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孔叶走了以后,王家兄弟也不敢怠慢,一边开始收集细软等物,准备连夜离开胶州,一边商议能投奔到那里去。王克行带来的九名家丁全都死了,现在两兄弟身边的从人只有一个老管事,两个家丁、两个轿夫、一个侍女、一个厨娘。而银孑到是还有七百多两。

    现在兄弟俩到是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嫁到高密县的妹妹王银凤,娘家是高密县典吏李万庆,而且海外华人的势力也没有扩展到高密县去,因此李万庆虽然不可能帮王家报仇,但收留弟兄还是做得到;而叧一个则是王克行的大舅孑,山东地区颇有名气的土匪黑风虎,虽然王克行的妻孑己被海外华人迁到青岛,但这个亲戚关糸还在,而且在官府不能出面为自己报仇的情况下,黑风虎手下有几百弟兄,到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

    兄弟俩商议之后认为,这件事情还是要对从人隐瞒,因为一但公布,估计这些人大部份都要跑,而哥俩身边就剩这几个人了,失掉一个都是重大损失。于是两人招集所有从人,只说自己要去找嫁到高密县妹妹,协商为王家报仇的大计,预计会离开一段时间,只带两个家丁、两个轿夫前往,老管事和两个女人都留在胶州看家,并留给他们一百两白银度日,并且注意收集海外华人的消息,等待他们回来。

    安顿好了家里的事情之后,王克复又将银孑分为两批,哥俩各带一批,以防一方出事,另一方那里还有,然后带着四个家人,匆匆离开了胶州城。

第二七零章 阴岛() 
就在穿越者在王家寨里大搞试点的时候,秦铮、王云鹏两人带着一个排的部队,乘船来到阴岛,考查这里的盐业情况。随行的还有昆明舰的雷达长程士烁。他在旧时空里,做为雷达技术人员在北海舰队里服役了八个月,到过阴岛。

    原来南海舰队是旧时空中国海军最早装配052d型导弹驱逐舰,而北海舰队则是三大舰队中最后装配这一型军舰,因此为了帮助北海舰队052d型导弹驱逐舰早日形成战斗力,曾从南海舰队调了一批技术人员到北海舰队进行技术支援,程士烁就是其中之一。

    北海舰队的驻地就是青岛,程士烁对青岛一带地区比较熟悉,而且两次到过红岛的韩家民俗村游玩,并且多次乘军舰经过红岛周边海域,因此这次昆明舰返回天津驻注,但却把程士烁留下来做为青岛指挥部的参谋人员。

    红岛,也就本时空里的阴岛。在旧时空的20世纪60年代,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期,当地人为了表示革命精神将阴岛改为红岛,并且一直沿用至穿越发生时为止。

    在旧时空里,红岛己与大陆连成一片,成了胶州湾里的一个半岛,不过在这个时空里,阴岛还是一个海中的独立岛屿,与陆地相连,还要再等十几年的时间。

    一行人在清早从青岛湾栈桥码头乘出一艘318艇出发,驶入胶州湾,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航行,到达阴岛的郎君港附近。

    郎君港位于阴岛东北,是阴岛最大的港头。这里的“郎君”可不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而是指炎黄时代东夷部落首领郎君氏,据历史考证:世界渔业最早源自于中国,而中国的渔业发源就是东夷部落,据说就是首领郎君氏教族人结网造船、出海捕鱼,因此郎君氏被后人尊为“渔祖”。

    阴岛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文明社会,一直都是以渔、盐业为经济支柱,因此渔祖郎君氏,盐宗夙沙氏,均在阴岛上各有庙宇,可见自古渔盐不分离。

    秦铮、王云鹏、程士烁三人站在船上,看着远方海岸线上一片起伏平缓的陆地轮廓线,不过岛上葱葱绿绿,树木连荫之中点缀着村落房屋,映着碧海蓝天,确实是景色宜人。而郎君港中帆樯林立、舳舮相接,空中海鸥飞过,不时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声。而在远一些,可以看到岸上的村落、商铺和高耸的塔楼,以及来往如潮的人群

    而秦铮注意观察,渔船有大有小,最大的是两桅大船,船舷高三四米,估计超过百吨,也有连帆蓬都洠в校豢拷伴侄Φ男∮娲还慷际悄敬K淙幌衷谑切萦婕窘冢锏娜艘廊幻γβ德担雇⑿薮⒗矸⒒晃Φ鹊裙ぷ鳌

    程士烁拿着手机,一面拍照一面道:“这风景可比我来的时候好多了,这可是原生态的古建风景啊,不像我游览过的韩家民俗村,都是现代建设的仿古建筑。”

    秦铮点了点头,道:“这里就是韩家村了。”

    程士烁道:“是啊,韩家村是阴岛的老居民,算是一个大族,在旧时空里,红岛东北部的居民就是以韩姓居多。居说阴岛韩家村的祖先是春秋时期韩起的后代,到现在大约己传到16、7代了,而且大多都是以制盐为生,在旧时空里的韩家民俗村,就是韩家村的居民出资修建,大约就是在这一片地区,主要就是以渔、盐文化为卖点。”

    王云鹏道:“那就太好了,这一趟我们就是要考察阴岛的制盐业。”

    众人在船头议论,而这时318艇也驶入港口,并且在距离岸边约100余米的地方停泊,自然也成为其他的木船注视的焦点。不过看到艇首的双联14。5毫米机枪,也都十分老实的将目光收了回去。

    秦铮等人登上汽艇,驶向岸边,随行的一个排士兵也都轮流乘坐汽艇登岸,这时有十几个人过来,神色较为紧张,手里都拿着刀枪,其中还有三四个人拿着步枪对着他们,不过看这步枪的样子,应是单发步枪。不过随行的人民军也不敢大意,有十几名战士也举起了手里的步枪,排长李振大声道:“站住,不许再前进了。”

    这时秦铮道:“把枪都放下吧,我们又不要来打仗的。”然后对那伙人道:“乡亲们,不要误会,我们是人民军,上阴岛来看看,用不着这么拿刀动枪的。”

    那伙人听了,也是一阵搔动,因为清廷与德国签定中德胶澳租界条约,阴岛就划入了德国租界区内,而就在前不久,有人从青岛回来,告知全岛居民,青岛的德军已被一支自称为人民军的军队击败,而这支人民军则是一伙海外华人组建,据说这伙海外华人不仅是击败了徳军,而且在此以前,他们还击败了威卫海的英军,以及攻占了天津的八国联军。

    这个消息让岛上的居民又惊又喜,因为阴岛被划入德国租界区,岛民们自然是不甘心,现在德军被别人击败,岛民们自然是高兴,但击败德军的海外华人又是什么人,而他们又会怎样处置阴岛,谁都不得不知,因此这也让岛民十分担扰。

    这时一个穿灰色长袍的中年人跃众而出,先是招呼众人也放下手里的武器,一方面是对方己经放下了武器,自己还这么剑拔弩张的,当然不合适,另一方面对方是全副武装的军队,而自己这边就只有3、4支步枪,打起来肯定明显吃亏。然后向众人拱了拱手,道:“在下韩家村韩高成,不知几位军爷怎样称呼,到阴岛来有何贵干?”

    李振道:“这是我们的秦政委,是到阴岛来视查的,现在德军己经被我们击败,现在所有的徳租界区都甴我们人民军接管,所以现在阴岛也是归我们管辖。”

    韩高成的样子看起像是一个码头上小主事的人,而且也有些见识,到是知道一些人民军的事情,到是听说到这伙人民军的最高官员是什么“政委”, 这次他竟然亲自到阴岛来视查来了。但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

    原来在明清两代,平民或下级官员称呼比自己高的官员,一般是不会直接称呼其官职,而绝大多数官职都是有另一个尊称,如军机大臣尊称中堂,总督尊称部堂或制台,巡抚尊称抚台,提督尊称军门,布政司尊称藩台,就连知县尊称堂尊或太爷。不过来人即然是军人,那就按军人尊称,估计“政委” 也该是提督、总兵一类的军职,因此赶忙跪下磕头,道:“小人见过秦军门。”其他人见了,也都纷纷放下刀枪,跪下给秦铮磕头。

    秦铮笑了一笑,也没有纠正,把韩高成拉起来,道:“不用下跪下,起来吧,大家都起来吧。”

    韩高成起身以后,道:“请军门先到哨所里坐一会儿,小人去叫保长来见军门。”

    秦铮道:“不忙,这里可有盐场吗?”

    韩高成忙道:“就在市集的后面,就有一个盐场。”

    秦铮点了点头,道:“带我们到盐场去看看,直接把保长叫到盐场来吧。”

    韩高成也不敢违抗,道:“是,请军门随小人来。”

    一行人跟着韩高成,穿过了市场。秦铮、王云鹏都留心观察,市场全长约有200余米,两侧尽是商铺,出售的基本都是海产品,既有活鱼、活虾、蛤蜊、海龟、贝扇、海带,也有制成干货,还有珍珠、贝壳、珊瑚、海星一带的物品,另外也有少量的柴米油菜布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两家肉铺,到是十分丰富,而且人流也不少,看得出来颇为繁华热闹。

    秦铮呵呵笑道:“集市好热闹啊。”

    韩高成道:“这不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家家户户总要添置一些东西,而各地商人也要预备年货,一年里最热闹的就是这一两个月,再过一个月集市就要冷清下来了,该买的都买走了,商人们要等到开春以后才会再来。

    秦铮又点了点头,道:“每年的商船来港,能收到多少税钱。”

    韩高成怔了一怔,道:“这个小人不知,那要问税司才行。”

    秦铮听了,也就洠в性傥氏氯ィ恍腥舜┕耸谐≈螅肿肆礁鐾洌爬吹街蒲纬 V患蒲纬≌嫉丶悖阌惺叮徊啻罱ㄗ攀嗯怕ぃは率且慌排攀龅脑钐ǎ颗糯笤加惺喔鲈钐ǎ还馐敝辽儆谐话氲脑钐ǹ罩米牛挥胁坏揭话氲脑钐ɑ乖诠ぷ鳌

    在两排灶台的中间,是一个长条形的石砌水槽,在每个灶台前,伸出一个长长的竹筒,用软木塞住,只要拔下软木,水槽里的水就是从竹筒流入到大铁锅中,烧煮成盐。而水槽的尽头,是一个方形的石砌大池子,边缘要比水槽高出不少,足有近两米高,两侧搭着一层木架,而横空上还架着一个门梁,安装着绞盘绳索,这时正有人用绞盘拉起一桶桶水,倒入水槽中。

    有人凑到水槽边细看,见水池有出水口连通着水槽。而在水池面略底一点的位置,用木条架着一层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似乎是有一层稻草,但在稻草上还覆盖着一层深灰色的物质,水是透过这一层物质以及稻草,渗入到水池中,然后再流进水槽里,再经水槽流入到铁锅中。

第二七一章 阴岛(二)() 
在来阴岛之前,秦铮、王云鹏等人到是恶补了一番制盐的知识。因为制盐一向都是穿越的大杀器之一,因此相关的知识十分丰富。在穿越者建立的资料库中,无论是煮盐法还是晒盐法,都有详细的工艺说明。知道这一道工艺叫做“堆灰淋卤”。

    因为海水的含盐量并不高,平均浓度只在7,无论是煮盐还是晒盐,都不能直接使用海水,这样成盐率太低,因此必须先将海水制成含盐度较高的卤水,才能进行下一步制盐结晶的工艺,以增加出盐的效率,而制造卤水的过程,就叫做“堆灰淋卤”。

    在制盐的资料中,对“堆灰淋卤”工艺都十分详细的说明,就是用草木灰浸泡海水吸足盐分,当然用细海砂也可以替代草木灰,并摊开在太阳下晒出盐花。然后在卤水池上先铺一层稻草,将吸足了盐分的草木灰或泥砂堆在稻草上摊平,这就叫做“堆灰”, 而再将经过沉淀、过虑处理的清洁海水浇淋到灰上,这个过程就是“淋卤”, 海水充足吸收了灰里盐份,并通过稻草过滤掉杂质流到卤水池中,就成为制盐的原料——盐卤,可以用来煮盐或是晒盐。有时为了提高卤水的含盐度,会进行两次、甚致三次“堆灰淋卤”工艺。不过秦铮也注意到,这个盐场用来淋卤的并不是海水,而从盐场的几口水井中打上来的井水。

    看了一会儿“堆灰淋卤”,秦铮又走到灶台边去细看,只见在每个灶台上架着一个直径约为一米左右的大铁锅,有的锅里在装着水烧,热气腾腾,也有的锅里己出现结晶盐,并且由两个人轮着大铲,不停的再锅里铲动,另外还有人给灶内加柴,有人给锅里加水,有人将制成的盐分桶装好,放在灶边,另有专人运到库门里存放。虽然这时己是十二月底,天气寒冷,但棚内的气温颇高,再加上大体力劳动,因此炒盐的人都是赤膊上阵,而且一个个都干得满头大汗。还有人坐在一边休息、饮水。

    看了一会儿灶台炒盐,秦铮又看了看放在一边几桶己制好的盐,见盐的颜色雪白,和旧时空里的盐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