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发明家-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仁杰笑了笑,没再提问,再次让她们换了一个组合,又向武如意问道:“现在你不知道自己竹篮里的情况了吧?”

    “我知道。”武如意还是简单明了的否定着狄仁杰的猜测。

    狄仁杰也没再问,又让她们按他的要求又换了一次竹篮,而他又向武如意问道:“这回你总不会知道了吧?”

    “我知道。”

    “知道就好。”狄仁杰又对这四人说道:“现在你们都拿回自己最先拿着的那个竹篮吧。”

    四姑娘一时有些混乱起来,刚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狄仁杰对武如意的问话上面了,哪还那么容易想起自己的竹篮到底换到哪里去了。

    这一切都被狄仁杰看在眼里,他微微皱眉,按理说,那四个姑娘中,自己的竹篮没有纸的人应该不会太在意自己的竹篮,再经过他多次调换,她们想不起来也不奇怪,就算能想起来,也会颇费脑汁。而知道自己的竹篮中有纸的人,定然会颇为在意自己的竹篮换到哪里去了,每一次换竹篮,她肯定会留意那竹篮最终换到谁手上,所以在拿回自己的竹篮时应该毫不费功夫的就能拿回来。然而这四个姑娘都显得都不确定自己的竹篮是哪个一样,难道是他选漏了?

    狄仁杰转身望着另六个姑娘,逐一的回想了下当时问话的情况,觉得这六个确实应该排除在外。如此一来,或许还有一种可能,于是狄仁杰向王浩然问道:“护国公,方才你说这里只有一个竹篮有放纸,不知有没有可能这十个竹篮都没有放纸呢?”

    “不会,绝对有一个竹篮有。”王浩然其实也不肯定,以武如意的性子,给狄仁杰挖坑了也有可能。狄仁杰在排除其她人时所用技巧可谓是精绝,才华横溢是肯定的,不过王浩然还想试试狄仁杰够不够自信,故而放了个迷烟弹。

    狄仁杰想了想,然后让武如意留在原地外,另三个姑娘都安排那六个被排除了的姑娘中,这才对王浩然说道:“护国公,这九个竹篮里都没有纸。”

    “……”王浩然有些无语,九个竹篮……而不是九个姑娘手上的竹篮,看来狄仁杰的注意力都在竹篮上了。

    “那你们先把竹篮打开来看看吧。”王浩然对那九个姑娘说道。

    那九个姑娘一一掀开竹篮上的盖子,里面果然都没有纸。

    崔元浩有些嘚瑟了,不过他这回并没啰嗦些什么,他相信他看出来的结果,狄仁杰也是看出来了。

    “至于这个竹篮……”狄仁杰指着武如意手上的竹篮自信道,“如果真有竹篮放了纸的话,也只可能是这个了,不过晚辈觉得,这个竹篮同样是没有放纸的。”

    王浩然对武如意哈哈笑道:“打开来看看吧!”

    武如意打开竹篮向众人示意了一下,里面果然也是没有放纸的!武如意显得有些不服气,却无话可说,只能提着篮子跟其她人离去。

    “仁杰果然思维敏捷,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元浩,这小子你可得好好培养啊!如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提。”王浩然说道。

    “这是自然。”崔元浩满面红光,狄仁杰给他挣了大脸面了,他以前可不曾见王浩然跟他笑着说话。

    “你们且在这稍坐片刻,我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王浩然想着去问问武如意现在对狄仁杰又是怎么个看法。

    王浩然找到武如意,笑问道:“怎样?这小子还不错吧?”

    “勉强还行。”

    “既然如此,那就选他喽?”

    “师父你自己看着办吧。”

    得到武如意的同意,王浩然才返回大厅,也不跟狄仁杰多啰嗦,直接对他说道:“仁杰,方才那个武如意,也就是我徒弟,你觉得她如何?”

    “什么如何?”狄仁杰纳闷道。

    “我想把她许配给你,你觉得如何?”

    “这……”狄仁杰有些为难了,思索了片刻才回答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而此事事关重大,晚辈还需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行。”

    “那好。”王浩然又对崔元浩说道:“这事就交由你去跟狄家人说说吧。”

    “好吧……”崔元浩勉强的答应了下来。

    武如意一直有在大厅外偷听,等崔元浩他们走后,她便怒气冲冲的来到王浩然面前说道:“师父,我后悔了,像这种还没断奶的家伙,就算再有才华,也只是一个软蛋,我不要嫁给他!”

    “这又怎么说?”王浩然有些莫名其妙,刚才还好好的呢。

    “今时不同往日,人人都追求着自己的婚姻之事自己做主,他倒好,年纪轻轻却还是一个顽固不化之流,一说到婚事就要父母同意才行,这不是软蛋吗?”

    “确实人人都想自己主张自己的婚事,但能这么做的也只是少数,就说你,若不是为师为你撑腰,你也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而狄仁杰,虽然他表示也看上你了,可是你是谁?太上皇相中的人!能有谁敢跟太上皇抢人?而如今太上皇还尚未对让你入宫的事再做表态,想要了解太上皇的意思,那狄仁杰那在朝为官的老爹比他更容易了解到,如果太上皇执意要让你入宫,他们便不敢迎你入门,如果太上皇已经断了这念头,那狄仁杰他还用得着担心他父母不同意他跟护国公的亲传弟子、应国公之女的婚事吗?”

    “既然他也喜欢我,那无论太上皇是什么意愿,他也应该义无反顾才是啊!”武如意没想到自己狄仁杰所考虑的问题比她想得深多了,欣赏之余又多了些女子脾气。

    “……”王浩然一阵无语,真想问问武如意是不是穿越到后世看了不少韩剧后才回来的,“眼下而言,对狄仁杰来说,你是谁?只不过是一个有好感的外人而已,他若愿意为一己之私而致整个狄家而不顾,我第一个不赞同你嫁给他。”

    武如意无言以对,有些羞愧,她自己向来干练,然而一遇到男欢女爱之事,自己就头脑发热得脑筋都不管用了。

第248章 顺其自然也是计谋() 
过了十多天,崔元浩这才再次登门,狄仁杰也跟着来了。

    王浩然见这俩人脸色不佳,大概也能猜出来怎么个情况,问道:“狄家怎么说?”

    崔元浩拿出一封信递给王浩然,答道:“怕是不好办了。”

    王浩然看完信,觉得这桩婚事还是有可为的,狄知逊的意思是,狄仁杰若能娶武如意,是狄家的荣幸,然而武如意身份尊贵,狄家高攀不起。说来说去,狄家也就只是顾忌李世民而已。

    “仁杰,你觉得呢?”王浩然虽心有计量,却还是想考考狄仁杰。

    “护国公,家父之意并非是不同意,只是事关太上皇。能解决这问题,怕是也只有护国公您了。”狄仁杰跟着过来,就是为了向王浩然表达这个意思。

    “那就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此事日后再说。”王浩然没说怎么解决,直接送客。

    “那……护国公打算怎么做?”狄仁杰急了,王浩然说是说日后再说,但谁知道他日后还会不会说啊?这桩婚事不会就这样告吹了吧?

    “有才华就是好啊!堂堂护国公把爱徒送上门了都不要,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的徒弟长得奇丑无比呢!”王浩然不理会他们,起身念念叨叨的说着便走了出去。

    “师父,这……”狄仁杰以为只要护国公把这事上奏给太上皇,太上皇一恩准,那这桩婚事就算是成了。可是这护国公貌似并不愿意这么做,还有些恼怒的样子,看着这桩婚事还真告吹了吧?

    “顺其自然吧!”崔元浩像是也撂担子不干了。

    狄仁杰一脸的惋惜之色,一点都没听出他师父的话外之音,涉及到男欢女爱之事,狄仁杰也会变得呆傻。

    王浩然的打算正是顺其自然,不是说不在意这事了,而是这事只需顺其自然就能达到目的。这有点像后世那些明星的粉丝对骂、球迷互殴一样,甚至还曾因为球迷互殴引发两国战争,粉丝的力量可大了。王浩然在大唐就是一个大明星,粉丝数量以千万计,他不爽的事,那他的那些“粉丝”自然也会不爽。“粉丝”们不爽怎么办?骂太上皇?这可是要掉脑袋的,那也只能嚼嚼舌根了。

    数千万人在那嚼舌根,李世民自然能听到,他总不能任由他们嚼舌根,可他也干不出跟大唐百姓对着干的事,那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放手赐婚,堵住老百姓们的嘴的同时也能树立一个能成全他人的好形象。

    王浩然之所以不想上奏请求李世民赐婚,就是想让李世民自己去做这个决定,不然李世民很难从中赢得民心,那他一旦上奏,或许把这事真的搞砸了也未必不可能。

    不久,李世民便下旨赐婚了。没有太上皇这方面的担忧,狄家自然一万个愿意让狄仁杰娶武如意了,狄知逊夫妇还亲往长安商量婚事。

    想到武如意和狄仁杰都得留在长安,王浩然便大方的购置了一处大宅院给武如意当嫁妆。因为长安离夔州比较远,王浩然干脆让狄仁杰用这宅院迎娶武如意。

    武如意和狄仁杰完婚后又过了几个月,大唐第一学府马上就要竣工了,王浩然便着手挑选各阶段的教书先生,很多都是之前编辑教材的文豪,还有一些则非研究所的成员莫属,然而有些骨干研究人员还需要专注于研究工作,故而教书育人的事就交给了他们的助手,而他们有空的时候也要去上几节课。

    王浩然也很重视学院的体育课程,反正曾诚勇和常月娥夫妇都有的是时间,王浩然干脆让他俩教体育课。而且他们都是武艺超群的高手,发扬大唐功夫的事交给他们再合适不过。大唐的热武器无人能及,个人的功夫高低不再那么重要了,但王浩然又怎么可能那曾诚勇夫妇就此默默无闻?眼下虽然还看不出功夫的作用,但王浩然相信,朝廷迟早会重视起武艺来。以后就算朝廷仍不重视武艺,在适当的时候,王浩然也会上奏建议开设武举制度。这提案一旦通过,曾诚勇夫妇将会成为众多以武入士之人的老师。

    除此之外,王浩然还让研究所研究制作了足球、手球(也就是篮球,用脚玩的叫足球,用手玩的自然该叫手球才是。)、网球等来丰富体育训练。

    早有人在打听大唐第一学府何时招收学生了,此时离王浩然预定的开学日子越来越近,长安城也越来越热闹起来,很多都是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学的学子。王浩然之前没想到这一点,他订的日子是正月十六,于是很多大老远赶来的学子报完名后就干脆留在长安过年了。

    最具争议的是,大唐第一学府首创先河,除了招收男学子,女的也照收,还大力提倡,前百位报名的女学生将学费全免。若是换成其他人,或是换成几年前,这做法可就不是争议这么简单,提倡之人肯定会被人指着鼻子破口大骂的,然而这是王浩然提出来的,而且大唐经过火箭式的发展,给大唐人的思想冲击之大,远非热武器的出现所能比的。王浩然之前所说的“创新”一词已深入民心,所以大唐人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已经不同以往了。亦有不少研究所之外的人也走在了创新的前列,比如改进纸张的制作工艺、全新的烹饪技术等,还有一些商人自行研制出洗发水、铅笔、各类玩具等等,朝廷对此都有奖励,以此鼓励各阶层民众制造出更多利民便民的新玩意,全民创新的苗头已露出锋芒。

    生闷气的李世民许久都没再召王浩然入宫聊天,直至春节,李世民的气总算消了,他设宴邀请众朝臣时也邀请了王浩然,期间与王浩然有说有笑,俩人的关系这才破冰了。

    大唐第一学府开张典礼甚是隆重,除了众多文豪受邀参加外,朝中大臣、各地富商,连李世民、李治也一同来捧场。期间不少文豪作绝妙诗词歌功颂德,更多的则是表达对大唐第一学府的美好愿景。

第249章 急需创新的李世民() 
正月十三,王浩然便把所有即将在大唐第一学府任职的人都召集到学府,为开学做最后的准备。

    十四日一早,已经有许多学子陆续到校,这些人都是远道而来,需要在学府内入住的。

    十六日,一千多学子全数到齐,他们各自按照之前所领到关于自己所安排到的班级通知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定。除了此时的学子衣着打扮不一样之外,其它的都与后世的学生入学无异。

    王浩然自封自己为第一学府的府长,也就是后世的校长。自从开学之后,他心思基本就花在完善学府制度和教学方式上。他觉得,他这学府之重要,可比热武器,热武器成就了大唐的和平,而这学府则将为大唐源源不断的输送各个领域上的人才,能使大唐能繁荣昌盛。而且,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而普通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