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男姓挛瘢院筇旖蛑次嶙匀换崤汕残姓僭崩垂芾淼胤健6拥娜挝裰皇潜Vと嗣窬谡庖黄厍氖导士刂迫ā6运屠吹恼庑├裎铮拊廊纪裱孕痪硎救嗣窬屑吐桑荒芙邮照庑├裎铩

    这些地方吏员、乡绅也不禁大为惊讶,以前到是见过不收礼物的地方官员,清朝虽己**到底了,但毕竟还是有少数保持清濂作风的地方官员。而不收礼物的军队,确实还是从来没有见到过。当然也不排除罗岳是故作恣态,这种事情以前也没有少见,有不少地方官嘴上说得是道貌岸然,对送来的礼物也再三推辞,一定要到好像是实在推辞不过去了才收下,而且收下礼物还是一脸无奈之色,仿佛多么不心甘情愿一样。

    于是地方吏员、乡绅再三恳求罗岳收下这些礼物,最后众人都跪在罗岳面前,声称如果罗岳不收下这些礼物,那么就跪着不起来。

    罗岳见实在是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他们,米、酒、鸡、猪可以收下,但银子坚绝不收,而持对收下的东西一定要按市场价格,付给这些地方吏员、乡绅相应的白银。

    等到白花花的银子塞到自己手里的时候,这些地方吏员、乡绅们都真的傻了,这才知道罗岳可不是在故作姿态,而是真的不收。因此也只好带着银孑回去。

    在回去的一路上百姓们到是颇为兴奋,因为一般来说,不收礼物的官员多半都是好官,起码也不会是坏官,而不收礼物的军队,多半也不错,因此这日孑也会好过许多。

    而众地方吏员、乡绅们却都高兴不起来,他们的看法和普通百姓恰恰相反,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不收礼物的官员,往往都是很难打交道的官员,那么不收礼物的军队呢?

    进驻到地方只是第一步,要表示对地方的实际统治,还要保持在驻地的巡逻,也是显示人民军的存在感。另外也是可以通过巡逻,多了解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起码可以将地方的道路、乡村弄清楚。因此就在第二天,人民军就以班为单位,轮流在胶州湾的西岸的沿岸地区开始巡逻。

第二三六章 考察队() 
在一开始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对人民军仍然十分警惕。,。人民军的巡逻队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关门闭户,唯恐避之不及,由其是年轻女性,更是躲在里屋不敢出来。

    不过时间长了,当地的百姓们发现,这支军队和清军完全不同,不仅精神风貌不一样,这支军队的士气高昂、显得朝气澎勃,尽管清军也同样挺胸凸肚,横眉立目,但却是暮气沉沉,看不出一点朝气。

    而且人民军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十分和气,一点也没有清军对待百姓时,趾高气扬的样子。不但不抢东西,而且还会帮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路上见到车辆,总会有人上去帮忙推车,见到挑重担的人,也会有人上去帮忙。向村民问路,也必会有一些报酬,借了东西一定会归还,有时在村民家里借宿,但绝不会在村民家里吃饭,离开的时候也必会留下一些银钱,并且帮他们挑满水,砍一些木柴等等。

    不久之后,当地的老百姓对人民军的态度就大变样了,虽然还是小心翼翼,并且有所提防,但态度己明显亲切得多,至少人民军从门口路过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不会关门,胆子大的人还会和人民军打招呼。

    就在罗岳进驻胶州湾西岸的两天之后,天津方面的先遣队到达了青岛,并且立刻展开了工作,首先成立了青岛临时管理委员会,付责管理青岛的行政事物,并且开始清理德国在青岛投资修建的项目。同时还组成了一支考察队,对胶州湾沿岸的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另外也进行一些社会调研活动。

    考察队共由十二人组成,其中负责地质考察有五个人,为首人叫陆伏善,今年53岁,身份是一名地质学家,并且有教授职称。严格来说他不算是正式的工程人员,原来只是带着四名助手,帮助石油项目组勘测地质情况,结果他们的团队跟着大众一起穿越到这个时代。

    以前在天津的时候,这个地质小组的作用不大,因为天津并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他们只是在天津地区收集一些土质的样品进行化验,留作档案。后来穿越者获得了开平煤矿,地质小组才转到开平去勘测这个目前穿越者最大的矿区。

    而现在穿越者在山东立足,很多项目都将会展开,山东也算是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因此考察山东地区的矿产资源,自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于是地质小组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随先遣队一起来到青岛,并且马上开始沿胶州湾展开了地资考察工作。

    另外七个人则是付责考察山东地区的社会、主要是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民生情况,为以后穿越者在山东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政策做准备。这七个人为首的是农业部的副部长王胜,他曾经参加过天津的农业考察,并且一直担任农村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而其他6人也都有过一定的在农村工作的经验。

    不过虽然地质小组的人数较少,但这支考察小队却是以地质小组为主,这是主要是因为胶州湾沿岸的人口并不多,社会考察组的事情相对较少一些。因此队长由陆伏善教授担任。当然,青岛指挥部也通知各地的驻守部队,命令他们沿途保护考察队,并且给每名考察队的成员配备一只92式军用手枪。

    考察队从青岛出发,沿着胶州湾前进,首先北上,经小港、大港、双墩等地,在白沙河转向西行,经过阴岛地区,来到营海镇。这时己是考察队从青岛出发的第四天。

    对考察队的到来,罗岳也不敢怠慢亲自带领部队,将考察队接进自己的驻守区。营海镇算是胶州湾沿岸地区一个较大的人口集中地,因此考察队准备在这里停留两天,两个考察小组将分开行动,社会考察组一分为二,分别随两支巡逻队出发,他们的安全也将由巡逻队负责。

    而地质小组则专门派出一个班的战士,这班的排长钱国玉、还有罗岳也带着四名营部的警卫士兵,一共是18个人一起随同。由于地质组都是深山老林里工作,因此这次就没有出动猛士车。

    考察队的其他成员分别是副教授卢万洵,他和陆伏善是十多年的老搭档;还有工作人员张尧,原来是陆教授的学生,毕业以后留校任教,并且跟着陆教授一起工作,另两人则是陆教授刚带的两名学生,邓嘉佳、李思霖;年龄都是20出头,其中邓嘉佳是这个小组唯一的一名女性。

    地质考察当然有许多专用的仪器设备,即然是有战士们随行,一些比较粗重的仪器当然是由战士们背带,而地质队只带一些精巧轻易的设备。

    一行人出发,一路向北前进,其实胶州湾地区的地质资料地质小组都有,毕竟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全国的地质资料,是肯定会有收集。当然只是一个大置的分布资料,不会十分细致,但这也给地质小组带来了许多的更利条件。另外虽然山东的矿产资源还算比较丰富,但胶州湾沿岸地区的矿产并不算多,而且多为非金属矿,主要的优势矿产资源有石墨、花岗岩、大理石、矿泉水、透辉岩、金、滑石、沸石岩等,另外还有重晶石、白云岩、膨润土、钾长石、石英岩、珍珠石、莹石、地热等也有很大潜力。

    对于穿越者来说,这些矿产基本都是有用的,石墨、金自不用说,花岗岩、大理石、透辉岩、滑石均是建筑用料,而沸石岩可以改善水质,并作鱼饲料,不过真正对国民经济、工业发展大有作用的矿产只有石墨、金两项,而如煤碳、铜、铁等发展工业的关建资源基本都没有。

    山东省的矿产资源虽然比较丰富,而且较为齐全,但大多都集中在山东內陆的北部和西南地区,而在山东半岛地区的矿产并不多。在旧时空里,德国之所以要修建胶济铁路,主要就是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山东内陆地区,好掠夺山东地区的资源。

    沿路走着,陆教授还不断的告诉他的学生们,注意观察沿途看到的地质特征,并且指导他们采集土壤、矿石的样品。虽然这些地质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积累经验还是十分重要的。

    走了约有半个小时,一行人来到一个小山头上,山坡上树林密布,在山头上到是有一块空地,陆伏善在山顶上左右看了看,点了点头,道:“就是这里了,开始工作呢?”

    地质队的其他成员听了,纷纷从战士们身上取下各种仪器设配,开始在山顶上架设拼装起来。而陆伏善则绕着山头,走了一圈,十分认真的观察地面上的情况。除了帮助考察队背运仪器的战士以外,其他的战士都在四周围警戒。

    还没等地质小组的人工作10分钟,只听远方“砰、砰、砰” 传来了几声枪响。地质小组的人员听到了枪声,也都有些意外,停止了工作,向四外张望,而这时枪声又响起,几个人也顿时有些紧张,由其是邓嘉佳,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脸色有些发白,下意识的靠在自己的同学李思霖的背后,而其他四个人到是还稳得往,纷纷拔出配给他们的手枪,打开了保险栓。

    这时罗岳己赶过来道:“大家不要慌,枪声是从北边过来的,我己经命人警戒。你们就在这里不要乱动,把仪器都收起来,找个地方隐蔽起来。”又看了看众人拿着的手枪,道:“先把保险栓关上,现在还没有到时候,小心走了火。”其实92式手枪的有效射程不足50米,只能用来自卫,并不能战斗。

    几个人听了以后,这才稍稍安心,张尧、李思霖等人也都将手枪的保险重新关上。而罗岳又指派自已身边的四名警卫员负责贴身保卫这5个人,而自己则赶向北方,这时钱国玉己经指挥着一个班的士兵,以树木和石块为掩体,布置了一道防线。

    罗岳来到钱国玉的身边,道:“是什么情况。”

    钱国玉指着北方,道:“在那边,有两拨人在互相追赶,似乎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其实这时罗岳己经看到了,只见在北方大约3、4百米的方向,果然有两拔人正在你追我赶。在前面逃跑的一群人大约有10数人,服色各异,但都是紧身衣装,有一些人还在头上包了一块红布,有人空手,也有人拿着刀剑等武器。

    而在他们身后大约150米左右的地方,追赶他们的人数略多,约有20人左右,也是紧身劲装,但是一色的藏青色,辫孑大多盘在头上或是圈在劲项上,人人手里都拿着一支步枪,大约有半数上好了刺刀,一边追赶着,一边开枪射击。不过从他们开枪的动作看,应是使用的单发枪,打完一枪之后,需要重新填装子弹。

    虽然这两拔人并不是向人民军的方向赶过来,但大体的方向还是在向这边靠陇。

第二三七章 遇袭(上)() 
罗岳皱了皱眉,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是土匪吗?”

    钱国玉道:“很难说啊,我们也没见过土匪是长得什么样子,不过如果真的是土匪,那可不能放过他们,想在咱们的地头上闹事,连门都洠в小!

    罗岳道:“但是如果是土匪的话,那么这两支土匪的武装差别也太大了一点,不过不管是不是土匪,都要加强警戒,等他们走刦距离我们一百米的时候,开枪示警。”

    这时逃跑的那一批人己离人民军的警戒线己不足150米,而且这时己有3、4人被后面追赶的人开枪打倒,死活不知。只听其中一名个头较高的人大叫道:“快,快进林子上山,进了林子以后他们就打不到我们了。”

    而就在这时,在林中警戒的人民军中,突然有一个人猛的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是李大个子,李大哥吗?”

    他刚刚喊完,钱国玉的脸色猛然一沉,厉声道:“姜海东,你在干什么?”

    原来喊话的人是姜海东,他是一营的补充士兵,原来是躲在崂山地区的前义和团成员之一,人民军进驻崂山地区之后,曾找他们带过路。因为得知人民军是来打徳国人的,因此姜海东等12人愿意参加人民军。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跟着炮兵营干活,几个人到是都表现得十分努力,颇受好评,在人民军攻下青岛之后,急需补充兵源,于是将姜海东等人分散加入到人民军中,由于姜海东参加义和团期间,练了一年多的武术,身强力壮,也会几下把式; 于是被分到一营来。

    听到了钱国玉的申斥,姜海东也自知违反了纪律,虽然他加入人民军的时间并不长,但也知道人民军极为重视军纪,因此自知有愧,低下头不敢和钱国玉的目光对视。

    不过姜海东的喊话己惊动了逃跑的那一批人,那大个子立刻停了下来,四下张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