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汉帝国-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孙淳,地图册本王收下了,你即刻回去,今晚我先锋大军便会赶至平度城下,你带人做好准备,拿下平度县城,本王在县令衙门里请你喝酒。”

    “谢大王。。。”

    上官尹风率军进入平度县城时已经接近子时,此刻正是夜深人静之时,但平度县城却热闹非凡,成朝军悉数进入平度县城内,因为县城太小,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待在城外。

    “王爷,人困马乏,要不休息一下吧。。。”阴丽华随军而去,此刻拿着一碗热酒递给上官尹风。

    一口喝下,酒精的刺激瞬间使得上官尹风精神的许多:“哈哈哈。。。丽华,此时此刻,本王以为整个东莱郡都在本王手中,就是不知道成庆之那边如何,不过,眼前却是实在的,平度县城拿下,东莱门户大开,相信不过半月,即可拿下整个东莱郡。”

    说着一把搂过阴丽华,径直亲了上去,要不是周遭天黑,再加上还在马车上,车内不过一个侍女,要不然还真不敢随意当着众将的面亲一口阴丽华。

    阴丽华整个脸红的像夕阳一般,身子柔软的靠在上官尹风胸膛上,嗫嗫道:“妾身能得王爷喜爱,实乃上辈子的福分。”

    情话就是要慢慢说,侍女年纪不过十四五岁,自然也是低头红脸,正要将阴丽华就地正法时,黄维拍马来到马车前,高声道:“王爷,平度县守军除少数在城破时反抗外,悉数投降,守将也已被乱军砍杀,人头高悬在县尉府前,孙县令已经备好了酒菜,等候王爷大驾。”

    “黄维,以后你要是再给我突然进来,本王定要拿你人头。。。”上官尹风一脸不情愿的站出马车,看着黄维:“三番五次坏本王好事,你小子真是可以。”

    黄维这时才明白上官尹风的意思,顿时红了脸,低头抱拳道:“属下知错。。。”

    “行了。。。”上官尹风跳下马车,骑上战马:“让曹真派出斥候,十里内警戒,还有,锦衣卫派出缇骑先去查探周边。”

    “诺。。。”

    平度县城,县令衙门

    孙淳跪在上官尹风面前,低头道:“罪民孙淳,叩拜长沙王。。。”

    孙淳是成公吾时期举的孝廉,成公吾属于成朝的人,反叛之后,成朝不承认,视为叛贼,而孙淳虽然投降了张步,但却不是自愿的,也是看在平度百姓的安危上,委身侍贼,现在上官尹风攻入平度,此刻孙淳却是表现出了他应该做的一面。

    官威什么的上官尹风已经游刃有余,驭下之道更是有一套,特别是白头鹰的那套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所以板着脸,问道:“孙淳,山东乃是孔孟之乡,你等皆受孔圣人之大道。。。”说着突然想到什么,重新说道:“你等皆受褒成公之圣念,为何会附逆反叛?”

    公元元年,西汉元始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以示尊宠孔子大道,而‘孔圣人’这个称呼,还得是后世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干的,其追称孔子为‘文圣尼父’,虽然更后面的唐朝、元明清三朝都称呼其为圣师,但追其本源,孝文帝才是第一个称呼孔子为圣人的人。

    而上官尹风先说孔圣人,孙淳及在场的都没有反应过来,倒是说出褒成公之后,都清楚了,还得是刘衎有一套。

    听明白上官尹风的询问,孙淳惭愧不已,不答话,只是更加伏低了身体,几乎是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

    “本王说过,山东之乱,只追究首恶,从者不究,你孙淳治理地方有功,身系百姓,功过相抵。。。”

    孙淳闻言身体颤抖了一下,上官尹风接着说道:“东莱全郡恢复之后,本王以为,你孙淳可以担任郡守一职,但山东之地称呼太过复杂,按照本王的设想,东莱郡撤郡,设一府,至于名称,到时候再议,现在就暂时以东莱郡称呼。”

    “罪臣谢大王大恩,大王洪福齐天。”孙淳高声呼道。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可恨的张寿() 
第285章:(可恨的张寿)

    “王爷,属下以为,张寿一定会在掖县与我军一决高下。。。”

    天下疆域图高挂在大营的正面,而两旁分别是东莱郡地图以及汉地图,因为两方的称呼不一样,使得上官尹风颇为烦恼,在作战时不得不挂上三种地图。

    黄维的见解是在场众将的意思,李延庆作为随军的高级将领,沉默着看着地图,一言不发,上官尹风不仅看着地图,还观察着李延庆的脸色变化。

    “文若可有独到的见解?”

    上官尹风的话使得李延庆皱起了眉头,抱拳行礼后走到东莱郡的地图面前,用手指到:“末将以为,张寿不会蠢到死守掖县。。。”说着指了指地图的末端:“整个东莱郡呈现为一个条状,郡治掖县却在当前,平度即下,掖县已经失去了屏障,据曹将军传来的消息,增援平度的赤眉军已经撤了回去,当下除却张寿那三万人外,各县驻守兵力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打起来,不敌我军的张寿完全可以往后方撤,再不济,渡海返回琅琊,也不是一个坏的打算,所以,末将以为,除非张寿决心要跑,故意拖延时间,其只有一个目的,要在掖县周边伏击我军。”

    众将都莫不做声,上官尹风闻言更是皱起了眉头,以他在师部参谋处的经历,李延庆的判断绝对可以当个副参谋长:“我军在平度已经三天,今日锦衣卫来报,张寿拒绝了本王的要求,并且说援军不日就到,本王以为,张步的援军就在此处。。。”说着走上前指着琅琊郡的位置。

    “高密?”黄维皱眉念出了地图上的名字。

    众将都齐齐看向上官尹风,上官尹风接着说道:“高密距离掖县四百里,骑兵两天就可赶到,步兵也最多不过七天,以张步的狡猾,本王以为,其一定是和张寿约好了,要在掖县围歼我军,至于张兰嘛,估计在郁秩县的东面,三方夹击,方能取胜。”

    “张寿有军三万,张兰带军四万,张步带着赤眉军本部大约十万人左右,三方加起来,人数有十七万人,若是加上那些随军的民夫脚力、备从军,大约有三十万人左右。”

    上官尹风的话音一落,在场的将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换做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拿着十万军队,一定是逐城争夺,或是直接进攻掖县,而上官尹风的军事察觉能力从来没有出错过,之所以被天下人称为‘战神’,也是靠他自己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诸位安心,真正能打的,不过是那十七万人而已,那些人还没有见识过神武大炮的威力,到时候大炮直接给我往最后面打,打残后面那帮备从军,赤眉军自当瓦解,文若,你以为张步会在哪里与我军决战?”

    上官尹风说话的时候,李延庆兀自看着地图发呆,此时问到他,也是准备充分的回答道:“末将以为,张步的最终计划,应该是在万里沙与我军决战。”

    “万里沙。。。”众将都碎碎念道。

    “万里沙,在曲城县南面,倒不是全是沙子,山东之地,多处高山险峻、河道纵横,这万里沙的黄土看起来和西域的黄沙一般,所以称为万里沙,此处地势开阔,方圆八十里无人烟,乃山东少有的平原,周遭多有高坡,容易伏兵,是最理想的决战之地。”李延庆不紧不慢的说道。

    “果真是李文若,本王还担心你所想与本王不一致,还行,诸位将军,本王的想法与平乡侯所言一斑,如果张步不是这个计划,那么本王就主动制造机会,逼他在万里沙与我军决战,野战,倒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上官尹风说着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起来。

    。。。。。。

    奉天二年六月初一,曹真前部在掖县外二十里与张寿前军遭遇,双方发生激战,赤眉军撤退,退入掖县据守。

    初二,上官尹风大军兵临掖县外十里,李延庆率部同日拿下阳石县,进军掖县。

    初二当晚,掖县城内

    东莱郡守府是灯火通明,张寿一身甲胄站在府门外,望着街道上的赤眉军,高声说道:“诸位将士,整装待发,听我号令。”

    一番激励人心之后,张寿下令全军放弃掖县,往曲城县撤退,意图非常明显,所有人都知道,过去曲城县必须过万里沙。

    初三一早,还在熟睡的上官尹风便接到了黄维的报告,张寿逃离,曹真部已经进入掖县城中。

    “什么?我草。。。”上官尹风脱口大骂,并且踢翻了面前的案几。

    黄维等人都唯唯诺诺的站在旁边:“回王爷,曹将军还发现了一封信,说是给王爷您的。”说着将信递给了上官尹风。

    看完信件后的上官尹风紧紧的拽起了拳头,杀气外露,黄维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这个主公与以往的不一样:“王爷,若是真的是这样,恐军心受损,特别是那帮东莱本地的军卒。”

    黄维话还没有说完,李延庆便火急火燎的走进大帐,抱拳道:“王爷,大事,有部分士卒脱离了队伍,丢弃了盔甲兵器,不知所踪,末将派人抓了几个回来,个个已经失去了斗志。毫无用处。”

    此时的上官尹风已经闭上了眼睛,吐气沉思起来,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没有再禀告任何事情。

    曹真进城之后,首先发现了在郡守府外挂了不下五百颗人头,男女老少皆有,并且每颗人头都标注了姓名,随后入城的队伍当中有掖县本籍的,认出了人头是自己的亲人后,嚎啕大哭,随后便有数百军士赶来,个个哭的昏天黑地,而郡守府还有一名活人留下,其没有被杀,但转述了张寿的话:“凡加入成朝军为兵将者,同族同宗尽数夷灭,望诸位自重。”

    而上官尹风看的这封信,却是张寿写给他的,内容就是只要他的军中有东莱郡本地军士,不论官职大小,尽数夷灭,然后劝上官尹风回军济南,莫要管东莱郡。

    “传令下去,凡东莱郡本籍士卒,全数退回济南,若有要走的,都放他们回去。”说完便往位置上一坐,继续闭目养神。

第二百八十六章 魏逍造反() 
第286章:(魏逍造反)

    奉天二年五月二十,河北信都人士魏逍反叛成朝,自立为大汉魏王,聚兵两万,攻占信都府城,十日连下辟阳、广川、历县三地,收的军卒近五万左右,裹挟信都百姓,为其攻城略地。

    此时河北在袁景初及袁龙覆灭之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荣,魏逍乃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后裔,祖上迁居信都郡,而此时他起兵造上官尹风的反,也是汉使的杰作。

    上官尹风两路大军分批南下进攻琅琊,盖延压力倍增,在得知河北有一群不服成朝管辖的人之后,便派出使者,带着他青州大都督的印信,前去游说魏逍等人,而魏逍在魏王爵位的诱惑下,欣然答应了汉使的要求,旋即起兵造反。

    这里得介绍一下,魏逍原是袁世英的人马,袁氏覆灭之后,上官尹风遣散了大部分燕军,当中就有魏逍,而魏逍也不是成了平民,奉命带军三千驻守信都,当然,信都府的防务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的上头有一个人是大家都晓得的,那就是伤重病逝的沈浪,沈浪死后,河间的防务及信都两地都由卫将军柴尚都督,而信都距离柴尚驻扎的沧州不过一百五十里,骑兵一天可以来回,步卒急行军两天即可到达。

    柴尚自从成为北伐押粮官后,基本告别了战局,唯一一次能够算得上战绩出彩的便是河间一战,与何青率部支援上官尹风,成功斩杀祭遵,虽然不是他为主力,但至少算的上何靖时期之后他做的最好的一次。

    而此次魏逍造反,裹挟信都府一起胁从,平叛的主要责任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身上,原本柴尚在沧州有十万押粮部队,但南下之后,被上官尹风抽调了大部分,剩下不过四万人驻扎在沧州,不过万幸的是,信都北面有驻扎北平城贾复等云台将,西面庄州还有辽东大都督、辽阳侯陈诚的部队,所以,从魏逍造反伊始,柴尚对于平叛还是很有信心的。

    然而令柴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股叛军战斗力异常凶悍,所用战法皆与汉军不同,军中盛传此战法乃是战国时期魏将庞涓所留,特别带着尖刀冲刺的战车大阵,使得多年未与战车阵交战的柴尚大败而走,上官尹风引以为傲的箭阵在魏逍军队面前,颇为无力。

    此一战,柴尚损兵万余,被俘七千余人,其本人也在交战中被流矢射中胸部,重伤而退,等到上官尹风接到柴尚兵败的消息后,已经是六月初五。

    掖县,上官尹风大营

    除却张寿狡诈的计谋外,今天上官尹风最为恼火的事情就是魏逍造反,信都府失陷以及柴尚重伤的消息。

    “王爷,不如紧急调派济南的兵马北上剿敌?”黄维试探性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