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讲到一半,所有人都交了剩下的二百五十钱,收完了钱,对方这才继续讲下去。

    不过这后面的内容,也让石牧感觉到对方还是很有套路的,就算是只听了前半部分,自认为对科举已经很了解了,但你若是走了,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第三零八章:悲剧人生之程知节() 
没有人离开,见到自己的提成又可以多一些,讲师心中自然是高兴不已。

    连忙打开自己那份名册,挥舞着手继续讲道:“诸位若是有心的话,就会从这份名册上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不一样?

    石牧连忙打开自己那份名册,虽然记不住榜上的那份名册,但大眼扫了一遍,的确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比如说这个排序,它根本不是按照衙门的级别或者录取人数的多少来排的,这份名录让人看着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

    众人也是有同样的感觉,讲师这才继续开口道:“我们对这份名录进行了重新的排版,与外面那份名册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按照衙门的级别来排序的,而我们手中的这份名录,则是按照考取的难易程度来划分的,所以大家看起来才会那么乱。”

    “排列越靠上,意味着考取的难度越大,倒不是说他们要求太高,而是因为那些都是一些热门的衙门,报考的人数会很多,比如说有一千个人报考中书省,那么中书省只有五个名额,他们只能从这一千人中选取五个人,也就是说,会有九百九十五个人被淘汰掉。再比如说监事台外,级别不高,正五品上,下面的大多数都是从九品上的监事,而且还是要待在外面干一些脏活累活的官员,能够走到这里的,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会选择这个吗?”

    众人摇了摇头,科举嘛,就算是要选监事台,也要选择监事台内,监事台分为内外两部,内负责关中地区,外则负责关中地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具体的任务,全看监事台有什么任务,然后再去分配,说白了就是一个跑腿的小官,他们这些人有的也见过,苦逼的不能行。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没人会去选监事台这个苦逼的衙门,又脏又累不说,还容易被人揪到把柄。

    “是啊,连你们都不会选,外面的那些,又有几个会选的?所以我可以肯定以及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也奉劝你们一句,无论你们怎么选择三个衙门,至少也要选择一个监事台,如果再深入一些的话,就选监事台内,这样对于将来的发展更有利,当然,也不排除选外的,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运气到你那里。”

    “选监事台?万一真被监事台给录取了,上哪哭去啊?”有人嗤之以鼻道,显然不觉得监事台是个好地方。

    “就是,我等辛苦苦读,可不是为了来跑腿的。”

    “……”

    反驳的声音一大堆,显然大家并不认可他的这种推荐,但讲师却丝毫不在意,也一点都不紧张。

    放下名录,微笑着扫了眼众人,气若定弦道:“你等可知,贞观二年、神元元年的科举前十,如今在哪里吗?”

    “在监事台?”石牧愣了下,有些不敢相信,但对方的态度说明了一切,由不得他不信。

    “不错,两年的前十,共计二十人,其中十五个依旧在监事台,两个被提拔为县尉,一个县丞,一个入了工部,还有一个,如今在西域代表着大唐出使呢。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不出两年,这十五人会全部被调出监事台,根据他们的表现不同,安排到不同的地方,所以,不要小看监事台这块鸡肋。

    陛下为何会单独设立监事台这么个尴尬的衙门?又为何将两届科举前十全部扔进去?这不是没有目的的,监事台,说是干一些杂活,实际则是一块磨金石,虽然那些进入了三省或者六部的人看起来很风光,可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没有进入监事台,才是他们最大的遗憾,现如今看似节省了几年的时间,也增加了不少的机会,可在将来,他们却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填补如今的空缺。”

    一堂课下来,让所有人都有些犹豫。

    讲师说的很有道理,监事台在他嘴中成了最好的衙门,可在内心深处,他们却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一个是朝廷核心衙门,一个是在外面干脏活累活的衙门,不论将谁放在这个位置,怕是都很难选择。

    ……

    太平坊,一座宅院内。

    这座宅院要比其他的大了不少,主人将相邻的三座宅院一起买了下来,然后将其打通,又用围墙将其围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宅院。

    此时此刻,宅院的主人正坐在屋子内,愁眉苦展的看着满眼的铜钱。

    “滚……滚……滚……赶紧拿走吧,别让老夫瞧见这些钱,看着就来气!”面对着催命一般的余仁,程知节只觉的对方很闲似的,拼命的挥着手,示意对方赶紧带着钱滚蛋,他很不想见到对方,也不想见到这些钱。

    “这才不足四百贯,差的还远着呢。”余仁呵呵一笑,继续道:“现在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奴婢劝宿国公一句,还是赶紧去贷款还钱吧,不然陛下可是会发火的。”

    “要不要老夫告诉你,老夫也会发火的啊?”程知节暴怒而起,扬起拳头比划着恐吓道。

    老子特么招谁惹谁了?给缓口气的时间不行吗?啊?天天追在屁股后面讨债,你们想逼死老夫吗?

    一说到讨债,程知节就很郁闷,以至于他现在都不想回崇仁坊那个家,见到那几个水晶房就想砸掉,没这么败家的……

    “您就算是发火,奴婢也得来讨债呀,宿国公您还是听一句劝吧,这样对大家都好。”余仁继续劝说着。

    “不贷,打死老夫也不去贷款,反正现在也已经家徒四壁了,要不然你把这房子拆了抵债?”程知节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余仁很无奈,为了讨回债款,他只能抽空隔三差五的对程知节围追堵截,如今也才收回了差不多一半的款项,虽然利润很多,但距离合同款差的还老远呢。

    “老爷,黄尚书带着人来了!”

    “黄尚书?哪个黄尚书?”程知节一愣,难道陛下又换新的尚书了?印象里好像没有姓黄的尚书啊,就算有资格担任尚书的,也没有一个是姓黄的。

    “户部黄尚书呀……”下人郁闷的说道。

    “狗日的,那是黄尚书吗?”程知节觉得自己快要被气疯了,话说下人没文化就这么可怕吗?哪怕说个皇甫尚书也算回事,特喵的黄尚书,鬼知道你说的是谁啊。

    说话间,皇甫无逸带着几个户部官员,还有几个皇宫禁卫进入了物资。

    看到屋中的这一幕,皇甫无逸瞬间惊叹道:‘得了,老夫也不用多说什么了,人赃俱获……’

    皇甫无逸本来是没打算亲自来的,但考虑到程知节的尿性,一般人来还真不一定能镇住他,所以,李元吉让皇甫无逸亲自跑一趟。

    恩,自认为倒了八辈子血霉的程知节,又一次的要倒霉了。

    “这是要干啥?老夫又没说不给钱,用得着这样吗?又是户部又是禁卫的,欺负老实人呢不是?”见着这阵势,程知节瞬间咆哮道,这特喵的真要逼死老夫啊?

    “额……”皇甫无逸稍显有些尴尬,见到余仁的那一刻,就猜出了余仁来这里的目的,只能硬着头皮道:“老夫此行是另有其事,与余仁毫无关系。”

    “那你这是啥阵仗?老夫可曾犯了法?犯法也该刑部来抓啊。”程知节继续耍着荤道。

    “犯法倒不至于,就是犯了些错。”皇甫无逸也觉得很尴尬,佩服的同时又自愧不如,就算是现在要被处罚了,也依旧佩服程知节的头脑,如果不是皇上提起这件事情,自己到现在都还搞不明白呢。

    “那个啥……”皇甫无逸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很尴尬,很无语,想了想,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你暗中搞的那个给人讲解科举规则的事情被陛下发现了,陛下说你犯了错,官不经商,你这是经商,还有,你没有报备,没有纳税,这是违法,所以陛下让老夫前来收走这些违法所得,另外再给你个警告,若敢再犯,就将你贬为庶人……”

    “我……我……”程知节气的满脸通红,伸手指着我了半天也没有能够说出下半句。

    自己辛辛苦苦,费尽脑筋的整理了那么多资料,搞了那么多事情,费了七八天的时间才赚了将近四百贯,转眼就特喵的要被罚没了?

    为毛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这特喵的就是明抢啊!

    “那个啥,俺能插嘴一句吗?”禁卫也有些为难的开口道。

    “不能!”正在气头上的程知节,下意识的直接说道。

    “不能也得说啊!”禁卫很尴尬,但话又必须要带到,继续说道:“陛下说剩下的钱他可以不要利息借给你,两年内你还清就行了,另外,做事情不要再那么不动脑子了,你这样让陛下也很难做。”

    “老夫就特喵想赚点钱,我容易吗我?瞅瞅你们一个个的,就是见不得人好,拿走……拿走……通通拿走……老夫不要了,一钱也不要了……”程知节近乎绝望的呼喊着。

第三零九章:是时候闪现一波了() 
事实上,早在第二天的时候,就有御史注意上了程知节的这种举动。

    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具体的证据可以证明背后的人是谁,所以才没有轻举妄动。

    为此,御史甚至特意找了几个书生进去听课,开销什么的自然由御史来负责解决。

    与弹劾某一位大臣相比,这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

    要知道,御史与其他官员的职责不同,政绩也同样不同。

    以往大唐的政绩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治下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速越快,人数越多,政绩就越好,就越能证明你是个有才能个官员,也更容易得到提拔。

    现在还加入了个经济指标,但这些都与御史无关。

    御史的政绩指标还是原先的那个,以弹劾大臣的数量为考核基础,同时,又以弹劾的准确率进行更进一步的考核。

    御史虽然有闻风上奏的权力,但同样的两个人,同样在一年内弹劾了十个人,其中一个有五个案子被查证是真的,另一个则有八个,若有职位上的空缺,自然后者更具有优势。

    裁员的时候御史台也裁掉了一些人,虽然不多,但御史台的竞争也还是很激烈的。

    当御史大夫杜淹拿着种种证据找上李元吉的时候,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这一幕。

    御史的职责是弹劾,成不成功,皇帝怎么处理,与他们无关,只要被证明弹劾是有效的就可以了。

    “还真是穷疯了他!”正在视察冶铁作坊的李元吉,得知从程知节家中拿到四百贯钱的违法所得之后,不由得感叹道。

    “哎,这个老匹夫,估计是时间久了没闹出什么动静,心里有些不踏实。”房玄龄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程知节的路数大家都懂,也有人想过要学他一样,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得来的。

    为了学而学,最终只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毁灭。

    而对于程知节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家伙,李元吉也很是无奈。

    大事从不犯浑,小错却是接连不断,自己能有什么办法?

    “陛下,这铁路如今看来想要大肆修建,怕是有些难度呀!”程知节的问题只是小问题,其他的官员也没人敢拿朝廷的禁令去当儿戏,房玄龄将话题扯回了正题,也就是今日两人一同来到冶铁作坊的原因。

    铁路的试验段他已经见识过了,的确有可取之处,而且那边经过长时间的测试,也已经找到了最大限度。

    每隔四十里设置一座马驿,每座马驿配备三十匹马就完全够用了,暂时来说是够用了,再往后的话,会配置的更多一些,这要取决于对运输的需求程度而设定。

    若是遇到有坡路段,则单独设置一座马驿,里面配备十匹马用来协助列车爬坡,所有的规划都是完整的,齐全的。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说铁轨。

    “钢铁的产量挤一挤的话勉强够用,但锻造的话,仅凭人工怕是难以达到要求,而眼下这种依靠水力的方式,局限性又很大。”房玄龄继续说着自己的问题。

    “那就多设置几座大坝,一座不行就两座,两座不行就三座,或者单独从黄河那里开挖出几道支流,专门用来做这个。”李元吉也同样是发愁。

    没有电力,科技不行,很多原本很简单的方式,只能通过最古老的方式去完成,且效率极其低下。

    水力磨坊,这个在华夏很早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