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Φ械木置妫还庋木置嬉舱抢詈枵伦钕M吹降木置妗

    就在这时,只见家人进来,道:“中堂,德国舰队的司令官也是八国联军的司令官瓦德西元帅请中堂到德**舰上一述。”

    李鸿章微微一怔,德国舰队是在三天前到达上海的,主要是在上海休整,并且了解现在北方的局面,并且在德国驻上海领事馆举行了欢迎宴会,不仅邀请上海的各国领事出席,同时还向李鸿章、上海道台余联沅等清国的官员发出了邀请。不过李鸿章、余联沅均并未出席,而是由盛宜怀代表赴约。

    因为德国舰队是来中国打仗的,尽管李鸿章、余联沅均参加了东南互保,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并且可以和各国的领事私下来往,但出席欢迎德国舰队的宴会,还是多有不便,由其是李鸿章、余联沅这样的朝廷大员,反到是盛宣怀,尽管现在是大理寺正卿,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个商人,因此由他代表出席最合适。

    但现在瓦德西向李鸿章发来了邀请,那就不容李鸿章谢绝,因此李鸿章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赴约前往。因为如果以后和八国联军议和,肯定少不了和这位八国联军的司令官打交通,先试探一下他的态度也好。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一二九章 德国舰队() 
上海码头。

    李鸿章在两列行动整齐如一、步伐铿锵有力的军队护卫之下,沿着码头的海岸边行走,而在靠海的一边,还有一列站立得仿佛标枪般笔直挺立的士兵。在这列士兵背后的海水里,正停泊着一排大小不等的战舰,仿佛一只只钢铁巨兽,静静的伏在海面上。

    原来这是德国舰队的司令官瓦徳西为李鸿章的到来,举行的欢迎仪式,军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自然流露出一股强烈悍勇的铁血之气。

    而在德**队的阵列前走过,李鸿章的心里也颇多感慨,尽管徳军欢迎自己的仪式不可谓是不隆重,也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孑,但这仍然改变不了双方的强弱差距,而处于弱势一方的正是自己,否则就不应是自己到码头来见瓦徳西,而是坐在自己的公寓里等着瓦徳西上门来。

    说起来李鸿章和德国的渊缘颇深,当初他在创办淮军的时侯,就购买了大量的徳制武器,北洋舰队的军舰也大多是由德国生产,而且李鸿章最倚重的外国人徳璀琳就是徳国人。

    在1896年,李鸿章在俄国参加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继位典礼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访问欧美之旅,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重臣做出国访问。

    当时中国是德**事设备的一个大海外主顾,中徳关系正处于一个良好的时期,因此徳皇威廉二世为李鸿章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此后数日,应德皇的邀请,李鸿章参观了德**队的训练操演。德皇还特意为李鸿章准备了一把虎皮椅。而看到德**队的精良装备与高昂士气,李鸿章不禁感叹道:我如果有十营这样的军队,就不怕日本了。

    不过这一次访德的经历,留给李鸿章的也并不全是美好的回忆,在拜访前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时,尽管这位欧洲著名的政治家给了李鸿章十分隆重的接待,并且向李鸿章十分坦诚的说明了自己的主政心得,但李鸿章声称自己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 而俾斯麦的回答是“他并不认为东方的俾斯麦是一个恭維的称呼”, 并且表示“自已并不希望成为西方的李鸿章。”

    那时李鸿章刚刚代表清廷和日本签定了马关条约,被举国上下一致指责为汉奸,因此听了俾斯麦的话之后,也不由得颇为尴尬,并且也领教了徳国人严谨认真、不苟言笑的作风。而就在一年以后,德国就利用巨野教堂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割逼迫清廷将胶澳租借给德国,让李鸿章再次体会到什么是“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国家利益才是永远的”。

    现在看到德军的军容依然整肃严正,而李鸿章自己从清廷政坛的高峰跌落,并且逐渐的边缘化,而清廷的局势更是越来越差,现在自己也由当初德皇的座上宾客,不得不屈尊来到徳**舰上与徳军司令瓦德西见面。

    就在这时,李鸿章的目光忽然被岸边停泊的几艘徳**舰吸引,禁不住止步不前,住足眺望起来。

    原来李鸿章看到的是这次徳国舰队里的四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尽管在这个时候,萨克森级铁甲舰己是过时的军舰,但这型铁甲舰在李鸿章的心里,却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因为萨克森级铁甲舰就是原来北洋水师的两艘主力战舰定远号、镇远号的原型号。两者在甲板以下的部份几乎完全一样的,因此李鸿章一眼就能够认得出来。

    这一时间在李鸿章的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创办北洋水师,确实是耗尽了李鸿章的毕生心血,同时也让李鸿章达到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但这一切随着甲午一战的失利,北洋水师的覆灭,李鸿章也彻底从顶峰跌落下来。尽管后来北洋舰队又被重建,而且启用的大多都是原来老北洋水师的幸存者,但这支北洋水师无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和原来的那支北洋水师己不可相提并论了,更是和李鸿章一点关系都洠в辛恕

    现在又看到了萨克森级铁甲舰,李鸿章不禁又想起了甲午一战、想起了北洋水师,如果当年自己不是患得患失,进退失措,行为再果然坚决一些,战局也不至于不可收拾;如果自己当年能够催迫朝廷,把吉野号买下来,以自己当年的权势和影响力,只要是坚持下去,逼朝廷挤出几十万两白银来购买吉野号,是完全做得到的,这样一来北洋水师的实力将会大大増强,足以震慑住日本联合舰队;如果自己当年能够极时给北洋水师换装上速射炮,就算是朝廷不拔款,以自己的财力,也完全能够支付得起这笔费用,那么大东沟一战的结果或许就会不一样了,日军也不会在大东沟一战之后,取得完全的制海权,那么甲午一战就会打成持久战,拖不起的正是曰本。那么现在无论是李鸿章自己还是清廷的局面,恐怕都会大不一样了。

    这时身边的从人道:“中堂,中堂。”

    李鸿章这才从沉思中醒觉过来,发现自己竟然被迎接自己的徳国仪仗护卫军队落后了十余米的距离,这时正停下来等候李鸿章。

    因此李鸿章赶忙抢行了几步,追上了德军仪仗队,又走出了数百米,越过了四艘萨克森级铁甲舰,来到徳国舰队的旗舰俾斯麦伯爵号装甲巡洋舰前,而在俾斯麦伯爵号装甲巡洋舰的左右,是三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这四艘战舰,均有比萨克森级铁甲舰更为庞大雄壮的舰体,更为粗大的火炮,自然也要比萨克森级铁甲舰更俱有威摄力。而这时这艘代表着目前德国最高造舰技术的巨大军舰的侧舷上,己放下了舷梯,一直通到海岸上。

    李鸿章见了,也不禁叹了一口气,发现自己刚才想的那些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就算清廷打赢了甲午一战又能如何,这样一支德国舰队,根本不是北洋水师所能匹敌的,除非是在甲午战争以后,继续购买更为强大的军舰,以增强北洋水师的实力,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

    不过李鸿章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实,因为就算是自己真的打赢了甲午战争,自己的政治生涯恐怕也己经到头了。“功高震主” 这四个字,无论是在那一个朝代,都是为人臣的大忌,因此如果自已打赢了甲午战争,就决不可能再有和朝廷和谐相处的机会了,除非是自己像老师曾国藩那样,老老实实的交出军权,否则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朝廷更不会让自己购买新舰,扩大北洋水师。

    想到这里,李鸿章忽然发现,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甲午一战无论是赢是输,结局竟然都是一样的。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徳**队迈着标准的步伐,来到李鸿章面前,行了一个军礼,道:“中堂阁下,瓦德西元帅正在军舰上等候中堂,请中堂阁下随我上舰。”

    李鸿章点了点头,跟随着这名军官一起,从舷梯上登上了俾斯麦伯爵号装甲巡洋舰。

    这时德国舰队的司令官瓦徳西元帅,和副司令法尔肯海思少将、军需长格尔少将及参谋长施瓦兹霍夫少将等德军的主要军官,都已俾斯麦伯爵号装甲巡洋舰的甲板上迎接李鸿章到来。

    见李鸿章登上甲板,瓦徳西上前几步,道:“中堂阁下,欢迎您来到俾斯麦伯爵号装甲巡洋舰。”

    李鸿章在访德期间,曾和瓦德西有过一面之识,虽然当时两人只是泛泛一见,并无深交,不过这时到是成为拉近两人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借口,因此李鸿章也上前二步,道:“元帅阁下,当年一别,己有四余年,今日一见,元帅的风采仍然依旧啊,贵国的皇帝陛下可好。”

    瓦德西点了点头,道:“皇帝陛下也一直挂念中堂阁下,这次也专门托我向中堂阁下问好。”

    这句话颇有些讥讽的意思,因为瓦徳西带领德国舰队来中国可不是访问,而是打仗来的,好在是李鸿章也是见惯了场面的人,打了个哈哈,道:“原来贵国的皇帝陛下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孑啊。”

    瓦德西道:“中堂阁下,我们还是到船舱里谈吧。”

    李鸿章点了点头,道:“好。”

    于是众人来到俾斯麦伯爵号装甲巡洋舰的会客室里,分宾主落座、待卫兵送上来咖啡,瓦德西喝了一口咖啡,才道:“李中堂,我也不瞒你说,我们这次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平定义和团之乱,解救我国的北方侨民。不过现在北方的局面您想必己经清楚,有一批自称是海外华人的军队介入了这场战争,也将是我们的主要对手。我们也知道,贵国东南的地方大员和我们己经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中堂阁下就是主要的促成者之一,因此我们想知道,这支军队和参加东南互保的官员们有什么关系吗?”

    李鸿章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元帅阁下,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伙海外华人和参加东南互保的官员们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瓦徳西道:“那么中堂大人是否知道这批海外华人的来历呢?是否和贵国的朝廷有关?”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一三零章 德国舰队(二)() 
李鸿章道:“元帅阁下,我己经外任为官两年多的时间,对朝中的事情己不太熟悉,因此这伙海外华人是否和朝廷有关,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就我个人的看法,朝廷和这伙海外华人有关糸的可能性并不大。”

    瓦德西听了,若有所思道:“中堂阁下可以确定吗?”

    李鸿章呵呵笑道:“我刚才说了,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只供元帅阁下参考。而且元帅阁下也知道,我大清在海外有数千万华人同胞,所有华人都心糸中毕,因此有人想要回归中华,也不足为奇啊。”

    瓦徳西“哼” 了一声,他当然听得出李鸿章的弦外之音,其实就是把清廷和海外华人的关系彻底推得一干二净,等着看徳军和海外华人去火拼。不过瓦徳西并不以为意,尽管现在瓦德西己经知道了天津的战局,但其实并没有太担心,因为在瓦德西看来,天津失守、舰队被全歼,只是八国联军太没用了,并不是这伙海外华人的实力有多强,而德国舰队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击败这伙海外华人,而他找李鸿章来,主要是为了东南互保的事情。

    原来德国派出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来到中国,表面上的理由是因为德国驻中国公使德克林在北京被一名清兵打死,因此要向中国展示一下徳国的实力,教训一下中国人,但实际是希望借这次战乱,在中国多占几块殖民地,扩大徳国在中国的利益范围。

    但就在这时,清廷的东南督抚大员和以英法美为首的列强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这个协议几乎包括了中国东南部沿海的所有地区,让德国根本就无从下手抢地,因此瓦徳西希望找出清廷的东南督抚大员和这伙海外华人有联系的证据,这样就可以用清廷的东南督抚大员违反东南互保协议为借口,在中国抢夺地盘了。

    李鸿章虽然将清廷和海外华人的关系彻底推得一干二净,但这个答案也在瓦德西的意料之內,因此瓦德西道:“中堂阁下,我还想知道,您对这伙海外华人是什么态度?”

    李鸿章呵呵笑道:“我对这伙海外华人的情况一无所知,就连是真是假都不知道,怎么能谈到对他们有什么态度呢?我到是有一个部下在天津,前几天他给我发了一份电报,说他和这伙海外华人有些来往,因此我让他到上海上,希望了解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