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顶着两只巨大的熊猫眼,李元吉困意连连,趁着李二还没来上朝,索性直接闭上眼睛再眯一会儿得了。

    “殿下……殿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轻声喊着,推了推李元吉。

    “干嘛?”睡意朦胧的李元吉一时有些烦躁,妹的刚做个好梦,连头都还没开始呢就被人打扰。

    那人不再说话,迅速的回到队列之中,恭敬的低下头,双手置于胸前,手中握着白色笏板。

    李元吉愣了下,这才发觉情况有些不同,李世民站在高台之上,满脸铁青的盯着李元吉,大臣们分列四队,官职高的在前,全部低着头,但面部表情却很丰富。

    “哦,那个啥……臣弟昨日彻夜想事,直到天亮才刚刚睡下。”连忙编了个谎话,说谎,我们是专业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连忙站到队列之中,低头瞅了瞅自己右边的家伙,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当朝最牛掰之一,级别地位排第二的宰相,不过封德彝此刻的精神面貌却并不怎样,有种病入膏肓的感觉。

    见人这副模样,顿时没了整人的想法。

    想在瞅瞅左边,但眼睛刚一动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是齐王,亲王级别的,不上朝则是不说,只要上朝,无论皇帝喜不喜欢,所处的位置都要是第一个,哪怕是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也得老老实实让位,否则便是不敬。

    朝会很无聊,唐朝不流行跪拜礼,一个拱手礼,君臣相互问候过后,便纷纷回到各自的位置。

    然后有事奏事,无事……不可能无事。

    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听了几件以后,李元吉便再次闭目养神,大事小化,小事大化,这是唐朝的特色,也是很多朝代的特色。

    打仗,打与不打?怎么打?派谁去打?这都是几个宰相和皇帝私底下就决定好的,早朝上也只是做个样子而已,认真你就输了。

    “齐王,说说你的看法吧!”

    睡梦之中,隐隐听到有人好像在喊自己,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到满朝大臣和李二都在看着自己。

    搞毛啊?你们都看本王作甚?朝堂大事,你们不赶紧商议国事,不怕浪费时间么?

    “怎么?莫不是有异议?”李世民面色微微一变,继续问道。

    杜如晦也是急的团团转,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齐王不会坑俺吧?昨日可是商议好了的啊。

    “哦,没异议!”反正也不知道说的啥,先赶紧回了再说吧,免得被人当熊猫给围观千百遍。

    “好,既然没异议,那这事就这么定了,齐王与侯君集于城南城北各领一千兵马,朕命知节与薛万彻辅佐你,侯君集自选人手,全程所需,皆由朝廷负责,三月之后,双方于校场比试,负者亲自设宴向对方道歉。”李二点了点头,脸色这才稍好看了一些。

    “等……等等下!”睡意消散,李元吉总感觉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儿,到底哪里不对呢?

    “恩?”李世民看向李元吉,暗道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对了,想起来了,昨天商量的剧本不是这样的啊?是谁?到底是谁偷了俺的剧本?

    杜如晦悄悄的摇了摇头,示意李元吉不要声张,然后又投去个放心的眼神,转头看看李二,那似要吃人的眼神让人猛然一颤,连连摇头道:“我要工匠,臣弟要改造兵器,没有工匠,三个月别说是成军,连一千把兵器都难凑够。”

    “准!若有所需,可命知节或薛万彻持朕手谕去将作监。”李二猛的松了口气,答应了下来。

    这本就是一整套计划,没什么好纠结的,如果真能成功,这对于朝廷来说反倒是一巨大的帮助。

    见李世民答应下来,李元吉也没再说什么,直接退了下来,继续闭目养神。

    不过这次可是真的闭目养神,上一次早朝,如果接连三次都睡着的话,那也忒那啥了点吧?

    接下来李二宣布了朝廷从李元吉手中收购了一项秘方,具体是什么秘方暂时不能透漏,但代价却是三十倾耕地,这么大一片地不是一个地方能拿出来的,李二将这个事情交给了户部负责,具体的操作就由户部去跟李元吉接洽。

    皇帝开口的事情,群臣自然没有异议,全票通过。

    随后又谈了些小事,某地治安存在问题,某地某官积劳成疾,重病缠身,朝廷需有准备什么的啦。

    一些琐碎的事情听起来很烦躁,如果不是一直默念着不要睡,李元吉险些再次睡着。

    “陛下,臣有事奏!”早朝临近结束,尚书左仆射萧瑀忽然站出来道。

    “何事?”李二一本正经的问着。

    “臣昨日接到消息,称罪犯王君廓逃窜之时,因抢夺良民财物,被路过猎户一箭射杀,随后报官,当地官府已将罪犯头颅送至长安,昨日臣以亲自验明,却是罪犯王君廓无疑。”萧瑀一脸淡定的汇报着,似乎死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而已。

    “哼,死不足惜!”李世民一声冷哼,满脸愤怒,稍过一会儿,又是一脸的痛苦:“朕如此信任,他却不知恩图报,反而做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他死不足惜,可却苦了幽州百姓。”

    李世民的演技很不错,至少骗过了那些不知情的大臣,以至于低下出现了不少讨伐王君廓的声音。

    待下方平静些许,李世民这才继续开口道:“因为朕的失策,给幽州百姓带来了灾难,这是朕的过错。传朕诏喻,幽州今年课赋减半。各地官员应严厉律己,切勿在发生此等事情。”

    “陛下,臣听说王君廓之子王永安位于太平坊之中,不知……”一道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纷纷抬头查看,长孙无忌正一脸正经的站在那里请示着。

第一零九章:齐王在,大唐在!() 
殿中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目光异样的看向李元吉。

    “对,那小子就在本王那里做工。”没有否决,李元吉直接承认了下来。

    “做工?”李世民眉头微皱,不解道。

    “对啊,本王日前承诺送他一套房子,但要他自己亲自去动手建造,现在正跟人学习怎么建造呢。”回答着李世民的问话,眼睛却是直接看向了长孙无忌,似是在挑衅道:‘不服来咬我?’

    “起奏陛下!王君廓之子王永安当以同罪论处,现即已查明其所在位置,应立即派人捉拿归案,以昭告天下沧桑。”一整堂都没有开口的魏徵,忽然站出来说道。

    长孙无忌不动声色的退了回去,悄悄的瞪了眼魏徵,这货果然是贼心不死,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在为齐王考虑。

    李世民微有些犹豫,王永安为什么会出现在太平坊?尉迟敬德并没有告诉他这件事情,难道王君廓也是李元吉拉拢的对象?可毫无证据可以证明,而且李元吉也不应会去选择王君廓这种人,风险太大。

    “陛下,当务之急应是捉拿王永安,昭告天下沧桑,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臣认为直接派人去太平坊拿人有些不太合适,还是让齐王亲自把人送出来比较妥当。”右仆射封德彝也站出来力挺魏徵。

    李世民面色有些难看,两员重臣接连反对长孙无忌,为李元吉开脱,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虽然李世民没有动李元吉的想法,但这个锅却很想让李元吉背着,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不介意削弱一些李元吉的影响力,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正是犹豫不决,房玄龄与杜如晦悄悄的朝着李世民点头,见状,虽是不解,李世民还是答应了封德彝他们的请求:“那就让齐王把人送出来吧!”

    散了朝会,长孙无忌见皇帝没有挽留自己的意思,一时有些负气,直接扭头便走。

    但是私下里,李世民却让人留下了房玄龄与杜如晦。

    “陛下可是为我等为何点头而不解?”被李世民单独留下,杜如晦很清楚李世民要问什么,也不等李世民张口,便直接开口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

    “原因右仆射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杜如晦紧接着说道。

    “朕不解!”李世民依旧有些迷茫,自己的意思他们二人都很清楚,不可能犯那种错误,李世民静下心来回忆了下封德彝的原话,但却没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

    “陛下派人去捉拿王永安,与让齐王自己把他送出来,其实际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前者只会让某些人觉得陛下兄弟不和,至少也是面和心不合。但后者却大为不同,这意味着陛下兄弟二人兄弟和睦,至少也是表面上的齐心协力。

    再者,现在的齐王,早已不是当初的齐王,保住齐王,也意味着保住了大唐!”

    杜如晦将后果说的很严重,但却没有人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

    杜如晦的话可能不是那么的好听,但却字字诛心,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

    李世民也同样大吃一惊,但仔细一想过后,却又觉得杜如晦说的很有道理,而自己也的确是大意了,可大意了就是大意了,根本没有给他后悔的机会,事已至此,便是想改变也不太可能了。

    太平坊,便是保住李元吉的根本。

    一场看似胡闹般的拆迁重建,却让李元吉玩出了新的花样。数千劳役全部来自不同的家庭,全部管吃,每日还发放工钱。这便是数千户人家的支持,这股力量不大,但却是李世民不得不重视的群体。

    水泥作坊对朝廷也同样具有较深的意义,无论是从战备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这个作坊都很重要。

    而秘方到目前为止也仅有李元吉一人知道,或许还有人也知道,但风险太大,李世民不敢去冒这个险,也没什么必要。

    大唐科学院这个新成立不久的部门,虽然还没做出什么成绩,但根据李元吉的描绘,李世民却看到了大有可为,正待合适的时机,便将其收归朝廷所有。

    除此之外,随着夜盲症被解决,李元吉好像也得到了不少军中高层的支持,至少态度方面发生了改变。

    “今日幸亏有二位及时提醒,否则朕怕是要犯错了。”李世民毫不吝啬自己的感谢之词,这是他御下的根本,但也同样不会隐藏自己的担忧:“只是二位觉得,朕接下来当如何做才好?”

    “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

    交出王永安,对李元吉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负罪感。

    当日将其带回太平坊,一是为了防止他再去祸害百姓,二是防止他逃跑。

    因为早在很久之前,李元吉就想弄死这货。

    老子儿子,全家没一个好人,这样的人活着也只能是浪费空气。

    回到太平坊,李元吉直接命人将王永安送去刑部,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怎样,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爱咋咋滴。

    躺在屋内的摇椅上,陪着大小老婆享受着暖气带来的美好生活,一边无聊的发着呆。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尉迟敬德这才回到王府,强行拉着尉迟敬德吃了顿火锅,逼着那货跟着自己一起吃着茱萸辣酱,看着其龇牙咧嘴到处找水喝,最后却找来了一碗烈酒,那副窘状百出的感觉,李元吉觉得很满足,日子就应该这么过,处处充满着欢乐,偶尔的来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多好。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元吉以需要整理练兵条例为由,拒绝了玉儿的服侍,在宋忠的陪同下进入了书房。

    依旧是老一套,宋忠负责看守,李元吉亲自推开了土炕,扒开了下面的密道。

    不过这次李元吉却变的比以往更聪明了许多,直接换了身夜行衣,免得弄脏了自己的高档绸服。

    点燃火把,借助着亮光加快脚下步伐,只用了盏茶的功夫,便走到了尽头……

第一百一十章:等着看戏吧() 
房子,依旧是那座房子,人,还是那个人。

    见到李元吉出现,对方急忙上前搀扶,并倒上了一杯热茶。

    “事情都准备好了?”李元吉没去问那些多余的话,直接切入正题。

    “都准备好了,两家各有一处。”

    “将这条密道填平需要多久?”李元吉指着自己出来的那条地道。

    “最多三天,只是挖开的土和没有挖过的土,懂行的一眼便能看出。”

    李元吉紧皱着眉头,千算万算,还是少算了一点。

    这次将要闹出的动静太大,大到一旦开始,就没人可以收住的地步,而李二那边会有什么反应?李元吉几乎已经清晰的料到了结果,而自己王府的这条密道,将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填,尽可能填平!”即使被人看出,也比直接被找到好很多。

    隐隐的有些后悔,当初怎么就把地道的入口设置在了自己书房呢?咋就这么笨呢?不会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