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迫击炮,还有大量的通用机枪,因此在战斗开始不久,人民军的火力就压制住了俄军,由全团27挺通用机枪为核心,是成的强大火力,只仅仅只配备了4挺马克沁机枪的俄军所不能相抗衡的。

    而且在双方进行着激烈的交火时,人民军的迫击炮部队也摸清了俄军的火力分布,以及距离测量,因此架起了迫击炮,向俄军展开了轰击。

    先前火力不敌人民军,俄军还可以勉力的支持,但迫击炮加入战斗之后,俄军就扛不住了,毕竟炮弹的威力,不是一般子弹可比的,打得俄军伤亡惨重。

    战斗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俄军已经完全被人民军压制住,于是人民军趁势向俄军发动了冲锋,也非常顺利的攻入俄军的阵地中,不过这时俄军的阵地虽然被人民军突破,但全军却并没有崩溃,而且从容的上好刺刀,在一片“乌拉”的呐喊声中,迎击人民军的冲锋,于是两军又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刺刀与刺刀的猛烈交碰,每一刻都有战士倒下,双方的队伍已经交错在一起,分不清敌我,只能不停的重复着刺杀的动作,杀死眼前的敌人,否则倒下的就是自己,而这时战略战术已经不在重用,比拼的是双方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勇气。在这样激烈的交战中,人民军渐渐的压倒了俄军,开始占据优势,毕竟人民军在心气、斗志上都要高于俄军。

    但就在这时,俄军第2旅的旅部及另一个第12团赶到了战场。原来俄军第2旅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是在日俄奉天会战之后来到远东战的,还怀有在这里建功立业雄心,因此接到出征的命令后,就想找到人民军打一仗,为自己建立功勋,得知自己的先部11团遭遇人民军之后,斯特里奇立刻下令本部加紧进军,赶到战场参战。

    可以说俄军的后援军队赶来得非常及时,本来11团就要全面崩溃了,结果后续的俄军加入战斗后,顿时改变了战争的局面。毕竟这是一场遭遇战,而且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人民军能够击败俄军的11团差不多已经用尽了全力,而现在俄军的兵力增加了一倍,又是一支生力军,而且第旅是配了一个火炮营,有18门77毫米野战炮,尽管在数量仍然远少于人民军的迫击炮,但威力却要比迫击炮大得多,自然给人武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本来陷入败局的俄军也都士气大增,

    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还向人民军发动了反击,结果人民军渐渐的落入了下风。

    而团长董海涛见状,也只有下令部队撤退,脱离战斗。打算退到大道山一带地区再重新布置阵地,阻击俄军。

    人民军的撤退也是相当有章法,首先是第三营带火力支援部队退出战斗,在后方布置阵地,然后其他部队才逐步从战场撤离,而先前撤离部队则为后撤离的部队提供掩护,使全军成功的摆脱了俄军,几乎没有给俄军什么机会。

    不过人民军虽然摆脱了俄军,但俄军却不肯放过人民军,因为俄军的旅长斯特里奇看得很清楚,人民军的兵力只有自己的一半左右,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因此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在人民军后面紧追不舍。

    而人民军也时不时安排少量军队,甚致是迫击炮部队断后,给俄军一个迎头痛击,反正迫击炮的安装布置都十分方便,打完之后就马上撤走,停不了几分钟,而俄军的77毫米野战炮的威力虽大,但要从行军状态布置成作战状态可没有那么容易,差不多要1个小时,因此也打得俄军不敢过分紧逼。

    追逐了大约3、4个小时后,人民军撤到了大道山,也和俄军稍稍拉开了一段距离,于是人民军马上就地布置阵地,阻击俄军。

    而俄军赶到以后,立刻向人民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但在追击的过程中,俄军的火炮由于速度过慢而落在俄军大队的后面,因此这时进攻的俄军没有重武器做火力支援,尽管人数是人民军的一倍,但却也难以攻破人民军的阵地。斯特里奇见状,也下令停止进攻,等着炮兵部队赶来再说。不过等俄军的炮兵赶到时,天色已暗下来,炮兵也无法进行观瞄测距,斯特里奇也只能决定,等到明天天亮以后再发动进攻。好在是现在俄军又咬住了人民军,也不怕人民军跑了。

    那知第二天拂晓时分,斯特里奇接到了侦察兵的报告,原来人民军己从阵地撤出,又向东方撤退。

    斯特里奇听了,赶忙下令俄军立刻集合,整队追击。而这时大多数俄兵尚在睡梦当中,被强行叫醒之后,自然是憋了一肚子气,虽然不敢违抗军令,但也是一路上怨言载道。

    上午10左右,人民军已经退到了鸡冠砬子,并且再次重新布置好阵地,阻击俄军。而等到俄军废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火炮拉到战场,还没等开一炮,人民军就己放弃了阵地,仍久向后撤退。

    而这时斯特里奇总算是看出了一点门道来,人民军这似乎是有意在逗引自己追击,而且现在自己己追出了30多公里,和自己的后队己拉开了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这时人民军从自己的侧翼迂回攻击,自己这个旅恐怕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不过这一次人民军并没有后退太多的距离,在西阳山重新布置阵地,距离鸡冠砬子还不到10公里,而且西阳山距离绥芬河也不到30公里,可以说一但攻下了西阳山,俄军的兵锋将可以直接指向绥芬河了。

    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斯特里奇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不过斯特里奇毕竟是有理智的人,建功虽好但也安留住自己的命才行,于是斯特里奇下令部队就在鸡冠砬子按兵不动,派人骑快马向大部队报告。

    俄军没有人民军那么先进的通讯设备,虽然已经在部队中使用了无线电报,但还不能将无线电设备小型化,因此只能限于城市对城市使用,外出作战的部队一般会采用临时架设电报线的方式通迅,但斯特里奇的进军速度太快,工程兵根本就跟不上,现在也只能采用最原始的人力传递方式,好在是俄军也保留有人力传递方式,在每隔20公里的地方会设一个传递点,留下一个班的士兵和3…4匹马,供传信兵更换马匹。

    这时斯特里奇的部队和俄军大部队的距离还不到40公里,经过中途的一次更换马匹,传信兵只用一个多小时就能将报告传回到后面的指挥部。

    下午3点多钟的时候,斯特里奇收到了后面指挥部的命令,命他立刻向西阳山进军,如果人民军没有援军,就向西阳山的人民军发动进攻,无论是歼灭人民军,还是突破西阳山防线,都是大功一件;如果人武军有援军赶到,则就地驻守,大部队确保会在明天上午11点时赶到增援,到时候内外夹击,可以一举击败人民军。

    愿来这个时候俄军的总指挥沃尔科夫中将已经收到北线交火的消息,俄军的一个团遭到人民军的伏击,被打残了。首战不利结果也令沃尔科夫十分恼火,而且又怕北线的俄军再遭到人民军的伏击,因此下令北线的军队就地驻守,不要再前进。

    而就在这时,南线却传来好消息,第2旅连续突破人民军的防线,将战线一直前推了30余公里,只要突破西阳山阵地,就可以直逼绥芬河了。虽然沃尔科夫也认为人民军有诱敌的可能,但另一千想也出现在他的头脑中,那就是人民军的主力是集中在北线,因此打了俄军一个伏击,而南线只是牵制拖延俄军的速度,再一退再退,如果真是这样,对俄军来说可就是一个好机会了,于是沃尔科夫才下令第2旅立刻进击,又命南线的部队立刻跟进支援。

    沃尔科夫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这一次进击能突破西阳山,则证明人民军的南线空虚,那么俄军就从南线继续进击,直捣绥芬河;而如果西阳山有增援军队,甚致将2旅包围歼灭,则证明人民军是有意诱敌,并且在南线聚有重兵,那么南线的其余俄军就负责牵制人民军的主力,改由北线进击,攻击绥芬河。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 
    虽然俄军的指挥官沃尔科夫有自己的算盘,但第2旅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也有自己的计算,收到命令之后,斯特里奇也对后面的战争进程作了一下推算,自己现在出发,到达西阳山时,基本是傍晚时分,双方在夜里是不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只能等到明天早晨天亮以后再发动全面的战争,而那时自己的炮兵部队肯定可以到达战场,如果只是面前这个团,当然是可以战胜的。

    而如果人民军是故意诱放敌,那么一夜之间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防御阵地,第二天就算是遭到人民军的进攻,但坚守到后续的援军赶到也没有什么困难,毕竞只用坚持到11点,也就是4、5个小时。那时就可以和援军前后夹击,击败人民军。

    算清了成败得失之后,斯特里奇也不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开拔,向西阳山方向进军。

    俄军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行军之后,在下午5点40分时,陆继到了西阳山以西约3公里的地方,选择了一块地域较好的地段,布置阵地。傍晚约8点时,炮兵部队赶到,而俄军的阵地也己布置完成,在这期间人民军并没有向俄军发动过进攻,斯特里奇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担心是有些过虑了,不过谨慎一些总也是好的。

    第二天凌晨5点时,俄军的后勤人员大多都己经起来,为作战部队准备早餐,但就在这时,只听“轰轰轰轰”一连串巨大的轰鸣声音传来,无数的炮弹连续不断的落到俄军的阵地中爆炸。而且俄军能够感觉到,这次落下的炮弹威力要运远大于前两天和人民军交战时的炮弹,在爆炸范围内产生的巨大的汽浪,可以将俄军阵地中的帐蓬、建筑,以及防御设施均摧毀一空,而俄军的士兵更是死伤惨重,不少士兵这时还在睡梦中,就莫名奇妙的失去了性命。

    斯特里奇也在自己的帐蓬中被爆炸声惊醒,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是遭到了人民军的袭击,人民军现在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己的阵地。但让斯特军奇不能理解的是,人民军是怎么把火炮运上来的,自己设置阵地的时候,还派出侦察兵在四外侦察过,周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內,除了西阳山的守军之后,没有发现任何人民军的行踪,难到他们是连夜将火炮阵地布置好的吗,但估且光不论人民军是如何在黑暗完成炮兵阵地的布置,但人民军在这黑夜中又是如何进行瞄准的呢。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炮弹的方向,很快就能发现,所有的炮弹都是从一个方向打过来的,就是滨绥线铁路向方向,因此斯特里奇马上就明白过来,铁路当然不会发射炮弹,但人民军有一种武器叫装甲列车。

    可以说装甲列车是目前俄军最忌殚的人民军的武器,因此在俄军当中,也流传着许多装甲列车的传说,不过无不是将装甲列车的威力无限夸大,什么“陆地战列舰”,“ 可以移动的巨炮”,“ 活动的的自由堡垒”,“不可摧毁的东方恶龙”等等,这除了是人们的对新式武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一来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二来装甲列车这种将舰载重炮移植到陆地上的概念,也很对俄国人胃口。大有谈装甲列车就变色之势。

    斯特里奇虽然不像普通士兵那么无知,但对装甲列车也确实有很深的忌殚,不过斯特里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装甲列车必须依托于铁路行动,虽然滨绥线和哈大线是互相的,但从沈阳到哈尔滨,仍至牡丹江都还在俄军的控制之下,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是不可能开到,因此才敢大胆沿着铁路进军,但发现炮弹的方向是滨绥铁路那边,斯特里一人寸就马上想到了是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看来人民军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将装甲列车在海参崴登陆,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东铁路的滨绥线,到达这里。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人民军在这里也有装甲列车,怪不得这支人民军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人民军在遭遇斯特里奇的增援部队时,就己经向第1师的师部报告,师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逐步撤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并上报经过了司令部的批准,因此才指令2团,逐步向西阳山方向撤退,而1团、3团则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操上去,在2团的左右侧前方约5、6公里的位置,三个团排成了一个“V”字型,就像一张朝向俄军已经张开了的大嘴,由于人民军的行动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隐蔽,俄军也有些大意,只够着追击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