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尝美酒的同时,阿赞松土也不忘讽刺着那汉人男子。

    虽然阿赞松土也认同,这家伙的确有些能力,但他的能力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实质性的转变,之前的偷袭失败了,以至于自己元气大伤,现在都只能窝在这里休养生息。

    “李靖这个人善于诡道,所以他所做出的举动,通常要反着看。”汉人男子倒是不慌,有什么好慌的?

    “那就是说,唐军只是做做样子吓唬人的?根本没有进攻的想法?”阿赞松土冷冷的讽刺道,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的去做。

    “不!唐朝的那个皇帝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从他派李靖在这里待了两年的时间,就能看出进攻吐蕃势在必行。而之前我们也去过那里,见过那里的环境,山虽然没有吐蕃高,气候也比吐蕃好,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在那里训练了两年的唐军,如果只是发起局部战争的话,吐蕃的地形优势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影响。”汉人男子极为冷静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阿赞松土紧紧皱着眉头,虽然他看不起对方,但又不得不认真的考虑这个观点。

    雅州自己不是一次去,对于那里的地形虽不敢说熟悉,但至少也不陌生。

    唐军划了一大片军事禁区,连普通百姓都禁止入内,如果说他们没什么想法,这个说法怕是连自己都不会相信。

    而吐蕃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至少现在来看是这样的,而吐蕃为什么能在与唐军交手的战斗中,屡次占据优势?

    其原因也很简单,利用自身的地形优势,加上合理的战术打法。

    以往的吐蕃人是怎么做的?

    当然是下山抢一把就走,如果唐军主力没来的话,他们会多放纵一会儿,如果唐军主力来了,他们还没攻下一座城池,那就果断的撤退。

    为什么要这么做?

    前人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吐蕃的这些后人们上了一堂声动的实践课。

    想霸占大唐的城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要唐军主力到了,那些还留在唐境的吐蕃军队基本就回不来了。

    换句话说,吐蕃的情况几乎与突厥差不多,都是依靠自身骑兵的高速机动性,趁着唐军主力没有到来之前抢一把就跑,一旦陷入阵地战,或是攻坚战,吐蕃军队的弱点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突厥灭亡,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吐蕃这样的大山作为掩护。

    以前隋军也不是没有追击过,但是很遗憾,往往进入吐蕃境内几百里,隋军就会彻底失去战斗力,这时候吐蕃军队只需要过去,像是杀鸡一样解决他们就行了。

    自此之后,双方似乎是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默契。

    吐蕃人下山抢了就跑,隋军或者唐军就算是来了,也不会进入吐蕃境内对其进行追击。

    但是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地理优势不再了,那么他们的命运,又与突厥有何不同?

    等等……

    进攻不进攻,话都特喵让你说了,老子还说啥?

    “你这话什么意思?”比起汉人的说话风格,阿赞松土是真的觉得自己越来越吃力了,很费劲,很费神。

    “打是肯定要打的,就算李靖不想打,他那个皇帝也会逼着他去打,但在老夫看来,李靖这边未必是真的打,况且,唐皇现在应该也没精力来管这边。”说到这里,汉人男子阴损的笑了笑。

    ‘砰……’

    阿赞松土猛的一脚将身前的案台踹开,满脸怒火的指着汉人男子:“说人话!若不是看在松赞干布的面子上,老子早特喵一刀了结了你这狗汉奸。”

    几个月下来的接触,加上之前的失力,让阿赞松土心中很郁闷,情绪也比以往更加暴躁了许多。

    汉人男子投靠了吐蕃,而且本身又有不错的能力。

    对于吐蕃来说这是好事,但自己就是看不起这样的叛国之人,所以对于这货也一直没什么太大的好感。

    如果对方规规矩矩,安安稳稳的在这里当条狗也就算了,自己看在松赞干布他死去爹的面子上,也懒的去跟这货较真。

    可特喵的你整天叽叽歪歪的说一大通让人听不懂的话,一会儿说要打,一会是不打,一会又说不是真的打,到底特喵的打还是不打?真打还是假打?你特么在这膈应谁呢?

    阿赞松土觉得,自己如果继续这么放纵对方的话,保不齐几个月后自己就要被人举行天葬了,即便是现在,阿赞松土也觉得自己的脑袋好像要炸掉了似的。

    汉人男子嘴角轻轻的抽搐着,心头更是一股怒火袭卷而来,狗汉奸?

    若不是老夫走投无路,用得着来投靠吐蕃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土鳖王朝?

    老夫为了吐蕃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耗费了如此多的精力,到头来就换了一个狗汉奸的名字?

    就算自己再怎么隐忍,这个时候心中也不会一无所动,换个其他人来,怕是早就暴起了。

    “老夫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投靠你们,而是因为老夫与吐蕃有共同的敌人,若你不屑与老夫为伍,老夫也不强求,天下之大,比吐蕃更合适的也不是没有,没有了吐蕃,老夫依旧要继续下去,但是没有了老夫,吐蕃还能苟延残喘个几年?你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虽然忍住没有暴起,但汉人男子还是用他最擅长的言语进行了反击。

    当一个人出钱出力,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帮你,可在作出这一切之后,你帮助的人却在骂着你,讽刺着你,看不起你,这时候你心里的落差又会有多大?

    自己不是投靠,而是合作,这一点松赞干布很清楚,论科耳和尚囊也很清楚。

    可除了他们以外,所有的吐蕃人都觉得自己是投靠了他们,一个在大唐走投无路的糟老头子,想借吐蕃之手为自己报仇。

    在一个错误的观点引导下,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吐蕃人虽然不聪明,但也不傻,双方间的隔阂就这么存在着,论科耳和尚囊也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似乎有意是要让这种情绪蔓延下去。

    以前没人提起,所以自己能忍,但是现在被人指着鼻子骂狗汉奸,他却不能忍了,再忍下去,别说是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就是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显然,对方的反驳,对方的态度,还是让阿赞松土心中一愣,稍稍的有些害怕。

    他是论科耳派来的军师,阿赞松土是谁?说白了就是一个混迹在吐蕃与大唐交界处的一个地方豪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奴隶主而已。

    别说是跟论科耳他们相比,就是跟那些没落的老贵族相比,自己的这点势力都不够看。

    吐蕃内部虽然不太平,但现在已经渐渐的稳定了下来,在论科耳和尚囊等人的帮助下,松赞干布已经逐渐的平定了叛乱。

    这个时候若是气走了这货,或者说对方直接到那里给自己上眼药,自己亏不亏?

    “说话就说话,老是说那么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老子以前听不懂,但看在松赞干布的面子上也就没跟你计较,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还说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骂你咋滴?再敢说这些话,老子还敢打你信不信?”不想得罪松赞干布,但也不意味着自己就要讨好汉人男子。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这辈子都不会道歉。

    所以,阿赞松土给自己找了个很不错的理由,这样就算是日后松赞干布问起,自己也有什么说的,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不是在胡搅蛮缠,而是对方太不上道。

    汉人男子深吸了口气,暗劝自己不要生气,不要为了个人而不去顾及大局,可心里也很委屈,自己已经说的够直白了,不是老夫说话太绕,而是你脑子太笨,这要是放在以前,老夫就是眨一下眼,对方都知道自己想说啥。

    但这里不是大唐,阿赞松土不是以前自己的那些同僚,好一会儿功夫,这才让自己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李靖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其实还是很明显的……”

第三五九章:大战,一触即发() 
    “李靖的目的很简单,而根据老夫对他的了解,就算是唐军改制,也很难改变一个将领的作战思想,所以,他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无非就是想吸引我们调集主力前来应对此事,如果老夫没有猜错的话,对面一定准备了另外一支精锐的部队,打算从其他的地方突入进来,然后直插我们身后,两面夹击,纵然我军调集大量部队,使唐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在大量手雷,投弹车的辅佐下,人数反而会成为我们的劣势。”汉人男子只能放弃自己以往的风格,一言一句的解释着。

    有这么笨的队友,自己还能说啥?

    但不解释又不行,连队友都不明白,还怎么继续下去?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有两个,那个有可能藏在暗中的军队到底在哪?人数有多少?又是何人统兵?另一个,上面会不会给我们援军,又会给多少?”解释的差不多了,汉人男子这才说出自己考虑的问题。

    这一战,吐蕃人的确不占什么优势,地理优势已经被对方给抹除掉了,现在兵力又处于劣势,一旦唐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吐蕃人所面临的,必然是必不可挡的溃败。

    阿赞松土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现在,他终于是明白了对方先前说那些话的意思了。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处境不妙,但那更多的是凭借着一种直觉来判断的,而对方则是给自己列出了很多个问题,让这些问题直接告诉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虽然这样说的确很直白,也更容易理解,更能清晰透彻的看到问题的所在。

    但问题在于,自己不是唐人,也不适应他们那种弯弯肠子似的谈话方式。

    我们该怎么办?

    这样掉粉的话,阿赞松土自然不会说出来。

    “虽然吐蕃与唐朝相邻的地方有很多,但很多地方都不适合大部队挺进,且道路崎岖,就算是进来了,后勤补给什么的也完全跟不上。”

    “莫慌,就算是对方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又能如何?这里毕竟是吐蕃的领土,是我们的主场,所以我们还是占据着很大优势的。”汉人男子微微一笑,难度很大,但不代表没有活路,继续道:“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向上面求援,如果我们无法拿出足够的军队,到时候李靖这边即便是真的佯攻,怕是也会直接改为主攻,我们挡不住他们,另一个,撤退……”

    “撤退?”阿赞松土眉头涌动,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

    “对,撤退,以空间换取时间,然后……”

    ……

    大量侦察兵被放出去,就算吐蕃人的斥候无法进入唐境刺探虚实,但至少也能感觉到战争的乌云正在朝着他们袭来。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侦察兵的出动频率明显异常高于其他时候,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战争真的要来了。

    李靖之所以这么搞,就是为了要告诉对方,我要进攻了,你赶紧做好准备。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不至于让大后方的援军赶到,但却能让对方将附近的兵力集结起来。

    而半个月,就算是对方集结起来了,也会因为没有得到休整而战斗力大降。

    可以说,从长安回来的路上,李靖就在盘算着这一仗该怎么打?

    没有援军,或者说援军远在千里之外,这就促使李靖必须要小心谨慎,每一个决定都必须要思虑再三,因为一旦损失过大,他将会彻底的失去此战的机会,到时候攻不成,守不就的,很是尴尬。

    没人想在这么大的一场战争中去充当那片绿叶,李靖不想,苏定方也不想。

    至于最终由谁去当绿叶,这个就只能看天意了。

    “什么?撤了?”正在视察部队准备工作的李靖,忽然间接到了前线斥候传回的情报,惊讶的嘴巴都有些合不拢。

    准备工作很枯燥,用粮食去造干粮,蒸饼,炒面什么的,凡是能做的,省事的,都要准备一些,能带多少带多少,毕竟到了那边,补给就很困难了。

    另外就是熟练投弹车与火箭炮,至于其他的,该训练的早就训练过了。

    士兵们最短的也在一起过了一年的时间,默契度是不成问题,也没必要临时抱佛脚,现在要做的,就是搞好后勤。

    可这个时候却接到这么个消息,李靖不得不惊讶。

    “撤了,不仅军队撤了,连牧民也被强迫着一起撤退了。”情报头子徐盛说着,这是接到了多个方向的情报之后才来汇报的结果,这不是个例,而是对方做出的真实反应。

    “坚壁清野么?”李靖微微眯着眼睛喃喃道:“有点意思……”

    吐蕃人是什么时候学会这种手段的?李靖并不在意,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