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李元吉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分权!

    是的,分权。

    内阁制度,也是分权的一种形式,虽然这种形式看似是削弱了皇帝的实权,但其实真正削弱的,是宰相的权力。

    原本宰相人数不多,也是可以说一不二的主,但是内阁制的设立,一下子让这个人群达到了十多人的规模,他们分别代表着一方,哪怕不是自己的职责,他们也能发言反对,甚至是制止一件事情的发生。

    人越多,就越是难以统一,毕竟众口难调,况且皇帝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内阁,是一个既能催促他们努力工作,又能让他们相互监督钳制对方的制度。

    同样的,内阁大佬们的级别虽然不如四高官官,但一个内阁成员的身份,已经可以填平这些差距了,都是一方大员,除非他们真的勾结到一起,否则任何人都不会轻易的对另一人示弱,毕竟也是一方大佬,不能像以前那样投靠某个宰相当做靠山了。

    李元吉自己是早就有了这种想法,内阁制度的推出,只不过是个试水而已。

    但仅仅只是改变了上层就能解决问题吗?天真!

    真正的问题,永远出现在基层,除非自己身边出现个球王高俅,而自己也不带脑子的去完全信任他。

    那么,答案就已经很明显了。

    马周提出的这个取消宵禁的事情,虽然整体考虑有些不足,但也的确是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契机去推动自己的想法。

    皇帝做事的确不用去考虑那么多,但一个好皇帝,永远会在别人不认为不妥的时候做出某一个决定。

    “取消宵禁以后,需求最大的商品是什么?”李元吉继续说着:“是煤油!没有没有,就算取消了宵禁也没有办法,所以,发展省接下来的任务,是扶持几个出产煤油的地方,尽可能的让煤油足以供应整个市场,而且价格还要低下来,至少以当下的价格,朕不认为那些商家会坚持太久。”

    白天开门的成本就是房租和人工,但夜间还要增加个油灯,油灯可一点也不省钱,一家店铺总不能只点一盏油灯,那样绝对没人愿意进来消费。

    而那么多油灯加在一起,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个夜晚就可以烧掉整个店铺所有员工的酬劳,夸张吗?一点也不夸张。

    有需求就有市场,虽然按照李元吉的说法,煤油的利润必将会被压到最低,但再低也是利润啊,总比现在坐吃山空要好。

    而产业集群代表着什么?可不仅是这些利润,商队总要来拉货吧?总要吃喝住吧?如果在开发些特产什么的卖给他们,这不都是附带价值吗?

    原本还为发展项目而头疼的马周,瞬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暗道还是皇上脑子好使啊,自己咋就没想到这些呢?

第三六八章: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的行政规则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各级官员也能相互的制约对方,加上近些年来监事的明察暗访,也更是让他们不敢胡来。

    但规则再怎么严密,也总有灯下黑的时候。

    而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李元吉的答案就是分权。

    当然,不管怎么分权,这些地方大佬们总是会大权独握,在军队已经独立出来以后,剩下的就是官府方面的改动。

    虽然没了军权,但是地方官手中的权力也依旧不小。

    “朕决定以泾阳县为试点,时间截止到年末!”如何去分权,李元吉并没有单独的去跟马周说,而是将其放在了内阁会议上去说。

    取消宵禁不是小事,一上来就直接放在长安,这一点也不妥,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很难挽回。

    而将其放在距离长安不远的泾阳,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其一,泾阳县的经济能力相对不错!”李元吉继续说着。

    虽然对于取消宵禁一事仍有不少人心中持反对意见,但既然皇帝提了出来,也选择了小范围的试验,并没有一上来就搞出什么大阵仗,他们若是再反对,那就未免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内阁虽然权力很大,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古代,这是皇权至上的年代,只要皇帝一句话,就算是房玄龄也得乖乖的递交辞呈,根本没有反抗的资本。

    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因为李元吉说的对。

    随着啤酒作坊的投入使用,泾阳县的经济能力已经一跃超过了很多地区,虽然还比不上那些老牌地区,但啤酒作坊内大量的工人,加上优先收购泾阳县百姓手中的粮食,这也使得百姓们手中有了些闲钱,虽然不多,但也总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

    而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泾阳县内的商业气氛,在啤酒作坊投产以后,已经变的热闹了起来,如今已经有不少的商家选择在那里开一家分店,为了支持泾阳的建设,啤酒作坊也在泾阳县设置了办事点,商贩可在长安或者泾阳两地进行下单交易。

    而两者相比,泾阳距离作坊的距离更近一些,虽然长安很方便,但这里人也多。

    “其二,泾阳距离长安更近一些,也更有利于让朝廷随时了解情况,以便做出改进。”

    “其三,可吸引部分有钱人前往那里”

    “其四”

    “其五”

    李元吉一口气说了五个理由,有些是足以让人信服的,有些则是让人抱有怀疑态度的,但也是那种说不明白,也找不出具体反驳理由的,只能将问题交给时间去处理。

    “那就在泾阳先试验一年吧,不过臣建议,将宵禁时间推迟至子时即可,毕竟还有太多的未知,也算是有个缓冲。”眼瞅着李元吉一口气摆出了这么多理由,房玄龄只能点头答应,并且稍稍的提了点意见。

    除非他傻了,才会在这个时候拒绝李元吉。

    没瞅见人家准备的这么充分吗?也真不知道马周那货是怎么说动皇上的。

    同样坐在内阁的皇甫无逸悄悄的打了个冷战,他可是知道实情的,这事还真不是马周说动陛下的,而是自己跟陛下提了句,然后引起了陛下的兴趣,这才召见的马周询问的此事。

    当然,昨日才召见的马周,而马周之前提出的观点也远不如今日陛下所说的观点,皇甫无逸倒是觉得,似乎陛下也早有此意,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罢了。

    猛的摇了摇头,管他呢,宵禁取消了也好,至少户部的税收会更多一些,蚊子再小也是肉,咱皇甫无逸也会幻想着有朝一日钱多到花不完的地步。

    “取消宵禁可不是什么小事情,所以”李元吉继续缓缓的说着。

    房玄龄心中猛一咯噔,感情重点在这里等着呢?

    我说咋总感觉少了点啥,一时间,房玄龄有些欲哭无泪,现在自己已经答应了,那么下面不管李元吉说什么,自己都不好再去反驳,虽然李元吉这么做是为了保住这一帮老臣的面子,可这也太委屈了点吧?

    “此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官府,现在官府的体制根本无法满足取消宵禁以后的需求,所以,朕决定对泾阳官府进行重新的划分”

    李元吉这一席话可是将不少人都给吓的不轻,重新划分?说的轻巧,可谁都知道,一旦成功,那将是对整个大唐的官场进行改革。

    虽然朝廷已经改过了,各部门的职责也划分的很清楚,可若是涉及到下面的州县,那可就没朝廷这么容易了。

    毕竟朝廷在高级,也就那么几千人,下面的州县可是涉及到几万人,数十万人规模的,若也是来个大裁撤,以后这日子还好过吗?

    恩,就以县来说吧。

    县设县令一人,负责统筹全县政务,一县的老大哥。

    县丞一人,副长官,负责协助县令。

    主薄一人,是勾检官,负责勾检文书,监督县政。

    县尉一人,这也是个老大哥级别的人物,虽然他做不了决定,但这位手里的权力很大啊,全县所有的政令,都要经过这位的手,上面的三个做完决定,勾检过后,具体的执行就要交给县尉,包括行政,司法,财物等各个方面,是具体负责庶务的官员。

    下面还有上百官吏,若是减去一些的话,估摸着这些人得头疼死。

    刚欲反驳,李元吉却紧接着开口道:“现在这些主官要负责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根本无法顾及全面,所以很多地方,也都会因为人手不足等问题而暂时搁置一些事情。

    朕觉得应该为他们减减负,比如说县尉只负责行政,司法和财务等独立出来,由县丞负责各衙门的协调。

    而独立出来的司法,则归朝廷直管,但受县令调遣。除此之外,县令无需再去审案判案,在各州县设置专一的审案衙门,由这些衙门来负责。独立出来的司法,只负责维护治安,抓捕罪犯,搜寻证据等事情。

    而财务独立出来,依旧属各县管辖,只是级别与县丞相等。

    此外,设立专业的消防衙门,用以保障防火等安全隐患,而消防衙门则以军制为核心,人员也均享受军人待遇,而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是灭火,二是防范,所有开业的店铺,都需要接受他们的检验,合格之后方可开业”李元吉噼里啪啦的拉出来一大堆的说法,让人听的有些晕晕乎乎的。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还是听明白了李元吉话音里的意思。

    一是削弱了县尉手中的权力,二是提高了各州县下面曹事的级别,曹事就是县尉手下具体负责各种事务的官员。

    三是司法独立了出来,由朝廷直接管辖,剥夺了县令判案审案的权力。

    四是设立了专一的审案衙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这种模式将会成为常态,所有的州县,都将失去独自审案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徇私舞弊的可能性被降低。

    五是设立消防衙门。

    五个要点,算来算去,除了对县尉的影响较大,对县令有些影响以外,对于整个县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而之前他们最担心的人员问题,非但不会被缩减,反而会得到扩充,这样又能增加一些就业岗位。

    司法独立

    脑子里不断的回味着这四个字,在联想到李元吉对其的解释。

    片刻之后,房玄龄心中黯然一惊,不由得抬头望向李元吉。

    然后在看看周边的其他同僚,虽然早就知道李元吉并非常人,但这一次房玄龄还是被深深的给震惊了。

    与其说是为了配合解决取消宵禁后的一些问题,倒不如说是李元吉想借此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而这一次,李元吉更是直接斩断了地方上的命根子,准确的说,是斩乱了他们心怀不轨的最后一丝希望。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李元吉这么做其实也没什么不对的。

    只是这一手很高明,先是抽走了兵权,取消了折冲府,后又收走了州县的判案权,治安权。

    武侯这种职位,比起军队的确没什么战斗力,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而这个时候,一但县令或者都督想要谋反起事,那么他手下也就只有那些行政人员可以调用,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朝廷牢牢的掌控着司法力量,对于这些行政人员造反,连军队都不用出动就能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刑部是不是也要改动一些?”房玄龄问道。

    李元吉微微一笑,不得不再次感叹房玄龄的脑袋瓜是真的聪明,自己说了那么一大堆,他却这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不是房玄龄这么问了一句,其他人怕是现在都还晕晕乎乎的搞不明白呢。

    特别是一脸懵逼的张行成。

    “刑部的确需要做出一些改动,但只是在内部对于职责进行细分,一是要配合各州县司法独立出来以后的接洽问题,二是关于死囚的处理问题,朕觉得朕也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大权在握,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失去理智,朕不想错杀一人,也更不想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所以,朕决定,以后所有关于死囚的处理,先由刑部进行内部审核,然后在拿到内阁来讨论”

    “什么?”房玄龄等人大吃一惊,连连惊呼。

    皇帝为什么至高无上?就是因为有掌握天下苍生的生杀大权,现在他竟然把这个权利拿了出来?不管怎样,反正他们是惊的一笔

第三六九章:上官仪的选择() 
    皇帝将独属于自己的权力拿了出来,虽然他们的决定未必就是最终的决定,但是很显然,如果所有人都反对的话,皇帝也不会太过于执着自己的认定。

    如果非要将皇帝的特权排个顺序的话,那么生杀大权一定会排在首位。

    什么人事,财政云云的,统统靠边站着去。

    “变了,一切都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