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仔细一想的话,似乎又没什么好惊讶的。

    现在的工部跟后世不一样,现在工部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行政,一个是技术类的,在外施工的,都是技术类的,配以少量的行政官员配合辅助工作。

    “是的,这一点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大量的证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且他们对于等级制度要求的极为严格,在维护制度方面,也近乎于令人难以想象,他们甚至养着一支专用于刺杀的队伍,这支队伍大多以五人或者六人分为一个小队,每次执行任务便是出动一个小队,特殊任务的话,可能会出动更多的小队。

    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他们内部的分工极为明确,刺杀小队已经分配好了自己将要刺杀的目标人物,我们抓捕到的那个小队说他们的名单中有五十个人,但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最终能找到的只有四十三人,这四十三人已经被捕了。

    而且我们抓到了二号,二号是工地中一个看起来很老实的普通工人,平日里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后勤,为大家做饭什么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下级只知道上一级负责人的原因,结果导致了刺杀当日,负责推动刺杀任务的小组竟然不认识负责这个工地的一号人物,而在一号人物出面制止的时候,竟然被他们给杀掉了,那个墓后来挖开看了,很惨,整个脑袋几乎都不见了,只剩下一小部分。”马五详细的说着荥阳那边的情况。

    的确挺令人震惊的,下属竟然杀掉了一片区域的负责人。

    不过这事也怪不得任何人,当日看到他们的,也就是那位工部官员,而他们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想要活命,自然就要杀人灭口。

    而仅仅只是想为自己洗脱一下嫌疑的工部官员,却没想到自己的命这么短。

    倒霉鬼归倒霉鬼,谁也挽救不了他那一身的倒霉属性。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荥阳那边的线索断了,因为除了那个已经死去的工部官员之外,按照他们的制度,其他人是不知道上面到底是谁的。

    李元吉倒是看明白了这套制度的核心所在。

    就算真的有人泄露了,只需要及时的将他的上级给调走,或者让他人间蒸发就可以了。

    如果觉得不保险,可以在往上跳个几级,这样损失的,最多只是那一小部分,虽说有点肉疼,但却保住了整个身子,新的臂膀还是会长起来的。

    就像现在这样,唯一的线索断了,他们最多也就只能把工地上的那些谋逆党给清除掉,其他地方的就无能为力了。

    而长孙无忌倒是知道的更多,可这货死的更干脆,连给你逼供的机会都不给。

    老实讲,面对这种制度,只是强大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单纯的靠武力去摧毁他们,难度很大,而且耗时也会很长,更重要的是,效果未必会好。

    如果不是可以确定长孙无忌的身份,李元吉还真有点怀疑这货是不是穿越党,把我党的地下模式给照搬了过来。

第五九二章:内部瓦解() 
    虽然两者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属于一脉相承的东西。

    关于这种制度,很让人头疼。

    但既然是制度,那就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它必然是有其致命的缺陷存在的。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缺陷的地方,无非就是大与小,致命与非致命罢了。

    但是真正的高手,只需要抓住一点细微的缺陷,就可以让它转变为足以致命的缺陷。

    很不巧的是,李元吉正好知道这种制度的缺陷在哪里?

    当然,知道归知道,想要彻底的解决,这也并非易事。

    “当下可做选择仅有两个,一,找到他们的高层,将其收买过来,然后将其一网打尽。二,送人进去,送他上位,我们自己获取情报。”李元吉冷不丁的说着。

    贼首已死,但不代表着这事就这么完了。

    普通的小蚂蚱李元吉可以不去理会,但那些负责的人员,必须要按章处置,这些才是真正危险的存在。

    “朕觉得,两者可以同时进行,但在此之前,必须要确保对方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李元吉同样没把长孙无忌死前的威胁不当回事,他也清楚,以长孙无忌这种人,他真的可能会这么干。

    不当回事,最终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可是,李元吉又实在是头疼的很。

    “那长孙无忌之死的事情?”马六犹豫着问道,现在尸体还在那座院子里放着,始终没敢抬出来,担心会引起某些异常的情况。

    爆炸,枪声,似乎已经宣告了城内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百姓在等着,官员们也在等着,所有人都在等着朝廷给出的说法。

    这个时候,想要再去骗人,似乎显的有些不太现实。

    而李元吉最担心的是,一但长孙无忌身死的消息被传出去,那么那些隐藏在暗中的人,会不会开始执行另一个计划?

    而现在,他还没有做任何的准备,策反对面?连谁是对面的都不知道,安排人进入?这个想法才刚刚提出来而已。

    不对,我为什么要这么想?

    贼首已诛,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为何又要隐瞒这个消息?

    将其隐瞒下来,对朕又有什么好处?

    况且,谁又敢保证,对面就是铁板一块?倘若自己不去公布这个消息,一些上面知道情况的贼首,还会继续以命令的方式去威胁他们,去逼迫他们去做那些不想做的事情。

    可是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他们的最大头目已经被株了呢?

    这个时候,恐怕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内心产生动摇吧?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在作出一些利好决定,便可轻易的瓦解长孙无忌埋下的这颗雷。

    这世间无论干什么事情,最终离不开的只有一个,人。

    只要有人,什么事情都能干成,如果没有人,那么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消息散出去,极有可能让对方内部产生自我混乱,这个时候,谁又有精力去干之前安排的事情?

    如果……

    “啥?你说有人谋反?”听说有人谋反这件事情,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惊讶,第二反应便是破口大骂:“这些人都疯了吧?现在日子这么好,为什么要去谋反?”

    “就是,我看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人,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干那掉脑袋的事情。”

    长安城内,随着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布局方式也逐渐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特殊的,便是忠君宫与太平坊。

    忠君宫好歹算是后建的,没有宫墙还可以理解,而且那本来就是被作为一个广场来使用的,不少孩子都喜欢到广场那里去玩耍。

    地方大,风景好,重要的是安全,这里有部队驻守,不会出现什么危险的情况。

    而很多大人没工夫的时候,都会把孩子丢在这里,然后去忙自己的事情,等到忙完了再来接孩子回家。

    而太平坊则是直接将坊墙给拆除了,这一下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

    坊内又多了数百间旺铺,以前只有四座坊门相连的两条道路算是闹市,现在嘛,太平坊内无静地,入眼尽是热闹处。

    其他坊市倒是也想效仿,只不过批了一部分,排期了一部分,拒绝了一部分,反正按照官府给出的说法,未来十年内,可拆除全部的坊墙。

    随着宵禁的取消,坊市制度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反倒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而太平坊的方便,也更是让其他坊的人羡慕不已。

    直接带动的,就是那些拿到批示的坊市,那里无论是地价还是房价,都有所上升。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朝廷贴公告的地方,多了很多,几乎每隔几个坊市,就有一处。

    而此时此刻,每一处张贴公告的榜单前,都是围着满满的人群,用里三圈外三圈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恩?之前调那么多军队出去,不是为了演习?而是为了平反?”看着公告上的内容,有人惊讶的喊道。

    这个消息……

    怎么说呢,确实让人想不到结果。

    原本所有人都相信朝廷给出的演习公告,而且他们也觉得这是一种好事,有助于军队提升自我。

    这是在基于之前的府兵制,所以大多数人都有过从军经历的前提下,他们知道一支军队如果长时间没有战斗的磨练,是无法保证其战斗力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支持这样的一场演习。

    但没有想到,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去荥阳平反去了。

    可是,平反就没有人了吗?荥阳就没有驻军了吗?洛州没有驻军吗?

    为什么要从长安调第三军去?这是个疑问,不过公告并没有对这一点做出任何的解释。

    “大才子,快来看看这公告上都写了点啥呀?”有人瞅见了老熟人,连忙招呼着,周围人也很自觉的让出一条道来。

    被称为大才子的年轻男子则是微微一笑,这个看起来很有称赞性质的称号,对于他来说,却是莫大的羞辱。

    不过他并不在意,如果要是在意的话,那他现在也就不会在这里了。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这话用来形容这位大才子是真的很贴切,除了最后一句话不对应之外,其他的都是正确的。

    当然,也不能全部都说部队,服之,卒,卒的不是他,而是病人。

    于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大才子,现如今也就只能在长安街头找些零活维持生计。

    而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整个人也坚强了许多,任由万人随意羞辱,我自心中关上那扇门,反正就是听不见,不想听,我不听。

    “恩,前朝余孽长孙无忌贼心不死,初逃亡,至吐蕃,引兵北上,败之,逃,杳无音讯,数年间,威逼胁迫无知百姓为期效命,隧反,于荥阳铁路工地刺杀正在其视察之皇子,事败露,上怒,调兵至荥阳彻查此案,日前长安爆炸枪声,皆为抓捕所致,今贼首已诛,天下大安,上不忍罚威逼胁迫之百姓,令其可自行散去,如若检举,查证后照其等级给予奖赏。”大才子将公告上的内容读了一遍,然后便直接离开了这里。

    读也读了,念也念了,这是古代,不用人去跟他们做文言文翻译,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反正下来就那么几个意思。

    谋反的是长孙无忌,现在已经被诛杀了,而昨天城内的动静,包括之前的搜查什么的,也都是针对他的。

    当初吐蕃兵进大唐,也是长孙无忌怂恿的,败了之后长孙无忌便逃亡了,不知道去了哪。

    然后在暗中利用各种卑鄙的方法,威逼胁迫无知百姓为他卖命,然后就有了接下来的举动。

    在荥阳的工地上刺杀正在那里视察的皇子,哪个皇子?上面没说,但大概一想也知道,肯定是五皇子李承光。

    然后就是皇上不忍心降罪那些无知的百姓,令其自己散去,回家安稳的过日子。

    如果举报的话,会按照被举报人的级别给予不同的奖励。

    反正就是这个样子。

    这封公告在普通人看来,就是对这次的事情以及以往相关的事情进行一个概述讲解。

    但是在有心人眼里,这封公告透漏出来的消息可一点也不少。

    主动为那些最底层的谋逆党脱罪,从内部瓦解他们,同时鼓励他们进行检举,因为他们是无罪之身,检举了还有钱可以拿,这样回到家以后,也可以暂时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这等于是又给从内部瓦解他们狠狠的补了一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长孙无忌死了,接下来他们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反正长孙无忌也不可能在站出来进行反驳。

    那么,长孙无忌到底留下了什么安排?这个安排估计不小,但眼下这个情况,那些人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才能稳定内部,一个需要稳定内部的组织,又有什么精力去对外部进行干预?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很快,武侯便当众捉拿了几个人,并声称这几个人是被举报出来的谋逆党,有人倒是想看看是谁举报的,但武侯却直接狠话警告,谁在打探举报人,就按照谋逆党论处。

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 
    长安的一间客栈内,几人坐在包厢内,此刻正是午饭的时间。

    包厢内的气氛显的很是热闹,但是几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高兴的表情,反倒是一个个的愁眉苦展,与他们制造出的动静完全的不同。

    “哎,我今天去查账了,税务官说我交过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