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不是因为玄甲军不适合,而是玄甲军一旦出动,整件事情的意义可就不一样了,政变变成军变,饶是李世民占据全部的道理,外界也会下意识的同情弱者,认为李世民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获得这一切的,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连玄武门那么危险的时刻都没有出动玄甲军,李世民怎么可能会将玄甲军借给李元吉?

    李世民微眯着眼睛,毫不掩饰目中那道杀光:“你在城外不还有一支军队吗?若有急用,大可将他们调入长安城中。”

    过份了啊,真的是太过份了啊。

    那支军队俺可是早就忘了,也从来没有联系过他们,你这么说又是什么意思?提醒俺赶紧军变?然后你好动手?

    真以为俺是傻子?

    不过想归想,李元吉还是带着浓浓的委屈说道:“那是大唐的军队,是大唐的,没有父皇的虎符,臣弟也调不动他们啊。”

    李元吉刻意强调了大唐两个字,偷偷的瞥向李世民,发现其目中的杀意倒是减少了不少。

    “哎,臣弟也是没办法呀,以前的护卫又都解散了,现在一个个的不知去向,身边仅有宋忠和余仁这俩阉人,办个跑腿事他们俩倒是还能胜任,可遇到其他事情可就真的抓瞎了。臣弟于日前凑巧碰到两人,这两人从臣弟出宫便开始一路尾随,直至臣弟回宫,两人便在宫外隐藏了起来。

    臣弟也是好一番折腾才将那两人抓获,一番拷打之后,两人也只透漏出有人花钱雇他们尾随臣弟,若有合适机会,便将臣弟引入小巷人少之地。也幸亏臣弟提前发现了他们,若不然的话……”李元吉没有继续说下去,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李世民不可能不懂。

    李元吉不是那种受了欺负便只会找家长的孩子,这事他没指望李世民帮他,也从没打算告诉他。

    但今日李世民突然来访,而且还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让李元吉也不得不小心谨慎了些许。

    这只是一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情,甚至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但李元吉却觉得,他可以利用这件事情来为自己达到某些要求,直到现在,李元吉才真正的体会到,一个真正优秀的政客,并不是他能够为人民带来多少利益,为国家带来多少利益。

    而评判一个政客的优秀与否,完全就是看对方能不能把屁大点的事运作成自己的底牌。

    “你近日在长安城中大收保护费,几乎将全城官商百姓得罪个遍,想对你不利者大有人在,依孤看来,还是先取消了你那个保护费,若是歹人依旧仍在,在想办法去处置他们。”李世民隐晦的将话题扯到保护费问题上。

    对于这个问题,李世民也同样很愤怒,连朝廷都不敢去收保护费,你齐王为什么偏偏敢去这么干?真要是让你收成了,让朝廷的脸面往哪放?

    李世民是不愿意见到李元吉在长安有任何影响的,根据之前的调查,高二狗一事可是让李元吉在城中积累了一些威望的,言出必行,连一个普通车夫因为交了保护费,被人抢了他都管,不仅管,还迅速的查出了凶手。

    这也是这两日为何会有那么多商人愿意交纳保护费的原因,一是惹不起齐王,二是期望有朝一日,他们受了欺负,齐王也能为他们出头撑腰。

    这就是威望,这就是不利于李世民统治的蛀虫。

    所以,当李元吉七拐八绕的,将话题越扯越远,李世民最终也还是将话题回归原题,并且借助李元吉自己的话来说出自己的目的。

    李元吉心中一阵哼哼,幸亏老子目光远大,早就预料到你会这么说。

    “二哥,歹人跟踪尾随在先,臣弟收取保护费为后,其目的便是为了引出幕后真凶。当然了,收保护费也并不是一味的索取钱财,臣弟也是真心的想为长安百姓办一件好事……”

    “那你的意思是指,官府不能为百姓提供保护?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朝廷是不是应当支持你?”越听下去,就越是觉得生气,李元吉这是拐弯抹角的骂人呢?

第二十九章:主考官() 
李世民坐在蒲垫上,险些被李元吉的言论给气的乐了起来。

    倘若人人都需要依靠缴纳保护费来祈求自身的平安,那还要朝廷干什么?干脆把这个朝廷直接给你算了。

    李元吉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让李世民倍感纠结。

    甚至搞不清楚,李元吉到底是野心依旧不死?还是真的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继续当着那个可以肆意嚣张的王爷?

    至于有人要对李元吉不利,在李世民看来,这更多的也只不过是个说辞而已。

    李元吉满心的MMP,李世民这是压根就见不得自己好啊,不把钱还给自己不说,还禁止自己去搞创收,这简直就是要断了自己的后路。

    “二哥,臣弟实在是穷啊,莫说在太平坊建一座新的王府,臣弟此时手中的钱粮,连买下一块地方安身都很难。”李元吉并没有去跟李世民硬杠,人家是老大,咋说咋有理,所以他只能选择哭穷。

    你不是不让我收保护费吗?好,那么请你给我钱,给我足够的钱来开销,如果有钱,我自然不会去收那些保护费。

    李世民也同样很纠结,原先齐王府的财产已经被他手下的几位将领功勋瓜分一空,这钱自然是不可能退还给李元吉的,而如今国库内又极为空虚,自然不可能拿钱出来给李元吉。

    至于秦王府的财产,早就被李世民给填到国库中去了,但窟窿依旧很大。

    “不能激起民怨,官绅世家不能再收!”犹豫了许久,李世民这才无奈的做下了决定。

    关于保护费这件事,压力主要来自于官绅世家,民间反倒是没听说有什么不满的,李世民也自觉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便提出了最低的要求。

    “这……”李元吉故作为难,犹豫了片刻,这才点头妥协道:“好吧,官绅世家可以不收。”

    见李元吉答应了下来,李世民心中这才松了口气,就怕李元吉犯了那二百五的性格。

    但收取保护费一事,是李世民绝对不想见到的,这就像是生活在大唐体内的蛀虫一样,早晚有一天会激起民愤民怨。

    李世民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但却不得不作出妥协,他没那么多的精力去对付李元吉,整个国家乱作一团,突厥人又是蠢蠢欲动,只要李元吉不惹事就行。至于这件事,激起民愤则更好,他也好趁机拿下李元吉。

    但是,李世民也同样不想就这么让李元吉闲着,李元吉的才华还是有的,这一点李世民深信不疑。

    若想让一个人犯错,那就必须要让这个人做更多的事情,哪怕是一个十全十美之人,做的事情多了,也未必会面面俱到。

    “如今内外分忧,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来年正月的科考便由你来负责吧!”李世民展露出一副望弟成才的模样,期待感爆棚的说着。

    主考官?主宰天下考生生杀大权,好像很流弊的样子。

    不对,不能接,这活绝逼不能接。

    那可是科考啊,多大的事情?事关未来的国家社稷,这么大的事,连皇帝都不敢松懈,而每次科考的主考官的人选,也无一例外的只有三个要求,一是德高望重,二是才德兼备,三是皇帝的心腹。

    自己就TM一‘反王’,在李世民的世界里,是虽是都可以造反的好伐?

    你将科考大事交给我一‘反王’?

    难道你不怕我收买这些考生,然后精心培养,控制朝廷大局?

    “二哥,这事还是算了吧,臣弟现在连个住处都还没有呢。”李元吉哭丧着脸。

    “命题,选才,皆由你全权负责,只要过了吏考,授官之时以你推荐为主。”李世民微微扬起下巴,这么好的待遇,还就不信你不接。

    “当真?”李元吉微有些兴奋,这可是完全放权啊,这等好事,上哪找去?况且准备科考的同时,也并不影响他做别的事情。

    “君无戏言!”李世民忽然有些后悔,自己这个安排会不会有些欠妥?

    看着李元吉兴奋的模样,李世民总有种不靠谱的感觉,这货该不会选拔一堆诗赋经略样样不通的家伙吧?

    而且从近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李世民忽然有些怀疑李元吉会不会借此机会大发横财?

    不过想了想,李世民也就打消了这种担忧。

    朝廷缺人,但也不是那种工作快要进行不下去的地步,现在科举只不过是储备人才,若是李元吉乱搞,无非就是耽误了一年的时间而已。

    反正后面还有吏部的考试,过不了吏考,依旧不能被授官,这些人考不考的上在李元吉,用与不用,怎么用,在于他自己,完全没什么好担忧的。

    只希望能用这件事情牵制住李元吉,让他近段时间别再乱搞就是了。

    “殿下,太子这也太欺负人了……”李世民前脚刚走,余仁便委屈的不能行。

    李元吉倒是毫不在意,挥了挥手:“无妨,那些官绅世家本就不在计划之中,不收也就不收了,做好现在的,一年之后,保护费少说也得翻翻。”

    “殿下,奴婢说的不是这件事情,是科考的事情。”余仁连忙纠正,去官绅世家收保护费虽然很刺激,很爽,可也是看人的,余仁今日也正是挑着那些落魄世家去的,真正的大户人家,余仁反而不敢贸然前去。

    李世民的出现,正好解救了正处于尴尬纠结之中的余仁。但是关于科考,余仁却真是觉得太子这是在侮辱李元吉。

    “科考怎么了?”李元吉不解。

    “殿下,科考这等小事,往年都是考功员外郎负责的,您堂堂齐王之尊,去负责这等小事,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余仁急忙解释。

    考功员外郎,只是个从六品上的官级,在唐朝整个官员品级之中属于中等靠下级别,但这只是将所有品级归总在一起之后的对比。

    唐朝只有进入了五品官,才算是真正的通贵官职,五品以下,哪怕是正六品上,也依旧是个普通的‘小官’。

    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临界线便在于五品。

    从颜面上讲,让齐王这个至高无上的皇族去负责科考,虽然表面上表示了皇室的重视,实则是在打齐王的脸,一个从六品上的官员都能干的事,偏偏让你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齐王去干,难道你就不觉得丢人吗?

    当然,齐王是主考官,他不可能亲自下到第一线去,他只有命题,点举的权力,若是想评分,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忙的过来。

    一般情况下,都是各科负责考官挑选十份试卷做出比对评分,再交由主考官审核。

    所以说,主考官在这个时代更多的倒像是一个大管家的职责,当然了,权力也有,只是‘入不敷出’而已。

    唐初时期的科考还处于比较混乱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常有发生,甚至连考题也都没有形成真正的规范。

    但是,李元吉却真的对这个任务有很大的兴趣,从没有制定过这种规则,让李元吉心中隐隐的有那么一股按耐不住的兴奋。

    “行了,就算是小事,本王也要把它搞的轰轰烈烈,让子孙万代都记住本王。”李元吉毫不在意的挥挥手,什么狗屁的小事,老子即将制定的可是未来一千多年的考场制度。

    李元吉终于感觉到自己好像找到了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试想将来有一天,自己可以藐视整座朝堂上下,一脸满意的拍着皇帝的肩膀说:‘看到没?都TM是本王的学生。’

第三十章:给本公子打() 
事实上,第二天的时候李元吉就彻底的忘记了科考的事情。

    反正现在也才七月下旬,科考一般是在正月举行,前面的事情也轮不到他去负责,朝廷那边有专门的人手负责一整套流程,主考官要做的只是统揽大局而已。

    皇宫虽好,可待的时间久了也会感觉到沉闷。

    于是,没心没肺的李元吉一大早的便离开了皇宫,直奔即将属于自己的太平坊。

    太平坊内一副热闹的情形,到处都是收拾行装家具的百姓,对于李元吉所给出的补偿协议,大多数人还是感觉很满意的。

    虽然他们满不满意并没有什么卵用,齐王的威名那可是深入人心的,当得知太平坊被划归给齐王的时候,太平坊内的百姓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已经有一些人家悄悄的寻好了新的去处。

    长安城能容纳百万人口,但现在却连一半都还不到,百姓想找个新的住处也并不难。

    而齐王给出了很好的条件,那些百姓哪还敢有什么异议?只有傻子才会不答应,当然了,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选择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