突然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也正因为如此,马淑对张阳的感激可以说是无以复加。

    若张阳只是一个路过的大胡子,那么这份感激对于马淑来说也只是感激而已,大不了之后会对其几倍酬谢。

    然而当这大胡子摇身一变,变成了皇帝的**臣,朝廷的显贵,又是如此英姿勃发的时候,这份感激自然便起了微妙的变化,说话间语气也显得刻意的亲近与魅惑。

    就连与张阳的身体接触,马淑都没了什么结缔,一副对恩人要结草衔环、以身相许的架势。

    当然这也不能说是马淑势利,不过人性使然罢了。

    只可惜,从后世美利坚穿越而来的张阳,实在缺乏分辨这大明女子细腻感情变化的能力,这马淑的一番作态,也只能是俏媚眼儿给了瞎子看。

第392章 追杀() 
背着马淑,一路向城北走来,两人一路上倒是没有再碰上什么麻烦,没一会儿的功夫,便又走回了蔡太监送给张阳的小院,说起来,入京之后,张阳倒是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知情识趣的太监。

    还没走到门口,小院的门便吱呀一声打开了。

    开门的是丫鬟雀儿,想来,这小丫头一直坐在门后,通过门缝向外观瞧,看见张阳回来,便迫不及待地开了门。

    如今,张阳很是能分辨家中的这对双胞胎小丫头,很简单,虽然两个小丫头相貌一般无二,可是两人的神情气质却相差不少,姐姐巧儿仿佛一个十五六岁的文静姑娘,妹妹雀儿却仿佛一个只有七八岁的活泼女孩儿,只要两人不是静止不动,相熟的人只要一眼也就分清楚了。

    “老爷,你可回来了,刚才外面乱糟糟的来回跑过去好多人,也不知道都去干嘛了。”雀儿跑过来,扯住张阳的衣衫,然后歪过头来,瞪大眼睛瞅着张阳背着的马淑,一副好奇的表情,倒是忍住没有向张阳询问。

    “赶紧回去,让遥儿,不,让巧儿去把我的手术包拿出来,然后去烧些热水,这位姑娘受伤了,我要帮她医治。”张阳有些宠溺地向雀儿小丫头笑了笑,昨晚在床上与雀儿小丫头的一番“交流”,倒是让这小丫头在他的心里亲切了许多,少了很多生疏感,倒好像自己的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好嘞!”雀儿小丫头欢呼了一声,便转身向小院里面跑去,连院门都顾不得关上,还要张阳费力腾出一只手来去关,只是给一个伤员做做简单处理,也不知道这小丫头兴奋个什么劲儿。

    刚走进院子,张阳又迎面看到了听见声音走出来的涂遥,雀儿正叽叽喳喳地跟涂遥和姐姐巧儿说着什么。

    “这是?”涂遥走过来,扶住张阳,轻声询问。

    “马淑。”张阳还没有回答,倒是马淑自己先说了自己的姓名,没来由的,看见一个大肚婆突然走出来,还与张阳如此亲密,马淑的心中就是一阵气恼和不快,口气中明显带着些生硬。

    涂遥在天津卫曾经也算是个交际花,当然听说过大长公主府的大小姐马淑的大名,只不过名虽听过,却未曾见过其人,于是涂遥便用探寻的目光,又看向张阳。

    张阳也明白涂遥的意思,点了点头,表示这位马淑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马淑。“马姑娘腿上有伤,还需赶紧治疗,就去你的房间吧。”

    说着,张阳便迈步进了内房,进屋时,还冲着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崔燕子点了点头,两人都没有说话。

    由于马淑腿上的伤口还没有消肿,不能缝合,张阳只是简单做了消毒处理,又用纱布仔细包扎,找来夹板给她固定,简单处理过后,倒也没有浪费多少时间。

    一旁的雀儿原本兴高采烈,想要看看“传说中”的神医如何治病,以后跟别人说起来,也是能够吹嘘的资本,可是见张阳只是简单包扎,却是失望的很,倒有些闷闷不乐了。

    张阳可顾不上一旁小丫头的心思,给马淑迅速处理完后,张阳便找来涂遥和崔燕子,给三女之间做了简单地介绍。

    “如今天津卫被叛军三面包围,形势及岌岌可危,朝廷的援兵一时间也指望不上,所以我倒是有个想法,倒是要请马姑娘帮帮忙。”张阳对屋中的三女说道。

    “你是想让这几位姑娘跟着我家的船一起走吧?”马淑的心思七窍玲珑,张阳刚一开口,便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嗯,不知是否方便。”张阳点了点头,也不客气。

    “自然是没有问题,我家的几艘船这会儿都在东城的码头上,他们没有见到我,肯定会留下一艘船来等我,现在事不宜迟,倒是要赶紧找来一辆车,否则你家的这位可是不方便行动。”马淑倒是不说自己也不良于行,说话间不断地打量着涂遥。

    “家里倒是现成有一辆驴车,马小姐若是不嫌鄙陋”

    涂遥话没有说完,便被马淑打断:“都这会儿功夫了,哪还有那么多讲究。”

    看见马淑似乎对涂遥很不客气,张阳赶紧插话道:“嗯,那就赶紧准备,巧儿,雀儿,你俩赶紧收拾收拾细软,大件的东西就都不要带了,想来马姑娘家也都现成的,我先去套驴车,一会儿咱们就赶紧走,免得夜长梦多。”

    听张阳说话间,跟自己不是那么客气了,马淑心中反而舒服了一些,这会儿逐渐又感觉到了腿上的疼痛,再加上刚才流了不少血,这会儿难免一阵疲累,也不说话,便闭上了眼睛。

    两个时辰后,远处的天际已经泛出了鱼肚白。

    张阳大口喘着气,嗓子里仿佛冒火一般,火辣辣地,每呼一口气,便好像有小刀子划过一样。

    这会儿的张阳正亡命地奔逃在城中的一条小巷中,一支弩箭正深深地插在他的肩胛骨上,每跑一步,伤口便好像牵扯着整个身子的神经,不过张阳却只能咬牙坚持,根本顾不上处理这支插在自己肩膀上弩箭,因为就在张阳的身后,还紧紧跟着几名全副武装的黑衣人,仅凭闻着这些人身上的“味道”,张阳就可以猜到这些人不是东西厂的番子,便是锦衣卫。

    虽然有此猜测,可张阳对身后这些追杀自己的人究竟是何来历,却仍然云里雾里,至于自己为何会惨遭追杀,更是没有头绪。

    张阳之所以出现在这里,而不是跟马淑、涂瑶、崔燕子她们一起乘船离开天津卫,原因很简单,进城时他已经看到捕盗御史衙门的人查抄了白家的药铺,他不能不管,若是平时,大不了他表明身份,径直到衙门里要人也没人敢阻拦,可如今的天津卫好比后世的军事管制,县官不如现管,自己真去了捕盗御史衙门,被那衙门里的人随便安上个奸细头衔,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就算以后皇帝查问,那也是死无对证。

    而且,除了白家药铺的事情,张阳更担心的还是乔铃儿。

    自从在城门口与乔铃儿失散,张阳原本还没有太过担心,毕竟乔铃儿的身手摆在那里,比自己只强不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所以他准备第二天一早再想办法出城寻找乔铃儿,可好死不死,正赶上乱军趁夜攻城,这兵荒马乱的,又不是武侠幻强的身手,被十几人给围了,那也是白给,若是真把乔铃儿这位大姑娘扔在这闹兵灾的地方,别说自己这一关过不去,就是真的回了京城,乔龙那家伙也不会放过自己。

    所以,将马淑她们送到码头与大长公主府的船队回合,并将涂瑶她们托付给马淑之后,张阳便在涂瑶眼泪汪汪地注视下,毅然回了天津城

第393章 埋伏() 
张阳之所以被人追杀,还要把时间往回拨一炷香的功夫。

    离别了涂遥他们,张阳没有耽误功夫,径直便去了城西一处小小的茶楼。

    这茶楼普普通通、貌不惊人,不过是临街的一处小店,左右也不过摆了十几张桌子,经营者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苍头,姓徐,也没甚名号,外人不过称他为老徐头,无儿无女,一个人兼着掌柜、账房、伙夫,兴致来了,甚至还会客串一下说书先生,说段书,拉段儿胡琴。茶馆里还顾着一个十几岁的小伙计,就连姓都不为外人知晓,被掌柜胡乱唤作小六子,不过这个小伙计似乎并不把心思放在茶馆中,时常会溜出去,不见踪影,好在这掌柜的似乎也是个好说话,也并不苛责伙计,若是伙计又开小差,便自己把跑堂的活计也干了。

    就是这样,这个茶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天津卫开张,一转眼便也经营了五六年的时间。

    别人不知道,不过张阳却知道,这个在街边不起眼的小茶馆,其实是锦衣卫的一个暗哨,无论是老徐头,还是小六子,其实都是锦衣卫的番子,说是负责收集情报,更重要的职责则是在紧急情况时,作为一个秘密联络点使用。

    乔龙之前还在天津卫当值时,这处暗哨便已经存在了,而乔龙进京赴任后,这处暗哨也没有撤销,只是暗暗潜伏下来,不时向京里递送天津卫的各种情报。因为这暗哨是乔龙直接统领,如今又由乔龙的心腹联络,所以即便是天津卫的锦衣卫头子****也并不知晓,算是乔龙在天津卫留下的一个传递关键情报,保命用的后门。

    之前还在天津卫的时候,张阳却是随着乔龙来过此处一趟,所以也算熟门熟路。

    这次,张阳在天津卫没有找到乔龙留下的那些锦衣卫兄弟,自然就想起了这处隐藏的联络点,希望能够通过这处联络点,将情况传递出天津卫,第一时间将与乔铃儿失散的消息传递给乔龙,通过乔龙手下锦衣卫的力量,尽快找到并接应乔铃儿,以免城外兵荒马乱,闹出什么危险来。

    转过街角,距离那处茶馆还有十几丈距离的时候,张阳便心里咯噔一声。

    照惯例,无论什么时候,是白天还是夜间,这茶馆的外面总是会悬挂一盏气死风灯,如豆的灯火,仿佛指引人回家的道标。

    张阳知道,这盏气死风灯其实有个机关,它里面的灯芯连着一条长绳,一旦有事,只要那老徐头在柜台里面轻轻拉动机关,那长绳便会将外面气死风灯的灯芯拉灭,用来警告来人。

    而这会儿,茶馆外面的气死风灯却是熄了。

    依乔龙曾经告诫过的,若是看见茶馆外面的气死风灯没亮,无论什么情况,转身便走,决不可再去茶馆。

    张阳在街角处犹豫了一下,却还是装作若无其事般,缓步向茶馆处走去。

    张阳并不是要贸然进入茶馆,而只是想装作过路人,从茶馆前面经过,然后假装不经意间,从茶馆的窗户看进去,看看茶馆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竟,乔铃儿这会儿在城外,城外又有乱军三面围城,据说乱军除了让俘虏来的那些京卫官兵充当挡箭牌,还裹挟了不少城外的流民。

    张阳和乔铃儿来天津卫的时候,可正是跟那些流民搅在一起,这怎能不让张阳着急!

    念头还没有转完,张阳已经来到了茶馆门外。

    偏头向茶馆的窗户望进去,窗户被木板遮着,里面透不出一丝光线,仿佛一个正常的,早已打烊的茶馆。

    而茶馆的大门也同样紧紧闭着,看不出丝毫异样。

    张阳想要转到茶馆的后门去看看情况的时候,却发现长街的两端分别冒出了几个人影,然后快步向自己走来。

    看到这种情况,傻子也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只是张阳并不知道这个埋伏是否是针对自己的,他紧紧了手中长刀的刀柄,低着头,仍然试图装作一个过路者,脚步不慢地向前走去。

    长街对面的两人走来,眼睛并没有看向张阳,似乎也只是过路人。

    就在张阳要与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