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发明家-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浩然不知不觉的就在永录村住了有七八天,想着还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便决定再过两天就回中城陪老婆孩子过中秋。这边的种植基地和厂房的管理相对简单,王浩然便在村中找到了两个永安村交出开荒田地最多的两家村民当监工,待遇自然不止一天一百二十钱,这可羡煞其他村民了。而永录村的族长,一来,他略懂文墨,二来是为了尽量保证两村权势的均衡,于是王浩然就让族长当他在这边事务的总管。

    最让王浩然惦记的还是两村的关系问题,等他回中城后,怕是会鲜有时间再来这边,万一这两村又闹起来,那可真的会波及到王浩然的生意的。王浩然左思右想,决定明天就搞个大宴会,邀请两村的村民一同参加。虽然这花费不小,但若说成是得到杜仲胶的代价的话,那就可谓是物超所值了。

    当天,王浩然就让族长找来几个人在户外搭建了几个炉灶,并联系好了十来个两个村里做菜手艺不错的妇人。

    次日,户外炊烟袅袅、人声鼎沸,村民们陆陆续续的从家中搬来饭桌凳子,村中小孩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族长在一旁扯着嗓子骂骂咧咧的指挥着村民把桌子摆整齐,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待上好菜,众人坐定,王浩然端起酒杯正想说些什么,然而扫视了一下众人后却又把酒杯放了下来。

    众人不知所以,他们都端着酒杯正想和小少爷干一杯的呢。

    “诸位乡亲们,我来这里也有十天了,乡亲们的淳朴和友善我是能感觉得到的,我对这里也是颇有感情的。在这里,我最希望的不是种植杜仲树能赚上多少钱,而是永录、永安两村能和睦共处。然而,从前段时间调和以来,除了事务上的交流,我却没看到两村之间有什么来往,难道你们所谓的和睦相处就只是做做样子给我看吗?”

    “小少爷言重了,我们只是长久以来不曾交流,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出什么话题来而已。”族长解释道。

    “是也罢,不是也罢,再过两天我就要回中城了,以后怕是很少机会来这边了,我在这边的事务,想必大家都知道,发展得好,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而这得靠你们两村的人好好合作。”王浩然一脸失望的说道,“你们现在看看,左边这些桌子坐的全是永安村的人,右边的全是永录村的人!我知道,这么久远以来的恩怨确实不容易解开,但是你们都不愿意为此迈出一步的话,想要和睦共处,都只是空话。”

    “驸马爷所言极是。”马县令端着酒杯起身应和道:“来,永安村的村民们,我们都先来敬永录村的村民一杯。”

    “这怎使得!”族长连忙也端起酒杯向永录村的村民喊道:“大家都起来,应当是我们敬小少爷、县老爷和永安村的村民才是!”

    马县令见两村的村民都积极的响应着,笑道:“哈哈……既然如此,那大家都一起干了吧!”

    “好!”

    “来,干了!”

    两村村民一齐响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王浩然怎么都感觉这些人有些作的嫌疑,不过他不想说破,笑道:“既然大家都是诚心交好,我倒有个想法,大家都起来换个位置坐吧,不过我有个要求,就是你们每个人坐的位置两边都不能是自己村里的人。”

    “小少爷,这主意甚好!”马县令也跟着改口称王浩然为小少爷,因为王驸马爷这称号可没有小少爷这称号响亮。

    “那大家伙都动起来,照小少爷的要求去做,快快快,换完位置好喝酒!”族长对村民吆喝道。

    村民们很快就动了起来,一阵人流交错之后,大家都照王浩然的要求找位置坐定。王浩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村民们觉得也不好继续沉寂下去,纷纷跟他村的村民闲聊起来。

    “你是马泗洪马老哥吧?”

    “齐昌老弟还认得我呀?哈哈……一会咋们得好好喝上几杯!”

    ……

    见众人都热闹了起来,王浩然可算是满意了,对旁边的马县令、族长笑道:“你们看,这样其乐融融的多好!”

    “两村能有今天,全靠小少爷说和。”马县令端起酒杯对王浩然说道,“下官代表两村村民敬小少爷一杯。”

    “我也敬小少爷一杯。”族长不善客套之词,但很会学做人,学着马县令端起了酒杯。

    王浩然笑盈盈的也端起酒杯和这二人一饮而尽。

    待众人吃喝了许久,王浩然再次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众人见状,亦纷纷站了起来望向王浩然,等着听小少爷训话一般。

    “乡亲们,两村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今日大家都能坐在一起和睦共处实属不易,但是那些往事我们不但不能忘记,还要讲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们听,让他们也都能引以为戒。今天是八月初八,是个兆头不错的日子,干脆我们把今天定为纪念日,以后每年的八月初八我们两村都好好的聚一聚,搞些节目闹腾闹腾,大家说好不好?”

    “好!”众人齐呼道。

第173章 王浩然做媒() 
宴会过半,一个俊俏少年走过来向马县令唤了一声:“爹。”

    马县令回头见是他儿子来了,伸手把他拉到桌前,对王浩然笑道:“小少爷,这是犬子马文展,对您可是崇拜至极呢!之前他老缠着下官说要来见见小少爷,只是下官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一直没带他来。今天正好有这么一次隆重的宴会,下官才让他过来的。”

    “见过小少爷。”马文展向王浩然行礼道。

    “马公子还真是一表人才啊!来来来,一起坐下聊,我们年纪相仿,就不必这么客套了。”王浩然笑道,见马文展长得帅气,让他突然就想到了族长的孙女,心中若有所思。

    “这怕不妥吧?”马文展见这桌上除了长辈,其余能坐在这里的想必都是王门中的得力干将,有些犹豫了。

    王门,是外人对王浩然研究所、特种队的称呼,外人常说的一门二将三才四子,那其中的“一门”便被说成“王门”了。

    “别扭扭捏捏的,坐下便是。”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马文展再行一礼,便在马县令旁边坐了下来。

    “马县令,你当年可是驰骋战场的勇士,想必练就了一身本领,而令郎却不像是练家子,莫非你没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令郎?”王浩然想当一回媒人,那自然要先了解一下这个马文展才行。

    “小少爷,实不相瞒,其实展儿并非下官亲生儿子。他爹当年随下官征战,有一次为了救下官而死于贼人刀下。下官回来之后便寻得他们母子,反正下官当时尚未婚娶,便娶其母为妻,代好友尽一家之主之责。这么多年来,下官视展儿如己出,想到战场之险恶,实在不忍让他走这条路,故而从未教他舞刀弄枪之事。”

    “原来如此,马县令有情有义,佩服!”虽然此时的大唐民风开放许多,但百姓对改嫁一事仍颇有非议,马县令敢这么做,确实值得点赞。既然此事还牵扯到悲惨的陈年往事,王浩然便不再提这事,换了个话题向马文展问道:“你今年应该十五六岁了吧?不知可有娶妻?”

    “我今年十六,还没娶妻呢,不过我娘这段时间正在为我张罗着。”

    马文展给王浩然的感觉是落落大方又很规矩的一个人,些许拘谨,或许是因为马县令也在这里的原因。反正不是给小玉找夫家,王浩然没必要了解得太透彻,心里便打定主意把族长的孙女介绍给马文展了,于是他又对族长问道:“老爷子,怎么今天没看见你孙女?”

    族长不傻,王浩然在问完马文展是否婚配之后就提及自家孙女,定然是想凑合马文展和他孙女。这事,族长肯定一百个愿意,马县令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在顺昌县,那可谓名门望族了。

    “方才我还看见她了,一下子就不知去哪了,要不我去把兰儿找来?”族长望着马县令说道,这总得看看马县令是什么意思才成,马县令若是看不上他们家,就算有小少爷牵线,那也是白搭。

    “何必崇叔亲自去呢?找个人去就行了。”马县令对这事看得比较深远,他能猜到王浩然的意图,他和永录村族长都是各村的头人,若是他们两家联姻,对永安、永录两村的交好而言,是有着很好的带头作用的。马县令也没有太深的门户之见,他希望马文展能自强自立,那么娶妻之事,也就不必要求非门当户对不可,只要展儿看上眼了就成。

    等兰儿来到这边,立时成为了这里的焦点,这里在座的各位都知道等下会发生什么事,马文展也一样。王浩然留意到了马文展一瞬间的惊艳之色,还悄悄的整理了下自己的穿戴。

    站在一旁毫不知情的兰儿被众人看得脸红耳赤,满脑子想着要离开这里,便赶紧向族长问道:“爷爷,您唤我过来有什么事?”

    “兰儿,过来,这位是县老爷家的公子,马文展马公子。”族长虽然知道小少爷的意图,但这事还不能由他先开口道破。

    “见过马公子。”兰儿向马文展行礼道。

    “兰儿姑娘不必客气。”马文展连忙站了起来还了一礼。

    “马县令、老爷子,你们看这两人,一个英俊潇洒,一个沉鱼落雁,真是天生一对呢!正好他们都还未嫁娶,依我看,干脆让他俩凑成一对得了。”王浩然笑道,让人听起来有点像是开玩笑一般。

    “嘿嘿……我们家所能攀上县老爷的亲,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怕就怕高攀不起,就是不知道县老爷什么意思了。”族长见王浩然望着自己,明显是要自己先表态的意思。

    “那马县令你觉得呢?”王浩然转过头向马县令问道。

    “下官倒没什么意见,只要展儿喜欢就好。”马县令在兰儿没来之前就已经打定这主意了,又向马文展问道:“展儿,你觉得怎样?”

    “一切听凭爹做主。”马文展倒矜持起来了。

    “马公子。”王浩然欲插口,在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朝代,能像马县令这么体谅孩子感受的人真心不多,得多提倡才行。

    “小少爷,叫我文展便是。”

    “那好,文展,婚姻大事,你得有自己的主张才是。我也只是牵线搭桥而已,你心里愿意与否,直说便是。若是愿意,那就皆大欢喜,若是不愿意,那也不代表别的什么,所以,你愿不愿意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

    马文展犹豫着,偷偷的再喵了一眼兰儿,正好兰儿也在打量他,两眼对视,两人连忙收起羞涩的目光。

    “我……我愿意。”马文展终于鼓起勇气答道。

    “那兰儿呢?”王浩然问道。

    “我听爷爷的。”兰儿娇声道。

    “哈哈……那就好!”王浩然笑道,他可没打算逼着兰儿自己说愿不愿意,毕竟人家是个女孩,得成全她的矜持才是。“看来我还是很适合当媒人的,第一次牵线就成了。不过,我也只能做到这了,以后的事,就由你们两家人去商榷了。”

第174章 王语凝病重() 
王浩然回到中城后,便让陈俊着手杜仲胶加工厂的事,其后还得组建一支研究队伍研究杜仲胶能做出哪些成品来,轮胎、拖鞋、橡皮筋这些肯定是不用说也是要制作的。为了不影响环境,王浩然把加工厂房设立在远离百姓居住的地方,并要求加工厂房遗弃的废水都必须要中和之后才能倒掉。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王浩然本来计划好明晚带着老婆孩子们去中城闹市的,然而这一天他就收到了他母亲的来信,信中说王启宏的姐姐王语凝病重,大夫的意思是可能时日无多了,让王浩然赶紧回去探望。这有如晴天霹雳,王语凝才多大啊!也就二十岁啊!怎么可能突然就说病重,还时日无多呢?虽说王浩然和王语凝同父异母,但一直以来,他们四姐弟都是有如相亲相爱的。后来王语凝出嫁了,没嫁多远,夫家也是京城里的富家子弟,她每有回娘家探望,带有好吃的、好玩的亦从不会落下王浩然两兄妹。

    “浩然,怎么了?”谢晴幽见王浩然眉头紧皱,关切道。

    “二姐病了,怕有生命之危,我得回去看看。”回长安!王浩然看完信便下了决定了的。

    “可是,陛下勒令你无召不得回京,就这样回去,可行吗?”范秋思问道。

    “那也只是做做样子给寻道宗看的,现在寻道宗都没了,就没必要把这条看得太要紧了。”

    王浩然说是这么说,但还是安排曾诚勇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先行回长安跟李世民讨要特令,而他则赶紧安排好事情后,由薛仁贵领队的五名特种队员护送回家。

    等王浩然一行人到了京城门外,拿到李世民特令的曾诚勇已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