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郝虻鹿际酢⑸璞傅姆延茫梢杂檬攴押统鍪劬录际醯姆延美吹挚郏庖苍诠ひ祷牡逼诮饩隽舜┰郊抛式鸩蛔愕奈侍猓挥酶愎づ┮导舻恫罾椿蝗〗⒐ひ祷枰淖式稹

    这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穿越者的近代工业化建设时间,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穿越者还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以及对历史发展的了解,快速发展、进行产业升级换代,虽然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还不可能达到旧时空的科技水平,但实现弯道超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这个时代的先进国家,是完全做得到的。

    那么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组织谈判人员去青岛,和德国继续谈判,尽快落实青岛合作协议中达成的条款,早一些将协议中的条款付诸行动、落到实处,毕竟这些项目早一天开始实施,穿越集团的工业体系也就能够早一些完成。

    不过每一个项目都要单独谈判,并签定合同,因此每一个项目都要组成一个独立的谈判小组,好在是穿越集团早就开始着手为接管青岛的几个大型工厂作准备,己经确定了青岛兵工厂、青岛造船厂、四方机车厂、胶济铁路的项目法人、领导班底和相关技术人员。

    而且行政部己经做出了计划,要在这四个项目中,至少要投入500名穿越者左右,一方面是要完全控制这四个项目,另一方面也是借这四个项目积累经验、培养人员。同时也消化一批至今仍不愿做实事的穿越酱油众,按照行政部的计划,借青岛建设的机会,消灭所有的穿越酱油众。

    只有发电厂和炼钢厂因为是新建项目,因此还没来得极组建项目法人,不过可以先和德国谈前四个己建项目,后两个新建项目可以缓一步来谈。

    这时大沽口的所有沉船己经全部都被打捞出水,经过简单的修理之后,停泊在大沽口,这些军舰当然都是要拖到青岛造船厂去进行维修,尽管青岛造船厂已经俱备了一定的舰船維修能力,也有一些德国工人,但缺少維修舰船所需的材料、零配件,这些东西目前都需要向徳国定购。而且来自美国的打捞队也要转移到青岛继续打捞被击沉在青岛湾里的军舰。

    另外,穿越集团在年终会议上己经决定,要将行政中心迁移到青岛去,虽然新年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情,但这一计划仍然在按步就班的进行着。虽然目前穿越者并没有在青岛修建新的行政大楼,但穿越者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己扩大了许多,现在的行政机构己经有些不合适宜,需要重新建立正规的行政体系。最好是建成一个初步的行政框架,为穿越集团下一步迁移到青岛去作准备。

    这样算下来,要到靑岛去的人数并不少,因此行政部经过了认真的讨论之后决定,这次将安排大约1000名左右穿越者到青岛去,并且拔调一艘客滚船,连同补济舰太湖舰去青岛。这两艘舰船去青岛,一方面是让去青岛的穿越者有一个临时居住的地方,毕竟现在青岛的房屋并不多,容纳不了这么多穿越者;另一方面也是为驻泊在青岛的昆明舰、三亚舰提供驻泊电源。

    在旧时空里,军舰停泊在港口时,一般都由港口提供电力,而军舰的主机停机,以减少主机的消耗、延长使用寿命,但在这个时代并洠в姓庋奶跫吮U衔逅艺蕉肪⒌闹骰倜谕2锤劭谑保h三艘客滚船、以及长白山舰、太湖舰为五艘战斗军舰提供电力。

    而打捞出水的军舰,连同打捞队的两艘工作船,还有德国驻天津领事秦莫漫,这一次也一并去青岛。

第三六三章 媒体() 
在讨论会议结束时,夏博海还专门强调,与德国签定合作协议,属于二级机密,不得对外泄露,也不能在穿越集团的新闻媒体上公布。

    原来在李鸿章访问天津结束以后,***部长汪军曾向执委会建议,创办一份属于穿越集团的报纸,做为穿越集团的宣传工俱。

    其实汪军提出这个建议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就有所准备,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因为现在行政部的各部门中,***是最没有存在感的部门,既没有下设单位,手里又没有项目,在行政部里更是没有一点话语权力,可以说整个完全就是一个“三无部门”。

    本来在印刷厂成立之后,***极积向行政部申请,要把印刷厂归属在***之下,同时成立一个出版社,统一管理印刷出版物。但印刷厂成立之后的工作主要是印刷穿越集团内部的资料文件,教材等等,根本就没有印刷对外出版物,结果行政部讨论之后,决定将印刷厂归属于行政部办公室之下,因为大部份的文件资料都是由行政部办公室编写的。

    而造成***沦为酱油部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穿越集团在前一阶段的事情确实太多,而且千头万绪,什么都是紧急重要,相比较来说,***的事情属于可以放一放的,因此只能将***的事延后,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写通知、公告、再不就是组织欢迎、庆贺一类的活动。

    在行政部里各部门私下聊天,有人甚至建议,不如把***和教育部合并成文教部算了,因为在旧时室里,许多国家确实是把文教合在一起,而现在好歹现在教育部下属有一个希望学校,另外还接管了青岛爱道院,并且还有青岛学校的建设项目,到是要比***强多了。

    不过执委会还是明白***的重要性,只要等穿越集团稳定下来以后,***肯定会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作用决不会在其他部门之下,因此才没有将***和教育部合并,并且还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些安抚,让他们安心工作,机会总会有的。

    但***的人员却不能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虽然执委会并没有解散或合并***的意图,使***能够保全下去,毕竟老是这么边缘化也不是办法,必须尽力想办法为***找几个项目,不为别的,只为增加***的话语权,否则就算是熬到了稳定期,***也未必就能在行政部里争取到多少资源利益。毕竟一但到了稳定期,所有的部门都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期,资源的争夺也未必会比现在轻松,而在此之前,那个部门在行政部的话语权大,那么进入稳定期之后,在争取资源方面,无疑将具有较大的优势。

    ***的部长汪军也私下里招集本部门的主要工作人员商议,***可以搞那些项目?其实***可以搞的项目有很好,首先就是报纸,而且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己经比较发达,普通文字印刷自然不在话下,图画排版印刷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就连照片排版技术也己经出现,虽然照片印刷的比较粗糙,但大体还是可以看清的。关建的是这些设备在天津穿越者的印刷厂里都有,因此从技术上说,是完全没有难度的。

    只不过汪军的考虑比其他人要深一层,那就是一但***提出项目申请,就一定要能通过执委会的审查,因为一但被执委会否决,那么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不能再申请同样的项目。

    而***能搞的项目虽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的事情,和建设项目、工业生产项目、学校、医院等相比,并不是非要不可,简单来说,报纸可以不办,但公路、码头却是非修不可的,因此汪军也不敢轻易出手,必须找一个适合的时机,出手必得,万一洠昵胂吕纯删吐榉沉恕

    李鸿章访问天津,带来了三个报馆的记者随行,这自然是给了***一个大好时机,因为报纸是现在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穿越者在内心深处,自然是都认为自己要比这个时代更为文明先进,那么别人带着记者来访问天津,又是釆访,又是提问,而穿越集团却派不出自己的记者来,这让穿越者情何以堪,而且下一步穿越者要到上海去进行谈判,还准备在上海招开新闻发布会,如果穿越集团再没有记者参加,那么面子上也就太难看了。

    于是汪军这才抓住机会,果断出手,提议成立穿越者自己的报纸。而当时夏博海并没有拒绝,只是让汪军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去做一分项目计划,交由企化部和财政部审批。

    其实各种计划的草案***都己经草拟好了,只需要做一些修改调整就行,虽然现在又多了一项费用的计划,但***也都计算好了。

    当天晚上,***就展开了讨论,认为应该牢牢抓住这一次契机,并不是打算只申请办一份报纸就算了,同时还计划申请成立一个通讯社和一个广播电台。

    通讯社是新闻服务机构,是新闻传播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物。简单来说,就实际是一个大规模的消息批发商,或者说是消息工厂。其主要职能就是从事采集、加工和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新闻发布机构,媒体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新闻机构,也是新闻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在旧时空里,著名的通讯社如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当然也有中国的新华社。

    既然办了报纸,那么再办通讯社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在旧时空里,这两者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按照汪军的构想,目前的情况下,不妨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思路,报社和通讯社基本使用同一套人马,但却是用两个不同的机构,一来是节省成本,二来则是先把项目的名份定下来,以后再慢慢争取扩大。

    广播电台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在电视媒体普及以前,广播一直都最好的信息传播手段,甚致在旧时空的6、70年代,广播在信息传播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在此以前,汪军是做过相当多的调查工作,现在广播电台可以全部使用现代技术,因为在三艘客滚船,还有七艘穿越军舰上都有广播系统,当然船上的广播都是有线广播,但喇叭和播声设备都是可以使用的,而且客滚船、军舰上也有大量的无线电设备,虽然功率并不算太大,只用进行一些改造,就可以改成无线广播系统,而且汪军也只打算在天津、青岛两地建设广播糸统,因此现在的技术设备是完全足够的。

    其实对穿越者来说,无线电传播通讯技术并不算什么高端技术,而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完成可以制造无线电接发设备,实际上各国这时都在研究无线电传播通讯技术,样品都己经出来,只是技术还并不成熟,但到了1908年,广播系统就开始正式出现,也就是说最多10年,穿越者就会有替代产品,而且说不定还用不了10年。因此建设广播系统,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行。

    另外在相关的人员方面,汪军也经过了考查,毕竟媒体机构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不过在穿越集团中,到是真有不少专业人员。首先就是有一个随军舰出航釆访的新闻摄制组,一共有8个人,原来是央视的一个节目组,虽然只是4台,而且是电视媒体而不是纸质媒体,但这绝对是标准的新闻专业人员;尽管穿越集团中没有报社、杂志社的工作人员,但也有人以前干过业余记者、兼职记者、业余写手一类的工作,因此组建出一个报社是完全足够的。

    而广播电台方面的专业人员就更多了,首先是电视媒体和播声媒体要更接近一些,而且在三艘客滚船上都有一套播声系统,自然就有一批专业的播音、调音人员,以及无线电专业人员。不过汪军在项目计划书中表示,仍然会采用公开招聘的原则,给所有的穿越者公平的机会。

    就在第二天,***的项目计划书和财务计划就交到了企划部和财政部,随后又经过了质询和答辩等一系例过程,最后终于得到了执委会的批准,同意让***成立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并调拔给***相应需要的设备。

    其实大部份穿越者心里也有清楚,现在穿越集团确实需要有自己的新闻宣传机构,毕竟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战争继续下去的可能性不大,而下一阶段的对外关系,很可能就会转移到舆论宣传方面,穿越集团毕竟是一个外来势力,为了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合理性,除了战场的胜利之外,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宣传力量,有些事情不仅要做,而还要说。

    执委会一直都不愿取消***,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就算汪军不提这个建议,再过一段时间,执委会估计也要组建自己的新闻宣传机构了。

第三六五章 媒体(三)() 
在文员何文静的提醒下,蒋桓武才从一大堆文件资料中抬起头来,他的办公桌在办公室的一角,前面还有一张长榻椅,两张太师椅和一个茶几,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

    看见了汪军,蒋桓武赶起身迎了上去,道:“汪部长,这么晚了,您还过来。”

    汪军笑道:“你们不是也还在忙吗?反正回去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不如过来看看,现在情况进行得怎么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