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沿途上袁世凯也留心观察各地方的气向,袁世凯是行伍出伍,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但巡抚是地方财政军一把抓的大员,因此在山东上任之后,袁世凯到也积累了一些地方治理的经验,于是也将这里和自己治下的地方进行了一番对比。

    这时穿越集团正在高密、胶州、即墨三县大规模进行土地改革,不少村子正在进行分地,袁世凯曾驻足在一个村子里停留了两个多小时,亲眼观海外华人到底是怎么给农民分地的,也看到了分到土地的农民是何等样欣喜的表情,而在己经完成了土地改革的村子,袁世凯看到的是农民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田地间时时都能听到欢声笑语,而在自己的治下,袁世凯看到的农民却都是一付麻木、呆滞、对什么事物都莫不关心的样子,确实是大不相同。

    而更让袁世凯感觉到意外的是,人民军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原来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是极重视军纪的,绝不允许军队挠民,在小站练兵的时候,每天新军队伍都会经过一个小张庄赴教场训练,秋日稻谷上场时,路边到处脱粒扬场,新军训练的队伍,从飞扬的稻谷中经过,却不准影响农民干活。袁世凯也常以此为傲,认为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

    但人民军却让袁世凯见识到还有这样一种军队,因为在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见人民军到来,根本不会感到恐惧,甚致还有不少人向他们打招呼,问他们从那里来,甚致还十分热情的问他们口渴不渴,要不要喝,仿佛乡里乡亲一样,本来袁世凯感觉到十分奇怪,不过一次看到几名人民军的士兵帮助沿途的一个村子农民推车,挑担,而在中午野营的时候,人民军的士兵会帮附近的居民挑水、劈柴。有的军官还会给小孩孑们几块馒头面饼,袁世凯才明白是为什么,也不得不承认,海外华人确实会收买人心。

    本来袁世凯在济南着到海外华人强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心里还颇不以为然,他当然知道海外华人这样做是收买民心之举,但却把乡贤士绅都给得罪光了。虽然中国历代都主张以民为本,但历代的统治基础实际都是士大夫而不是普通民众,所谓“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而非与百姓同治天下”,因此海外华人把士大夫都得罪光了,统治还能稳得了吗?

    但沿途看到的这些景像却让袁世凯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因为他也知道,军队出自于百姓,而看到海外华人治下的军民融洽关糸,袁世凯毫不怀疑只要海外华人一声令下,会有大量的百姓会自愿加入到人民军中,看来海外华人的这一套东西,到是真有一些效果,不可小视啊。

    而袁世凯再想得深一些,海外华人回归中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建立起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还在谋求割据山东之地,无论他们的手段是蛊动人心也好,是收买民心也好,看来效果确实不错,那么假以时日,等到海外华人在山东地区立足渐稳,财足军强,那么他们还会继续屈从于朝廷之下吗?而到那个时候,朝廷又有什么手段来抵御海外华人呢?而在那个时候,自己又应该怎么选择呢?

    想到这里,袁世凯也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来,凭心而论,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虽然野心勃勃,但也只限于人臣的范围以內,他对清廷还是忠心耿耿的,绝对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因此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了。

    这时身边的唐绍仪看到了袁世凯的异动,道:“大人在想些什么?”

    袁世凯看了他一眼,才道:“沿路所见,少川以为海外华人的气像如何?”

    唐绍仪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海外华人能在短时间內,将高密、胶州之地治理如此,也算不易,只是强收地主之田,夺私人之财,并非善政,亦非正道,我恐海外华人之败亡,亦在于此。”

    这时蔡绍基也插言道:“虽说耕者有其田,为历代圣王所求,故此海外华人的施政看似仁政,实为邪道,仍是舍本而取末,我素闻海外华人久居海外,其法律制度与西洋诸国相似,但西洋诸国,皆重视民众之私有产财,偿有私有之财神圣不可侵之说,自古未有夺天下地主之地而为我所有者,今日看来,海外华人所行的不过还是长毛的天朝田亩制度那套歪理斜说,因此我看其兴也忽焉,而其亡也勃焉。”

    唐绍仪、蔡绍基都是留*童,接受的也都美国的那一套民主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因此对穿越者推行的土地改革制度十分不以为然,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评价。

第五七九章 袁世凯来访(三)() 
袁世凯对地方治理的经验不多,但对唐绍仪、蔡绍基的那些什么“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也不大感兴趣,平时谈到这些话题时也是兴致索然,不过这时心里隐隐觉得两人说海外华人是“其兴也忽焉,而其亡也勃焉”,未免有些太武断了。

    海外华人发布的土地改革制度大纲和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袁世凯都看过,里面的内容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主张将田土收为国有,然后再进行分配,达到“耕者有其田”的目地,但其中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袁世凯也说不出到底是怎么个不同法,但本能的感觉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基本就是一纸空文,根本不可能做到,当然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说得十分含糊,许多制度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如主张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但土地的好坏,到底是一个什么标准,由谁来划定。而且“田产按人口平均分配”,这个人口到底是指什么人口,是全国人口,一省人口,还是一个州县的人口。虽然袁世凯对地方治理的经验不多,但也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但每一地的情况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南方土地的产量要比北方高,北方的好田到了南方也许只能算中田,而且在人口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有的省份可耕种的土地多,而有的省份少,如两湖省,四川就是耕地大省,而福建、江西的可耕土地就要少得多,因此这种绝对平均的土地分配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的分配方式是“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也就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而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圣库”领取,达到“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这话说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袁世凯清楚,这也是做不到的,虽然袁世凯不懂“绝对平均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这些概念,但也知道人心均贪私利,在解决了获得温饱之后,进而就是希望多分多得,多置私产,何况这一个“足”,一个“余”,其中伸缩性是很大的,也是漏洞百出的。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有多产少报、瞒产、匿留、私分等情况发生。这绝不是靠严查厉稽能够解决的。

    而事实上太平天国成立之后,只在局部地区真正实施过天朝田亩制度,而在大部份地区仍然是实行比较切合实际的“照旧交粮纳税”的办法。

    但海外华人发布的土地改革制度大纲在这些细节方面就要明显合理得多,首先是明确分地是以村庄为单位,而在分配制度上,只要交足了规的粮税,其余就归农民私有,仅从这两点看,土地改革制度大纲确实要高明得多,当然袁世凯也不是没有找出土地改革制度大纲的问题,袁世凯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禁止土地卖买。但总体来看,土地改革制度大纲要明显比天朝田亩制度可行性就要大得多。

    又经过了一天的行程,袁世凯一行队伍才到到达青岛,由秦铮出面袁世凯一行到来。这也让袁世凯颇为受宠若惊,因为他知道秦铮可是海外华人的二号人物,由他来迎接自己,也算是很给自己面子了,听说李中堂来也是这位秦政委出面迎接。

    青岛没有城墙,但袁世凯仍然下令,命军队驻扎在青岛外围,自己只带少量军队进入青岛城区。而穿越者则专门拨出了一所住宅,供袁世凯及随众人员居住,卫兵也全部都是袁世凯带来的士兵,只留下五名负责联络通讯的工作人员。

    这时李鸿章还没有到青岛,因此就在当天晚上,袁世凯就和秦铮展开了会谈。

    秦铮和袁世凯对面而坐,商其松在侧座相陪,袁世凯首先道:“秦政委,前者是兄弟的部下孙仲奎、万坤等人私自领军行动,与贵众为敌冲突,虽然不是兄弟的本意,但也有失查之过,这一次也是特来向贵众赔罪,现在兄弟己将孙仲奎、万坤等人正法,而贵众的所有损失,均由我来负责赔偿。”

    秦铮摇了摇头,道:“袁巡抚,请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们并不打算再追究下去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以后也不用再提,大家像前看好了。”

    袁世凯听了,也不禁有些意外,他原来还以为要废一番口舌,而海外华人也会趁机刁难,甚致是漫天要价,那知他们会这么好说话,一句话就都带过去了。不过袁世凯也不是天真少年,当然不会相信海外华人真的是好相与的,后面肯定还有话,因此袁世凯赶忙拱了拱手,道:“贵众宽宏大量,兄弟我实在是佩服之至,不过赔偿还是不可免,这次兄弟带来了10万两白银,不知够不够用。”

    秦铮笑了一笑,道:“赔偿的事情,下一步再提,不过有一些事情,我们需要弄明白,因此我们希望袁巡抚能够如实的回答我们几个问题,不过这并不是要追究袁巡抚的责任,还希望袁巡抚不要介意。”

    袁世凯听了,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明白海外华人的真正目标在这里,于是道:“秦政委尽管问吧,兄弟我一定知无不言,绝不会有所隐瞒。”

    秦铮点了点头,道:“要敢袁巡抚,是否认识王克行、王克复兄弟,也许他们用的并不是这个名字,但是两个30多岁的年轻人,山东口音,是本省人。”

    袁世凯认真的想了一想,摇了摇头,道:“兄弟相识的人中,似乎并没有这样两个人。”

    秦铮也不置可否,道:“好,那么这次让孙仲奎、万坤领兵参加地主联盟的武装,进攻门埠村,到底是袁巡抚自己的决定,还是别人向袁巡抚进言建议?”

    袁世凯听了,赶忙连连摆手,道:“秦政委,这件事情决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孙仲奎、万坤等人的私自行动,兄弟我确实不知。。。。。。”

    秦铮打断了他的话,道:“袁巡抚,我刚才己经说过了,我们并不是要追究你的责任,只是要找到事情的真像,决不能这样糊里糊涂的结束,因此这些场面上的话,就不用再说了,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这很重要。”

    袁世凯听了,神色也不禁有些尴尬,因为对方的话实在太直白了,让习惯了清廷官场绕来绕去说话方式的袁世凯很有些不适应。不过秦铮的意思他是完全明白了,其实发生了门埠村的事件以后,袁世凯只想着怎么处理和海外华人的关系,还没有空去想这件事情的起因,毕竟事情己经发生了,再追究起因也就己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而现在秦铮十分郑重的提出这个问题,袁世凯也不禁静下心来,认真的想了一想,才缓缓道:“实不相瞒,这件事情最初是我手下的一个日本军事顾问向我提出来的。”

    秦铮听了,也禁不住看了商其松一看,这么看来,还真让商其松给猜着了,这件事情果然是和日本人有关,因此道:“袁巡抚的手下竞然还有日本顾问?能够说得再详细一些吗?”

    北洋新军是仿校徳国陆军的模式组建,因此聘请了大量的德**事顾问,但也有一部份美国、日本的军事顾问,请美国顾问,是因为美国在中国有大量的商业利益,而且相对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对清廷还算友好,没有出兵进攻清廷,也没来要求清廷割地赔款,连租界都不要了,因此袁世凯和清廷也都希望和美国建立好关系。

    而选择日本军事顾问的背景就要复杂得多了,其实凭心而论,袁世凯对日本并洠в惺裁春酶校蛭背踉揽诔示褪潜蝗毡九没彝吠亮常馐芰巳松牡谝淮未彀堋2还诩孜缯秸院螅毡痉矫嬗幸夂颓逋⒏纳乒佤椋沧隽艘恍┦竞玫木傩校诹硪环矫妫淙患孜缫徽剑毡景亚逋⒋虻寐卣已溃谡飧鍪贝闹泄匀毡静⒚挥刑嗟某鹗樱辽俣匀毡镜牡惺硬换嵩谄渌抑希暇骨逋す拇蛱嗔耍腥毡疽膊欢啵蝗毡疽膊簧伲孜缯桨苤笠⒌纳缁岷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