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植掌大唐-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更多。

    可是同样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更多在路上的损耗啊,以现有的航海技术而言,其中的危险性是真的不小。

    而林森设想中的新式海船,起码在安全性上会有不小的提升,平稳而又坚固,更适合远洋航行的同时,载货量却不小,而且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做战船来使用。

    他用到的主体,在传统的福船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更像是老闸船,也就是俗称鸭屁股的家伙。

    有传统中式帆装,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比传统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

    而同时也参考了后世成熟的广船的建造理念,龙骨和水密舱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也用到了大唐这时候的小型快速战船常用的一个设计,会在船的两边各放置一个浮板,组成一个类似三体船的外形结构。

    这种东西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减少侧翻的可能,帮助平衡船身,因为流线型的船身,必然不能像传统的福船那样,在海面上侧倾的幅度相对较小,多些辅助应该会更好些。

    由于这是个全新的船型,也可以说是个大杂烩的产物,并没有成熟的先例可循,林森自个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专家,这种更像是臆造出来的东西,实际效果如何实在是难说的很,所以才让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船工们多讨论一下。

    反正这个船型本来就是实验性质的,好用的话自然是定型下来,不好用继续再改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林森觉得自个很可能要在这里干上一两任,才能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而唯一给他信心的地方,就是造船厂里那已经堆积如山的各种木材。

    后世的广船多用铁力木这种硬木,才能在作为战船时轻易的撞散其他船只,而林森这里用到的材料就更厉害了。

    做龙骨和撞角时,可以用硬度甚至比铁桦木都还要高出三成的白坚木,也可以用硬度比白坚木稍次,但同样高于铁桦木的蛇纹木来做。

    因为这种木头同时有着所有木材中最大的密度,正好同时兼顾了压舱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倾覆的可能。

    上层船板可选项也是非常多啊,包括绿檀,黑檀,黑黄檀和紫檀在内都可以。

    这些珍贵木材可不仅仅是漂亮而已,本身硬度也是可以列入前十行列的,这样做出来的船身,结实程度不言而喻了。

    而所有这几种木材,其硬度比之铁力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一些需要轻便的部位,还有提供浮力的那两个大浮板,都可以用轻木来制作。

    因为密度的原因,轻木能够提供的浮力,显然也是同体积的其他木材无法比拟的。

    本身也比较结实,并不会轻易被损坏了,后世的冲浪板就经常用这种木材来制作。

    更重要的是林森还想把许多秘密武器都搬到这艘船上,让它的战斗力提升数个台阶,足以超过大唐现役的所有战船不止一筹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太对劲() 
    不过林森自个的这个方案,到了这帮老船工那里,并没有全盘被通过。

    老闸船这种结构他们基本上是比较赞同的,但是额外增加的浮板,却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

    不是说这东西不好,确实像林森想的那样,它们完全可以帮助稳定船身,减小倾覆的可能。

    但是既然林森对这新船的定位,是战船和商船两用,那么无论是装货还是多运兵,都需要让这艘大家伙自个靠岸才行,多出两个跟翅膀一样的浮板来,想要靠岸就很困难了。

    而且这时候的海战,主要的作战方式一定还离不了冲撞,和接舷战这两样,甚至是绝大部分战船最主要的攻击方式。

    这样两个浮板同样会变成很大的弱点,甚至可能会因为挂到什么障碍,反而造成整体的倾覆。

    林森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坚持这个设计,当然是要做出一些改变来,把原本单纯的浮板真个变成副船体,让整艘战船变成真正的三体船样式。

    只需要多出两道横亘在船身上的加强梁,就可以将两个做成了小一号的船体样式的浮板,放到和整艘船平行的位置上来,正好组成一个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都基本平齐的Ⅲ。

    不论是哪边靠岸,都让浮板去靠近码头就行了,货物和人员完全可以通过两个横梁,运到主船体这里来。

    当然这两个大号的浮板,也不能单纯用轻木来制作了,同样要有一些加强结构才成,以保证它们有着足够的强度。

    这样面对冲撞时,它们不会变成弱点。而在接舷战中,它们又变成了天然的缓冲地带。

    敌人是没法直接跳帮到主船体上的,只能先到浮板上,想要冲击主体展开近战,只能通过那两道横梁过来,防守两道横梁,显然要比防守整个船舷来的方便多了。

    况且主体的船舷还会高出一截来,完全可以当做城垛来使用,在防守时会有很大的便利。

    这还是没考虑船上安置的众多大杀器呢,把这些家伙弄出来,怕是敌人很难有接近的份,大都只能被动挨打了。

    当然为了安置这些大杀器,这艘船也会比平日里能见到的海船都要大上许多,为了操控的方便,林森也用他剩下的那些个物理知识,帮忙设计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装置,将操控进一步简化,也能更加省力。

    也就得亏林森又植物改造系统在手,才能够肆无忌惮的使用那些个造价应该极其高昂的木材,务求将这艘未来的旗舰打造的尽善尽美。

    不过以后的此类新式船只,大量装备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做的这么复杂了,只保留主体就可以了,并不会延续三体船的设计,甚至个头都必然会比眼下这艘旗舰小一些。

    因为它耗费的材料太多了,工程难度也太高,直接大大降低了造船的效率,怎么看都不太合算。

    但是作为试验船型,它还承担着一次性解决所有技术难题,增加技术储备等等作用,这样复杂的都能做出来,以后做一些结构简化的肯定就方便的多。

    至于那些大杀器级别的武器的安装,肯定是要放到最后的,船上都有预留的空间给它们,平日里那些大家伙都会隐藏在船体之内,伪装成普通商船的样子。

    出到外海,才会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们,好好见识一下它的爪牙之锋利。

    毕竟名义上还是私人商船,总要说得过去才成,要不也显得自己这个折冲督尉招摇的有些肆无忌惮了。

    不过这些家伙牵扯的机关相对复杂些,回头还是要等到那些跟随商队前来的自家那些学生们,过来具体负责这个方面。

    他们对于数学和物理的认知,应该说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经常也会有奇思妙想萌发,林森现在就是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罢了。

    当然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这艘未来的旗舰到底战力如何,有多少大杀器,各自的威力和射程,以及布置的方位等等,都是需要尽可能避免让任何潜在的敌人知道的。

    相较于那些船工们,自然还是这些自家的年轻庄户更值得信赖。

    来回商讨了几次,船型基本就算是定下来了,这些老船工们彼此之间也都比较熟悉了,本来也都听过对方的名头,各自水平如何,对哪一块更加擅长也都有数,现在分工协作之下,效率和水平都会有个更好的发挥。

    林森这种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家伙,就可以暂时功成身退了,有问题让人再去找他就是了。

    至于这个相对偏僻的造船厂的安全,倒是也不用担心,有一部分特种队员就在这里守着呢,小规模入侵,或者说觊觎的眼光,肯定可以挡在外面。

    林森他们的军营离这边也挺近的,真个有人大举进犯,完全来得及过来支援的。

    况且那么大的动静,想要瞒过他们也不现实啊,所以这边的安全性还是比较有保证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选择这么一个船厂,来安置那些造船的好手了。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林森回去之后,还是安排了一队人马每天过来巡视一下,只是名义上单纯出来拉练一圈而已。

    其实之所以让林森带着这一千精兵南下,本就有把这种情况考虑在内了,还是说当地的府兵,总是不那么让人放心啊。

    林森这边基本就算是步入了正轨,一切貌似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大步前进中,唯一可虑者,还是那些一开始就展示了冷漠,甚至是敌视态度的那些坐地户们。

    不是他们太闹腾,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最近显得太安静了,林森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些兵士们刚开始去广府所在去轮值时,还曾经遭遇过不明势力的武装力量的突袭,对方丢下十几条性命就撤退了。

    尽管事后一切都像是没发生过一样,但是所有人都认定了,这是本地派的一次试探。

    而现在他们好似彻底销声匿迹了一般,要说他们会就此罢手,彻底认栽,林森肯定是不信的。

    甚至他们明面上都没表现出来任何低头的意思,所以林森担心他们必然还有什么后招在等着呢。

    尤其是作为外来派武力支柱的自己这边,更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此这段时日,林森和手下们也是一点都没敢掉以轻心啊。

第三百六十九章 疏忽大意() 
    要说林森和那些坐地户之间,并没有发生过什么龌龊,可却仿佛天然的就没法友好相处,无他,利益二字罢了。

    不论是本地的话语权的争夺,还是外贸的份额分配方面,归根结底也就是为了占用更多的利益罢了。

    林森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会进一步压缩他们的利益空间,对林森除之而后快,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林森的戒备,还是稍微有点担心过头了,不是说那帮人不敢对他和手下们下手,但是大规模的袭击倒也不至于发生。

    突袭一队兵士和围攻一千精兵,肯定不是一个性质啊,前者可以算是暴徒,可是后者就完全可以定义为造反了,面对的局面肯定也是大有不同。

    当然这也得亏之前面对突袭时,那一队兵士的表现足够勇猛,直接就把那帮人给杀溃了。

    让敌人知道,林森手下这一千号兵士,都是真正的精锐,即便大规模的围攻,也完全讨不了好去,这才算是彻底熄灭了他们通过所谓的叛乱,来掌控更多话语权的想法。

    岭南这样的地方,毕竟山高皇帝远的,发生小规模的叛乱,简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吗。

    事后只要推出几个替死鬼去,然后表明下对大唐朝廷的恭顺,他们这些坐地户,也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们,还是可以继续过着人上人的生活啊。

    之前的几次俚僚人叛乱,其实背后也都是这样的政治博弈的结果。

    再加上广州刺史这边,有了武力保证以后,胆子大了不少,还在进一步削减他们的权利,压缩他们的利益空间,他们是真的起过这样的心思的。

    刚开始就给了林森足够的份额,还是看他的能量敞开了吃下的那种,拿出的可不都是其他勋贵手下的份额,更多的还是直接从本地帮那边拿过来的。

    林森可以说直接就被顶到了吸引本地派火力的最前线去了,所以吃下这块的利益,才那么毫不客气,因为这就是他应得的部分。

    既然让他承担了最大的风险,自然也要有足够的利益回报才行,这也是规矩,起码是对林森这样有实力的家伙适用的规矩。

    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林森这个大钉子,直接把他和手下进行肉体消灭,并不代表这些人就会心甘情愿的接受眼下的不利局面,放任外来派占据越来越多的优势啊。

    和中原腹地那帮有潜规则约束,更喜欢玩花活的坐地户们不同,这些习惯了做土皇帝的家伙,做法总是暴烈而又直接。

    林森在忙着新式战船的设计定型时,来自林家庄的商队,已经进入岭南范围了。

    不用觉得奇怪,既然林森之前早有计划,甚至连平叛以后任职广州都早有预料,又怎么会不让家里早做准备呢。

    需要哪些货物,路上采购什么货物带到广州最为便利,什么东西会比较畅销,以及来到广州以后采购什么东西回长安城会比较有市场,这些自然都是有人去考察的。

    本来发展南北贸易,就在林森的计划推动的内容之列,自家也要多做表率才是吗。

    商队的人员组成,也是一早就确定下来的,只等林森给的信号了。

    林森和冯盎忙着平叛时,家里已经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了。等到平叛成功的消息传回去,家里也确定了封赏的内容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