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容,而是根本不在乎死亡。

    虽然人民军和日军打了好几战,但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日军的“板哉”冲锋,不少战士都被日军这种不在乎死亡的进攻态势惊呆了。

    而坐在自行火炮的驾驶室里观战的几名人民军的军官己经通过无人机发现了日军的进攻方向,基本集中在右正面阵地,而其他阵地上则是门可罗雀,连牵制进攻的日军都没有,因此黄泰松也立刻将这一态势通知张方平,让他早做准备。

    其实在日军进攻之前,张方平的心情是相当好的,因为他刚刚收到了黄泰松的通告,援军还有20分钟就能赶到了,而从前两次进攻的情况来看,张方平对守住阵地也充满了信心。那知日军的这一次进次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异常的兴奋,张方平的心里也感觉到不妙,又收到了黄泰松的通知,张方平也明白,日军的这一次进攻不同于以前两次了。如果日军集中全部兵力进攻右前阵地,仅仅只靠阵地上的一个连防守,既使有6挺机枪,后方也有迫击炮和机枪的火力支援,恐怕也是守不住的,因此必须从其他阵地调军队来增援,或者是主动出击,攻击日军的侧翼。

    但张方平又有些犹豫,这会不会是日军设下的一个圈套呢?假做全力进攻右前阵地,等自己从其他阵地抽调兵力增援后,从其他阵地突破。因此犹豫了几分钟之后,张方平终于做出决定,首先否决了主动出击,而从左前阵地、右侧翼阵地各调一个排,增援右前阵地,同时又命左翼阵地准备增援左前阵地。

    在这个时候,张方平的弱点也完全暴露出来,一个是经验不足,当然这并不是指个体的作战经验,而是指挥战斗的经验,虽然张方平有和八国联军的作战经验,但那是作为普通士兵和班长时的经强,但他在担任排连长时,只参加过几次剿匪作战,而在营长任上则连一次实战都没有,对张方平这样一个参军时还是个大老粗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也仅限于脱文盲和基本的算术,连旧时空的小学水平都达不到,指挥一个营6、700人,最多可以达到上千人战斗,确实是有些为难他了。

    另一个就决断力不够,当然这是经验不足的直接反应,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战斗,或没有在培训班学过的战斗,就不知该如何处理了,而且张方平也不是那种有打仗天赋的人,因此指挥作战也是以谨慎、稳妥为主,但问题打仗是不能一味的求稳,虽然兵书上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但有时战机出现,必须要冒一些风险才能抓住。

    在这场战争的前半段,张方平的指挥到是没有失误,但进行到了最关建的时候,张方平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没有极时决断,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决断必须快速极时,那怕是错误的决断,也比迟疑的决断要好,张方平犹豫了几分钟才做出决断,而这几分钟就成了战场的关建,日军正是趁着这几分钟的时间,终于突破了人民军的防线,杀入人民军的阵地,尽管日军在进攻当中,付出了近500人的巨大伤亡,但日军的人数仍然远多于人民军阵地的人数,何况日军的白刃战能力一向在人民军之上。

    第二个错误是变阵的时候过于求稳,想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却是造成兵力分散,不能将主要兵力用在战场最需要的地方,仅仅只给右前阵地调来了两个排的增援兵力,对于右前阵地的局势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如果援军能在日军攻入了人民军的阵地前赶到,或许还能让阵地多坚守一段时间,为张方平赢得调整的时间,但援军赶到时己经晚了,日军攻入了人民军的阵地因此尽管这两个排立刻投入到战斗中,但也根本无力改变大局。

    尽管人民军也十分奋勇的作战,但无论是兵力还是实力都相差太远,而且进入白刃战之后,其他阵地的火力支援也无能为力了,因此右前阵地也彻底被日军击溃。

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 
突破了人民军的右前阵地之后,日军并没有在阵地上和人民军作过多的纠缠,因为其他阵地的人民军正在赶来增援,因此一刻不停,立刻杀向人民军的内线阵地。而且日军的指挥宕神户次郎也加入到了进攻的日军中,亲自指挥日军作战,反正他己下定决心,这一次是不成则成仁,也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退路。

    人民军的内线阵地分为前后两个部份,前部是由张方平的营部警卫排和迫击炮部队组成,人数约240人左右,后部则是自行火炮部队的随行人员,人数约400人,虽然人数确实不算少了,但除了营部警卫排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作战部队。

    而阵地突然的崩溃,也让张方平有些措手不及,因为阵地崩溃的时间太快,让他几乎做不出什么反应,而且张方平也不是决断力很强的人,因此一时也有些手足失错,不知该如何才好。但日军是不会给人民军留出反应的时间,转眼之间就冲到了距离内线阵地不到100米的位置。而警卫排也不等张方平下令,向日军开枪射击,而且在自行火炮的车顶,4挺机枪也一起开火,向日军疯狂的倾泄着子弹,总算是延缓了日军的进攻。

    黄泰松也在电台里向张方平讲话,要求他一定要坚守住最后的防线,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就是两门自行火炮。

    其实在几分钟以前,黄泰松等人的心情还很好,对坚守到援军赶来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但突然之间战局就发生了逆变,右前阵地一下子就崩溃了,日军杀到了内线阵地前,因此几个人也都有些紧张起来,毕竟他们此前并不是海战陆战队的成员,而是猛士车的车组成员或后勤人员,并没有领军带队的实际经验。这时除了向张方平喊话之外,就是催促援军尽快赶来。

    这时张方平才回过神来,也知道局势危急,容不得自己再有半点犹豫了,于是立刻派人向各个阵地下令,命他们立刻全部赶回来增援。

    不过等其他阵地的部队赶回来,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因此这几分钟也就成了胜败的关建。但现在守卫阵地的人民军只有自己的警卫排,既使把营部的成员都顶上去,也只有30多人,而炮兵按照作战条例,在敌军攻到阵地前时,是可以向后撤退的,因此这时都已撤到了后方去了。

    而尽管阵地有机枪火力的支援,但还是很难阻挡住日军的进攻。这是由于日军的人数要远多于刚才插入突击的日军,而且这时进攻面也较宽,机枪火力不可能完全封锁住日军的进攻路线,另外由于这时日军离人民军防线的距离太近,机枪怕误伤同伴,也不敢肆意的开火。这些情况都造成的机枪的威力大减。

    其实如果是在其他战场上,人民军只用向后撤退2、300米的距离,就可以赢得其他军队回援的时间了,但现在人民军根本无法后退半步。于是张方平也只能下令,命所有迫击炮士兵都放下迫击炮,使用步枪加入到阻击日军的战斗中。

    除了炮手之外,其他的炮组成员都配备了步枪,并接受过一定射击训练,因此有这一批炮兵全部加入防守,确实可以加强防线的火力。

    在战后的结果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当然实际俪效果却并不是张方平所想的那样,在炮兵加入之后,人民军的防守得到了加强了,最终守住了阵地。由于这时日军距离阵地太近,因此在炮兵赶到阵地时,日军己攻到了民军的阵地前,如果炮兵不赶来,只靠这30多人,根本经不起日军一冲,日军将可以直接冲击两门自行火炮,后果实在难以预料,而加上了这200多炮兵,才能够抵挡一阵,嬴得时间。

    日军冲进人民军的阵地,张方平也知道到了最关建的时候,回头看了两门自行火炮一眼,心里也下定决心,不惜自己的性命,也一定要保住这两门自行火炮的安全。

    张方平的资质虽然一般,但对华东政府,对人民军的忠诚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因为是华东政府,是人民军给了他全新的生活。

    张方平加入义和团的原因很简单,和中国两千多年农民起义历史的原因一样,就是吃不饱饭。1900年中国北方的旱灾让张方平的父母双双饿死,而张方平如果不是拼着最后一口气,参加了义和团,也是和父母同样的命运。

    张方平的义和团经历并不长,只有三个多月,但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这个以前只知道种地,交租子的农民看到了处面世界的精采。

    应该说这一段经历是张方平一生中最痛快的日子,和团众兄弟们一起聚义、练功、抢大户、杀洋鬼子,后来甚致还进入北京,受到慈禧的接见,当然张方平是夹在团众当中,只能远远的看,连这位传说中的老佛爷的面貌都看不清楚。而这个时候的张方平对义和团的说教坚信不疑,坚信自已练的神功有神灵佑护,可以刀枪不入,轻松的击败洋鬼子,甚致还做了几天打败洋鬼子之后,高官得坐,骏马任骑的美梦。

    但很快八国联军的枪炮轻易的就将神功无敌的信仰撕个粉碎,由其是张方平亲眼看见传授自己神功的大师兄被一发炮弹贯穿身体之后,终于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功,或者是神功也挡不住洋人的枪炮。

    义和团失败之后,张方平和十几名团众在山林里东躲西藏,有几次他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但却都奇迹般的活过来,一直熬到人民军来了。

    张方平加入人民军的动机和加入义和团一样,只为能吃一口饱饭。但很快他就发现,人民军和义和团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从表面上看,人民军和义和团干的事情差不多完全一样,都是聚义、练功、抢大户、杀洋鬼子,但他们说法却是完全不同,聚义是为了增进战友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友情,练功是学习杀敌的本领,抢大户是让穷人有田种,杀洋鬼子是申国不再受欺负,语言十分简单,但却把道理说得十分清楚,再加上人民军的军纪严明,上级并不苛待下级,每个月的军饷都如学发放,而且确实是把洋鬼子打得落花落水,这也让张方平对人民军的首长敬服不己,虽然在人民军里没有在义和团里那么自由,但张方平还是在人民军里长期的待下来,一直到现在晋升为营长。

    在人民军的几年里,张方平不仅是当了官,娶了媳妇,在晋升营长的时候,还得到一个儿子,也算是成家立业了,而且还学会了识字和算术,也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这才觉得自己活得有了个人样子,而以前的20多年过着的都是浑浑噩噩的日子。

    当然张方平也清楚,自己现在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华东政府、人民军给予的,如果没有华东政府、没有人民军,自己现在就算还没有死,也决不会有现在的成扰,因此也决心用毕生来报达这份恩情。

    经过了义和团的经历,张方平对死亡己经没有什么恐惧了,而上他也坚信,就算是自己战死在沙场,华东政府也一定会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媳妇和儿子,因为这几年里他见过不少的军烈家属都得到了政府的良好照顾,因此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可牵挂了。

    于是张方平拔出了自己配备的两把96式手枪,大喊道:“弟兄们,一定要守住阵地,不能放过去一个小鬼子。” 说着双枪连续射击,一连击倒了4、5名日兵,其他的战士也都举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冲向日军,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尽管日军的白刃战能力和人数在人民军之上,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击溃阵地上的人民军。

    而神户次郎也知道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多,己经可以看到两侧的人民军向自已这边冲过来,因此拼命催促日军进攻,甚致还亲自挥动军刀上阵,砍杀了两名人民军战士,但就在这时,又有一股人民军加入了战团,原来是黄泰松等人也知道这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要守住,于是从自行火炮的部队中抽调了200余人,却增援阵地。

    虽然增援的人数不多,而且也都不是战斗人员,但对阵地上的人民军来说却是一剂强心剂,连张方平的心里也是一松,而对日军来说却是一个重打的打击,因为这个时候日军士兵都能够十分清楚的看到两辆体形庞大的自行火炮车,相距己不足100米,甚致有些子弹打在自行火炮车的钢板上“砰砰”作响,但却就是无法到达。神户次郎虽然拼命挥刀砍杀,但个人的勇武在这个时候根本无济无事。

    就在双方的战斗胶着的时候,两侧阵地的人民军终于赶到,从两侧杀了进来,尽管人数不算多,只有两个连,其中一个连还只有2个排,但这一次参战的都是作战人员,战斗力可不是炮兵、后勤人员可比,而且他们的救援内线心切,因此作战也格外的奋勇;而日军经过了连续的突进作战之后,现在己是锐气消尽,师老兵疲,对方的援军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