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汉帝国-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倭奴国。。。”冯异接过航海图,打开一看,上面标注着整个倭奴国的地图。

    此时的倭奴国土地只有四国岛及本州岛一部分,本州岛北部及北九州全是土民的天下。

    “没错,当年倭奴国联合袁景初,企图窥视三韩之地,盖州一战,朕打的他们屁滚尿流,这帮人在你羌兵麾下,简直不足为惧,朕也要休兵三年,待南北两京修建完毕之后,就是出兵一统中原的大时机,但现在,稳定内部才是关键,这还需要你倾力而为才是。。。”

    冯异听完当即跪了下去:“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找到银矿,绝不回朝。。。”

    光武元年,五月初四,济南城

    因为秉承的是奉天年间,上官尹风直接将奉天年号去掉,直接使用了光武年号,而月份这依然是当时的月份。

    “传朕旨意,设立帝国军事学院,所有教授,必须是由讲武堂出身或现役、退役高级将领、有功士卒、特长出众的人员出任,学员五成时间学习军事本领,三成时间学习杂学,两成时间学习儒学,帝国军事学院毕业之后,与讲武堂一样,直接进入军队,成为试百户及一下职位,待有功后,提领百户一职。。。”

    “另。。。设立国子监,凡国子监毕业,授予从九品至八品文官实衔,实习三年,期满之后,下放各个府县任职;国子监生源,需通过初学、县学、府学三层选拔,成绩优异者,纳入国子监就读,每三年轮替招生一次,名额有限。”

    上官尹风的意图很清晰,按照现世的制度来做,军事学院毕业专门搞军事,国子监毕业专门搞文事,两方不相统属,为了避免两宋与明清的灾祸,上官尹风更是要拿出一些更为牛的方案才可以:“虽然时间太早了,但火器的出现确实是要改变整个格局才对。”

    搞死公孙宁后,公孙贺径直当了皇帝,国号依然是成家王朝,尊小皇帝公孙宁为悼文皇帝,大封群臣,极力扩军,并于岭南、百越、夜郎形成四国联盟,关闭长沙国线北上的各个出口,形成了闭关锁国的态势,独自发展,但相对来说,是与其它三国进行贸易,四国同时发展。

    上官尹风每半个月接到一次潜伏在长沙的锦衣卫送来的情报,在得知这些后,顿时笑了起来:“哈哈哈。。。朕实在是不想打击这群人,闭关锁国,能搞出什么花样?朕不是和你等吹牛,等到朕定都南京之后,首先就是清除岭南等国,百越国,有朕的麒麟甲在,不相信他们不降。。。”

    “皇上,讲武堂研究司来人,请求陛见。。。”一名锦衣卫在大殿门口说道。

    上官尹风好奇的见着跪在殿中的人,问道:“研究司是否是有结果了?”

    作为研究司的司长,李镕很是兴奋的行礼后,拱手道:“皇上,卑职按照皇上之前的吩咐,以及所讲述的一些内容,并按照草图,已经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把燧发枪,就在一个时辰前,卑职亲自试验了此枪,成功击发,并将一百五十步外标靶击穿,卑职激动不已,所以赶紧来禀告皇上知晓。。。”

    “啊哈哈哈。。。”上官尹风仰头大笑起来,燧发枪的成功使得他麾下战斗力更是强劲了一步,以前火绳枪在阴雨天气就是废柴,现在燧发枪不同了,就是下雨照样使用,而且火绳枪的射击距离最多不过一百步,而燧发枪满算的话,两百步绝对没问题,搞得好,两百五十都是小意思:“李镕,你做的很好,传旨,赏讲武堂研究司黄金百两,白银一千两,并赏李镕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

    “卑职谢皇上赏赐。。。”李镕激动的下跪谢恩。

    上官尹风随即说道:“黄维,吩咐下去,枪械司在一个月内至少制造出一百支燧发枪,告诉他们一个月内若是能造出一千支,枪械司全司重赏。。。”

    “诺。。。”

    “还有,火药司那边一样,必须同步跟上制造进度,第一批燧发枪制造完毕之后,先行装备神机营,让他们操练起来,告诉黄伯涛,不要吝啬那些弹药,狠狠的练,到南征的时候,我要让岭南那些蛮子好好的尝尝苦头。”

    “诺。。。”

    这边厢上官尹风在济南大肆的发展,现在的浙江行省,扬州府内,南宫傲依然还在发愁。

    原因就在于上官尹风立国之后,撤了南宫傲南王爵位,重新给南宫傲封了一个扬国公,并给出了永镇扬州的许诺,即便如此,南宫傲依然不是很爽,他很不爽的由头起于南宫家的争执,使得南宫傲心里很不舒服。

    “孤。。。本国公确实是难以接受。。。”南宫傲不爽道。

    自上官尹风颁布非上官氏不得封王之后,连带着也规定了公侯伯三爵不得称‘孤’,否则就是逾越,视为造反,这一下使得南宫傲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习惯。

第三百三十四章 消除烦恼() 
    第334章:(消除烦恼)

    全忠乃新莽朝的孝廉,历任颍川郡功曹、胶州国典书、会稽县令等职,也是跟随南宫傲的老一辈人物,今年已经六十九岁,满头的白发以及雪白的胡须可以证明这个老头除了身体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确实是有一把刷子。

    南宫傲的不爽,作为原南王曹书,现在的扬国公府总管,全忠的建议可以说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老臣年迈,恐时日无多,但见国公爷近日愁眉不展,老臣倒是想了解一番,国公爷是否是后悔了先前的决定?”

    南宫傲善断,这点从其没有跟风称帝就可以看出,而依附上官尹风这个决定也是其最终下达的命令,与其说自己不爽,倒不如说是南宫一族的其他人不满意:“本国公知道你的意思,但终究家族之内不少人都认为以前至少是王爵,现在却成了公爵,连封国都没有了。”

    “国公爷,成汉新立,封公爵的除了国公爷外,无外乎就是那荥国公贺英以及辽国公陈诚二人,那贺英还是何靖时期的人,公孙龙即位时封的荥阳王,皇上亲政之后对贺英一直礼遇有加,并委派协守南阳,此等境遇也是封了国公,难道国公爷不在乎日后?”

    全忠能健康活到这个岁数,不是一般人能比,其谋略虽然比不上诸葛等人,但在看事情以及人情世故方面至少要比其他人看得更加透彻一点。

    “老先生的意思是?”南宫傲感觉到了一些。

    全忠抱了抱拳道:“如今天下战乱不断,日后皇上定能统一中原,此番封国公,就是南宫家崛起的一个高点。。。”

    南宫傲选择上官尹风那也是他自己非常清楚上官尹风的实力,而既然选择了依附,若是还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去做事,相反会得不偿失:“战功封爵,后辈可提升?”

    全忠浑浊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尖锐的眼神:“江东子弟作战勇猛,且南宫家永镇扬州,麾下精兵近三十万,若是南宫家倾全力支持皇上的大业,一旦定鼎中原,南宫家就是第一功臣,非成氏、刘氏、慕容氏等可比拟,小公爷说不定能承袭王爵。。。”

    南宫傲眼睛一亮:“何以见得。。。”

    “故光王李秀成战死,其子李成栋在剿灭山东赤眉乱时有功,袭封了汝阳侯爵,如今依然是汝阳侯,爵位未变,老臣打赌,中原大定之后,李成栋即便不是光王,也是其它王爵,所以,老臣以为南宫家的机会非常得大,而且楚国征伐之时,小公爷可是亲自领军。。。”

    “真是拨开乌云啊。。。”南宫傲心里的烦恼顿时消除了大半,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既然如此,那族中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本公就不理了,还得以大局为重。。。”

    济南城

    “建造内河水师一事,必须提上日程,日后整个长江水域,都要在我成汉帝国的控制之下,如此,即便是进攻川陕两地,那也是轻松拿下。。。”上官尹风挑眉看着胶州湾送来的文书:“还有,征集工匠,建造宝船,不管是出海还是在长江横行,朕要看到我成汉帝国的水师所向披靡的那一天,告诉他们,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船要建的大,建的多,海船、河船都要具备。”

    三宝太监的宝船上官尹风在网上看到过复原图,他早就画下了宝船的样子,不过也是个大概,其它的就交给讲武堂去设计,然后让船工着手建造。

    整个华夏文明的造船工业算是很早了,战国时代的开始,秦朝的大兴,唐宋的高峰,直到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才是中国造船业的巅峰,而两汉时期的造船业也是相当的发达,汉武帝时期的水师战船包括楼船在内,不少于两千艘,而这些船工的招募在山东、浙江两地很是轻松。

    “陛下,胶州那边在上个月就询问了水师营寨修建在哪里。。。”黄维提醒道。

    “传旨下去,海船的基地暂定胶州湾,长江水师的话就定在长江出海口,朕已经下令以海村为中心修建上海城,以上海城为长江水师大营。。。”

    “诺。。。”

    “皇上,驰道的事情已经按照要求开始修建了,预计三个月内可以打通济南到兖州府的道路。”工部主事孟宪当先出班汇报道。

    自从上官尹风将两磨一烧的方法大概告诉给手下的那帮人后,水泥提前千年的产出使得上官尹风想要将军队的快速机动搞得最快完成,只要有了水泥路,从济南到兖州府骑兵两天的路程可以直接缩小一半,一天即可到达兖州府。

    “三个月,太长,如果照这个进度,那不是要数年才能将整个山东修建完成?给你们五十天,五十天修建不好,负责的人全部流放辽东。。。”

    孟宪满脸都是汗,这可不是威胁,这是命令,自上次在大殿搞得他们这帮人灰头土脸之后,这些人都知道自己这个皇帝不是什么善茬:“臣定当全力以赴,赶工催进度。”

    “好,朕很满意,赵胜,整个山东的驰道,五个月内必须完工,否则你包括参与的工匠,全部流放辽东。。。”

    工部右侍郎赵胜,原本还在庆幸,此刻懵然听到上官尹风的话,顿时愣在了原地。

    上官尹风见着赵胜的样子,很是讽刺的笑了笑,然后说道:“当然,如果你们准时完工或者提前完工,所有人双倍饷银,你赵胜就是我国朝的大功臣,朕当封你个伯爵也是小事。。。”

    赵胜双腿发颤的跪了下去:“臣。。。臣谢皇上隆恩。。。”打一棒再给个糖,这个技术在上官尹风这里就是游刃有余。

    就在众人都在羡慕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使、褒成侯传人,孔家后人孔志站出队列说道:“陛下,微臣有本奏。。。”

    “讲。。。”

    “微臣身为孔家后人,任国朝都察院左都御史,身系重任,微臣以为,既孔家受国朝之恩,当为国朝尽一份力,臣愿举荐孔家族人为陛下分忧排难,并愿献上些微薄家财,为修驰道出一分绵薄之力。。。”

    “好。。。”上官尹风笑着点了点头,上次的震慑将孔志完全收服,只要孔家这个儒家之首成为他的囊中物,那么天下的控制那简直是太简单了:“传旨,都察院左都御史孔志,心系国家,为任天下,赐封孔志为褒成侯,赐丹书铁券。。。”

    “谢主隆恩。。。”

第三百三十五章 并州战场() 
    第335章:(并州战场)

    “陛下,山西那边有消息过来了。。。”黄维走进大殿,朝着上官尹风躬身说道。

    上官尹风转念才想到拓跋氏求援的人在数月前就抵达了庄州,然后就一直被陈诚给晾在了一边,当然,这其中也有他自己的意思:“说。。。”

    “西域联军攻破了酒泉关,距离肃州已经不远,凉军主力现在被牵制在山西进退不得,拓跋文宏前去山西让撤兵的命令去数次,然后拓跋文彦也是分身乏术,走不掉。”黄维说着掏出锦衣卫传来的情报,递给上官尹风:“如今西域联军进逼肃州城,拓跋文宏在肃州的兵力不过五万人,若是肃州失守,拓跋氏便陷在了汉军的包围圈中。”

    上官尹风仔细的读完锦衣卫的情报,然后叹息的摇了摇头:“当年公孙述身死时,朕与那拓跋文宏且曾并肩作战,他手下的悍将颇多,若是能为我所用,倒也是一件好事。。。”上官尹风说着吩咐道:“让宋时秀出领骑兵两万,出井陉关,一旦拓跋文彦兵败山西,立刻让宋时秀将拓跋文彦的败兵解援到井陉关内。”

    “诺。。。”

    光武元年八月初十,并州(山西),南舆县城

    过长城之后,南舆在现世属于内蒙古境内,北地贫苦,南舆县城,说是县城,在中原估计就是数千户百姓聚居在一起,然后修建的大概半人高的黄土城墙。

    汉军征北大将军马武所率十万汉军越长城北上攻南舆,然后南下包围平定,此刻前军主力三万人马在富昌县城与凉军大将文虎遭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