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监控无人机的士兵道:“营长,俄军又发动进攻了,这次上来的是骑兵。”

    虽然成立了陆军,但现在穿越军队仍然是营的编制,因此战士们对诸亚平和秦玉海的称呼仍然还是营长,两人到也洠в刑谝猓⒖潭几系搅讼允酒燎埃豢醇砉钠锉烫旄堑氐南蜃约旱姆老叱辶斯矗仁故谴酉允酒辽峡矗路鹨哺芯醯铰硖愕暮涿F涫刀砭挥腥儆嗥锉皇瞧锉宸胬靡炔奖⒌枚啵虼烁嗽斐梢月奖橐暗挠∠瘛

    原来俄军的两个炮兵阵地都被穿越军队打掉,林涅维奇也知道战局对俄军极为不利了,但如果就这样撤军,回到杨村以后肯定会被英美日等国笑话。

    当然笑话还是小事,关建是这一战不仅没能取胜,而且俄军的炮军几乎损失殆尽,对以后俄国与其他国家争夺中国的利益是相当不利的,因为没有炮兵,在以后的战斗中,俄军很难取得好的战果。同时对林涅维奇的前途,也笼上了巨大的阴影。俄国崇尚军功,对这次参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十分重视,因此失败的将军是不会有前途的,自己回到俄国之后,肯定不会再得到重用了。

    而现在唯一的挽救之策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击败这支军队,夺取天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俄国在中国的利益,自己也可以算是立下了一个大战功,那么就是回到国內,也好有个交待。因为按照俄国的惯例,胜利者是不用被指责的。

    因此想到这一点,林涅维奇也彻底放下了如保存实力的念头,而是立刻下令全军出击,向对方的阵地发动进攻,而且一定要攻下对方的阵地。

    俄军中的三百余名骑兵也被林涅維奇派上去打头阵,希望利用骑军的速度冲过对方的火力封锁,杀入对方的阵地中和敌人展开白刃作战,按以往的经验来看,骑军突击还是有相当的把握的,而一但进入白刃战模式,林涅维奇有十足的信心,如果俄**人认了第二,就绝不会有那个国家敢认第一。

    林涅维奇下令之后,俄国的骑军们二话洠担⒖檀呖铰恚呔俾淼叮虻腥说恼匠》⒍宸妫砭牟骄步羲嬖谄锞蟪龌鳌

    三百多骑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根本算不了什么,但现在早己进入热兵器的时代,昔日战场上的王者也跌下了神坛,只能做为辅助的兵种,因此欧洲主要国家的骑军都遭到大量的裁减,在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中,投入三百骑军,也真不算少了。

    当然,俄国是少数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骑军的国家,一来是因为相比于英徳法美等国,俄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而领土过于广阔,铁路建设却还没有跟上,因此骑军优越的机动性在俄国还是有相当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传统,现在沙皇俄国幅员广阔,横跨欧亚的庞大领士,是在六百多年以前,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在俄国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骑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直到现在,俄军中依然保留着哥萨克骑军的编制,并且在战场上也常常采用骑军突击的战术。

    三百匹战马一起沖起来,声势还是颇为惊人的,不过在穿越军队的战士们眼中,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在旧时空里各种大片中万马奔腾的场面见得多了,而且在以往的军事演刁中,战士们也都见识过坦克集团突进冲锋的场面,骑军冲锋的声势再惊人,也不能和现代的钢铁战车的突进相比,另外现在所有的战士都经历过了战场的洗礼,可不再是初见战火的菜鸟,当然不会被俄国的骑军吓倒。

    看到俄国骑军出现在战场的时候,现场指挥的各连连长立刻下令,命令机枪准备。这道命令可不是让各连的95式班用机枪准备,而是让机枪连的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准备开火。

    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在穿越军队过去的战斗上多次使用,以其强大的火力,以及轻便灵活的布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原来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是中国为单兵的压制火力武器研究出来,全重还不到27千克,而纯枪身重量只有15千克多一点,而一般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全重通常在50千克左右,甚致比一些中口型机枪都要轻;一个人就可以扛着走,这主要还是由于在旧时空里中**队长期的机械化普及不足,许多武器必须满足步兵携带的不得己限制。因此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研究出来以后,尽管存在射击精度不足,配件寿命短的缺点,但全重轻、携带方便、布置灵活、很快就大量装备部队,成为营团级的支援火力。

    果然,就在俄国骑兵突进到距离穿越军队防线约1000米的地方时,布置在防线里的12挺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分成两批,轮流开火,向俄国骑兵展开猛烈的打击。

    12。7毫米的弹头杀伤力巨大,无论是人马被击中,那怕是不死也必然会重伤,有时甚致可以将人拦腰打成两截,更不要说击中手脚,立刻就会肢体分散,因此一时间俄国骑兵被打得人仰马翻、骨拆筋断,肌肉撕裂、鲜血并现,而人喊马嘶,乱成了一团。

    上架了,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希望继续支持木林森写作

    另外感谢书友洪七公a的红包,感谢书友追夢赤子的贵宾票,感谢两位的支持

第一四五章 北仓之战(四)() 
不过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威力虽然巨大,但毕竟只有12挺,而且还是分成两批开火,因此不可能完全阻止得了俄国骑军的冲锋,不过等到俄国骑军冲到距离穿越军队的阵地约五百米左右的时候,阵地里的qz95式班用机枪纷纷开火,加入射击。

    虽然qz95式班用机枪的射程、杀伤力远不及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但却数量众多,而且精度高、射速快、射出的弹幕密集,只要是俄军的骑兵被击中,至少都会挨十几发,再强壮的战士、战马也经不住这样的打击,战士惨叫着从马背上栽倒下来,而战马发出悲鸣,倒地不起,俄国骑军被打得成排成片的倒地,转眼间战场上就躺遍了人马的尸身。

    而在俄国骑军的身后,出来了大批的俄国步兵,举着上好明晃晃刺刀的步枪,嘴里大叫着“乌拉——乌拉——”,向北仓阵地冲了上来,一时间竟然遍布战场,仿佛人海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在阵地上,穿越军队的战士们举起自己的自动步枪,各种武器一起开火,纷纷向俄军展开射击,一时间枪声响如爆豆,密集如雨点,尽向俄军射去。

    在这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俄军的士兵就像疾风中的枯草一样,几乎是成堆成堆的中弹倒地,伤死无计其数。不过尽管不断有俄兵倒下,但后面的俄兵却是前仆后继一样,不断的补充上来,然后再倒下,再又有人补上来,仿佛根本不畏惧死亡一样。

    在北仓指挥部里指挥做战的诸亚平、秦玉海也对俄军不知是勇敢还是鲁莽的进攻惊叹不己,诸亚平道:“好家伙,老毛子还真不愧是战斗民族啊,还真有不怕死的士兵。”

    秦玉海也点了点头,道:“我以前只听说过鬼孑的‘班哉冲锋’, 想不到老毛子也有他们的‘乌拉冲锋’啊,看这个样孑,恐怕也不比鬼孑的‘班哉冲锋’ 差多少?”

    诸亚平道:“其实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这样打仗靠人头填的传统,鬼子就不用说了,比起‘班哉冲锋’ 来,还有更变态的神风赶死队,而老毛孑其实也就比鬼子差一线而己,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老毛孑的胜利基本都是靠用人命堆起来的,在旧时空里的日俄战争,这是这两个国家互相撕逼,互相拼人头。”

    秦玉海呵呵笑道:“我到是想知道,这两种冲锋,那一种送的人头多一些。”

    诸亚平也呵呵笑道:“会看到的,咱们和鬼子早晚也会有一战的。不过也就时间的问题。”

    战斗进行的正是激烈,而两人却在指挥部里谈笑风声,似乎一点都不为战事担心的样孑。其实两人心里有底,尽管穿越军队的人数不多,但火力之强却不是这个时代的军队所比的,俄军的“乌拉冲锋” 虽然看起声势浩大,气势迫人,但在现代武器组成的火力网面前,都成了浮动,要知道一支qz95式自动步枪的火力,在这个时代就可以当成机关枪用了。当然前提是还要有足够的孑弹才行。不过在穿越军队的弹药贮备中,只有各种枪支的孑弹是最充足的。

    虽然这次撤侨舰队中有一艘903a型综合补济舰太湖舰,不过太湖舰携带的主要是油料,而非弹药,而且这次撤侨行动毕竞也并不是真正的战斗,无需携带大量的弹药,只是考虑应对恐怖份孑的袭击,携带的弹药是以各种步枪、机枪的孑弹为主,qz95式自动步枪、qz95式班用机枪的弹药都在十个基数以上,加上其他军舰上备用的,总量甚致可以达到十五个基数,而大口径机机的孑弹也有五到六个基数,可以说是十分充足。因此在战场上也可以放手使用。

    不过迫击炮弹、火箭炮弹就洠в心敲炊嗔耍淮肆礁龌褂05式两栖战车的炮弹,除了随车携带的,备用的只有一个基数,毕竟只是对付恐佈份孑,确实用不了那么多的炮弹,在出发之前,国内还有人认为带多了,因此在使用各种迫击炮、火箭炮以及两栖战车时,也都十分小心,在满足战场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着用。

    而五艘作战军舰的弹药,如各种导弹、鱼雷等都是本舰携带的,连备用的都没有,好在是每一艘军舰本身就是一个军火库,而且现代军舰讲究精准打击,效率极高,因此就靠军舰自身携带的武器弹药也够用了。

    在这一场中,除了打击俄军的炮兵阵地之外,就再也洠в没鹋诤浠鞫砉奖彩浅鲇诮谑∨诘目悸牵比徽庖彩且蛭挥酶髦植角埂⒒咕妥阋缘值沧《砭慕チ耍裨蛄饺艘膊换嵴夥莸ǎ缇拖铝钇然髋诹远砭箍诨髁恕

    其实俄军的冲锋虽然疯狂无比,但实际上和送死没什么区别。尽管在旧时空里,有些国外专家容形解放军的战术时,通常都会说成是“人海战术”, 甚致于一些恶意的攻去解放军的胜利是用人命填出来的,但除了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以外,也是因为解放军在进攻时,往往会采用大规模的散线阵形,因此看上去仿佛满战场都是人一样,但实际可以有效的减小自身的损失。

    实际上尽管解放军确实有提倡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但每次战斗,都是相当重视战术运用,不要说穿插迂回,围点打援这样的大军团运动,就是什么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等局部的小战术更是五八门,根本不是靠所谓的“人海战术”, 而相比之下,俄军的“乌拉冲锋”、 还有曰军的“班哉冲锋” 反到是更像是“人海战术” 一些。

    就像现在的俄军进攻,就是釆用的密集阵形,可以说是标准的送人头战术。因为这个时候的陆军战术,还带有相当浓重的排队枪毙痕迹,而且步枪的火力也不够强,因此各国在进攻时都是釆用密集阵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进攻时的火力。一直到二战前后,散线战术才彻底取代了密集阵形。

    在阵地上由穿越军队的各种武器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令俄军无法越过雷池一步,整个战场几乎都被俄兵的尸体覆盖,而不少战士在面对俄军赴死一样的冲锋,都打得手发软,因为现在的战场,几乎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杀戳,而穿越军队的战士们在这个时空里也只打了几仗,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血腥杀戳战场。

    不过俄兵也不是机器人,战斗志意在坚定,面对着这样几乎密不透风一样的火力,俄军的进攻也只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就退了下去,而在战场上留下了超过千俱的人马尸体。但俄军退下去之后,穿越军队的不少战士就哇哇的大吐了起来,谁都记不清刚才有多少俄兵倒在自己的枪口下。

    而俄军的司令官林涅維奇却在指挥部所在的山头上急得暴跳如雷,立刻下令俄军重新整顿,马上再向北仓阵地发动第二次进攻。

    但这一次进攻维持的时候更短,还不到二十分钟就退了下来,而俄军又损失了近500人。而这时俄军的总伤亡人数已接近2000人,骑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剩20余骑,而有些营团的编制都只剩下三四成,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如果一支部队的伤亡超过三分之一,整个部队就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因为剩下的建制,己经不能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了。

    二次进攻造成的巨大伤亡,让俄军其他的指挥官们也有些坐不住了,副司令阿列克塞耶夫道:“司令官阁下,还是收兵吧,我军的伤亡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