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么做的直接结果就是,锻压机每工作一次,一千二百多个底火帽就从一块黄铜铁皮变成成品了。

    很神奇,效率很高,高到吓人。

    以至于原本打算做三台这样机器的子弹厂,最终也只是做了一台,即便如此,这台机器还不是天天开工。

    同时为了避免浪费生产力,自然是采用了其他作坊的通用办法,全力生产一天的底火帽,然后就把磨具拆下来换上别的继续生产,等底火帽没有了在换上来生产一天。

    至于弹壳,用的同样是冲压技术,原理就更简单了,先将其制作成铜管,利用上下磨具的压力直接冲压成型,至于质量,试验证明,效果还不错。

    当然,受制于黑火药的缘故,虽然几经改进,威力已经提高了不少,可最终子弹的有效杀伤距离也仅仅只有不足三百米,至于最大射程,鬼知道。

    而能够精确射击的距离,大约也就二百米左右,二百米开外,基本就半打半蒙了。

    可即便是这样,这个效果也依旧让李元吉兴奋不已。

    一千人的禁军,晚了两个月才出发,而这两个月内,他们正是换装了新式步枪,好在战术什么的早就学习过了,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适应新装备。

    “中校,这就是你们的装备?”看了眼对方肩膀上的肩章,王玄策好奇的打探着将士们背后背着的那一根根棍子,还不及人高,又没有刀刃,怎么看怎么不觉得这像是武器。

    当然,王玄策常年不在长安,不知道火枪也属于正常。

    但是这次回长安的时候,对于军衔制度他可是恶补了一番的,而这半年的准备期内,远征军也要完成军衔的替换工作。

    而这个也很简单,士兵就根据兵龄来授衔,而军官则根据职位去授予相对应的军衔。

    至于王玄策,原则上他并不属于军人,但这次的事情又是皇帝亲自点的将,这在以前是很合理的。

    但是在现在制度下,这种方式又显的有些不合理。

    所以此时王玄策也是穿上了一身的军装,分为上下两件,颜色是土不拉几的那种,至于肩膀上,则是一对纯黑色的肩章,上面没有任何的标识。

    这是李元吉新推出的军衔,有些不靠谱,或者可以说是为了王玄策单独推出的军衔。

    不过这种军衔有两种颜色,黑色代表统帅,白色代表最高参谋,两个颜色代表了两个系统最高级别的指挥官,但这却是临时的。

    而为了堵住众人的嘴,李元吉则是宣布只此一次,原因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也就是说,当王玄策取下这对肩章的时候,这种肩章就成为了历史。

    当然,李元吉不是没考虑过后代会效仿,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让王玄策参军,他的资历又不够担任将军,为了避免破坏平衡,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是的,将军!”刘里规规整整的回应着,外人不清楚,可他却很清楚这种新装备的威力。

    王玄策微微皱着眉头,李元吉派来的禁军,自然不会是打酱油的。

    可是自己却对这支禁军没有任何的了解,而且在此之前,自己甚至不知道他们的装备。

    而眼前看到的这些棍棒,真能上阵杀敌?

    怎么杀?

    砸死对方?

    可砸的话,有哪有长枪合适?这个长度还没人高,甚至跟横刀对战的时候,都未必会有胜算。

    “中校,能演示一下你们是如何战斗的吗?”王玄策下意识的问道,但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太合适,接着补充道:“你知道的,身为统帅,我必须对每一支部队的特点了如指掌,不然的话,我根本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派上什么样的部队,而做不到这些,就无法避免一些无谓的伤亡,希望中校可以理解。”

    “可以,不过需要场地。”刘里点了点头,并没有什么好掩饰的,不然的话,他们也就不会来到这里。

    “好,就到陆战队的场地吧!粟将军,你去安排一下。”王玄策点了点头,一是好奇,二是这是必要的了解。

    不大会儿的功夫,一千禁军加上大大小小百十位远征军军官团来到了陆战队的训练场地,甚至一些没有训练任务的水师将士,也都在附近摆出了一副围观的架势。

    毕竟来的可是禁军,他们也很好奇,这传说中的禁军,到底有多牛逼?是不是传说中的那般神勇无敌。

    不过,看到演习场地上的安排之后,刘里却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发现,所谓的安排,并不是提供一片场地,而是在对面还安排了一千陆战队将士作为对手。

    这种演习经常进行,加上船厂有大量的木匠,所以此时对面的将士,早已将手中的兵器换成了木制的横刀和没有枪头的长枪,虽然打在身上依旧会疼,但只要不是要害部位,都不会致命。

    而且这种模拟真实战场的演练,对于部队的提升也是很有效果的,整个大唐各个军营都在用这种方式进行练兵。

    但,这种方式对于禁军来说却是行不通的。

    子弹刚刚造出来没多久,更不要说所谓的演习弹了。

    “将军,我们的装备有些特殊,所以演练的时候,是不需要安排对手的。”刘里直接大步跑向军官观摩团的位置,找到王玄策汇报道。

    “不需要对手?”王玄策皱了皱眉,不安排对手,还演练个屁啊?看你们跟空气厮杀吗?

    “是的,将军只需要为我们提供一些木板,然后给我们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了。”刘里说着,这是他们在长安训练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方式。

    虽然很木讷,但却没办法,总不能拿活人当靶子吧?这一轮进攻下去,对面还没近身呢就死光了。

    “给他!”王玄策心中有些不喜,但毕竟是禁军,终究还是挥了挥手,他倒是要看看,这刘里到底玩的什么花样。

    很快,整个训练场便忙碌了起来,而先前要当对手的那一千人,也被抓了劳力。

    动作很麻利,但军官观摩团这边却更是看不懂了,木板的宽度大约一人宽,但高度却没有一人高,最多也就到肩部,甚至有些木板仅有半人高,或者是一个人躺在地上那么高的高度,除此之外,还又堆了十几个沙袋堆起来的掩体。

    “将军,这禁军也太傲了吧?”看着下面的动静,有人极为不满道。

    他们在这里呆了几年,各种训练早已熟记于心,禁军才刚来,只是让他们演示一下而已,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搞出这么一些自己看不明白的东西。

    不仅自己看不明白,瞅瞅周围点头附和的人就知道,这里没人能看的明白。

    一盏茶的功夫眨眼即逝,禁军退到了原先的位置,距离先前改动的那些地方大约五百米左右的距离,而原先安排的对手,则退到了一旁,那些被布置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好像就是他们的对手,而对手的身后,没有任何人。

    刘里和对面中校一同朝着观摩团走了过来,虽然没有说明,但这时候所有人都明白,刘里这是打算来当解说员的。

    “将军,场地已经布置完毕,那些最高的木板,是模拟人站立的姿态,考虑到脑袋比身体窄,时间不够,所以就只做到肩膀部位,中间那些是模拟人蹲着的姿态,而最低的,则是模拟人趴在地上的姿态,掩体末将就不解释了,诸位都知道它的用处。先前孙中校已经检查过了那些木板,没有任何的缺口,不知将军是否需要检查一遍?”刘里解释着那些布置的原因,又询问着是否需要检查。

    王玄策看了下刘中校,见对方点了点头,确认刘里说的都是真的,所以也就没了检查的心思,直接挥了挥手:“不必了,直接开始吧!”

    “是!”刘里应了声,随即转过身去,朝着已经准备就绪的部队挥了挥手,示意可以开始。

    禁军此刻的姿态是行军阵列,也就是那种密集阵,人与人前后隔着一米左右,左右只间隔不足二十厘米。

    反观对面,则是完全散开了阵型的敌军。

    接到命令之后,原本还保持着行军阵列的禁军,忽然间动了……

第五零七章:怎么都趴下了?() 
    

    在大体上,军阵无非就是分为两种,进攻和防守。

    而在此之前,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如果不仔细去看,或者不是行内人的话,是很难单一的从不动的军阵中看出区别的。

    因为以前讲究的是阵,直白一点的讲,就是密集阵,依靠密集的军士,大量的长枪弓箭,将防守面积缩减至最小,在确保军阵防守力度的同时,将防守面积的威胁最大化。

    可以说,在热武器出现之前,世界上的陆地战术基本就是这样的,哪怕再怎么发展,也离不开两个字,密集。

    哪怕是唐军此刻运用的战术,虽然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因素,在没有增员的前提下,利用编制和装备的配比问题将战力提升了一个等级。

    可说一千到一万,这种战术也还是密集阵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没有以往的战阵那么站位密集罢了。

    这些士兵身上并没有铠甲,而这一点在众人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的。

    他们是禁军,是拱卫长安,拱卫太极宫的精锐中的精锐部队,大唐哪怕是穷到了支撑不起这么多部队,也绝不会在禁军的装备上有所缩减。

    但现实就是这样,这一千禁军中,没有一人身上穿戴有任何样式的铠甲。

    “咦?”王玄策很快便发现了禁军战阵的不同之处,或者说,禁军好像在编制上就跟其他军队不同。

    “有点意思,虽然增强了小组的作战能力,使小组作战的时候可以更安全,更有效的杀伤敌人,可如此一来,一千人也等于是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他们手中既不是刀也不是长枪,连个配合都做不起来!”宋刚皱了皱眉,同样是发现了禁军军阵的不同之处,但同样的,问题也很多。

    禁军的军阵由常见的二人小组改为了三人小组,而这么一来,在编制上就必须要做出改动了,要么增加两个人,使其达到一队十三人的标准,要么就是减少一个人,使其回到原先的十人标准。2yt。org

    禁军的选择是后者,而在其他部队,则是十一人标准,即伙长负责指挥和补漏,下辖五个作战小组,这五个作战小组相互协同,两个人之间的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伙与伙之间的协作。

    起初的时候很难,但当适应了以后,默契度上来了以后,这种战阵的威力就发挥出来了。

    但禁军的选择却截然相反,一个伙长指挥着三个作战小组,而站位也与其他部队不同。

    一个三人小组顶在最前面,伙长则站在这个小组的身后大约十米左右的距离,以伙长为平行,左右各五米左右是另外两个小组。

    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三米,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战阵,如果是冲锋的话,理论上只需要一伙十人的兵力,就可以控制宽度为十五米左右的距离。

    两个伙则可控制三十五米,三个伙可以控制五十五米,但,这只是理论。

    这种理论即便是在推演棋盘上,也没人敢去大胆的设想,可没人敢去想的问题,在禁军却就这么做了。

    看到这里,不少人的眼中已经出现了一丝丝的蔑视眼神,如此高傲的禁军,不过也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禁军的战阵看起来有些杂乱无序,很不符合唐军将领心中的军队形象。

    这么一个战阵,在他们看来,便是那些乌合之众做的也会比他们更强一些。

    而现在他们似乎也逐渐的明白了,为什么禁军会不要对手,因为根本打不过,为了避免自己丢脸,所以只能让木板去代替对手。

    虽然心中继续鄙视着,但对面的禁军已经开始行动了,众人便带着看戏的心情马马虎虎的看着场中的表演。

    一千人的禁军,就是一千个兵,五伙为一队,设队长,少尉或者中尉军衔,全军二十个队,五队为一连,设连长一人副连长一人,中尉或上尉军衔,全军四个连,四连为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一人,设营部,辖参谋两人,通讯兵四人,警卫六名,上尉或少校军衔。

    而全营一千战兵,加二十个队长,八个正副连长,营部一共十四人,一营满编一千零四十二人。

    禁军性质特殊,所以很多军官都是高配,比正常军衔高一级。

    而一千禁军以队为基础,虽然场面混乱,但仔细去看的话,还是可以看到,整个禁军排了三排,其中第一排有七个队,第二排七个队,第三排六个队。

    “刘中校,你们这么派兵列阵,难道就不会乱吗?”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