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大多数人担心的问题,而这也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唐军的参军年龄在十八,也就是成了丁男之后,这个年纪刚好是成亲的年纪,虽然有些人会早一些,但受制于家庭经济因素,很多人都是一拖再拖。

    也就是说,军中年纪在二十二三左右的将士,实际上这个年纪是最好的战士,可这些人却大多数打着光棍。

    放在后世来说这个年纪还小,可在这个时代,他们已经属于老男人了。

    传宗接代这个事情,李元吉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去干扰人家。

    “想走的发放路费,另外通知沿途驿站,持退役证明的,必须无条件接待,并为其准备口粮,提供歇脚的地方。另外,每人再给他们两个月的军饷作为退役的安置费用,这笔钱暂时从内府出。”李元吉想了下,虽然也想多给一些,但却受限于没有太多的资金可用。

    那些备用资金倒是可以,可给的多了,也就破坏了自己的计划,所以只能暂时先这样,等以后有钱了,再去补偿他们一些。

    而且事后补偿这事,其实也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手段,至少证明了朝廷没有忘记他们这些曾经在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兵们。

    而这些老兵在回家以后,对于整个大唐的稳定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安抚好了他们,基本上就可以杜绝某一地区可能会发生的叛乱,因为这些人不可能允许他们破坏这久违的安宁,以及破坏对他们念念不忘,皇帝的江山。

    “至于想留的,同样是发放路费,给他们两个月的假期回乡探亲,不过在走之前,要先把授衔的事情做完,该提士的提士,有能力的,也可以被列入实习副队的名单之中。

    另

    无论是走的还是留的,名册一定要留好,朕不希望将来有一天,后人们找不到他们曾经为这个民族奋斗过的痕迹。”李元吉望向远方,情不自禁的说着。

    远征军被分为了三个部分,一部分由李靖的副将高杨负责,继续镇守吐蕃(高山州),而这部分人的军衔问题暂时还没有处置,但却已经被获准轮流回乡探亲的资格。

    另一部分则由张亮负责,继续镇守吐谷浑以及玉门关一代。

    而最后一部分,就是苏定方带回来的这七万多人。

    老实讲,大唐现在承受不起大量军人退役的事实,所以无论如何,必须要留下大部分,但也必须要让一部分人离开。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朝廷必须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今年是一个较大的退役期,整个大唐七十余万兵力中,有近五十万都到了期限,一下子更换五十万人,战斗力必然无法保证,所以不能这么做,只能分批逐渐的退役。

    回来的这些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不用超期太久,但也是不幸的,因为离开之后的他们,在待遇方面必然比不上那些留下来的。

    而留下来的那些人,不仅军饷也跟着涨了,并且还得到了承诺,最多两年,谁想退役可提前一年打报告,然后会安排人员离开,而退役的时候,他们将一次性得到一年的军饷补助。

第四六三章:读出来的未来() 
    确定了目标之后,后续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一些。

    不过涉及到数万人的事情,所以还是显的忙碌了许多。

    先是办理了退役的手续,就是兵部备案,发放退役的凭证,然后就可以等着领钱离开了。

    然后是办理留下的手续,这个相对更为麻烦一些,因为涉及到授衔等问题。

    但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在正旦前的二十天,还是将这数万人的事情全部解决了。

    虽然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回到家中去过年,但起码大部分人是没问题的。

    一下子几万人提了士级,自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将他们安置在一起。

    这些都是在近期参与过战争的人,虽然有些人可能还不太适合担任伙长,但至少他们的战斗经验是可以帮助大多数人的。

    倒不是说那些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在个人能力方面就不如他们这些人。

    而是因为这次的战争,其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换句话说,远征军这次在战场上积累的经验,正是其他部队紧缺的。

    或许这种经验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但部队跟科学院没什么区别,都是个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想尽一切办法完善自我的地方。

    所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造,不断的淘汰,在这两个地方基本是一样的。

    将士们是回家了,可是队正以上的军官,却留了下来。

    因为他们手下将来的去处,将由他们来决定。

    所以,这个年对于他们来说,注定是不可能清闲的。

    而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是一份份冷冰冰的资料,上面写满了每一个战士,每一个伙长、伍长的战绩,特长等资料。

    每一个队正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将自己下面的士兵根据资料进行分类,什么样类型的人,就将资料放进哪一种类型中去,以便于后续的分配管理。

    当然了,这么庞大的工作,仅仅只是依靠这些人来完成,显然是有些难度的。

    于是,那些临时工性质的军校生,再一次成为了一块砖。

    一百多人被分散在各处,一个人平均需要负责二三十个队的资料,除了需要收集,还需要进行甄别,以防止资料归档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些军校生来干这些事,原因很简单。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些都属于高学历人才,比起那些连读一封信都要结结巴巴的大老粗们而言,这些军校生出口成章那已经成为了常态。

    加上这是第一批从民间招募的军校生,而且注定了他们从毕业开始,就要高人一步。

    李元吉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这些军校生开小灶,让他们接触的更多,学习的更多,等他们到了部队以后,唯一欠缺的,只能是实战经验。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校生的含金量,才能确保更多的人才可以通过这种渠道晋升上来。

    而这,也是维护皇权的一种手段。

    邱河将资料递交给了负责他们的军校生薛仁贵,而按照计划,他们这些队正完成资料归整之后,可以在长安自由活动,等到军校生确定资料无误之后,方可休假回家。

    邱河本就是长安附近的人,所以对于回家也就更加迫切了些,毕竟自己已经将近五年没有回家了,家里现在是什么模样?自己也一无所知。

    但是相比较于回家,邱河同样重视的,是自己那些部下的去处问题。

    自己一个队满编五十六人,战后回到长安的,只有四十一人,而选择离开的,则有二十二人,也就是说,包括自己在内,自己那一队也只剩下了十九人。

    剩下七个伙长,三个伍长,八个士兵,加上自己一个队正。

    好端端的一个部队,自己带了五年的部队,就这么散了。

    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就是跟个一草一木待上五年的时间,也不会没有任何的感情。

    “知道我们的去处是哪吗?”或许已经意识到了他们不可能继续待在一起,邱河略显伤感的问着。

    “报告长官,不知道!”薛仁贵摇了摇头,按照军规来回应,自己一个学员,除了见到士兵不用喊长官以外,现在见了谁都要喊长官,不过瞅见邱河面色有些忧伤,虽然并不知道结果,但薛仁贵也仍是不忍看到对方这副模样,想了下,只能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他:“长官,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人会被按照各部队的需求分散到各个驻守在大唐各处的部队,其中最低担任副伙长,所有人基本上会在现有级别上提升一个或者半个级别。”

    “谢谢!”邱河点了点头。

    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他一个人能够阻止的,而提升级别,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吧?

    副伙长?在此之前军中并没有这个职位,就算是伙长出了问题,也是由两个伍长出来一个暂代伙长职位,而设置了副伙长,就可以直接接替伙长,是伙长的第一人选。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绕开了伍长这个职位。

    当然,邱河不知道的是,正旦以后,伍长这个职位将会被撤销,这个职位已经不符合现代陆军的需求,所以只能被淘汰。

    “你是通过科考进的军校?”自己的手下总算是有了出路,邱河对于军校生也有不少的兴趣。

    因为自己的队伍里出了个李四那家伙,所以在最终选拔的时候,自己被卡了下来,所以没有能够进入军校深造,但自己并不后悔。

    唯一可惜的是,让自己痛骂的是,李四竟然选择了离开,这是自己始料未及的,也感到惋惜不已的。

    “是的,长官!”反正现在也不是太忙,薛仁贵也就跟对方聊了起来,他也想对前线的事情多了解一番,虽然现在并不是时候。

    “你们都考了些什么科目?”听到果然跟自己听到的结果差不多,邱河便有些鄙视。

    自己一个立下战功的人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进入军校,这些毫无战功的人,却可以通过科考进入军校,这是讽刺吗?

    心中有些不爽的问着,他倒是想要看一看,这些通过科举进入军校的人,到底有什么能耐?

    “长官,考试的科目有很多,但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个是体能,第二个是理论,第三个则是实践。”薛仁贵将自己当初考试的科目大致说了下,不过在瞅见邱河满脸不解的表情之后,只能继续深入的解释道:“体能就是负重越野,十里的距离,时间比军中的要稍稍长一些,但也长不了太多。

    只有体能测试合格以后,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考试,理论方面涉及的比较多,比如说对于军队,战争的见解,圈定一个目标,给你一个队的兵力,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去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需要大规模作战,身为一名队正,你会如何去做,再有就是设定了很多关于军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士兵间的矛盾,士气等问题,这些都要做出详细的解答。

    而通过第二科目以后,则要进行实践测试,每个人会被分配五十名士兵以及五名伙长,而每个人在这些人中就是队正,然后分设三个科目,训练,独立任务,协作任务。

    而在后两个科目中被淘汰的人也是最多的,根据学校公布的数据,此次报名者一共有三万余人,但是最终只有一百零七人通过了三次的考核,大多数人都过了第一科目,有大约六成的人被第二科目淘汰,四成的人被第三科目淘汰。”

    邱河微微皱了皱眉头,情况显然不止自己听到的这么简单。

    而第二科目就列出了各种问题下应该如何处理,而这些几乎是文人的考生,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其实真正的杀手锏应该是第三个科目。

    因为理论再好,未必能在实践中去保持冷静,而第二科目考试的那些内容,必然会在第三科目中出现,三万多人淘汰的只剩下一百零七人,超高的淘汰率也预示着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邱河不禁暗想着,如果是自己的话,遇到第二科目中的那些问题,又能做到多少?

    不过很快邱河便有了答案,自己当了十年的队正,在经验方面是没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时候,可能会有些棘手。

    第三个科目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是否刻意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将损失最小化。

    这个科目对于没有任何军旅生涯的考生们来说,太难了。

    可就是这样,还有一百多人突出重围,这让邱河不仅有些惊讶,而且,邱河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可能。

    因此所有的测试,都是以队正为核心,而队正是最低级别的军官,是官而不是士,不是兵。

    也就是说,这些人只要毕业了,起码就是队正起步。

    想想自己,混了那么多年也不过才刚刚混到队正这个职务,而他们呢?四年的军校生涯,出来就能抵得上他们许多人大半辈子的努力。

    别提苏定方那种变态,那样的人才有几个?

第四六四章:未来战争?() 
    军中历来都是个讲究资历的地方,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亦或者是将来。

    大唐初年,战乱不断,几乎有着几十年的乱世光阴,不说那些将军校尉级别的,就是一个队正,一个伙长,一个伍长,哪个身上没有战功?

    的确,有很多人都只是凭借着战功硬升上去的,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