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官迟疑了一下,因为儿玉源太即在出发之前,曾再三咛嘱副官,一定要劝大山岩尽快过河,因此道:“司令官阁下,这样……”

    大山岩摆摆手,打断了他的发言,道:“执行命令。”

    副官无奈,只好敬了一个军礼,道:“是。”然后退了出去。

    现在日军的总兵力大约在28万左右,其中有约5万受伤的士兵,另外还有大约60万的后勤人员。另外,尽管日军在沈阳和辽阳,放弃了大量的物资,但毕竟己在辽东地区打了近一年半的仗,因此现在仍然还保留着大量的后勤物资和车辆。由于日本国小力薄,资源稀缺,一切用度都要节省,而且日军已经扔弃掉了大量的物资,因此也舍不得将这些物资再扔掉,而是希望全部都运过鸭绿江去。

    另外大山岩也考虑到,联合舰队己近被全歼,华东政府己全面控制了制海权,因此就算日军撤到朝鲜半岛,各种物资供应只怕是都难以保证,也有必要将这些物资都运走。当然这也和现在人民军还没有发起进攻有关,一但人民军发起了进攻,大山岩也会立刻下令,放弃剩下的物资,先保全军队要紧。

    这次日军参战,一共组建了5个军团:1、2、3、4及鸭绿江军团,不过第3军团的司令官乃木希典上将在旅顺战役中阵亡,而第4军团也在辽河战役中伤亡近半,于是大山岩将第3军团的余部都编入到第4军团,因此现在日军只有4个军团了。

    大山岩自然知道,人民军是绝不会让日军轻松的渡过鸭绿江,而且事买上日军离开辽阳之后,人民军也没有放任日军撤离,而是一路尾随,只是没有向日军发动攻击。等日军撤到凤凰城之后,人民军才分别从南西北三个方向朝日军合围过来,显然是要将日军歼灭在凤凰城至九连城一带区域。

    不过大山岩和儿玉源太郎也在途中就做好了应对的计划,到达凤凰城以后,即命第4军团驻守在凤凰城,挡住后面的追兵,又命第1军团在老墩台、小古岭等地布置阵地,保护日军北线,命第2军团在头道沟、大金山等地布置阵地,保护南线,并且着手开始渡过鸭绿江。

    虽然在甲午战争以前的数百年时间里,朝鲜都是作为中国王朝的藩属国存在,但中朝双方均未在鸭绿江上架设桥梁。在日俄战争开始之后,日军为了保障运送物资方便,在鸭绿江上架设了3座木桥,虽然都是木质结构,但也十分坚固结实,桥面的宽度都在3米以上,可以行走车辆以及火炮,并排可以同时行走4人。

    不过这三座木桥的位置均距离鸭绿江口较近,不足30公里,大山岩担心人民军会设法炸毁这3座木桥,阻止日军渡河,毕竟人民军不仅有装甲列车炮,还可以利用海军从鸭绿江江口直接用舰炮轰击木桥,因此大山岩又命人在上流的太阳岛江段架设了两座浮桥,距离江口约50公里,在这个距离上,也就不怕人民军的任何炮击了。不过浮桥只能用来走人,不能通过车辆物资,火炮等重物。

    日军是在6月5日开始渡江,用木桥运送车辆物资,用浮桥运送人员,首先是命鸭绿江军团渡江,在江东岸布防,因为大山岩和儿玉源太郎都考虑到,由于现在日军主力都在鸭绿江西岸,东岸的守备十分空虚,因此人民军很有可能派出一支军队,在东岸登陆设伏,在日军渡河时攻击日军,甚至是毁坏桥梁,必须先在鸭绿江东岸设一支军队,布置阵地。

    川村景明接令之后,立刻率领鸭绿江军团渡江,并在江东岸布置阵地,同时还派遣一个旅团,进驻鸭绿江入海口东岸的永川,以防人民军在鸭绿江东岸登陆。

    等鸭绿江军团顺利过河之后,大山岩才又下令,命伤员和后勤人员走浮桥,物资车辆走木桥,齐头并进渡河。

    整整一天的时间,人民军居然没有向日军发动进攻,结果让日军顺利的渡过了大量物资以及10余万后勤人员。而大山岩在庆幸之余,却又更加担心,因为人民军虽然没有进攻,不过一但发动,就必然是雷霆之势。于贯大山岩又下令,命儿玉源太郎带领近卫师团渡河,主持鸭绿江东岸的布防事务。

    原来大山岩作为日军的主将,肯定是在最后时刻才会渡河,但人民军是肯定不会等日军全部渡过鸭绿江才发动进攻的,但那时自己还能不能顺利过河,就很难说了,因此让儿玉源太郎先过河去,万一自己这边出了什么意外,日军还有一个可队收拾残局的人选,另外也是为日本陆军保留一份元气。

    而近卫师团虽然隶属于第1军团管辖,但实际是上是日本天皇的禁卫军,自从组建以来,主要负担皇宫安全护卫工作,是日本最早建立的7个师团之一,也是17个甲种常备师团之一。不过在历次的战争中,日本都会将近卫师团派出上阵,一来是近卫师团的士兵素质好,基本都是从全国的军队中进行选拔,全是精锐,而且装备精良,配备的武器是全日本最好的,这样一支军队自然是不能留在全国圈养;二来派近卫师团出战,也能够激励全军的士气,因此在近年日本对外的战争中,近卫师团都有不俗的表现,成为日军陆队的最强部队之一。这次日俄开战,近卫师团编入第1军,参加了辽阳会战,沙河会战、奉天会战,也为日军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近卫师团遭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是对日军,对整个日本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也完全有必要让近卫师团尽快过河,到达安全的地方去,以保全近卫师团。

    大山岩这一番心思,儿玉源太郎自然能够猜出个七八来,他到是希望自己能够留下来主持大局,换大山岩先过河,但大山岩毕竟是全军的统帅,以军令相逼,儿玉源太郎也只有尊从。

    于是儿玉源太郎在第二天一早,就带领近卫师团过河,到达对岸之后,又派人催促大山岩尽快过河。而这一天直到晚上,人民军依然没有发动进攻,日军不仅将大部份的瑙重物资都运过了鸭绿江,而且又送过去10余万的后勤人员,这时留在鸭绿江西岸的人员总数已不足50万了,虽然人数仍然不少,但人员过江要比车辆物资快得多,大山岩估计如果仍然是按连夜不停的过江,最多到明天上午,就可以都渡过鸭绿江了。

    当然人民军如果要攻击日军,那么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而且接下来军队将会陆续过江,原先建立的防线也必然会出现漏洞,也许人民军等的就是这个时候。现在留在鸭绿江西岸的军队还有约17万左右,后勤人员约30万,到底是让后勤人员先过江,然后再让军队过江,还是让军队和后勤人员一起过江?

    而大山岩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让军队和后勤人员一起过河,这样是可以尽快让一部士兵到达鸭绿江东岸,另外如果人民军在这时发动进攻,在双方交战时,还是需要后勤人员的协助,因此当然是不能让后勤人员先进全部过河。于是大山岩下令,命令第1军团率先过河,第2军团紧随其后,第4军团押后。

    大山岩也决定,如果第1军团能够顺利过河的话,自己将随第2军团一起过河,因为如果第1、2军团却能够顺利的过河,陆军的主力也就基本保全下来,而这个结果当然是可以交待的过去,大山岩自然也没有必要还留在鸭绿江西岸。

    第1军团主要是负责警戒日军的北线,其实人民军在这一线布置的兵力也并不多,因此第1军团的压力并不大,只用留下两个旅团,防范人民军即可,大部份军队都可以立刻过河,这也是大山岩首先考虑让第1军团过河的主要原因。

    不过就在这时,凤凰城方向派人来报告,人民军向凤凰城发动进攻了。看完了报告之后,大山岩也点了点头,心里也暗暗叹了一口气,人民军的攻击,终于来了。

第四六零章 围歼日军(四)() 
    收到了大山岩的命令之后,第1军团的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也立刻组织部队渡河。

    第1军团是这次日军参战的主力,下辖有3个师团,两个旅团以及三个军团直属联队,总计兵力约在10万左右,不过由于前期连续战斗,现在己不足9万人,加上近卫师团己经渡过了鸭绿江,因此现在鸭绿江西岸的兵力约在7万左右。由于第1军团是负责守卫日军的北线,丙这一线人民军的兵力到并不多,撤退到也不难,于是黑木为桢下令,命第15旅团留守老墩台,第23旅团留守小古岭,其余的军队立刻撤往鸭绿江边,然然依次向江东岸撤退。

    首先渡江的是近卫后备旅团,这也是近卫师团的一部份,因此自然是优先考虑。

    鸭绿江在东北亚地区也算是一条较大的江河,由其是架设木桥的地点靠近出海口,因此这里的江面宽度达1000米左右,正常的行走大约需要10…15分钟的时间。不过尽管日军的大部份辎重都己经运过桥去,但军队随行的辎重物资也不在少数,別的不说,就是火炮、弹药就有不少,而且火炮是极为沉重的物品,即使是75亳米火炮的重量也在2吨左右,加上拉炮的马匹,一个炮组的全重更是增加到4…5吨,一次只能通行一门火炮,如果是120亳米、150亳米这样级别的火炮,还必须先拆解,然后分批次的运过去,这样自然就拖慢了过桥的速度。结果这1个旅团就差不多耗时1个多小时,才全部渡过鸭绿江去。

    而第二批过桥的则是第1军团直属骑兵第2旅团,原因也很明确,因为骑兵第2旅团的旅团长是日本的皇室成员:闲院宫载仁亲王少将。这位亲王是在日本近代史中以生育能力而著称的伏见宫邦家亲王的第16子。(此位亲王一生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生育年龄从不到14岁一直生到了65岁,跨度长达52年。甚称日本皇室中的第一种马)

    由日本皇室成员担任军职,在明治时代以后,己成为常态,不仅可以提振军心士气,也可以增加皇室的威信力,而且皇室成员担任军职可不是为了镀一层金,而是真正上战争出生入死,最典型的就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在镇压台湾人民反抗的乙未战争中,时任近卫师团长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就亲自率队入台湾参战,结果战死在彰化八卦山之役(一说是水土不服病死)。

    不过让皇室成员死在战场上,终究不是好事情,因此还是尽快将闲院宫载仁亲王送过河去。好在是亲王带领的全部都是骑兵,没有什么锱重等物,虽然在过桥时士兵都下马牵行过桥,但速度也很快,时间不长就全部过完了。

    黑木为贞看了看手表,现在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按这样的速度,在凌晨4、5点左右,全军都可以过江。于是下令第2师团过江。并且决定带领军部,随第2师团一起过江。

    现在第1军团己渡江一个师团,两个旅团,虽然仍有大半军队在鸭绿江西岸,但过江的秩序都己排好,各部军队只用依次过江既可,到用不着军部指挥。反到是过到鸭绿江东岸的军队越来越多,却是需要有人来组织各部队驻扎的位置,以及警戒安排等工作,因此军部过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鸭绿江西岸到东岸,只用了短短10余分钟的时间,但黑木为贞的心里却是感概万千,因为就在一年多以前,他也是从这里渡过鸭绿江,进入辽东参战,虽然其间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毕竟是将俄国打得落花流水,并连续攻克了旅顺,辽阳,奉天等辽东重镇,虽然俄军仍在抵抗,但黑木为贞对最终获胜已深信不己,其实也不仅仅是黑木为贞,当时日军上上下下都认为这又将是和一场甲午战争一样的大胜利。那知自从海外华人登陆辽东以后,日军的局势就直转而下,不仅连战连败,而且旅顺,辽阳,奉天等地也都相继失去,现在竟然被逼退遇到了鸭绿江边,甚致要退回朝鲜半岛,过去一年多里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全都化为乌有,现在想来,仿佛是做了一场大梦一样。

    不过黑木为贞毕竟是日军中的高级将领,知道高层的计划安排。退回朝鲜半岛固然是大势所迫,但也不乏有保存实力,以待卷土重来的意思,因此在黑木为贞心里,也期望着能够再次渡过鸭绿江。

    而就在黑木为员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身边的一个参谋道:“看,那是流星吗?”

    黑木为贞抬头看向天空,只见在墨蓝色天空中,果然有一道明黄色的长尾,而且越来越高,颜色由明黄变成了橘黄,尾焰也越拉越长,竟似朝着自己的方向落下来一样。

    这时己有人大叫起来:“流星……流星是向我们落下来了。”

    黑木为贞这时也有些惊疑不定,但在仔细看那“流星”时,竟依稀看到在长尾的前端,似乎是一个细长尖端状的东西,到是有些像炮弹的侧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