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汉帝国-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授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当晚,慕容瑾在容县以南的树林里遭到李延庆大军的埋伏,所带最后的几千人马全数覆没,其余的人不是投降就是丢盔弃甲的混入逃难的百姓当中,慕容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拔刀自刎,终年五十九岁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当晚慕容瑾自刎时,他身上早已受了伤,副将让其先走,慕容瑾不允,誓要战至最后一刻,由于人困马乏,混战不过一个时辰,他的士兵全数被杀,只剩下了他一人活着,身上的伤痛开始隐隐而来,慕容瑾悲愤时刻提刀自刎而亡

    李延庆赶到的时候,他手下的军士刚刚收拾好慕容瑾的尸身,看到这一幕的李延庆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结果还是发生了,于是不得不命人打造一口上好的棺木,装殓慕容瑾的遗体,命人送往保定,交给柴尚

    欧阳闵赶到的时候,容县战斗早已经结束,他率军返回的时候路过保定柴尚的军营,正巧碰见柴尚命令手下的人把慕容瑾的棺木往安阳送,欧阳闵于是主动接替柴尚的行动,护送慕容瑾的遗体回安阳安葬

    慕容瑾的死讯很快便传到的洛阳,毕竟是一代名将,且是为朝廷而死,公孙龙特地下诏追封慕容瑾为安阳侯,征北将军;并且将慕容瑾按照侯爵之礼进行安葬

    上官尹风得知慕容瑾的死讯也是十多天后,最难过的莫不是慕容雪,哭的是死去活来,非得去安阳,结果被上官尹风关在了家里,让其她三个姐妹安慰她,也急招慕容雪虎来安慰慕容雪,毕竟是亲兄妹,这点自不用说

    慕容瑾自新莽时期便为将,一直至此,他的威名也算是天下人都能知晓一二,所以,在他死后也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李延庆的名字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整个关内无人不知李延庆此人

    也亏得李延庆没有亲自动手,不过,即便是慕容瑾是自刎而死,那逼死慕容瑾的李延庆也是脱不了关系,虽然名声搞臭了,但是这李延庆也算是出了名,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名将,袁景初对此也是赞赏有加

    确实,李延庆能够将慕容瑾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骗进口袋里关门打狗,确实是很厉害

    且说李延庆,祖上在西汉时期不过是一地主家的管事,新莽之乱后,主家人死,其父得其家资产,略有小成,袁景初就任北平王时,广招河北贤士,李延庆带着不少的家财主动前往北平投靠袁景初,由于小时候跟着主家孩子读过几年私塾,其智谋也是略有小成,在袁景初帐下是稳步发挥,直到在于乌桓人交战的时候,以不足三百骑兵的劣势击退乌桓骑兵四千人,由此声名鹊起,官职一路飙升,在进攻真番郡时,一人指挥所部连下真番十一县,袁景初破格提拔其为护军中郎将,至讨伐冀州时,封其为征南将军

    由此可见,李延庆此人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其智谋远远比普通人要高的许多,他也是上官尹风以后的一个强劲的对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一章 风平浪静() 
第91章:(风平浪静)

    天授三年正月初,经过近两个月的缓和之后,慕容雪的情绪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就好像上官尹风劝慰她时所说的一般,人固有生老病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慕容瑾显然就是前者,其为国而死,自然是死得其所

    南阳由于有上官尹风的亲自治理,其繁荣程度已经和京都洛阳有得一拼,治下州县更是繁荣富裕,上官尹风单独推出的‘屯田令’及‘商业令’让南阳府治下的州县是收成颇丰,上官尹风命令那些专门种植粮食的农户不需要上缴粮食,而是南阳府以市场上的价格多一点进行收购,真金白银进行购买,然后再让那些卖了钱的农户上缴三成的税收,如此,一年之内这些农户都不用再缴纳税款,上官尹风给每一户农户都签发了一张契约,也就是后世的缴税单,凭借这张单子,拥有者就可以在一年之内不用交税

    如此一来,农民们种地之后卖出的粮食被高价卖出,然后政府收取其卖出粮食总和的三成的税,这样农民一年之内不用交税,剩下的银子全部都是那些农户自己的,相比以前,他们的生活大大的提高了不少,这种包产制大大的刺激了南阳当地的农业,使得那些农民都在争相种植大米以及小麦,反正这些粮食可以高价卖给南阳政府,何乐不为

    至于‘商业令’,当中规定,所有开店做生意的人必须在南阳府衙登记注册,其规模和经营范围必须明确写明,不得超出,一旦超出,便要问罪;其次,大大刺激南阳商业的便是上官尹风开设了青楼以及赌坊,这些产业的合法化使得大量外地人来往南阳城,让南阳城看起来比洛阳还要繁华,且只要做生意,都要向府衙交税,其税率是一成,相当的低,如此一来,南阳政府不仅可以收入农业税,还有商业税,这和之前的强行交税来比,实在是好的太多,让那些百姓活的有滋有味

    百姓自然知道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上官尹风,所以心里都很崇拜这位一心为民的大将军

    这里不得不提,虽然上官尹风辞去了朝中的一切官职,但是由于公孙龙并没有答应撤销其大将军一职,所以,大将军一职便被保留了下来,上官尹风本来应该是四川布政使,不过由于其治理南阳多年,所以让其以大将军一职兼领南阳一地

    南阳城,知府府衙

    上官尹风仔细的查看着来自南阳各地的民生报告,看到精细之处便笑着点点头,在他看来,他很享受这种安逸的生活,至少比在外面打打杀杀的强太多了:“现在南阳府治下民生都达到了小康水平,照此发展,不出两年,南阳将取代洛阳,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城市”

    能听懂上官尹风话的自然只有慕容雪:“其实夫君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听说陕西省一年的税收才和我们持平,长此以往,真的是太好了,白花花的银子啊”

    慕容雪也是被上官尹风的商业头脑所征服,现在上官尹风的手头的黄金白银多了去了,而这个上官尹风养军队靠的就是银子和粮食:“远远不够,要想维持庞大的军队,必须要有大量的粮食和足够的财力,否则,难以保持军事威慑力”

    就在几个月前,上官尹风就命令四川布政副使章涛在成都平原以及周边的州府大力垦荒,开垦田地,大量种植大米和小麦,由于四川地带气候潮湿,非常适合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上官尹风甚至想好了以四川当做粮食基地,然后在前出南阳,只要有大量的粮食,何愁招不到兵,那个时代恐怕除了上官尹风这么会安排之外,恐怕都只知道从农民百姓身上打主意

    “其实雪儿知道夫君所想,嘉州府那边的铁矿采挖源源不断,夫君真的是很会选地方,怎么会知道那里有那么多的铁矿石啊?”慕容雪笑着点点头,才突然想起问上官尹风这件事情

    攀枝花是钢铁城市在现代毋庸置疑,西南首屈一指的钢铁大城,只不过现在的冶铁技术不是那么的发达,虽然铁器很多,但是一般来说其硬度都没有现代的那么高,以至于打仗的时候铁器强力碰撞的时候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

    为此,上官尹风不得不加班加点的想尽办法将冶铁的技术加以改造,培训大批的打铁匠人,专门负责给南阳府打铁,而且还将这些匠人全数纳入讲武堂,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冶铁司,所以,按照现在的制度,那些在冶铁司中打铁的匠人全部都是朝廷的官吏,冶铁司长属于正九品的官,而局下的打铁匠人们就属于冶铁司的吏员,拿着南阳府的官饷,其社会地位比一般的打铁匠人要高的许多,因为在古代,凡是在官府工作,都是很有地位的事情

    顺便一提的讲武堂的官员制度;首先是讲武堂总教官,自然是上官尹风,然后是副总教官,由黄伯涛担任;其次是下属成立了几个部门,分别是……机械司、冶铁司、火药司、枪械司、研究司、教导司等六大部门

    其分工明确,机械司主要负责制造神武大炮与炮弹,以及其他可实用性的物品;冶铁司自然是负责炼铁工作,制作成品铁器;火药司负责提炼火药及火药的制作;枪械司主要负责火绳枪及其他火枪的制作;研究司负责新物品的发明与创作;教导司负责教授新学员以及教习如何使用大炮和火枪,属于老师的范畴,教导司的人全部是讲武堂一期毕业成员,专门负责其他新生的教育,上官尹风自然不可能次次亲自出马,毕竟以后要远远不断的培养新人才,得有其他人帮忙才行,偶尔可以给新生讲课,提高他的应用知识

    “早就说过了,夫君也是听嘉州府那边的人说的,于是就让章大人派人去亲自查验,结果与别人所说无异”这只是上官尹风的托词而已,他总不能说我早就知道了这种事情

    慕容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很是崇拜自己的夫君,因为他知道她不知道的很多事情,他可以告诉她很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知识,所以,现在只要一有空,慕容雪就会去讲武堂听上官尹风讲课,然后学完后就在夜里私下向上官尹风请教

    天授三年四月初,春天来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南阳州府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种植,就连上官尹风也亲自下田种植水稻,去年他南阳府治下共收获了大米、粟米、小麦三种共计五百万石,这些粮食足够十万大军吃五年,今年上官尹风更是想要将数量翻几倍,这还不算四川所种植的大米和小麦

    经过半年的反复制作与研究,讲武堂枪械司终于制成了一直完整版火绳枪,其实在上官尹风的亲自介入下,枪械司的人早在三个月前就做出了一支火绳枪,但是由于出现了错误,导致火药在药室内发生爆炸,导致了火绳枪的炸膛,还当场打死了一名制作人员,所以,枪械司不得不重新制作,之所以再次制作上官尹风没有介入,那是因为他想让枪械司的人自己去琢磨,最主要的是锻炼枪械司的人

    “主公,请您亲自示范给属下们看看”黄伯涛将已经装填完毕的火绳枪递给上官尹风,恭敬的说道

    上官尹风接过火绳枪,这东西的长度和中正式差不多长,看着燃烧的火绳,上官尹风抬枪瞄准距离他有五十米远的苹果:“都给我看好了”

    ‘砰’的的一声响,火绳枪枪口冒着硝烟,苹果也在枪声想起的一刻整个爆开,看得现场的人连连叫好

    “主公,这东西能否击穿盔甲?”贾复意犹未尽的看着上官尹风,在他看来,这东西虽能打爆苹果,但是在厚重盔甲的面前,那颗圆圆的小珠子也不过是个小东西而已

    “厚重的盔甲自然是能够防护,不过,不是所有士兵都能穿上那些厚重的盔甲的”上官尹风说的没错,由于铁在古时候是奢侈品,所以只有将领和指挥官能够穿上比较好的盔甲,其余的士兵大多只能穿着一身布衣或者是布衣上面穿着统一的革制品,实力强劲的国家,士兵的衣甲上也只是在胸前和后背有少许的铁制防护甲或者锁子甲,但是这也只限于大唐帝国

    听着上官尹风如此说,贾复不由得有些尴尬,他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上官尹风将火绳枪递给黄伯涛:“告诉枪械司的人,大力制作,这支枪就是原型,照着做,越多越好”说完便转身朝府内走去

    “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三章 决胜千里() 
第73章:(决胜千里)

    (不好意思,这是少发布的章节)

    洪光元年十一月初九,相持近二十来天的袁欢部与何林终于爆发了一场决战,原因来自于洛阳方面,很简单,四面楚歌的何靖不得不下令让何林主动进攻,临城和运城两地分别遭到文泰和拓跋文彦大军的进攻,两地岌岌可危,若东面战事再无进展,恐军士哗变,到时候就是有百万大军,也无法阻挡兵败的颓势;心急如焚的何靖急忙派出三万援军,分两路出发,除了援助临城和运城两地外,还要援助渑池方面,徐振、南宫笑等人的袭扰让何靖苦不堪言,实际上,他所掌握的地域,不过豫州郡三分之一,一旦兵败,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的杀戮

    袁欢亲自上阵,和何林打得是不可开交,双方援兵源源不断的赶来,这一打,便是一整天,直到第二天,双方才偃旗息鼓,各自回营休整,在荥阳城中焦急等待消息的公孙龙听闻此战报,即刻下令‘御驾亲征’,撤回了袁欢,命令贺英为前锋主将,带兵五万替回袁欢,而这一个正常的战事交接,却让原本就不甘心的袁欢更加的嫉妒贺英,从而为之后的事情埋下了隐患

    京都洛阳,前将军张爽府邸

    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