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现在英国国内是并不想扩大中国的战争规模,因为现在南非进行的布尔战争还洠в薪崾⒐苏獬≌匠⊥度肓私40余万军队及后勤人员,而且己有近2万人阵亡,7万余人受伤,并让英国为这场战争,己经花费了两亿多英镑,让英国的财政出现了极大的困难。

    而且英国在南非的敌人“布尔人” 原来是荷兰人的后裔,因为同为欧洲族裔,因此布尔人在欧洲嬴得了广泛的同情,也造成英国在国际声誉上极大的被动,欧洲诸强几乎一致谴责英国在南非的政策,认为英国为了贪求南非黄金而欺凌同为欧洲族裔建立的国家。法、俄、德、美等国纷纷出击,趁英国陷于战事无暇顾及其他之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另一方面,由于德国的崛起,造成了欧洲大陆的失衡,也同样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英国由于被布尔战争拖累,无力应对徳国的竞争,被迫将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中的两个岛屿让给德国,以缓解德国对自己的压力。在这种大局势下,英国政府其实真的实在不愿意在中国扩大战争的规模,再开避新的战场。

    但穿越者悍断攻占了威海卫,确实是激怒了英国。虽然威海卫并不是英国的重点殖民地,但只要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就不容被侵犯。而穿越者的行为,无异于狠狠扇了英国一记耳光,自从拿破伦战争以来,英国还从来没有遭遇到这样的挑恤,虽然现在大英帝国的国力有所衰弱,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来踹一脚。因此如果英国再不采取强硬的对策,那么大英帝国百年的威名也将彻底扫地。

    同时威海卫的失守,还牵扯到了英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在野的自由党、工党就以此为借口,强烈的攻击执政的保护党釆取的对外政策,认为执政党并未有效的维护大英帝的海外利益。

    对此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当然不敢大意,立刻在英国议会展开讨论,并且在参众两除均以绝对多数的优势通过了“批准英国政府促进各国再次组成联军,扩大战争规模,以保卫各国在中国的利益” 的法案。

    当然这项法案的通过,说明执政的保护党,还有英国的议员们仍然保持着湥训耐纺裕蛭ü姆ò覆⒉皇侨糜⒐┐笤谥泄匠〉木铝α浚怯捎⒐M罚僮橹恢О斯K蛋琢司褪窃谟⒐陨硎盗Σ蛔愕那榭鱿拢浞莘⒄褂⒐墓视跋炝Γ闷渌鞴牧α浚蠢┐笾泄恼秸婺#⒕S持英国在全球的领导力。这也箅是最早的巧实力。

    得到了议会的授权以后,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立刻以英国政府的名议,向各国政府发电,正式提出组织多国联军,扩大战争规模,保卫各国在中国的利益的建议,询问各国对这个建议的态度。

    之所以用多国联军取代八国联军的名称,是因为索尔兹伯里侯爵发电的并不仅仅是组成八国联军的国家,还有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丹麦、芬兰等,共计十五个国家。而拉这么多国家,主要是希望能找几个国家分摊军费,以弥补英国财力不足。

    就在第二天,徳国政府就第一个发来回电,表示徳国完全赞同英国的建议,而且德国愿意出动一支五万人规模的陆军,加入中国战场,但也说明徳国的海军实力不足,要求英国能够提供足够的海军支援。

    第二个回电的是俄国,老毛孑同样也赞同英国的建议,不过俄国建议这次组成的多国联军可以分成南北两个部份,南军由英国牵头,由海路进攻中国,而北军则由俄国领头,由陆路进攻中国,两路夹击,齐头并进,就可以一举而胜。

    紧接着就是日本也回电,虽然日本政府也赞同英国的建议,而且也愿意向中国战争投入更多的兵力,但日本政府也提出,这次组成多国联军,必须要有统一的行动指挥,而且任何行动必须各国协商一致,任何国家都不能绕过联军,单独行动,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利益。

    随后其他各国政府也都纷纷回电,表明本国的态度立场。

    法国政府并没有对英国的建议作出直接答复,只说组成多国联军,扩大中国战争规模的关系重大,需要慎重考虑,法国政府愿意与英国进行协商,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

    美国政府的回复也是劝英国慎重考虑,同时建议先和海外华人进行谈判,力争和平解决中国的战争,如果谈判不成,再考虑战争。美国政府还表示,愿意首先与海外华人进行谈判接触。这是唯一一个提出与海外华人谈判要求的国家。

    而其他国家如意、奥、比、萄、荷、班等诸国大多都从原则上赞同英国的建议,但对俱体事项,还要再进行协商,以确保每一个国家的利益。

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应(六)() 
其实各国的这些反应,也在英国政府的预料当中。而英国政府的官员们大体也想好了应对之策,否则英国政府也不会轻易的向各国发出这样的建议。毕竟大英帝国能够称雄世界百年,其实并不是全靠军事手段,灵活、善变的外交策略,分化、拉陇、逐个击破,借力打力的手段,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英国也不会在旧时空里获得“欧洲搅屎棍”的绰号。

    德国的反应是各国中最为积极的,这是因为在这次穿越者发动的山东战役中,受损最大的并不是英国,而是德国。英国的主要损失的是面子,而非实利,而德国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唯一的一个远东殖民地,同时也是徳国最好的殖民地丢失; 这损失无论如何也不算是小俪。因此德国希望扩大中国的战争规模的迫切心情,实际上要比英国更盛。

    但从徳国到中国,必须依靠海军,但德国的海军本来就不强,而且德国舰队全军覆没,更是让德国海军元气大伤,没有强大的海军,徳国也就无从单方面扩大中国的战争。因此英国的提议,是正中德国的下怀,尽管现在英国深陷南非布尔战争的泥潭,那毕竟是陆军。而英国海军的实力,仍然是世界第一,绝不容小视。徳国想要夺回青岛,維护本国在中国的利益,目前必须依靠英国海军。

    尽管这时徳国与英国的矛盾己经开始激化,但德国政府还是决定,响应英国的号招,借助英国海军的力量,扩大中国战争的规模,来夺回青岛。

    当然,徳国陆军的强大实力,也是组成多国联军的需要,而且英国并不担心德国陆军在中国,毕竟德国陆军想回欧洲,还要靠英国海军。

    而俄国的反应虽然不慢,表面上也赞同英国的建议,但其中却是夹带的大量私货。北极熊一向善于抓住时机,这一次也不例外,他们提出南北夹击的方案,不仅仅是要借机侵占中国东北,而且还想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英国平起平坐,分亭抗礼。

    不过俄国虽然善于抓住时机,但对领土过于贪婪,而且行事过于的霸道、蛮横,因此一向不讨人喜欢,这次俄国借机强占中国东北地区,己触犯了法、美、日等国的利益。只要英国牵头,联合法、美、日等国,也就不难遏制住这头北极熊。

    曰本的回应就是英国遏制俄国的最佳注脚,虽然小日本的电文言辞十分含畜,“必须要有统一的行动指挥,而且任何行动必须各国协商一致,任何国家都不能绕过联军,单独行动” 等等, 充份体现日本人说话喜欢只说一半,而且还是拐弯抹角,含模其辞的特点,不懂的人容易被绕昏,但久和东方人打交道的英国人还是明白日本人的意思,这些话实际就是针对俄国的。

    俄国强占中国东北地区,受到威胁最大的就是日本,因为现在俄日两国的势力范围己全面接触; 同时俄国甚致将手伸进了属于曰本势力的朝鲜半岛; 而在朝鲜国内; 也有一批人主张借助俄国的势力来抗衡日本; 使朝鲜能够摆脱日本的控制,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甚致连朝鲜王室都有这种想法。

    1896年2月11日朝鲜国王李熙携太子从日军控制的王宫逃往俄国公使馆躲避,史称“俄馆播迁” 事件。日本被迫由驻朝公使小村寿太郎与俄国公使韦伯签定了小村…韦伯协定,或称第一次日俄协定书,规定两国均有权在朝鲜驻军,当年5月,趁着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由日本特使山县有朋与俄国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公爵签订山县…洛巴诺夫协定,也称第二次日俄协定书,再次确日俄两国在朝鲜的一切权均为对等。但由于朝鲜王室亲俄,因此俄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一度超过了日本。

    这两次日俄协定,均是以日本让步告终,而现在俄国强占中国东北地区,势力直接抵进朝鲜半岛,这自然引起了日本的警惕,但日本的国力并不足以单独对抗俄国,只能依靠拉陇其他国家,来抗衡俄国。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对英国有利,因为可以利用日本在抵消俄国的扩张,英国强租了威海卫之后,就和日本达成协议,由英国监视俄国远东海军,日本监视俄国远东陆军,此外俄国试图接管韩国(1897年后,朝鲜改称韩国)的税务权力,又遭到英曰的联手抵制,因此英国心里也有底,能够控制得住这头北极熊。

    而相对于俄、日两国、法、美明显对组织多国联军的兴越不大,英国也清楚,这两国刚刚和海外华人签定了商业合作大单,再加上这两国本来在山东就没有什么利益,因此让海外华人占领山东,反到对这两国有利。从这一点上来说,英国人也有些佩服海外华人,到是有些手段,并非是只靠武力蛮干的莽夫。

    不过如果海外华人真以为这些商业利益就能拉陇法、美两国,那就太天真了,英国再清楚不过这两国的尿性,只要其他国家达成一致,同时组成多国联军,法、美两国也会顺水推舟的加入进来。何况法、美两国也并没有把话说死,还留有很大的余地。因此完全不用多理他们,把其他国家搞定就行了。

    现在世界上的大国就这么几个国家,其他的国家不过都是打酱油的货,拉他们进多国联军,也不过是凑人头,撑场孑,造声势,而只要最后随便分他们一点残羹剩饭就行了。

    这样分析了一圈,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还有英国的內阁成员对第一份电报得到的结果都十分满意,可以说目前的一切果然都在大英帝国的掌握之中。因此索尔兹伯里侯爵立刻再给各国政府发电,建议各国尽快协商本国对组织多国联军的要求、条件,以及各国能够投入的兵力,七天以后,在中国上海,由各国领事为代表,开始正式协商组织多国联军的事宜。

    参加多国联军的国家越多,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也就越多,因此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几轮协商谈判,甚致是在台面下的私下交易,才能最终确实,英国估计至少也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最终谈好,到也不要强求,先让各国国內拿岀决议来再说。

    另外虽然大部份国家都在欧洲,但还是有曰、美两个欧洲以外的国家,就是欧洲国家中,俄国也非常遥远,因此不可能在欧洲找个地方大家碰头开会,否则光是报到就要一个月的时间,上海就是最合适的地方,而且现在有线电报的技术己经成熟,消息通讯方便,距离并不成问题。

    当然,英国国内也同样需要评估海外华人的实力,毕竟海外华人可不是**无能的清国可以,这段时间以来,海外华人已经显示出海陆两方面的强大军队,包括一向软弱无能的清国平民,在海外华人的训练下,也能成为不算的士兵,因此这一战可就不能随便了。

    另外,这一次即然是英国牵头来组织多国联军,英国自然也就要多出一点力,同时也是告诉各国,大英帝国的海军,仍然是最强的。由其是海外华人在这几战中展示出强大的海军实力,因此想要击败海外华人,就必须首先击败海外华人的海军。大英帝国是以海军立国的,现在也是海军第一强国,而且还是玩的两强标准,因此自然知道制海权的重要,那么要对抗海外华人的舰队,大英帝国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不过现在英国确实全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冏境,因此兵虽然是要出,但必须精打细算,否则这仗还没开打,国家财政就先破产了,那可就闹了一个大笑话了。

    当然,要出兵先选将,甴谁来指挥英国舰来打赢这场战争,也不能轻视。不过专业人干专业事,因此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立刻责令英国海军大臣塞尔伯恩,推荐舰队总司令的人选。而海军大臣也早有准备,立刻向首相推荐现任地中海舰队指挥官,约翰??费舍尔(john fisher)中将。

    按照海军大臣提供的个人资料,这位约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