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只等患上之后才开始重视,怕是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敢问殿下,这次治好之后,多久以后才会再患?”杜如晦张口问道,没了以往的傲气,更多的还是请教的姿态。

    不管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但在李二训斥警告过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之后,这帮老臣们至少在表面上对李元吉已经表示出了足够的尊敬。

    “不知道!”李元吉很光棍的摇头道。

    试验才刚刚开始,老子在后世也不是医学专业毕业,哪能知道那么多?

    李二紧紧的皱着眉头,李元吉所说的这些,马周在报告中也有阐述,不过没有李元吉说的这么清楚,李二清楚的意识到这件事情对整个大唐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且效果已经出来了,但这个结果却并不完美。

    “朕欲将此法推广全军,每人每年有两个月的改善期,你觉得如何?”治疗夜盲症所需的食材并不算特别贵重,甚至很多都是人不吃的东西,但量却不足以全年供应全军,且对朝廷而言,这也是极大的负担,让府兵们自己购买,这个更不合适,加上府兵的服役方式,想长期服用,也并不容易。

    “不怎样……”李元吉努了努嘴,真想上去敲敲李二的脑袋,丫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一零三章:募兵制() 
众人皆是一愣,阵阵议论纷纷四起。

    “有话就说,没话就散,扯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干什么?有这功夫还不如回家搂着老婆睡觉。”程知节睁开双眼,看向李元吉,出口不逊道。

    “知节莫要胡闹,齐王肯定是有更好的办法,否则也不会如此回复,你且静听便是。”房玄龄笑呵呵的安抚着程知节,生怕这老匹夫一个不满在暴起找人单挑。

    李元吉微微扬起下巴,看着重新闭上眼睛的程知节,没有去找他的麻烦,左右踱步,气定神于道:“我们可是农耕民族,主要以粮食为主,肉食为辅,我们虽掌握了方法,但却切不可大意,可不要忘了,草原民族可是以牛羊为主食,一旦让他们知道了这些秘密,我们将会陷入更大的被动。”

    “朕将此法推广军中,便是为了防止秘密泄露。”李世民开口道,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互有优劣,但在这件事情上,唐朝是占据着绝对的劣势,即便是唐军强盛,他们也没有足够支撑全军的食物。

    府兵需要自备干粮,装备,车辆马匹等作战物资,而朝廷只需提供战马以及重兵器,以此来减少朝廷的负担,而府兵多为一年两番或一番,所以李世民先前提出的那个方法,其实也是根据唐军现有的情况来制定的。

    倒是没想到却被李元吉一句不怎样给批判的体无全肤。

    “夜战终究只是偶尔性的发生,不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常态趋势,所以全军推广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也是在浪费资源。”李元吉淡淡的说着。

    “哼,一派胡言,莫不是按照殿下的说法,只需在军中各部挑选数人,单独分餐,夜间承担警戒领队任务即可?”长孙无忌忍不住的狂喷一口,其实也不怪长孙无忌狂喷李元吉,谁让李元吉将他提出的建议否定的一无是处呢?

    刚被皇帝训斥,又被你齐王打压,让俺这张老脸往哪放?

    “不错,只有这样才不是浪费资源,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军的夜间警戒以及作战能力,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李元吉直接点了点头,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说法,虽然那是愤怒之余给出的答案。

    长孙无忌愕然一愣,自己就那么张口一说,怎么李元吉还就直接认可了呢?

    李世民瞟了眼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也察觉到李世民那不善的眼光,瞬间吓的缩着脖子退了回去。

    “募兵制!”李元吉继续开口道。

    “不可能,募兵制所需甚大,朝廷根本无力支撑这么大的开销,真若这么做了,无需太久,只需三两年便会将整个大唐拖垮。”杜如晦直接站起身子连连摇头否决道。

    府兵制的好处在于朝廷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府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兵器装备都要自己携带,只需趁着农闲时进行训练,每月在各府进行几天的集训保证战斗力即可,既保证了战斗力,又能保证生产力,很适合当下的国情。

    而募兵制的好处在于军队可以有更强的战斗力,但唐军现在根本就不缺战斗力,所以这一点也就显的很鸡肋。

    另几大坏处便是长时间占据青壮劳动力,会使生产力下降,增加朝廷的支出,给本就不宽裕的财政雪上加霜。

    而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府兵制的好处在于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时由朝廷安排统帅将领,将数十,数百个军府集中在一起,每一次出征,整个军队都来自于不同的军府。

    而以军府为单位,平日的训练也是这样,战时的战阵也是这样,每年还会进行一次军府与军府之间的配合演练,可以保证这些来自不同军府的士兵能够形成默契。

    这就好比是个磨具,无论谁来,放在这个磨具内都不会出现差错。

    但募兵制却不同,这需要固定的士兵固定的将领,对朝廷来说,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而大唐迄今为止也仅有一支募兵,便是李二陛下亲自统帅的玄甲军。

    李元吉呲了呲鼻子,暗道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王又没说废除府兵制,全面推广募兵制!”这些人的思维过于僵化,考虑问题也始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长远问题虽然也不错,但局限于思维僵化,在长远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十选其一,集十府最优者加入其中,经选拔加入其中者,口分田曾为一倾,永业田曾为三十亩,朝廷每月支付士兵一定数量的钱财,并由朝廷全部支付其口粮等开销。而入选其内者,需常年居于军中训练,每年可有一月假期用于与家人团聚。如此,战时一军便可有一府善于各种环境下战斗的部队,对于统兵大将来说,也更容易做出战术选择。

    除此之外,伤者若不影响行动,便是丧失战力也无所谓,这些人可加入普通军府,充当这些军府的眼睛……”

    “就像你在渭水北打的那一仗那样?一旦敌军发现,立即转暗为明,迫使敌军丧失骑兵奔袭的优势,与我军纠结在一起?”李世民大为惊叹,有李元吉先前在渭水北打的那一仗打底,李世民顺着这道思维很轻易的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伤兵在以往的命运只能是回家退役,然后交出府兵授田,然后混吃等死。

    但李元吉的这个提议却是将伤兵也利用到了极致,而且这么算下来,他们本来计算好的开销,也并没有多花多少,但取得的效果却是成倍的增加。

    一支千人规模善于夜战的部队,在一场战斗中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答案显然易见,若是统帅得当,他们有可能让一个数万人的大营炸营。

    “是那样,也不是!”李元吉再次摇了摇头,李世民只说对了一半。“夜战与白日战斗不同,所以对这个军府的要求要更高,不要步兵,全部以轻骑兵为主,装备只配备弓箭与横刀。”

    “那样的军队,老夫只需两个军府便可将其全歼!”程知节再次冷哼一声,冷不丁的讽刺道。

    轻骑兵的主装备是弓箭,横刀,马槊这三样,如果只要弓箭与横刀,即便不要陌刀阵,两个军府也能轻而易举的将其收拾掉,上千杆长枪往地上一扎,你的骑兵根本冲不过来,天上箭雨纷飞,除了死以外,你还能咋滴?

    “错!倘若他们经过一个完整的训练,只需一个军府,本王可击溃至少三个军府的步兵,若只是两个军府,全歼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李元吉微微一笑,唐人对于骑兵的思维还在于集群冲锋,以强大的冲击力去打破敌军的军阵,撕开一道口子,让敌军自乱阵脚,然后疯狂的杀戮。

    这种战术的确很爽,很震撼,很让人热血沸腾,但给自身带来的伤亡也很大,可以说,这是个两败俱伤的战术,在渭水北的时候,自己已经向他们展示过这种战术的劣势,但是很显然,在场的这些文武大臣们,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李元吉饶有兴趣的挑逗道:“除非你是重甲步兵……”

第一零四章:摊上事了() 
重甲步兵很牛掰,牛掰到让人见了便想绕路的冲动。

    唐朝目前仅有一支重甲部队,但不是步兵,而是骑兵,也就是李世民手中的精锐部队,玄甲军。

    玄甲军是李世民一手带出来的,历次战争都为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而往往玄甲军出现的地方,那里的敌人便会闻风丧胆,甚至弃阵而逃。

    李世民很清楚重甲部队在战场上所带来的影响力,而按照李元吉所说的,一支轻装骑兵部队,除非是拿出重甲部队去硬抗才能战胜,其余的部队上去也只能被人吊打,反正李世民是觉得有些不信。

    而以大唐现在的财力,便是砸锅卖铁,也不一定能凑出一万套重甲步兵的装备。

    李元吉的声音再次传来,将众人从思绪乱飞的思想中强拉了回来:“除非你是重甲步兵,但即便是重甲步兵,也仅仅只能是让这支军队束手无策而以,想打败这支军队,只有两个方法。”

    “什么方法?”李世民下意识问道,他很好奇这支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放火!让他们始终在安全距离以外。提升自身的装备,臣弟正计划下令研制一种射程远,威力大,且携带方便的新型弓,如果能够成功,在面对突厥骑兵的时候,只要我们兵力足够多,可以保证箭雨不间断,便是遇上冲锋的骑兵,我们的步兵也可以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彻底碾压敌军。”李元吉缓缓开口道,军队的强大,往往与装备离不开关系。

    唐军固然强大,唐军的装备也很强大,但在李元吉看来也依旧是问题重重,唯一值得庆幸的,也只有唐军的弓箭装备率超过了百分之百,也就是说,有人弓箭坏了,军中也有准备好的补充弓箭。

    “照你所说,岂不是只需升级装备即可?还花那么多钱训练那什么军队有什么鸟用?”侯君集也忍不住站出来讥讽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是大为不同,夜间远程袭扰,让敌军不得安宁,日间主力进攻,结果会如何?本王就不用多说了吧?”李元吉一声冷笑,看也不看侯君集。

    这货太装逼了,跟人李靖学兵法,学到手以后竟然诬陷人家要造反,原因竟是李靖没有把他会的兵法全部交给侯君集,这也是个唐朝时期的另一个奇葩人物,没兴趣搭理这货,保不准哪天也给自己来个造反。

    李世民面色一紧,大家都是行伍之人,即便是文官,也是常年行走于军中。

    李元吉所说的战术,如果真的能够实施起来,对敌人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只要己方兵力足够多,任何敌军都不可能撑过三天的时间。

    而李世民也隐隐察觉到后背似乎已经被冷汗打湿,李元吉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他真有反意,仅凭现在展露出来的这一手,自己便不是他的对手。

    此刻李世民也不得不相信了日前李元吉与自己所说的那些话,也同样更加坚定了不杀李元吉的想法,但戒备还是要有,否则以李元吉的才能,自己若是放任不管,说不定哪天真的就反了,而到时候自己也只能束手就擒。

    紧接着,李世民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建议是李元吉提出来的,他们心中对这个提议了解的也很懵懂,只有将建立新军队的任务交给李元吉,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李世民急于反击突厥,所以时间是绝对不能耽误的。

    可将军队交给李元吉去负责训练,李世民又很不放心,甚至寝食难安。

    “此法虽强,可却未免有些纸上谈兵,军国大事,岂能马虎?臣恳请陛下于军中挑选千人,于长安城外划分营地,交由齐王殿下亲训,成军之日,便在校场检验,倘若真如齐王殿下所言那般,便可全国推广。”心中冷哼一声,长孙无忌站出来提议道。

    训俺训的跟条狗似的,到头来你不还是得仰仗着俺?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的担忧,也知道该如何化解李世民的担忧,所以他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闻长孙无忌的提议,李世民心中大喜。

    此策甚好,从长安禁军中挑选出千人交给李元吉训练,并派出一员大将全程参与,若这支军队真如李元吉所说那样,自己派去的大将也已经学会了如何去训练,到时候便可将李元吉踢出局外,推广全国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心腹,军权依旧在自己掌控之中。

    李世民看了眼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