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春秋-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敌意,立马灭了它。

    可是任国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乖宝宝,华周无法下口,吕荼得知消息后一边暗自大骂华周太过老实,一边又是无奈,才把事情暂且搁下。

    如今吕荼一手参与下的国内赋税改革,公田私田改革,政体改革等的具体细节已经由国相府逐级执行了下去,目前看效果还很不错。

    所以现在吕荼他无事,就把精力转移到灭任国的事上来了。

    东门无泽还是不愿意去,最后吕荼一瞪眼,他立马就怂了,像死了爹妈似的唉声叹气道:“诺”。

    吕荼这才满意。

    就在这时,突然有健壮女宫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国君,国君,夫人要生了,要生了……”

    吕荼闻言大惊,撒起脚丫子就往外跑。

    东门无泽见状给个怨妇似的,“恶狠狠”的看了吕荼急速跑走的背影一眼,然后气的猪蹄手直接把沙盘上任国给抹了。

    “牡丹,你得娃,可是咱家呢?看来耶又得受罪了!”东门无泽嘴里阴阳怪气,用着半调子乡音道。

    郑旦生了,怀胎九个月,生了,孩子是男孩,因为是早产的关系,体格十分的弱小。

    吕荼看着襁褓中“皱巴巴很丑很丑”的儿子,眼睛笑的眯成了缝,这个孩子虽然他吕荼的第二个儿子,但却是他亲眼目睹出生的儿子,那种情感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吕荼他用自己的一个手指头放在那襁褓中很丑很丑的儿子的小手前,那小家伙虽没有睁开眼睛但似乎感觉到了,他小手一抓吕荼的那只手指头,然后就哇哇大哭起来。

    躺在炕上的郑旦见闻心疼的母性光辉能融化整个世界,西子施夷光见状忙把小家伙从吕荼的手中夺走,然后抱回郑旦的怀里。

    郑旦哄了一会儿,小家伙便不哭了。

    吕荼却是傻傻的一直看着,笑着,此刻在他的眼里什么都是浮云,只有小家伙才是他的一切。

    施夷光见吕荼还在傻笑,便没好气道:“夫君,是不是给公子取个小名?”

    吕荼闻言一拍脑袋,哎呀一声怎么把此事忘了?

    “叫吕文吧?”吕荼道。

    郑旦和施夷光闻言赶紧呸呸在天在地几声,然后又让在屋外还在跳大神的巫师们,改跳一种特殊祈祷悔罪的舞蹈。

    吕荼却是傻了,后来他才明白,这个时代给孩子起名是个十分神圣的事。

    一般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取正式名字的,只能取小名,譬如什么狗蛋,大牛,水生之类,总之名儿就是越贱越好。

    因为这样,在人们心中婴儿才不会得到邪物的嫉妒,最终能健康成长。

    至于正式名字一般是在三个月后婴儿的天灵盖长实了才取。

    古人讲名字对于人一生的走向影响是十分重大的。

    所以取一个好名,就意味着有了幸福生活的一小半。

    譬如老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名排在读书之后的第六位,可想而知!

    吕荼的这第二个儿子,小名叫贱奴,又名贱贱。

    吕渠得知自己有个弟弟后好不高兴,嚷嚷着要抱他,但施夷光坚决不让,说是天还冷怕着了风寒。

    吕渠听罢很是伤心,吕荼安慰他一番,这才让他高兴起来。

    吕荼得第二子,是大喜事,按常理需要大摆筵席,宴贺一番,但是一则吕荼正在守丧不宜摆宴,二则刚出生就搞大阵仗庆贺容易遭受“天恶”。

    吕荼最终才无奈罢手。

    吕荼得子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国相府,接着传到了临淄各级大夫各级士人耳中。

    众人无不为吕荼欢喜,大宗吕青更是喜极而泣。

    吕家遭受陈恒清洗后,血脉单薄,如今国君还未至而立之年便已得二子,实为上天欲兴旺宗族征兆。

    可是喜事不止这一件,另一件也几乎在同时间内传来。

    范蠡让兵士快马传报:楚国人撤兵了!

    楚昭王有熊轸瞅着此次“趁火打劫”的行动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谋划:即,一,灭掉那些曾经被先祖们灭掉,后来又为了国家争霸战略,帮助其复国的国家,如随国(又称呼曾国),郧国,唐国,许国、胡国、沈国、道国、房国,东申国;二,吞并那些一直在自己身边很嚣张敌对自己的小国或者方国,如番国,有巢国,六舒,炎人国等。

    再加上北方晋国已经和齐国打成了和解,齐军可以随时南下的原因。

    楚昭王和心腹大臣商量一番后,最后决定让众军退回楚国内地,结束持续三个多月的楚齐之间紧张对峙。

    吕荼看完范蠡具体的奏报后,正欲与伍子胥说话,就在这时府人府新任府人小个子的高柴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他拿着一份奏报道:“君上,大喜,大喜”!

第542章 一个新时代,吞并战争(上)() 
府人府和后世秦汉的大内府库虽有区别,但共同点是并不隶属于国相府管理,所以作为“大内总管”的高柴并没有经过伍子胥而是直接禀报给了吕荼。

    吕荼闻言急忙上前接下奏报,细看,原来是各地公田农耕进度的事。

    由于当年吕荼被贬泰安时,在泰安公田上推行过二牛耕犁法,使得齐国农人有丰厚的二牛耕作经验,但是这并不能代替被几乎抽空了齐国农作劳动力的二十七万大军,譬如上个季度齐国境内就是出现了大片田地荒芜无法及时耕种的情况。

    这个时代,属于华夏气候由温暖变冷的时代,虽然是这样,齐国也不像是后世山东的温带季风气候,而是更类似于江南的亚热带气候,所以他的农作不是两年三季而是一年两季。

    这也是吕荼当初为何私下让钟离春去国外买奴隶回国又让伍子胥想办法从天子姬匄和吴越两国人手中抠出奴隶的原因之一。

    吕荼也想过改良二牛耕犁法,使其变成一牛耕犁法,可是让他提供些建议打打嘴炮行,但具体应该怎么改良,他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公输班,墨翟等人呢,又皆是在历下忙活建造学宫与博物馆的事抽不出身来,所以就一直耽误着。

    不过高柴送来的消息还是不错的,全国的公田已经七到八成耕种上了。

    所谓公田就是国君名下之田,也就是吕荼的私田,至于其他大夫的私田耕种何种程度了,高柴是无法统计的,因为这事是国相府在管。

    吕荼把高柴递过来的奏章也让伍子胥看了,伍子胥看完喜形于色,要知道吕荼现在名下的公田着实不少。

    这些公田一部分是继承了先君齐景公的,一部分是继承阳生的,一部分是继承其他被杀死的弟弟或者其他宗族之人的,但大部分是剿灭田氏和其余孽获得而来的。

    加上一块,齐国约莫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吕荼的私田。

    有这三分之二完成的七八成耕种就意味着来年只要不是大灾年,齐国是不会出现大饥荒的。

    更何况,现在齐国将近三十万大军绝大部分即将解甲归田,这些人或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或回到自家家主的门内,就算赶不上农时,那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以弥补错过农时的重大损失。

    吕荼一日得三大好消息很是高兴,留了伍子胥,高柴还有那个正在陪吕渠闹腾的东门无泽一块吃了个便饭。

    饭间吕荼又问了些最新各国的消息。

    伍子胥便把最新的各国消息给众人说了。

    燕国和中山国之战打的是天昏地暗,惨烈至极,两国很快的陷入胶着状态。

    恰到此时燕国北境的无终国和孤竹国见燕国国内空虚暗道机会来了,便联合倾兵南下。

    燕国国君燕前简公得知消息后气的差点当场吐血,连忙让还在与中山国作战的军队立马停战北上。

    中山国哪里愿意,最后燕国偷鸡不成蚀把米,割地两城,并承认故肥国与鼓国土地属于中山,方才罢了。

    晋国呢?

    晋国遇到大事了!

    晋国六卿的精锐力量东进与齐国作战,致使后方空虚,白狄酋长白长腿劝服被晋国奴役的九仇(九由、仇吾、仇繇、仇酋、仇首、夙繇……)九黎九戎等部,一起起兵反抗晋国的暴虐,代国娄烦义渠等国得知大喜,盟约,联合攻伐晋国,共出动兵士不下三十万,其浩浩荡荡之势,晋国上下皆是震动。

    按常理讲六卿应该联合组成重拳打败入侵者,可是第三次伐齐之战的失败,已经让不可调和的六卿矛盾,再次爆发,魏舒迫于韩氏和赵氏的压力,重罚了中行氏和智氏。

    中行氏智氏怀恨在心,在晋国主力大军返回途中,魏舒单身射猎时,被中行氏和智氏派人刺杀而死,这一下魏氏当场就拔剑欲灭二氏报仇。

    可是智氏和中行氏却是不承认是他们派人杀的,说这是狄戎的阴谋。

    魏氏新任家主魏舒之子魏侈求助于韩氏赵氏,结果两家以大敌当前没有证据的理由拒绝替魏舒报仇,魏侈不是傻瓜,看到这一切后自然是明白,自家父亲是上了韩氏赵氏与智氏中行氏联合的当了。

    魏侈怒发冲冠不顾一切欲要报仇,可是其父左膀右臂王佐将王诩劝谏再三,魏侈方才咬牙切齿忍下,第二日带着大军一声不吭的返回自家封地。

    智氏和中行氏见魏侈不辞心里有鬼不敢说些什么,但范氏却是趾高气扬的大骂一番,说是要禀报君候,剥夺他的封地,奖赏给自己其他五氏。

    如今魏氏跑了,轮流到赵氏坐庄,赵氏想要范氏智氏韩氏中行氏出力联合抵抗来自西方边境戎狄的进攻,结果四氏以自己的封地也出现了叛乱为由拒绝了。

    赵氏见状却是傻眼了,因为赵氏的封地多在晋国外围,也就是说狄戎的三十多万大军率先进攻的地方就是他赵氏的封地。

    魏氏魏侈也听闻范氏大骂他的事,气的连夜兴兵先吞并了离他最近的范氏土地,然后又再次出击附近中行氏和智氏与赵氏的土地,一时间,魏氏的领土壮大到和卫国有得一比。

    中行氏,智氏,范氏打过不魏氏,气的发癫,不顾晋国大局,分吃掉了最后晋国公族的土地,晋国国君就此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光杆司令”。

    不过三氏这么一搞,当场惹怒了封地最少的韩氏,韩氏带兵乘着三氏力量“在朝”,发动袭击,把其封地附近的中行氏范氏智氏土地吃了一空,其领土范围扩大如郑国。

    赵氏现在主要的力量在抵抗戎狄的三十多万大军,对于魏氏吞掉的自己那部分土地,还有韩氏吞掉的智氏中行氏范氏的土地,也只能吃哑巴亏,羡慕嫉妒恨咬着牙的承认了韩氏和魏氏的行为,以换取韩氏和魏氏的支持。

    总之晋国是乱的如同相互撕咬的食人鱼一样。

    秦国,虽没有像齐国,晋国,楚国,燕国等国轰轰烈烈,但也是不遑多让。

    秦国秦哀公赵籍迁都泾阳,学齐国兴建都兵大营:命子虎为泾阳大营都尉,子蒲为蓝田大营都尉,组成大型作战兵团。

第543章 一个新时代,吞并战争(下)() 
同月,子蒲率领蓝田大营南下古秦岭,灭昔阝与平周二国,得古汉中部分土地,次月与蜀国结盟,蜀国攻伐巴国,秦国攻伐褒国,褒国国主有褒勉最后以仁慈的方式投降。

    秦国秦哀公赵籍得知完全拿下古汉中地区,再次迁都栎阳,同月兴建栎阳大营,以太子夷为栎阳大营名誉都尉。

    后月,蜀国灭郪国,僰国等国,秦国应蜀国之邀参与伐巴之战。

    同月,巴国向楚国求援,割让了四城,楚国方才应之,三月宣布参战,谁料楚国食言而肥,决战时倒戈,与秦蜀共灭巴国。

    巴子作战时不幸被大象踩死殉国。

    巴国各部不愿投降的纷纷南下深入古广西古云南雨林当中。

    秦蜀楚三国见之追杀不及,无奈作罢,后正式商定瓜分巴国细节。

    蜀国拥有古四川盆地以及古重庆古贵州部分地区,秦国拥有古汉中盆地地区,楚国拥有绝大多数古重庆和古贵州地区。

    三国供奉牺牲,契约天地,宣告巴国正式破灭。

    吴越之战最后以吴国割让三分之一的土地给越国宣告结束,越国土地扩张到古江苏中部,越王勾践一跃为天下所知。

    这是一等大国之间的绝杀,二等国家也是不遑多让。

    譬如曹国,曹国国主曹悼公被宋国宋景公宠臣迫害致死,曹国“皇太弟”姬野得知消息后大怒,登位当日宣布正式和宋国决裂。

    大军集结正欲伐宋,谁料姬野的叔父姬通强烈反对,姬野报仇心切,一意孤行,行至途中,被其叔父姬通杀死,姬通继位,是为曹隐公。

    曹隐公姬通遣散大军三日不到,便被其侄子,姬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