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穿越者和德国达成的协议,德国将向穿越者提供6辆火车头的全部组件,并在青岛完成组装,这是低扣赎俘费用,另外穿越者还购买了12座火车用蒸汽机和锅炉,准备自行建造火车头的其他部件,德国工程师提供指导,毕竟火车头的关建就是蒸汽机和锅炉,其他部份并不是很难。

    鲁宏介绍,德国向穿越者提供的火车头、蒸汽机、锅炉等都是目前德国国内使用最普及的产品,技术成熟实用。火车头的全重约15吨,总功率为1000瓦,理论可以拉动120吨左右的机车以时速4050公里行驶,但一般拉动的机车都不超过100吨,时速不超过30公里,而实际运货量在5060吨左右。但就目前来说,是完全足够的。

    这时四方工厂己组装蒸汽火车头4辆,客车厢32节、货车厢40节,均己用于胶济铁路现己开通的铁路运营而这时在工厂里2辆火车头正在组装,并且还有一辆火车头正在厂中进行日常的维修。

    蒸汽机部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在对德国提供的蒸汽机和锅炉拆解,了解蒸汽机的构成和运行原理,并且进行测绘、制图,准备下一步进行仿制。

    而在这里,詹天佑还看了和自己同来的学生,以及100余名年龄更小的学生,围陇着一台半拆解状态的蒸汽车,认真的听一名徳国工程师进行讲解,几乎所有人都拿着一个小笔记本在记录。鲁宏向詹天佑介绍,这些都是华东政府开办的希望学校的学生,己就读了一年时间,今天是来上实践课的。詹天佑也颇有些震动,虽然清廷也开办了一些新式学校,但也极少有这样教学的,看来海外华人己经在着手培养下一代的人材了。

    轨道配件部是生产铁路建设所需的配件,主要是钢轨和轨枕,火车的坐椅等设备外包给其他的工厂,并不在四方工厂里生产,而现在华东政府所需的钢轨则都是从汉阳铁厂购买的,也让汉阳铁厂大赚了一笔。

    在旧时空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內,对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通常都认为是质量不高,民国著名实业家叶景葵在中称,“各处铁路洋员化验,谓汉厂钢轨万不可用”。还有就在修建沪宁铁路时,英国出具的汉阳铁厂生产钢轨的认为:汉阳铁厂所生产钢轨含碳量过少,难以经久耐用,含磷量则过多,致有断裂之虞。因此汉阳铁厂所送钢轨样品不合格。这两个案例也都被后来史书广为征引,做为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质量不高的证明。

    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汉阳铁厂所采用炼钢的大冶矿的铁矿石含磷过多的缘故,不过日本自1899年开始一直与中国签订大冶铁矿购买合同,大批采购铁矿石,难道以日本人的精明,不知道铁矿石含磷过高吗原来,日本人进口铁矿石非常苛刻,他们在购买合同中规定了磷的比例。并派专人进行严格的检测,每批矿石要提取三份,中日共同化验,甚至有争议的还要请第三方化验,但这也说明大冶铁矿还是可以产出优质的铁矿石。

    而且这个时代的冶炼工艺,脱磷技术也不是什么高尖科技,无论是平炉还是转炉,都有较成熟可靠的脫磷技术,因此铁矿石含磷说导至钢轨的质量不高,也未必正确。

    郑观应在中提到过:“欲向鄂厂购办,而经手属员必多方挑剔,吹毛求疵,借词便他购而图利私”。说明是外国为了控制中国修建铁路的各项权利,在质量检测上做手脚,使汉阳铁厂钢轨遭到排挤。由此可推出,检测结果并不能证明汉阳钢轨的真正质量。

    而且在穿越者的那个时代,在陕西略阳、湖南衡阳、河北石家庄、四川达州都陆续发现的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历经百余年之后仍然可用,也说明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质量并不差,至少还是有一部份钢轨的质量是好的。因此穿越者才敢向汉阳铁厂购买钢轨,当然也要对购买的钢轨进行严格的检测,为此还专门从徳国购买了两套检测设备。

    修建铁路除了钢轨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配件就是轨枕了,因为轨枕既要固定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因此不禁要有足够的坚固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在这个时代轨枕一般都釆用木质,也有少量钢筋混凝土制。

    木质轨枕的优点是弹性好、易于加工、使用方便,因此自有铁路以来,木枕就是轨枕的主要类型。不过木质轨枕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湿,不仅要使用大量的优质木材,使用寿命也很短,既使经过防腐处理的木质轨枕,使用期也不超过15年。

    钢筋混凝土轨枕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养护工作量小,损伤率和报废率比木枕要低得多。而缺点在于自重量大,因此沉降率高,需要对路基进行硬化工艺处理,前期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

    从总体来看,钢筋混凝土轨枕当然是铁路施工的发展趋势,由其是在二战以后,己占到轨枕使用的9成以上,但在这个时代,由于水泥和钢材的产量都不高,因此世界各国都还是以木质轨枕为主。

    而穿越者的选择是在火车站内使用钢筋混凝土轨枕,而在一般道路上使用木质轨枕。因为火车站内的车辆调度频繁,车辆来往的密度大,装货御货也均在车站内部完成,而且由于火车站内的铁道距离较短,还有大量的建筑,对地基也要进行硬化处理,因此更适合用钢筋混凝土轨枕;而一般道路由于轨枕的用量较大,但车辆来往不多,则使用木质轨枕,以降低成本。

    这时在轨道配件部的库房里,存放着大量的钢轨、木质轨枕、钢筋混凝土轨枕,而在生产车间里,还正在生产制做各种轨枕,以及其他的零配件。

    只有铁路工程部没有几个人,因为这个部门的工作基本都在外面施工建设,留在厂里的都是后勤人员,而鲁宏也向詹天佑表示,明天会安排专车,送詹天佑去胶济铁路的施工现场参观。

    ,

第六十七章 工业(四)() 
这个时候胶济铁路的青岛段工程己修建到高密至安丘段,而济南段的工程也己开始施工了。

    华东政府专门安排了一辆汽车,送詹天佑去施工现场,而这次陪同詹天佑参观的,则是四方工厂的厂长姚善学,他原来是工程人员的项目副总,原来是在建设部工作,穿越者占领青岛以后,就出任四方工厂的厂长。由于四方工厂现在也算是华东政府的国家级大企业,因此现在姚善学的行政级别实际相当于副部级。

    穿越者是公路、铁路一起修建,公路基本是按照胶济铁路的走向修建,作为铁路运需的补充,今后会连通铁路沿线的各支线乡镇,另外也是方便修建铁路时的物资运输。而且穿越者现在己有足够的修建公路经验,又有大量的俘虏,对公路的标准定得也不高,只是普通的碎石硬化道路,只渗用了少量的混凝土,成本也并不高,又有一定数量的现代施工机械,因此公路的修建速度很快,这时己修完了高密至安丘段的工程修建,正在进行安丘至淮坊站的地质勘测工作。

    詹天佑虽然只是铁路工程师,但也知道一个国家的交通体系是不能只靠铁路的,公路可以做为铁路有效的补充,进一步完善交通体系。

    其实中国古代的交通体系做得并不算差,历朝在建国之后,都会兴建联接大城市的官道,不过每到王朝的未期,官道大多都会因年久失修而变得破败不堪。詹天佑归国20年,也见到过不少破损残坏的官道,而现在清廷的财政捉襟见肘,能够修几条地路就己是难得了,那里还有精力去修膳官道,因此詹天佑也不想多事,却没有想到海外华人才在山东呆了几天,不仅继续修建胶济铁路,连公路也在一并的修建了。也让詹天佑再次认识到,海外华人无论是执行能力,还是工作效率,确实是要远远的超过清廷。

    驱车行驶了约2个小时,到了高密至安丘段的一处施工现场,这里有数百人正在施工,而詹天佑颇为意外的发现,竟然有大量的外国人在干活,而且干的都还是重体力活。姚善学告诉詹天佑,这些外国人都是在战场上俘虏的俄国士兵,现在他们主要分布在铁路的各个施工段上干活。

    原来俄国拒绝第二批从中国东北撤军,华东政府也正式拒绝第二批俄国赎回俘虏。对俄国来说,并无太大的顾虑,因为贵族军官都在第一批赎俘中赎回,现在剩下的1万5千余人不过都是“灰色牲口”,才不会在乎他们俪死活,海外华人不愿放反到是更好,还省了一笔赎俘费。

    但这个消息却对俄国俘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前虽然是被俘虏了,但绝大多数俄兵心里都不慌,因为都知道仗打完以后,双方政府就会谈俘虏的解决问题,国家肯定会把他们弄回去。而穿越者和俄国达成赎俘协议,并且完成第一批赎俘,也都印证了这个想法。因此俘虏们也都表现得比较老实,干活也很卖力气,毕竟谁都想平平安安的回国。

    而得知撤军赎俘协议己被双方拒绝之后,归国变得遥遥无期,许多俘虏也都觉得失去了坚持的目标,有些性格暴燥的俘虏甚致干脆破罐子破摔,闹起事来。结果连续发生了三起小规模的骚乱,好在是穿越者对此早有准备,及时将骚乱平压下去,并将带头肇事的俄兵当众处决,以警效尤。

    不过这也给华东政府敲响了警钟,毕竟一味的打压是解决不了问题,有的俘虏虽然不闹事,但却消及待工,这也不是办法,因此华东政府又及时推出了以前曾用过的,俘虏工分制度,既俘虏们每天的工作都将换取相应的工分,如果不能完成工作,或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也将会扣出相关的工分,另外也可以用工分兑换额外的食物、烟酒、衣服等物资,改善自己的生活,等工分积赚到一个数字时,就可以获得释放,而且华东政府还保证免费送其归国。

    而为了对俘虏们前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补偿,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予不等的工分,按照计算,最快的人可以在5年之内赚满所需要的工分获得释放,而一般的人,也只需要7、8年的时间,这样算来,也就当是坐了几年牢,总还有个盼头。另外华东政府还向俘虏们传达,虽然现在双方政府闹翻了,但以后仍然存在是再度重新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以后双方政府又谈好了,他们还存在着提前归国的可能性。就这样恩威兼施,连哄带忽悠,总算是把俘虏们的情绪都稳定下来,确保施工可以继续进行。

    詹天佑当然不知道这其中还那么多的故事,不过看着这么多俄国人在干苦工,心里也颇觉得解气,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中国都是受欺负,受污辱的一方,现在总算是出了这一口气,开始欺负别人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詹天佑的注意力仍然还是铁路工程上,虽然这一段的路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施工工艺,但詹天佑还是十分认真的观察施工情况,只见这条路线上的施工人员虽多,但秩序井然,有人搬运材料配件,有人放线定位、测量距离,有人堆填砾石、布设轨枕,有人安装钢轨,并加以固定;还有人拿着尺距检查尺寸位置,及铺设安装的质量。各施工班组人员各施其责,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詹天佑也看得佩服不己,就算是自己带队施工也不过如此。

    另外詹天佑也注意到,每一个工人,包括俄国俘虏在内,都穿着统一的着装,头戴藤编的圆帽,身装紧小的帆布工作服,在膝肘等易磨处都有加厚,背后印着“四方工厂”的字样,脚穿皮靴,手带手套;而且在高处施工,还系有安全带。也有少量人在工作服外还加了一件马甲,戴得也是不知什么材质的帽子,红黄白蓝绿、颜色各异。在显眼处还挂着许多标语,写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百年大计质量先、安全生产记心间”

    而姚善学对詹天佑解释,原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施工人员,以施工现场的安全,另外还有十几条安全规则,都是必须强制执行,到目前为此,胶济铁路的施工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无一人死亡,伤者也不超过10人。

    这也让詹天佑大为震惊,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都远不及海外华人,国外到还好些,多少也有些安全措施、安全规则,而国內的安全措施基本为零,安全规则也是有等于无,施工现场的安全,全靠现场人员的自觉,因此铁路建设施工也是事故不断,一条铁路的施工完成,往往要付岀十几条人命代价。而像海外华人这样重视安全问题,是绝无仅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