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汉帝国-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烙⒌娜送贰T奈澜恢埃故窃俺踉谠耸胤堆糁绷偈狈獾模杉俺醯拇笱喙谝丫挥辛硕嗌倏梢灾赜玫哪苋随缃

    说来袁世英死的冤枉,在吴汉亲自率兵攻上城楼的时候,那袁世英正在城楼上指挥作战,这位小王爷说来也是英勇,比起其二哥袁世虎来说也算是很厉害的角色,结果遇见了赤膊上城的吴汉,袁世英哪是吴汉的对手,两人交锋不过两个回合,便被吴汉砍下了脑袋,由于是黑夜,吴汉也不知道被杀的就是昌平王袁世英,而离着袁世英不远处的袁瀚见此,不由得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在稍作抵抗之后,便独自回到了将军府,随后投降了攻进城内的耿弇,结果差一点被随后赶至的吴汉杀掉,要不是贾复也及时赶到,恐怕此刻袁瀚也与袁世英一斑,被高挂在旗杆之上。

    “哈哈哈”上官尹风看着骑马而来的贾复等人,高兴的拍了拍手,然后让人放下吊桥,派黄维迎接贾复入城。

    至于袁瀚,上官尹风本来想直接杀掉,但李延庆从中求情,言明了留下袁瀚的利害,这才使得袁瀚得以保住这条命,不过上官尹风给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直到河北战乱结束,重回洛阳之后,袁瀚才得以封将拜爵,其余时候,以中军上将一职戴罪立功,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袁瀚能够统领一营人马,虽然袁瀚和上官尹风打了数次,败了数次,但也是理所应当的失败,他的军事才能不能被埋没。

    袁瀚当然是对上官尹风感恩戴德,也是很感谢李延庆从中斡旋,不然的,很可能他自己已经躺在了泥土之中。

    贾复进城之后,上官尹风除了让李延庆、袁良、袁瀚等人招降那些五万降兵,也让贾复从中挑选精壮之士,充入其本军之中,除了朱佑带走的两万人之外,贾复一路打来,手中还剩下三万人人不到,可谓战事的惨烈,牺牲了许多士卒。

    除此之外,开仓放粮,袁景初很早就盘算着坚守北平城,只可惜还没到那个时候,城就破了,自己也死了,于是就留下了众多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及北平城的百姓吃上三年,这下可是富了上官尹风,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第三天,朱佑率领阻击队伍赶到了北平,他之前按照上官尹风的要求退守河间,结果在第二天的时候接到了上官尹风的军令,于是率着一万军队急忙往北平城赶去,因为在路上和袁龙派来的援军打了一场,伤亡惨重,不得已抛弃一些伤兵,留下三千人守备河间,带着万余人北上北平城与上官尹风汇合。

    朱佑的回归,预示着辽阳危机的解除时间开始倒数,上官尹风下达了命令,三天之后,兵发山海关,前去解决陈勋的部队,以救辽阳的将士。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发辽东() 
第175章:(出发辽东)

    奉天元年六月二十日,河北战报,袁景初的死讯迅速传遍整个河北,袁龙等河北诸将群龙无首,在众多将士的共推下,以袁龙接替大燕国皇帝位,都城庄州,并维持与拓跋文宏及刘玄等盟约;这之中刘玄也是欣然接受,袁景初的死讯对刘玄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除掉上官尹风之后,袁景初就是烫手的山芋,而现在袁景初被上官尹风杀死,也算是无形中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二十一日,寇恂、文泰、袁贤三方聚兵四十万,大举进攻李秀成死守的内丘,由于安阳粮道被截,邯郸城中的军粮已经无法维持李秀成大军的供给,而上官尹风也给李秀成传达了退守河间的命令。

    六月二十五日,山海关外

    上官尹风这次前往辽阳,带着三万军队及神机营,留下了贾复领军四万镇守北平城,等待他的凯旋;他设想如果山海关的沈浪拒不投降,就只能用神武大炮炸开山海关的城墙。

    看着巍峨雄壮,屹立在群山中间的山海关,上官尹风也能感受到当年满清被阻挡在山海关外时望关兴叹的场景:“沈昶,你前去游说,看你弟弟愿不愿意投降。”

    随军的沈昶得到命令之后,骑着马朝着关前走去,上官尹风带着军队离着老远,不一会儿就看见被阻挡在关外的沈昶被放进了城中,半个多时候之后,山海关关门被打开,沈昶带着一个全身盔甲的中年男子一起驾马出关,当那么顶盔贯甲的中年男子骑马来到上官尹风面前时,便下马朝着上官尹风单膝下跪道:“罪将沈浪,不知王爷大驾,还请王爷恕罪。”

    看着跪着的沈浪,上官尹风很满意的笑着点点头道:“袁景初已死,河北之地叛乱朝夕可灭,沈将军能识时务,本王很是钦佩,依照本王之前所说,只惩首恶,从者不究,既然沈将军投降本王,献出了山海关,也就从轻处罚,你与你兄长一斑,皆为戴罪立功之身,还望将军能在之后的战斗中好好表现,才能拜将封侯。”

    “谢王爷大恩”沈浪低着头大声的说道。

    “沈浪听命”上官尹风骑在马上,看着还跪在地上的沈浪吩咐道:“本王命你率领山海关所有守关将士出发,随本王前往辽阳解围,并且擒拿陈勋。”

    “末将领命”沈浪很爽快的答应了,上官尹风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虽然沈浪投降,但难保不能说这家伙会突然反水,一旦关闭山海关,他可是连入关都是不可能,更别说以区区三万人拿下山海关,所以只能让沈浪带着山海关的守军与他一同前往辽阳,至于山海关的防务,则交给了黄龙,由黄龙带着一万人马驻守,以防万一。

    辽东地区虽然苦寒,但袁景初身死的消息传的很快,首当其冲的便是还在包围辽阳的陈勋,他根本不知道袁龙已经继任了燕国皇帝之位,现在由于被困在辽东只能固守,连围困辽阳的兵力都没有,范阳被围之后,袁景初抽调了辽阳围军三万人,只给陈勋留下了两万人,而进攻辽阳的重任则交给了倭奴国的人,毕竟他们和袁景初还是有联系的,不然倭奴国人也不肯能越海前来帮忙。

    真番郡治下,辽中城,辽中都护府内

    辽中都护乃是陈勋,在围困辽阳之时,乃是袁龙与陈勋二人一起领兵,袁龙当时为辽中都护府大都护,陈勋为上都护,袁龙走后,陈勋继任大都护一职,而此时的都护府内,陈勋坐在首座上,下面是正吵成一片的帐下将领。

    “樊将军,皇上虽然死了,但诸位王爷相信还在,如今成朝军还未到达辽东境内,你便主张投降,是不是在一开始你便是成朝安插的人?”

    “张将军,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乱说,樊将军如此说,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着想,山海关虽然还在沈浪的手里,但不能保证他不投降吧?本将军倒是听说了他们沈家给上官尹风带路偷袭北平的事情,否则北平城怎么会失陷?”

    “对对对,刘将军说的在理,那沈家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范阳驻兵七八万,居然给上官尹风带路,以至于北平失守,那沈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将军,你们就别说些没用的吧,本将倒是认可周将军的话,樊将军在敌军还未到达之前就想着投降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想着大家的利益,还是说樊将军本来就是贪生怕死之人?”

    “田充,你他娘的说什么屁话,本将何时是贪生怕死之辈?你如此不把士卒的性命当做人命来看,如何配的上这身盔甲?”

    “你”

    “够了”底下吵成了一片,陈勋皱着眉头,站起身大喊道:“尔等只知道争论,想我们之前十万人居然拿不下仅仅四万人的辽阳城,你说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争论谁不怕死?”

    陈勋的话完全触动了这群人的神经,虽然陈诚聚集了十万人马,但是分布在辽阳的周围,辽阳城中仅有不到四万人,而且还坚持了几年,他们除了本身的兵力,还有倭奴国人帮助,也没有攻上辽阳城墙,使得本身损失惨重。

    当然,陈诚能守住辽阳,离不开乌桓人及高句丽的帮忙,要不是这两方暗中给辽阳运送粮食物资,陈诚根本不能坚守这么久,辽阳城早就破了。

    “都护,此次消息准备无误,咱们是时候该想想对策了,否则一旦上官尹风率兵赶来,辽阳的陈诚一定会带兵出城两面夹击我们,辽中城中的粮草仅能维持我军三个月,一旦断粮,军心不稳。”先前那个骂人的将领朝着陈勋拱手说着。

    陈勋也清楚这一点,但到底是战是降,还得征求大家的意见。他也怕到最后落一个贪生怕死的局面:“此次让你们来,就是商量这件事,而不是让你们吵,本督没有多少时间与你们磨蹭。”

    “都护,平乡侯李延庆尚能投降,为何我等不可?”

    “对呀,那袁瀚都投降了,我等为何不可?”

    “都护,山海关一旦失陷,我们便走投无路了,自皇上镇守河北开始,我们与乌桓人、匈奴人打了大小数百战,他们早就对我们恨之入骨,即便我们去投,恐也会受到非人待遇,那倭奴国人见我们失势,肯定会背弃盟约,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死路,所以,为今之计,我们能投降,才能保住这两万将士的生命。”

    “没错都护,那上官尹风会妖术,就连四重城墙的北平城都守不住,这辽中城更加的守不住,还请都护三思。”

    “请都护三思”堂中过半将领都齐齐的朝陈勋拱手说道,剩下的就是少数不愿投降的将领。

    陈勋皱着眉头,思虑再三之后,做出了决定:“当前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我城中将士不过两万,一旦陈诚与上官尹风攻城,恐怕守不住,且我军后路及粮道被断只是时间问题,鉴于此,本督决定,派人前往北平城投降,希望上官尹风能一视同仁,饶我等性命,另,撤回辽阳外所有斥候军队,向陈诚送去投降书,以示诚意”

    “喏”

    陈勋除了向上官尹风投降之外,还要想陈诚投降,毕竟这不是小事,那些辽阳城中的军士对陈勋及袁龙恨之入骨,如果不说清楚,很有可能引起陈诚的误会,然后带着大军杀入辽中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六章 谨慎对待() 
第176章:(谨慎对待)

    奉天元年六月三十日,辽中城外

    经过五天行军的路程,曹真的先锋陷阵营首先到达辽中城外,因为在半道上遇见了陈勋所派遣的投降使者,曹真这一路赶来可算是毫无阻挡,顺利的到达辽中城,沿途十七个县全数开城投降,迎接上官尹风的到来。

    一天之后,上官尹风带着神机营的人马缓缓的赶到辽中城,陈勋及帐下将领被曹真领着在城外等候上官尹风,将风尘仆仆的上官尹风迎进了辽中城都护府内。

    与此同时,辽阳城内

    陈诚在辽东都护府内召见了那名自称使者的文官,他已经从那使者口中得知了陈勋率部投降的消息,且袁景初的死讯也是同时得知,这一消息令辽阳城的军民欢欣鼓舞,他们坚守了数年的辽东,终于迎来了转机。

    倭奴国人在得知袁景初死讯,陈勋投降的消息后,迅速的撤走了辽阳城外的部队,在当时也是引起了陈诚的怀疑,倭奴**队撤走之后,全数退到了盖州城内,并没有愿意回国的迹象。

    “想不到长沙王如此英雄,居然一天之内拿下了固若金汤的北平城,还剿灭了袁氏一族,皆是我等的楷模典范。”陈诚点了点头,望着站在一旁的使者,问道:“你可知道长沙王现在还在北平城中?”

    来使回道:“启禀将军,小的来之前已经得到了准备消息,长沙王已经在来辽东的路上,其先锋营的人距离我辽中城不过百里,转瞬及至,所以陈都督命小的前来送降表,还请将军仔细过目。”说着将捧在手中的降表递给了陈诚。

    陈诚帐下的将领都表示怀疑,其中副将尤为不相信的说道:“大都督,此事还是小心为妙,千万不要忘了当年的圈套,我们可是损失了数万将士。”

    袁景初造反初期,曾经派人前往辽东给陈诚送信,除了继续让陈诚担任辽东大都督之外,还加封陈诚为镇东大将军,都督辽东诸事,敕辽东侯,只可惜被陈诚严词拒绝,造反中期,辽阳久久不下,袁龙用计,诓骗了陈诚,使得陈诚带着大军出城,结果被陈勋率队埋伏,伤亡两三万人,而当时袁龙的计谋便是成朝官军杀到,而且还让手下数万人换上洛阳禁军的服饰,追杀袁龙自己,由此就陈诚引上钩。

    面对副将的提醒,陈诚立刻警觉了起来,望着使者,厉声问道:“这莫不是陈勋的计谋?又想要诓骗本督出城?”

    来使见状,赶紧躬身道:“不敢欺瞒将军,确实是降表,长沙王大军已经在辽中境内,不日就会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