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林涅维奇也清楚,人民军距离哈尔滨近,在同样的情况下,肯定是人民军首先赶到哈尔滨来,因此命人破坏滨绥线的铁路,以延缓人民军的进攻。

    结果人民军的列车行驶到帽儿山站的时候,整个车站都被炸毁,而且根据骑兵的报告,前面的平山站、小岭站也均被炸毁,如果要想将这几段铁路全部维修好,至少需要15天以上的时间。

    人民军当然是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帽儿山站距离哈尔滨大约有100公里左右,如果加速行军,两天时间就能够到达,因此师长李立新下令,全师下车,连同骑兵团、猛士车队、自行火炮一起步行前进,留下装甲列车和铁路施工队在原来修理铁路。

    行军一夜之后,第1师到达阿城站,这里距离哈尔滨只有约40公里左右,而在旧时空里属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在这里第1师收到了罗岳的命令,要求第1师立刻派遣部分军队,以急行军的方式,改变路线,先占领中东铁路哈大线的某一个车站,拦截俄军的第二批援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破坏铁路。

    原来这时罗岳己经收到了东北战区发来的消息,俄军第一批回援的军队1个师已经到达了哈尔滨,而这时沈阳又出动了5列火车,运送了2个师1个旅,撤回哈尔滨,请罗岳根据情况,尽快进攻哈尔滨或是改为围城打援。

    罗岳当然知道,如果第二批俄车撤回到哈尔滨,人民军攻占哈尔滨的计划基本是不可能实现了,不过经过计算之后罗岳又发现,现在第1师己经逼近了哈尔滨,应该可以在俄军的第2批回援军队之前进行拦截,因此才给第1师发出了这样的命令。

    李立新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因此收到了罗岳的命令之后,立刻打开地图查看,发现从阿城站赶到哈大线的双城堡站是最近的,距离约为50多公里,如果是急行军,可以在1…2个小时就赶到。于是李立新招集师部成员,进行了紧急协商之后决定,命令 1团带令1门自行火炮,4辆猛士车和一个骑兵营立刻赶去双城堡站,拦截俄军的援军,其余军队仍然按原计划进攻哈尔滨。

    1团团长班建威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出发,并且命令猛士车和骑兵营先行,尽快赶到双城堡站去。双城堡站其实就是后世哈尔滨市双城区,这时虽然只是一个小村,但也有道路相通,还是可以让猛士车行驶。果然,4辆猛士车和骑兵营出发之后,只用了40多分钟就赶到了双城堡站,虽然俄军在这时布置了2个连守卫,但人民军的辆猛士装甲车可不是吃素的,横冲直撞,并以车载机枪对俄军进行猛烈射击,打得俄军伤亡惨重,最终放弃了双城堡站,而1团在1个小时以后也赶到了双城堡站。

    经过对俘虏的车站工作人员的审问,俄军的第2批援军还没有到达,在人民军进攻双城堡站之前,确定俄军第2批援军的火车才到达德惠站,距离双城堡站大约有100公里左右,如果按正常车速到达双城堡站大约需要4个小时。当然现在己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了。

    而就在这时,双城堡站收到扶余站发来的电报,俄军的火车已在扶余站停靠,正在进行补水。扶余站离双城堡站约为50公里,也就是说人民军还有2个小时的准备时候。

    班建威立刻命令双城堡站的电报员按正常的回复回电,又命令军队就地布置阵地,准备战斗,另外又命自行火炮和迫击炮都马上布置到位,测定射击单元,目标设定为双城堡城前3…6公里,进行2道火力拦截,并安排观测员,只等俄军的火车一到,立刻对火车进行炮击,先给俄军一个迎头痛击。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就过去,第1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6公里范围。班建威点了点头,道:“第1道火力拦截准备。”

    第1道火力拦截是由200毫米自行火炮组成,虽然只有1门火炮,但威力巨大,而且火力拦截的目地并不一定是要击中火炮,只要将铁轨炸断就行了,这时自行火炮的射击单元都设定好了,收到了命令之后,立刻填装炮弹,只等命令。

    这时第2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5公里范围。班建威这次并没有作声。

    只到第3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4公里范围;第1号观测员又发回报告,俄军的第2列火车进入到了6公里范围。班建威点了点头,道:“第2道火力拦截准备。”

    第2道火力拦截是由8门100毫米迫击炮组成,收到命令之后,也都立刻填弹,准备射击。

    而就在这时,第4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3公里范围;同时第1号观测员也发回报告,俄军的第3列火车进入到了6公里范围。

    班建威听了,知道时极差不多了,有3列火车进入到火力拦截的范围己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不能要求太高,因此大声道:“开火。”

    自行火炮和迫击炮立刻一起开火,喷射出耀眼的火舌,这时俄军的第1列火车距离双城堡站只有3公里多了,火车的驾驶员将手握在汽笛的手柄上,正准备拉响汽笛的时候,忽然“轰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在火车的左右前方响起,溅起的砂石打在驾驶室的车窗玻璃上,打出无数条裂纹,而驾驶员也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这是那里来的炮击,难道是人民军己经占领了哈尔滨吗?

    心里想着,驾驶员的手到没有停,立刻放开了汽笛,而是赶忙拉起了刹车的手柄,顿时发出一阵“嘎嘎吱吱”的金属摩擦声音,不过火车的减速刹车不是能在短距离内停止,因此仍然沿着一股惯性向前行驶。虽然驾驶员的心里十分清楚,但手还是紧紧用力的拉着刹车手柄,似乎可以帮助火车停下来一样。

    就在这时,驾驶员只觉得脚下一震,车身猛然向左侧一翻,轰然的翻滚了起来,原来是铁轨己被炸毁,火车头开出轨后,自然无法保持平衡,发生了侧翻,而火车头一翻,自然连带着后面的车厢也一起翻滚,而火车前进的惯性还没有消除,火车又连带着车厢一起向前翻滚,车厢分裂解体,而车里的士兵也随着车厢一起翻滚、撞击、辗压,一时间惨叫、哀号之声不绝于耳。

    火车一直向前翻滚、冲撞了数百米才完全停下来,而这时整列火车己支离扭曲,完全不成形了,幸存的俄兵纷纷从残破的车厢中爬出来,还有不少俄兵受伤或是被火车的残体压住,无法动弹,有的痛苦的惨叫,有的大声呼救,现场完全成了一片狼籍。

    而这时只听“呜”的一声长笛声,后面的第2列火车也开到,并跟着也出了轨。其实炮击的声音,第2列火车的驾驶员也听到了,他也启动了紧急的刹车,只是火车的惯性太大,制动距离过长,结果一直开到了第1列火车的出轨地点也没有刹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车开出了轨道,紧跟着也发生了侧翻。

    不过第2列火车出轨时,速度己经降低到了极限,因此虽然火车出轨侧翻,但却没有继续翻滚,而且立刻就停住了,后面的3、4节车厢甚致还停在铁轨上,没有侧翻,而车上的俄兵也伤亡较少,大多数俄兵都能赶忙从车上下来,但有的站在原地茫然不知所措;有时则赶到前面去帮助抢救伤员。

    只有第3列火车才极时的刹住了车,停了下来,没有发生什么事故;而后面还有两列火车,也都极时的停住了车,躲过了这一劫,但己经无法再前进了。

    而就在这时,无数的炮弹从天而降,落到铁路的沿线,发生了连续的爆炸,而这时俄兵大多都从火车上下来,散布在铁路两侧,结果顿时被炸死炸伤了不少。而且这时200毫米自行火炮也沿着铁路线进行炮击,结果停在铁路线上的第3列火车,还有损失并不算大的第2列火车在自行火炮的轰击下,也全都被炸得七零八落,毁伤殆尽。

    俄军也都被炸得四散溃逃,而后面的两列火车见势不妙,好在是为了方便火车去回,俄军所有的火车前后都挂了火车头,因此也可以马上调头,向后行驶。于是这两列火车马上反向行驶,一直开到了德惠站才停了下来,并分别向沈阳、哈尔滨汇报战况,而其他溃散的俄兵也都纷纷回转,在德惠站聚集,并就地驻守下来。

    俄军的第2批回撤的军队也就这样被人民军阻止,同时人民军也彻底切断了哈尔滨和沈阳的联系,而哈尔滨也就被彻底孤立了起来。

    

第五二八章 攻占哈尔滨(三)() 
击败了俄军的第2批援军之后,李立新这才带领军队,逼近哈尔滨,在距离哈尔滨不到20公里的白家油坊和俄军的防守军队发生激战,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交火以后,俄军撤退,不过人民军也没有继续追击,毕竟现在人民军也只有2个团的军队,而哈尔滨原来的守军就有近3万人,现在又撤回来了1个师,和李立新现在手上只有2个团相比,在兵力上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李立新也不敢轻易冒进。

    好在是现在截断了俄军的援军,因此人民军到也不用急于进军,于是李立新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去侦察俄军的动静。

    而就在第二天,侦察兵回报,从白家油坊到哈尔滨的沿途都没有发现成建制的俄军守卫,另外现在哈尔滨城区内十分混乱,虽然侦察兵没有深入城区内,但远远的能够听到城中不时有枪声、哭喊声传出,另外还有不少居民从城区中逃出来,显然是城区内发生了较大的动乱。

    收到了这些情报信息之后,李立新也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命令侦察兵移动到哈尔滨的西侧侦察,同时派出1个营的部队,以连为单位,分三个方向朝哈尔滨进行试探性进攻。

    到了下午的时候,哈尔滨西侧侦察的侦察兵发回报告,这时在哈尔滨城中有大量的军队、居民正在向西撤离,有两名冒险混入哈尔滨域区的侦察兵回报,这时在哈尔滨火车站,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多以外国人为主,正在疯狂的争挤两列火车。另外在城中也发生了大量的抢劫,斗殴事件,基本没有人维持秩序。

    另外三路试探进攻的人民军部队也都十分顺利的突进哈尔滨的城区,并没有遇到大股的俄军抵抗,只是偶尔有零星俄兵,甚致有一路人民军遭遇了一起团伙抢劫事件,根据被解救的俄国商人交待,俄军从今天一早,就开始从哈尔滨撤退了,现在这三支人民军都在哈尔滨的城区东侧的区域建立了临时阵地驻守,维持秩序,收容难民,并等待师部下一步的指令。

    原来得知第二批援军被人民军击败之后,林涅维奇在震惊之余也知道哈尔滨的大势已去,人民军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一下可真是釜底抽薪,击中了哈尔滨的死穴了。而俄军现在只撤回来了一个师的兵力,这样的兵力是肯宾不足以守住哈尔滨,尽管现在赶到哈尔滨的人民军也不多,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军的大队赶到哈尔滨只是时间问题,而林涅维奇对沈阳的俄军能突破人民军的拦截,赶来救援哈尔滨也基本不抱信心,因为林涅维奇己经收到了沈阳的报告,知道人民军正在向沈阳发动全面进攻,林涅维奇当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沈阳的俄军能够极时的回援也是不现实的。

    当然现在留在哈尔滨到还不会有什么危险,但等人民军的大队人马到达以后再想离开可就不容易了,因为人民军的战术实在是太难以预料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绕到哈尔滨的西侧,截断了自己的退路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哈尔滨是绝不能久留了,必须尽早的离开,撤到满洲里去。

    既然决定放弃哈尔滨,林涅维奇到也不再迟疑,说走就走,于是就在今天一早,林涅维奇首先乘座火车,离开了哈尔滨。而俄军也陆续从哈尔滨开拔,向满洲里的方向撤退。其实哈尔滨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俄军的总后勤基地,因此屯集着大量的物资,要想全部都搬撤到满洲里去,既使是有火车,也需要10余天的时间,根本就来不及搬运,只能带走一部份,而带不走的就只能全都放弃。

    哈尔滨地区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之一,金朝建国之初,在这里建都,称为上京,清朝建国后,设阿勒楚喀副都统区,属吉林将军管辖。不过哈尔滨市的兴起,还是由中东铁路带动起来,在中东铁路动工之前这一带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村屯,居民约3万余人,而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交通、贸易、工商业等经济因素均开始膨胀,而人口也在哈尔滨一带大量聚集。而俄国趁着清廷庚子国变,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并将远东总督府设在哈尔滨,同时也对哈尔滨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而且哈尔滨的交通枢纽地位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因此这时哈尔滨己经初据现在城市的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