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过一些空隙看进去,发现其实里面还是很空的,基本没什么东西,只有少数的木制零部件在固定着。

    “陛下,这是根据目前能够做出来最小的蒸汽机来设计的,不过大小问题还可以继续控制一下,但这有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动力。”指着面前的木制模型,蒋田开始讲解道。

    用木头来制作模型,这已经是火车作坊的通用做法,其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

    这里有大量的木工来配合他们,而对木头进行改造,或者是按照要求重新制造,一个不是特别复杂的零部件,一个有经验的木工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搞定。

    而这个零部件也并不需要他有多么的坚固,多么的耐用。

    只需要可以正常运转一会儿就可以了,并且在运转过程中,改进除断裂等材料自身的问题即可。

    等到整个一套流程下来以后,才会去真刀真枪的上阵,而那个时候,基本上可以一次性拼装出一台完整的火车,就算有问题,也都是一些小问题。

    “怎么转向?”李元吉只是看了眼模型,就可以确定这个是没有办法转向的。

    不要问什么太深奥的问题,因为他的动力设置是跟火车一样的,都是通过前轮来提供动力,这也就要求了前轮必须是固定的,这还怎么转向?

    仅仅只是看到这里,李元吉就知道了,这帮人还是思想不够开放,脑洞开的不够大。

    或者,可以说这是保守,不敢放开了去想象。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是很不好的一面,但是李元吉却也无能为力,凡事总要有个过程的,现在整个社会都在适应,都在改变,要想达到自己想象中的水平,多的不说,至少也要用上百年的时间。

    “这个便是目前的瓶颈之一,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可始终没有能够得到答案,甚至参考了船的转向方式,但在这上面并不适用。”蒋田有些无奈的说着,这确实是个问题,或者说,这是结构问题,可他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很好的办法。

    “另一个瓶颈呢?”李元吉接着问到,转向问题其实很简单,虽然后世已经做到很复杂了,但是现在并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装置,让前轮可以转向就可以了。

    是不是要用很大的力气去操作,这个无所谓,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先把简单的搞出来,然后他们便可以根据这个简单的,去研究更先进的。

    “另一个是轮子的问题,用跟火车相同的轮子,在铁轨上可以跑,但是到了地面上根本跑不动,而且还很容易陷进去,我们试过加宽轮子,让其与地面有更多的接触,但是效果依旧不理想,很容易原地打滑,而在上面加装了木材,很快又会碎裂,根本用不久。”蒋田说着第二个瓶颈。

    听着这两个瓶颈,李元吉觉得有些想笑,这特喵的也叫瓶颈?简单到爆了好伐?

    而且,这两个问题,都不涉及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就算是李元吉,这个没有拆过那些精密装置的人,也能说个大概。

    “先说第一个瓶颈,动力传输方面的设计要改,按照当下的这种设计,卡车根本就不可能转向。船上是如何推动螺旋桨的,你知道吗?”李元吉本想说的更详细一些,但仔细一想有些没必要。

    什么事都让自己说了,要他们干啥?

    之前就是说的太详细了,所以才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挥,现在李元吉觉得自己最应该做的,是点明问题的根本,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船上的螺旋桨?”蒋田愣了下,他有注意过,但是看了一遍以后,也就没怎么在意了,因为有很大一部分,那个是跟火车有相同原理的,理解出来并不难。

    不过很快,愣在那里的蒋田便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兴奋的蒋田猛的一拍脑袋,惊呼道:“对啊!可以用这种方式呀,瞧我这个脑袋……”

    “舵盘,可以借鉴船上的舵盘,在卡车上也安装一个舵盘,同时利用齿轮来操控前轮的方向,而传动结构,也完全可以参考螺旋桨的推动模式,只需要在尾部一分为二,让其同时带动两个后轮就可以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蒋田越说越是懊恼,解决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甚至他自己都清楚。

    现在根本就不需要再去参考,也不需要再去询问别人的意见,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

    虽说东西多了点,构造也复杂了点,但却完美的将驱动轮转移到了后部,前面的轮子可以用来转向,而且也不用像火车那样去驱动。

    李元吉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再说第二个问题,卡车的轮子没必要那么多,而且没必要那么小,完全可以大一些,一个轮子不行,就两条,这样可以保证其通过性更好,至于打滑的问题,可以用橡胶做出一个外轮来。”

    “恩,这个办法好像是可行的。”蒋田脑中想着李元吉的说法,嘴上说着可行,但是心中却对橡胶产生了怀疑。

    橡胶他见过,现在更多的用于门窗,用那个来当轮子?

    反正是皇上说的,行不行接下来试验一下就知道了,不行的话就再说。

    咦~~~

    如此一来,两个瓶颈可就全部解决了呀!

    一想到这里,蒋田便是满脸的兴奋,终于可以看到胜利的希望了,自己终于有了独立完成的第一个项目了。

    “再说第三个问题!”李元吉显然没有在意蒋田的好心情,直接说着下一个问题。

    嘎……

    正处于兴奋之中的蒋田,则是一脸的懵逼,不是就两个瓶颈吗?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你觉得,按照现在的这个设计,就算真的可以成功,它又能跑到那里去?”李元吉问着,这是他最头疼的问题,有些方面可以欠缺,但是这方面决不能欠缺,不然搞出来一堆用不了的玩意,浪费了精力和时间不说,还浪费了钱。

    “恩?”蒋田似乎有些不太明白李元吉的意思。

    而心中郁闷的李元吉,也并不想在这里多待下去,糟心……

    “实用性!无论搞什么项目,他最终的目的都是投入使用,这台卡车的规模,暂且不说加装挂斗以后的重量,就是他自身的重量,你觉得大唐有几座桥可以承受的起这样的重量?还是说,你打算让朕在各个河流上都修建大量的桥梁,足以让这些卡车通过?”丢下这句话,李元吉便直接离开了试验场。

    总的来说,有失望,但也有惊喜,经过自己的提点,相信卡车可以很快的就能被研究出来,失望的是,这些科研人员依旧距离自己想象的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实李元吉最郁闷的,是他们完全按照了火车的模板去制造卡车,在制造之前,难道就不能好好的想一想,火车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他拉了多少的重量?

    难道指望卡车去跟火车一样拉那么多的东西吗?

    卡车就是为了方便,加上现在的地理条件,根本不用制造的那么大,一个小型的蒸汽机,以及一些必要的装置,只需要它可以拉动几吨的重量就可以了,就算是蒸汽卡车,在这么低的要求下,也完全可以做出一个长度在十米以内的出来。

    不过蒸汽卡车始终不如内燃机,一是动力不够强,二是走到哪都需要带着煤,三是重量是个问题,这极大的限制了承载能力,四则是蒸汽机再怎么小化,也始终不如内燃机那么小。

    当然了,想想还是可以的,至于内燃机,短时间内是不用想了。

第六二四章:进击的蒋田() 
    李元吉虽然给出了建议,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但是蒋田还是很轻易的看出了李元吉眼中的那丝失望。

    蒋田不想去深究失望的地方到底在哪里,自己到底在哪里做的还不够好。

    那些都没有意义,只有尽快的造出完美的蒸汽卡车,自己才能够弥补现在的遗憾。

    让皇帝表露出失望之意,即便蒋田是个书呆子类型的人,他也不会毫无压力的。

    于是,在李元吉离开之后,蒋田便叫停了整个项目,然后将自己关进了屋子内。

    对着厚厚的一沓白纸,不断的在上面写写画画的,时不时的,一张白纸就被揉成一团丢到垃圾桶内。

    浪费?

    的确很浪费,但这是科研,这是必须要走过的步骤。

    况且这些纸也不会被完全的浪费掉,之后会回收,然后到造纸作坊内进行二次加工,出来之后,颜色不如现在,但正常的印刷书写还是没问题的。

    一连三日的功夫,蒋田几乎没有合过眼,当他离开屋子的时候,整个人如同是野人归来似的。

    不过三日的努力并非没有任何效果的,他已经画出了最新的图纸。

    三天的时间,重新画出一幅图纸,仅仅依靠一个人,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但仔细去想一想的话,就会发觉这其实没什么难的。

    蒋田要画的,并不是一副完整的图纸,加上之前他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半年的时间,对于每一个部件的构造,他都很清楚。

    蒋田将注意力着重的放在了动力系统,转向系统这两个方面,其他的基本是伸手即来,就算不想画,之前的一些图纸也完全可以使用,只是规格要稍稍改变一下,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几天的努力,让蒋田发现自己确实进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或者说,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有些问题,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想到。

    而其他的项目,都是一个组,几个科研人员一起去讨论的,就算分散开,每个人也不可能有他负责的这么多。

    但蒋田并不觉得压力有多大,现在,他反而是一身的轻松,这一次的项目,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历练,至少让他知道了,不管是否可能,尽管放开了限制的去想,就算最终失败了又能怎样?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么又有可能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

    之前的蒋田,总以为蒸汽机缩小了那么多,继续缩小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整体的动力。

    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正常的蒸汽机,是用在火车上的,而火车,每一次行驶,都要拉着数千吨重的车厢行驶。

    但是卡车不需要,就像李元吉说的那样,卡车的运行环境不一样,不管将来怎样,至少现在,大唐不可能在每一条河流上都修建那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来供应他们通过。

    而且,卡车自身并不需要太大的规模,也并不需要运载太多的货物,或许他只需要能够拉动几吨的货物去稳定的行驶就足够了。

    在此之前,蒋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拉动这些重量货物的前提下,蒸汽机最小可以被缩小到哪一步?

    更简单点的说,经过经验以及周密的计算,蒋田已经得到了一个想要的答案。

    虽然不知道这个答案是否正确,但是无所谓,一台蒸汽机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几十贯钱就可以下来,他完全可以利用经费去定制两台蒸汽机来进行试验。

    学徒们一脸迷茫的蹲在外面,等着蒋田出来,等着蒋田吩咐任务。

    三天的时间不睡觉,有人送饭进去的时候,也是很少有回应,甚至下次送饭进去的时候,要么就是一口未动,要么就是只吃了几口,着实让这些学徒们担心不已。

    至于木匠,他们也算是最轻松的。

    各个手里都有些技艺,但他们在这里只是辅助性质的,别人让干啥就干啥,出意见的时候也轮不到他们,况且他们也给不出什么更好的意见,因为不懂。

    所以这几天只能无聊的纳凉聊天,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车间内的那个大家伙。

    “李地,拿着图纸去一趟蒸汽机坊,让他们立刻按照图纸规格把这两台蒸汽机做出来。”刚一打开屋门,蒋田便抽出两张图纸拿在手中,朝着门外一众学徒们嚷嚷着。

    蒋田研究过蒸汽机,当学徒的时候就跟着师傅许海搞的蒸汽机,甚至当时蒸汽机的瓶颈,还是蒋田给解决的,若是没有蒋田,不敢说现在,至少当时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蒋田才能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当然,了解不代表要全盘操作,蒋田给出的图纸,并不是最详细的图纸,图纸上仅仅只有外观以及规格大小等要求,只要将这些要求拿过去,蒸汽机坊很快就会做出相应的蒸汽机。

    至于速度问题,这个就不需要担心了,科学院在各个工坊都有优先权,只要是他们的要求,各个工坊都必须要第一时间完成。

    “田二狗,带人去把车间内的模型拆掉。”李地接过图纸离开之后,蒋田继续吩咐着,然后又将剩下的图纸拿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